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85.活色生香 >

第248部分

085.活色生香-第248部分

小说: 085.活色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三月,学徒刘镇奎身背画夹,投考电影学院。按照当时的规定,每个考生可以报考两个系,刘镇奎填报了美术系和摄影系。在考试过程中,这个笑容憨厚的小学徒爆发出了惊人地艺术天分和才华,几乎令爱才的两系老教师为之疯狂。
    他的应试作品油画《老区稼穑》和摄影作品《田间老人》,以极其朴实而内敛的创作手法展现了依附大地的中国农民特有的质朴的内在美,在那个崇尚西化、艺风奢靡赶时髦的九十年代初。这两个作品震动了整个北京艺坛,令无数在老区战斗生活过的老人怆然泪下。
    通过繁琐地笔试面试,这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孩子折服了所有前辈老师,美术系和摄影系主任以及当时主管考试的副院长亲点刘镇奎为两系专业考试第一名,这是电影学院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至个为止唯一一个双科状元!
    往后的四年大学生活中,刘镇奎在校种种传奇故事不断,风头之健直盖过多位名蜚艺坛的老前辈。
    最传奇的一次,在西四胡同礼堂的一次各国文化参赞的国际交流会上,随中央美院某教授出席的刘镇奎为了回应某国参赞轻蔑地所谓中国艺坛无现代美术的观点。愤然当场作画。
    一半个小时内完成欧洲新美术运动以来四种最流行画风的油画作品各一幅,技惊全场,逼得这位参赞文官和在场的该国使馆人员向年仅二十一岁的刘镇奎鞠躬道歉。
    参加交流会的各校大学生代表欣喜若狂,以人手为轿,将刘镇奎沿着学院路一路抬回西土城,一时轰动京城。
    可就在刘镇奎大学毕业那年,正当学院内外的人们纷纷议论这位惊世天才在走出象牙塔后将会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影坛带来怎样的一股风暴时,这位应届毕业生却突然间从人间“蒸发”了。
    有人传闻他去了国外,有人竟说他出了车祸;更有甚者,风传他因为被一位学院美女所抛弃,从此意志消沉,再没有提笔创作的灵感了。
    惭渐的,随着第六代导演在国内的风生水起以及他们在国外各重大电影节的崭露头角,人们逐渐淡忘了这位当年在校时最出风头的天才青年艺术家。
    只有后来一届届的电影学院老师们,在教育和批评类似孙茹和杨娴儿这样后来的学生们地时候,还会时常提到刘镇奎这个“反面教材”——老师们常常说,你们不要以为自己能考进电影学院就是什么艺术天才了!就算是天才。也要戒骄戒躁,踏实学习,不要将来毕业了象那个刘镇奎一样,一事无成,辜负老师和学院的培养期望,就好象一泓清泉泻进沙漠里。一生毫无建树……
    一代轰轰烈烈的双科状元,传奇的大学生英雄,落到这个结局,不免使人叹惋。不过大家都不知道。当年那个毕业生填报志愿的下午,时任电影学院党委书记的孙国放教授。走进了只有刘镇奎一人在地学生宿舍,一席谈话,改变了这位天才的命运。
    这件事,这么多年来,孙老爷子连孙茹都没有告诉。
    也许在老爷子心目中,这世上真的是有“代沟”这种东西的。就象现在地年轻人永远无法理解,在当年那个国家风雨飘摇的革命年代,我们地前辈们为什么能那么义无返顾的丝毫不顾个人的名利富贵,为了国家民族或者某一个理想信念,为了去拯救帮助一群自己根本不认识的同胞。就毫不犹豫的抛头颅撒热血。
    也许在现代人看来,刘镇奎的选择是愚蠢的,而孙老爷子的选择是自私的,这样的观点在我们地父祖哪一辈人看来,是那样的功利和庸俗。
    刘镇奎大概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下午孙老师对他说的那句话一一你可愿意,用一个人的隐姓埋名、忍辱负重,去换取来日中国电影的名扬寰球,傲立世界!
    他是愿意的。没有犹豫,没有后悔。整整二十余年。当无数不理解他的人骂他批评他一生毫无建树的时候,他为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做出了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却从来没有人知道。
    在这一刻,孙茹望着这位曾经只生活在传说中的天才“师兄”,从他地故事里,面对着人生取舍之间的真义,突然间领悟到了另一重境界。
    她想起了当年看过的一个电影,讲述新中国的“两弹元勋”们,隐姓埋名抛妻弃子躲在沙漠里搞科研的故事。
    曾几何时。她和周围的那些女生们,还那样庸俗浅薄的嘲笑过这些傻瓜,批评他们冷落妻子、放弃人伦之乐是多么的不负责任。
    直至今天她才突然明白,人生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名丰别墅吃穿拿之外,还有另一种精神上的生命叫“崇高”!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今天才明白,小时候背过地鲁迅先生这句诗中的深意一一今天的人们不了解我的志向,就象不了解挂在天边的那棵孤独的寒星;我愿以我满胜的热血,向我的祖国和民族奉上我这一生。
    战争年代,有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满腔鲜血大好头颅,为国抛洒毫不犹豫;而和平年代,更有“两弹元勋”和霍老教授、刘镇奎师兄这样的人,为了祖国的某一项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舍弃自我、奉献青春,如一枝默默燃烧的红烛,泪干而尽,留给世间光明温暖。
    我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五千年不倒,历尽无数侵略、无数苦难、无数颠覆破坏、无数挑战考验,至今生机无限,屡次涅磐重生,靠得岂不就是这些英雄儿女,中华的脊梁!





