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85.活色生香 >

第271部分

085.活色生香-第271部分

小说: 085.活色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行字幕缓缓地滑过银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场灯亮起,一片光明。
    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没有人走动。
    无数掩着嘴的抽泣着的女生,泪水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定格……
    终于,坐在最前排的老师们的留座中,默默地站起了郑国思老师,带头拍起了手。
    潮水般的掌声开始在整个放映厅的各个角落疯狂地响了起来,渐渐汇成了一片春雷!
    激动的纷纷起立的人群,不知疼痛不知停歇地拍着自己的巴掌,经久不息的掌声持续了十几分钟,此起彼落。
    郑动天教授、谢小晶教授、齐世龙教授、王劲权教授……所有的老师都在鼓掌。
    多愁善感的老院长谢非教授轻轻地背过身去揉了揉湿润的眼睛。多年以前,这个心比天高,惊才放旷的学生在他亲自主持的导演系三试中点中状元时,那傲气冲天的豪言仿佛还回响在耳边——
    “……我热爱电影,热爱艺术。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违背我的良心,低下自己的头!”
    那时的易青,是多么的莽撞而稚嫩啊!
    还有那句话他当年在学院求学时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这就是我的人本主义艺术观!
    对于一个从事了一辈子艺术教育工作的老人,还有什么东西能比亲眼见证一个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辉煌……更值得骄傲呢?
    更令这些从事了一辈子专业工作垢老人们激动的是,这部《花木兰》告诉了他们,中国电影终于走向了世界市场,中国电影离政治遥控,实现商业化,自主产业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这个叫易青的学生开创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而他们作为易青的老师、培养人和他事业的见证人,也将永远被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铭记。
    ……
    《花木兰》的全国上映,又一次在全国的学术界、艺术教育界、传媒舆论界掀起一股讨论商业电影的热潮。
    然而,易青似乎并不打算暂时关闭发热的华星发动机,他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外界沸沸扬扬、贬褒不一的评论,尤其是那些骂他篡改历史和热衷于讨论《花木兰》的剧本故事“真实不真实”的议论,更不用提那些所谓“又一个讨好外国评审的烧钱导演”之类的评价了。
    一个时代的历史,往往如冲刷过河滩的江水一般,泥沙俱下;世俗的短视和偏狭往往会遮掩真相,使潮流变得浑浊,使我们无法在这浑浊的历史大潮中看清事实真相清澈明净的本质,而把它们和一些肮脏杂质混同在一起。惟有等待历史的沉淀与分辨,使我们最终看到一切的本来面目。
    华星要开新戏了!
    易青在艺创部本年度第一次重要的全体会议上,向扩张到了六百多人的艺创部大声宣布。
    引来全场一片欢呼。
    华星养了这么多人,平时薪水不高,所有人都盼着开戏赚钱。之所以他们宁愿在华星自我冷藏,每天在办公室拍苍蝇也不出去接戏,就是因为谁也不愿意错过华星每年的计划,因为华星一旦开戏。给他们的好处是几倍于外面的剧组,而且往往是名利双收。
