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87.迷失在康熙末年 >

第66部分

087.迷失在康熙末年-第66部分

小说: 087.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苏克济兴冲冲地来到何园、却被档了驾,“我们侯爷去提标大营巡查去了!”他连忙风急火燎地赶到了程标大营,却连营帐辕门都进不去,凌啸的亲卫牢牢把守住了这里,非提标内的人员,都不许入内。
苏克济看到两个很眼熟的军士向北驰去,就知道已经晚了,陈倬已经派了他的亲兵北上京城。看着钉子一样立在辕门的凌啸亲卫,这位巡抚大人感觉到一丝不妙,凌啸似乎并不介意有人弹劾他。
此刻在提标里的凌啸岂止是不介意,简直就是春风拂面般的客气,搞得陈倬和两个赶来的总兵纳闷不已。这个两百五地钦差莫非是转性了。又回复了观风使任上的好作风?
“陈军门、这次本候的差事里面,清查知无堂潜伏军中的奸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侯想过了,现在刚刚开始了轮调,军心未稳之时,就仓促促开始匿名举报等方式、也的确太急了一些,陈军门的这个提议在是中肯之言。接受!”凌啸接过老梁递来地茶杯,慢慢地喝着、说出了这段话。
陈倬和两个总兵合计了一请早、就是担心凌啸少年性急,马上开始全面清查所有军官的背景,其实他倒不信自己的嫡系里面会有多少的知无堂奸细,但是只要是提、镇三标里出现了一个。他这提督的面子上都不好看,责任上也有连带的。三人想请凌啸先把事情援一援,自己好以心腹的力量先期暗察一番、到时候即使抓住了奸细,也是自己查出来的,名声上和场面上也交代得过去。他们可不想像吴椣一样,被这愣头青钦差抓住话头给暂停了差事。
陈绰本来想了很多种方式来和凌啸辩驳的。却想不到才刚提出,凌啸变得如此好说话,不由得愕然,凌啸你这小子早像现在这样“从善如流”。老子还弹细你干嘛?不过可惜的是。你已经把我们得罪狠了,八百里奏章早己轻拜出,现在就算是飞也难得追回了,你自求多辐吧!
梁佑邦和蒋恒昌看到他们两人现在十分和谐。心下一阵庆幸。看来我们两个不用夹在中间难以做人了,谁晓得两人还没有来得及舒心地口茶。凌啸的一个说法把他们的心情全搞糟了。
陈绰拍案而起。怒目而视,“什么?你要将五标合一?”
“陈军门,是暂时五标合一,这样免得各处一方。我们几个主官断了腿也照看不过来啊!要是哪个标营里被知无堂钻了空子。挑起了么哗变。可就是大大的不妙啊。”凌啸慢条斯理地对他说道。
陈倬喘着粗气,“凌大人。我可是要提醒你。第一,这五标各自防区、职编可是兵部的规划,除了圣上以外,任何人不得改变。第二几标之间平日里有些不合,如果置于一地。肯定会有些械斗的事件出来,这要是闹腾大了,恐怕责任绝对不下于哗变!第三,你既然已经布了整军令。所有的军官都轮调了。再这么搞,就是糜费军资。还有守防区!本提督决不同意!”
凌啸自顾自地一笑,话却半点笑意都没有。“你少拿兵部来压我!防区的事情,我已经委派了臬司衙门和城门领命巡卒好好照看。用不着陈军门操心。至于你同不同意。本侯是在发第四条整军令。用不着你同意,如果三天之后你不带着提标前往督标大营。本侯就暂停你的提命牌!
既然陈倬注定是他的敌人、凌啸绝对不会客气。
“你!“陈倬气得几乎吐血,刚州以为凌啸人品爆发,现在才知是他人品丧沧前的回光返照。
凌啸却不再理他,起身就往外走,帅帐内传来陈倬的吼叫,“老看你还能蹦跶几天!
金虎站在帅台之上,看着底下的七千督标将士,心中有些怯场!
自己这个铁秤砣的从三品游击,被侯爷帮忙提拔到参将位置,已经是感觉到祖坟冒烟了、谁料到昨日顾先生夸奖自己一句大智若愚之后,今天凌晨就被侯爷命令全权署理督标了。老天爷。这脚底下的帅台子、是至少正二品总兵才能呆的地方啊,看着以前官威很大的中军副将等候自己的军令,他有着在云颠上谩步的晕眩。所幸自己的人缘一向很好,刚才大帐内几个刚刚调来的同僚,还算很友好、纷纷向自己祝贺呢。
不过当金虎想起侯爷督标的职分,他就有些担心其他标营会眼红。
“金军门,兄弟们全部到齐,现在请您训示!”被人叫作军门,的确很威风,只是不知道能够被叫多久,就要看自己能不能帮侯爷办好事了。只有这样,侯爷才能够向朝廷谁荐,帮自己将这署理二字去掉。
“兄弟们。侯爷己经下今。明日起五标合一。在我们督标大营进行集中整军。作为主人,我们督标被侯爷指定担任军法执行。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我们所有的弟兄不仅要自己军纪严明。而且还要监督好其他标营。这是我们督标的骄傲和荣誉。值得我们这些爷们用性命去保住!但是,要想说别人的时候不亏心,就得要自己行得正站得直,你们说。是不是?!”