    第五卷 第六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上)

    这里是好莱坞!
    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通往影城好莱坞的高速公路入口上,杨娴儿手搭凉棚,感慨万千。
    孙茹一路上都紧紧的跟着运送胶盘的小客车,此时也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小心的呼吸了一口影城的空气。
    好莱坞,世界知名的星光大道的起点,香港人把这里翻译成荷里活,是洛杉矶的一个区,也是世界闻名的电影城。在美国,好莱坞这个词
    往往直接被用来指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
    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电影青年一样,孙茹和杨娴儿对这里的感情莫名而复杂。
    这里代表了全世界电影工业、电影技术的最高水平,是无数青年电影家梦中的展示才华、实践理想之地;但是,它又是美国价值征服世界
    、独霸全球话语权的一柄利剑,垄断了全世界近一半的电影业产值。
    它令人又爱又恨。
    杨娴儿仰起了俊俏的脸庞,向公路的尽头眺望去,那里有层层叠叠的远山,一望无际的原野背后,影影绰绰的矗立着无数电影公司的广告
    灯箱牌。
    这里竟是如此的美丽。但是孙茹和杨娴儿都知道,这份美丽永远不属于中国,中国人要想拥有并超越这种宏伟雄壮辉煌的美丽,就一定要
    埋头苦干。自强自立。
    远远的,四五辆李氏国际地豪华房车连成逶延的车队向这里开来,陆续的停在高速入口的安检处。而杨娴儿他们地大客车和孙茹坐镇的小
    客车正停在路口处接受当地警察的临检。
    个子和肚皮同样壮观的美国警察一边给孙茹她们做着例行检查一边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黄种人的车队,似乎在猜测着这些人的国籍。
    “嘿。让我来猜猜,是哪里来的这么美丽的东方小姐……”这个体重最少三百磅的美国佬带着南美人特有地热情很有摇滚感觉的扭着屁股
    ,手里拿着孙茹的护照,故作思索状地道:“啊哈!日本人?”
    孙茹不屑的撇了撇嘴。
    美国佬惊讶的露出白痴一样的表情,指定孙茹道:“明白了!韩国人?哦不不不,新加坡?哈,猜到了宝贝,是台湾人!”
    孙茹听他越猜越离谱,直接指了指后面正在大道上呼吸新鲜空气和杨娴儿聊天的李恩华,用美式英语调侃着对这个鬼子说道:“你认识他
    吗?”
    那警察皱着眉头看了看。露出了一个夸张地“原来如此”的表情,电子大王华裔富豪史蒂文森李,谁不认识?除非他从来不看新闻和报纸
    。
    这家伙做好了例行登记。把护照还给孙茹,在车子发动的一瞬间大声地对车里的孙茹说道:“祝你愉快,美丽的中国(宝贝)娃娃!”
    孙茹勉强的笑了笑。世界上每六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但是人家连台湾都猜到了就是没往中国人上猜。好莱坞每天迎来送望不知多少
    各个国家的外国人、外国电影人,但是来到这里的中国人却少之又少。
    李恩华和华星的车队在这里换车。从懊热的大客车车厢里。换到舒适平稳的六门房车里,打开一瓶十八年前地法国干邑红,磕着香脆的美
    国腰果。那种感觉足以冲淡刚才带来的些许不快。
    即使在美国,能够随时为这么多人提供这种享受的恐怕也只有电子大王这样的人物。孙茹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皮沙发上正在兴致勃勃的给杨
    娴儿介绍好莱坞历史的李恩华,觉得自己和易青简直就是穷人??无时不刻的追求恰倒好处的物质享受,这才叫有钱人。
    1853年的时候,现在的好莱坞所在地只有一栋房子。1886年,从房地产生意发财的富商哈维,亨德申,韦尔考克斯在这里买下了0。6平方公
    里的土地。
    好莱坞这个名字来自英语的冬青Holly)。韦尔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时听到她旁边的一个人说她来自俄亥俄州的一个叫做好莱坞的地方,
    她很喜欢这个名字,回到加州后就将她丈夫的农庄改称为好莱坞了。韦尔考克斯计划在这里建造一座小城,在他富人的帮助下他铺设了今天的