    今时今日的华星,连罗纲、何风等人带出来的几位靠近他们的助手,在外面的身价都可以开到水涨船高的天价。有几个镀金成功后离职去外面发展的立刻在其他导演手上挑起了大梁。
    香港电影人才后继乏力,缺少专业资源;张建领导的北京华星就源源不断地为华星提供和物色着来自内地的优秀人才。从《花木兰》全球票房大红后的2014年开始,“去华星”成为电影学院应届毕业生的首选,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出国留学。
    易青含笑看着大家,等待兴奋的同事们安静下来,然后道:“华星艺创部现在有十一位导演,加上总部的孔儒先生,一共有十二位能独立执导的创作者;此外,在摄影组、美术组、录音组和编剧组甚至是演艺组的所有同事们。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有当导演的潜质和能力,也可以呈上你的创意策划案。只要是通过公司艺创部审核的创意,准备附诸投资拍摄的,其作者都可以享受公司的导演津贴。”
    听了这些话,气氛宽松的会场甚至响起了口哨声。华星的导演津贴,一千万港币加上电影票房利润的5%…,这种机会只要抓住一次,就可以打断腿不用做,享受下半辈子了。
    “……第二件事。”易青等大家反应完了,继续说道:“今年我们华星必拍的重轴戏,需要优先在艺创部挑最优秀的同事参加,请大家配合。我们今年……”
    “……要拍一部巨资的灾难片!”易青环顾全场,认真地说道。
    “哇!灾难片!”
    “要拍灾难片了!”
    “这么快,行不行啊……”
    “易头儿真狠……”
    如果说先锋实验电影的水平能代表一个国家电影艺术理论和学术方面的最高水准的话,那么一部成功的灾难片无疑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集中展现。
    除了美国好莱坞之外,全世界目前只有类似法国这样的传统电影强国和日本、韩国这样烧得起钱的发达国家,敢于挑战灾难片。
    美国好莱坞拥有冠绝世界的技术水平、工业化程度和雄厚的资金。是拍摄灾难片最多、成功范例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全球票房上稳居榜首,至今地位无可撼动的《泰坦尼克号》就是成功的灾难片的典范;还有《龙卷风》、《天崩地裂》等等,都是北美票房榜上有名的成功影片。
    但是即使是美国,每成功拍摄三部灾难片,也会出现一到一点五部失败的作品——也就是拿不回本钱的作品。
    拍灾难片难,首先是剧本难写,其次是演员难演。
    技术上更难,摄影是最难的,别说加进摄影师的创作和风格思想。光是完成导演的拍摄计划就很难,剧情动了动天塌地陷,演员东倒西歪,能不难吗?
    美术则是比最难还要难的,要再现那些惊天动地的场面,还要保证演员的安全;场景中所有的东西,哪怕小到一片木屑、一块泡沫,都不能穿梆,穿梆就要重来。
    最难再难也难不过监制和制片人员,世界上至今为止,好像还没有听主哪部灾难片是在预算内完成的,人们的计划似乎永远赶不上变化。灾难片花钱就像个被霰弹枪打中的盛水的皮袋子。你以为眼儿全堵上耻,结果一走路还是到处漏水。
    所有的一切都这么难,导演能不难吗?
    中国以往拍不出国际水平的灾难片,关键还不是这些困难;关键是灾难片对工业技术的要求太高了,以中国电影工业的那种水平,拍灾难片简直是瞎胡闹。
    现在,易青刚刚得到李氏国际在技术上的支持,就要挑战这个领域了,这倒很符合一贯胆大大妄为的风格。
    易青望着面带疑惑的同事们,点了点头。他严肃地望着满屋子第八代中国电影人中的翘楚,大声地道:“我非常了解大家的想法,也许你们认为我术急进了些,但是我希望各位能了解,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可以慢慢地积累经验,可是我们有一位前辈,他不能再等了,也不该让他等下去。”
    “这位前辈,”易青站了起来,看着大家道:“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当年不要命的功夫打星,程龙大哥!”