“是。”
稀松的回答。使得金虎意识到。一来自己的确还不够威望。二来,这督标的军士们怕是还软了些!
幸好侯爷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明天再向侯爷学一学吧。
第二天的朝阳不仅仅是在督标校场上升起。它在紫禁城也一样高升普照。
弹劾钦差湖北整军使的奏折到了上书房,张廷玉就知道麻烦又来了,虽然两个月前凌啸上任的时候,他就有了湖广多事的觉悟,但是这位仁兄未免太会惹事了吧。两大案的犯官还没有处理完,郭琇昨天还皇上那里诉说着对凌啸的怨屈,今天就又有十七名武将联名弹劾他了。
张廷玉和佟国维略一商议。两人就连折子也不拳写。就原样拿着向康熙请示。刚进乾清门。老远就听到康熙大发龙威!
“一个月了,侦知处难道全部都是废物吗?”
卷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九十八章  一波未平

张廷玉和佟国维一愣,侦知处是不是废物他们不敢肯定,但是侦知处是他们不能碰的的秘密,这点两人还是明白的。当即两人回转到上书房,孰料就这一去一回的功夫,又有新的奏章到了。张廷玉看着大章京鄂尔善递来的凌啸奏折,他明白,湖广官场的纠纷因为一台纺纱车,就此拉开了帷幕。
佟国维只是略微扫了一眼凌啸的奏折,心里狂动如鼓,连忙表示头痛难忍,辞出宫去。
晚风习习的时刻,枫晚亭正院的暖阁子里,戴铎垂手伺立一旁,皇四子胤禛焦躁得来回走动,时已深秋,他却走得汗如盛夏。湖北风云乍起,一个省份的官员纠纷争执,本不能对朝廷中枢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但是凌啸的折子,一下子将整个争执的焦点转换到了骇人听闻的皇权问题上。
胤禛他焦躁。并不是为凌啸的奏折,因为凌啸的奏折并不是他焦躁就可以应对的了、而是为了邬思道此刻并不在京城之中,没有人能帮他亲赞划策,他只能够靠自己来独立应对。胤禛再次拿起上书房眼线给眷写的奏折内容,打起十二份的精神看起来。
奏折他看懂了,胤慎知道,凌啸的那个顾贞观先生,才华绝对不邬先生之下、暮府刀笔、杀人于无形。
这份奏折通篇都没有提到那个所谓的纺纱车,只是详细诉说了整军会议的具体经过,在结尾处带上了一句话,“钦差关防既出,辅以御扳指之助,三项整军令方始通过、诸将咸垂首听令、皆曰必将衷心维护执行。”
胤禛眼皮一跳。好一个“既出。“好一“之助”、将湖北武将骄奢傲慢,藐视钦差的指责隐于辞章背后。好一个“咸听今”,好一个“皆执行”、一巴掌把这些弹劾看打成了反复小人,纵使这些武将弹的是凌啸的纺纱生意,却让人一看就明白,他们弹劾的绝对是整军令。
“戴铎,皇上明日必定问我湖北众将的是非曲直。为今之计、当如何是好?”他去过湖北,皇上必定会有所垂询。
戴铎站在他的案旁,却一筹莫展,这些事情实在出于他地才能见识范围之外啊,但是他这几年帮四爷处理秘密差事,有自己的思路。”爷。这件事可能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要看这两方的胜算大。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这些人都是皇上所宠幸的人,并不是哪个阿哥爷们的私人。但是据奴才来看,凌啸的胜算恐怕是小些,毕竟他的这个纺纱生意。宣称是要为湖北军方谋些高薪养廉的出处。爷,据我们的消息,此次陈倬他们向京城地清流们可是广发求援帖,凌啸的对手很强大啊!”
胤禛吃了一惊。父皇一向注意笼络士林。要是反对者云集,恐怕啸难得获得父皇的支持。
“这第二,还要看看各个阿哥们的想法。太子爷和八爷今天都召了自己的班底议事。我们需要看看他们的想法。才能借力发力啊!、”
胤禛悚然而惊。“他们为何要如此重视。如你所说。凌啸也好。陈悼也罢。都是皇上的信臣。并不是他们的私人啊!”
“这个奴才还没有得到详细的消息。只是知道佟国维今天早上看凌啸地奏折后就马上称病回府了,连君前地奏议都没有参加。”
胤禛的眉头皱成一个川字。“皇上今日召见张廷玉。谈了些么?”
戴铎有些汗颜。“爷、暂时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据说张中堂也只是进去了不到一刻钟,就退了出去。”
胤禛着实担心,老八他们看上了他自己要的东西。“你连夜派人去通州。把邬先生接回来。还有,加紧打探太子和八爷他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这个案子!”