    好莱坞大街作为城市的主街。在这条大街和其他大街的两旁种了胡椒树并开始出售产权。他的富人募资建了两座教堂、一座学校和一座图书馆
    。为了使好莱坞名副其实,他们还进口了一些应该冬青,但这些植物在加州的气候下没有存活很久。
    到1990年,好莱坞已经有一座影院、一张报纸、一座旅馆和两个市场,其居民数为500人。10万人口的罗莎及位于市东11公里处。
    1904年,一条新的被称为好莱坞大街的有轨电车开业,使好莱坞与洛杉矶间的往返时间大大缩短。1910年,好莱坞的居民投票决定加入洛
    杉矶。原因是这样他们可以通过洛杉矶取得足够的饮水和获得排水设施。
    ……杨娴儿听着李恩华如数家珍的叙述,忽然大感兴趣,这样一片不起眼的土地,后来竟然成为世界电影业的标志和中心,真是不可思议
    。
    “你一定想不到是谁真正意义上缔造了今天的好莱坞。”李恩华微笑的对杨娴儿道。
    “发明电灯的那个家伙吧!”孙茹懒洋洋的道:“托马斯爱迪生。”
    李恩华大笑道:“我倒忘了。孙老师最最纯正嫡传地弟子在车上呢,我倒是班门弄斧了。”
    20世纪初,纽约和新泽西的电影公司开始迁向加州,原因是这里的天气好。日
    日照时间长。
    虽然当时已经有电灯了,但当时的电灯还不够亮,当时最好地光源是阳光。除此之外,加洲视野宽广。有各种不同的自然风景。
    当时爱迪生拥有几乎所有与电影有关的专利。而加洲离新泽西非常远,因此爱迪生很难在这里控制他的专利权。在美国西海岸,独立的电
    影公司经常被爱迪生和他的代理人诉讼。在遥远的加州没有那么多爱迪生的人。即使他派人来加州,他的人往往比其消息来的晚,这样一来这
    里地电影制造商就可以及时躲到附近的墨西哥去了。
    “呵呵,这倒是有趣。”杨娴儿笑道:“原来美国人也不是象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自古以来就很尊重知识产权。大名鼎鼎地好莱坞的前
    身居然是一群为躲避正版追债的盗版。”
    李恩华笑道:“大概爱迪生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阴差阳错的成就了后来的世界影都。”
    1911年第一个电影工作室在好莱坞开业,同年已有15个其它地工作室在这里定居,成千上万的梦幻制造者紧随而至。
    1923年,今天成为好莱坞象征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树立在好莱坞后地山坡上。本来这个字后面还有Land四个字母,是一家建筑厂商
    为了推销新建好的住宅区设置的广告卡板。但他们被竖立起来以后就没有人去管它们,以致渐渐荒废。一直到1949年,好莱坞的商会才将后面
    的四个字幕去掉,将其他字母修复。这个招牌今天受到商标保护,没有好礼物商会的同意,谁也不能使用它。
    1929年5月16日,奥斯卡金像奖第一次颁奖。当时的门票是10美元,一共有250人参加。
    1958年,著名的星光大道开始铺设。1960年。第一颗星被嵌入大道。
    1985年,好莱坞地商业和娱乐区被正式列入美国受保护的历史性建筑名单。
    杨娴儿神往的望着李恩华指给她看的星光大道的方向,感叹道:“太了不起了,真是一个梦幻一样的时代。什么时候,我们能建成我们中
    国人自己的好莱坞。”
    孙茹笑道:“如果是那样,那咱们的好莱坞建电影公司和生活设施就行了,千万别学全了,那些牛肉场可不要。”
    杨娴儿脸上微微一红,她当然知道“牛肉场”是脱衣舞夜总会的代称。
    美国的电影高度繁华的表现。其实很大程度来仰赖于高度集中的资本积累、优势的资本运作、世界最尖端的工业技术等等因素,而美国的
    电影艺术水平,尤其专业理论水平,其实并不高超,远远逊色于类似法国、意大利这样的欧洲传统电影强国。
    能证明这一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从1960年代起,好莱坞的美国各地青少年出走问题。好莱坞每年如此巨大的电影产量,竟没有几个相应
    正规而有实力的电影专门院校为他们输送专业人才。在美国,比较著名的是纽约大学,纽大的文科系有专门的电影学系,教授表演、导演、编
    剧等课程,除此之外,正规的电影专门院校少之又少,以致于每年美国的这些传统大学都要大批的把有至于从事电影工作的青年学生派往世界
    各地留学——电影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