“我为什么看重这个案子?我不管这个案子,我只要那个三妹纺车!”老八缀一口杯中的茶水,看着水树外摇曳的宫灯,心里也很烦躁。
胤禛听了他的气话,将几张纸交给老十和老十四,等他们看完。
“十弟。十四弟,九哥告诉你们。佟中堂说了,凌啸现在面临着弹劾。但是他却一招推蛾上火,把弹劾他的人都给逼到了险境里。但这些都是要点。关键是。他的那个纺车,是一笔上千万的银子,我们志在必得!”
志在必得?
老八心里充满做人很失败的悲哀,如何志在必得、苏克济给他地书信里面,己经明白地告诉了他,凌啸把纺车交给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为什么凌啸就是不肯和自己过心呢。难道是自己不够礼贤下士?从凌啸倔起以来。自己哪里对他不好了?
老十四见到这个纺车这么值钱,当即拧眉道,“八哥,那我们干脆趁此机会。将凌啸推倒,那些请林可是只听您和三爷的啊!到时。我们再想办法通过苏克济把他的那个纺车搞到手。”
老九恨铁不成钢地斥责道,“笨蛋,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凌啸此人在敛财上可以呼风唤雨,长远之得,又岂是一时可比的?你别看八哥现在这么说气话,现在都不能放弃收服凌啸的心思。如何既得纺车,又保住凌啸,留得以后见面的地步,这才是左右为难的地方!”
倒是老十粗索,看到弟兄们在那里烦恼不已。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我看啊,说来说去,现在最重要地,就是先看看皇阿玛怎么想的!”
康熙怎么想,才是众人必须注意的关键,唯有顺水握舟,方能够不站在最强大力量的对立面。可惜康熙今天什么人都不想见,他的烦心已经够多了,对这个案子。他根本就是一个冷处理,胤禛以为第二天会举行朝议来讨论,但是康熙只是谈谈来年进攻葛尔丹的事情,就要众人散了。
众人无法揣度皇上的心思。心中更加地焦急,这样只是过去了三天,湖北传来了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令得康熙再也无法摸糊了,他须给凌啸他们一个了断!
凌啸继停了吴椣的督命宪牌之后。又停了陈绰地提命宪牌。
陈倬不是吴椣。没有那个查出奸细的拖累,他可不像吴椣那样不争辨。凌啸只能暂停他的军权,却不能阻止他上奏合冤。
当陈倬的奏折上来的时候。佟国维看看有些苦楚的张廷玉,自己也是一阵的心烦和心忧。他们作为宰相,看过争权夺利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夺得这么快,这么心急的,恐怕就只有凌啸这么一个了,他也不想一想。凭着二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和只有不足千人地指挥经验。他凌啸如何能够担得起一省军政。如何能使将士们心服!
康熙看了陈倬这份社鹃啼血的奏折,也不得不理会了,“一待凌啸的辩折到达、即于乾清宫召开御前会议。”
兹体事大。就算康熙预料到了凌啸会遇到掣肘,但是有了御赐板指之后。还要在一月之内,凌啸连辞一省的两大军队首魁的军权,这事情要是不追究个明明白白、恐怕对于他自己这个皇帝都交代不过去,毕竟。康熙没有任命凌啸为一省提督的意思!
凌啸的辩折在第二天就到了,但是康熙已经有了定计,开会已经了一个了解各人想法的形式。
今天参加这个会议的官员,可谓阵容强大。成年地皇子、上书房大臣、兵部尚书待郎、前任湖广总督提督、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全部到齐。胤禛一见参加会议地这些官员,就在心里为凌啸可惜。
前任的总督提督、和陈倬都是多年同僚,代表着一帮老军务的心思。有谁愿意看着同生共死过的老朋友受到小小年纪的钦差排挤?那左都御史郭琇更是凌啸的死对头。这次自然别无好话了。至于兵部尚书和侍郎,那可是年年收受各地督抚孝敬的老上司了,说不定陈倬就捏着他们的把柄呢!皇子里面,光是一个太子、就比任何人的分量都重、偏偏凌啸是太子众所周知的仇人。
胤禛拿眼看看老八、偏偏这位八弟也看向他。两人眼神一对,老八微点下头,就此荡开。胤禛心里一缩。看来老八也是心里感觉到势孤力单。在向他问主意呢。
李德全开始宣读奏折了。
“臣自凌啸五标合一令下伊始,即屡次以防区军情相劝,未料其一意孤行,多次以暂停臣宪牌相威胁,臣尊凌啸乃圣上钦差,不敢有违军令。逐遵行无怠。二十六日。五标合一、凌啸所将之督标、妄行粗暴军法。激起五百余兵丁械斗,死伤者达百余、各标遂皆不稳。情势危机下。臣急调亲兵队镇压,将十名苛责闹事之督标兵丁当场枭首,亦将三名檀自离营之镇标兵丁斩荐,以此平息此次械斗。然凌啸以臣行事不公为名。强行停用臣之宪牌……”
众人面面相觑。这里面还有着百余人死伤地军中械斗,为何兵部不知情?
“奴才尝献中央辅助计,此翻驻镇湖广,又发觉官员体禄偏低,导致吏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