    第五卷 第十七章 通向地狱的诺亚方舟(上)

    华星艺员部化妆间。
    早上刚刚结束一个影迷会后的依依,回到公司,匆匆走进化妆间,做到自己的专用位置上,立刻有他的专用化妆师过来给他卸妆。
    依依捏了捏自己的虎口,让虎口上的肌肉向着手腕的方向,用力下压一一据说这样能让手掌上的肌肉和骨骼更快的从血液中获得氧气,缓解她的手因为一个上午签了上千个名而带来的酸痛疲劳。这个招数还是刚入行的时候,宁倩华教给她的,据说娱乐圈里的大明星们都会这招“秘技”。
    依依一边活动着手腕子,一边按着虎口,转头对自己的助理道:“把我早上带的便当盒拿去热一热。”
    化妆师捏着她的下巴让她对着镜子,皱着眉头道:“请别动!”
    依依歉然吐了吐舌头。
    华星的女艺员都是正年取的时候,年纪最大的也没超过25岁,所以妆容都特别的淡,依依更是出了名的只化上镜妆,生话中根本不化妆。化妆师三两下洗掉了依依的淡妆,开始给她的脸上肌肤进行补水和护养。
    依依似乎着急着想坐起来,可是看了一脸严谨的化妆师一眼,还是没敢支声。华星这个公司,自易青以下所有稍微有点本事的专业人员都有股臭脾气。也算是一种企业文化或者风气吧!孙茹给她配备的化妆师当然是华星最好地,但是最好的也意味着脾气最牛。依依可不想被人议论说她依仗自己是大牌就不尊重同事地专业,落个娇横的名声。
    好容易挨到化妆师弄完了,依依接过助理热好的便当盒,低声道:“去问问易总今天在哪里?”
    ………………………
    依依提着便当盒走进电梯,后面艺员部和化妆组的工作人员都悄悄议论。依依的平易近人和简朴都是出了名地,世上哪有她这样的明星。出入四五个助理和保镖,一个月开这些人地薪水都要十几万,但是一有机会却自己带便当来吃午饭。
    去年易青去美国的时候。依依趁比较空闲,就亲自去北京把母亲接到了香港,让她老人家在这边等待肾源,准备进行肾脏手术。
    周妈妈到香港后没几天,调理好了身体之后就喜欢给依依做点家乡饭菜,依依也不喜欢外面的东西。在她看来,妈妈的饭菜有着属于她内心最本质的那部分过往的回忆,是山珍海味鲍参翅肚都比不上的。
    电梯停在了顶楼大放映厅。
    依依在门口架子上拿了一个备用的手电。把门推开一条缝走了进去。她一眼就在第四排正中间的位置上看到了易青。
    易青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象现在这样静静的拉片子了。尽管做了华星主席之后,他已经可以一个人享受整个大电影厅了,但是却忙得连看电影的时间都没有,不象以前在电影学院地时候,整天除了上课就是拉片。
    刚刚看到入神的时候,突然觉得眼前一晃一晃的金灿灿的很是晃眼,他有点气恼的眯着眼晴用手挡着光源看去,只见依依笑得花枝招展的弯下了腰。
    “死丫头,还不快过来!”易青又气又好笑,早该想到公司里除了孙茹和依依这几个人。谁也不敢在他拉片时候打扰他。
    依依举着电棒,提着便当盒轻快的走了过来,到易青身边刚要坐下,易青一把把她拉到怀里,抱着她坐在自己的腿上。
    依依吓了一跳,举着便当盒叫道:“哎呀,小心压到我的饺子。”
    易青大喜道:“咦?有饺子吃啊?阿姨包的?”
    依依自豪地打开便当,只见大号便当盒里整整齐齐的码着几十个饺子,分成两种形状,一种是北方人包的荷包形的,还有一种是南方人包的叶子形的。
    易青高兴的用手抓了一个道:“闻着就香,还是家常饭好吃。”
    依依从便当盒里拿出一双筷子,打了他一下,道:“用筷子嘛!脏鬼!一双手不知道摸过什么地方就抓东西吃,亏你还是做爸爸的人了。”
    易青嚼着嘴里的食物含糊的道:“唔……我这手今天只摸过你,没摸别的东西。哇,韭菜猪肉馅的,很香啊!那种形状是什么馅的?”
    依依又羞又恼,用手肘顶了他一下道:“下流东西!不给你吃了!”
    易青一把抢过便当盒,涎着脸道:“哎呀,敢顶我,当心我一会用其他东西顶你……”
    虽然在一起这么多年,但是依依还是经常拿这个流氓没办法,听他语带双关的说出这么色的一句话,登时脸颊都发烫了,连忙站了起来坐到旁边的仁置上,佯装看着屏幕。
    谁知看了两眼,依依就看的入迷了。
    顺手拿过拉片单子一看,只见易青早上写给放映房的三个片名全是程龙大哥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后期作品:《尖峰时刻Ⅰ》、《新警察故事》、《全贝计划》。
    象依依这样的女孩子,即使在学院拉片也是以学习女演员的经典表演段落为主,很少注意看程龙大哥这种男人戏、功夫戏。今天偶尔认真看了一段,还真的浙浙入迷了。
    她知道易青和李杜这个星期正在为程龙大哥度身打造剧本,多半是易青思维卡壳了,才到这里来看程龙大哥以前的作品。
    依依静静的看着银幕,正在放得是《新警察故争》中地一段。程龙大哥扮演的香港警察,因为同组地手足全部死亡而消沉。中间有许多爆发戏和情感戏,程龙大哥都完成的非常出色。
    尤其是一些爆发戏。他的表演完全不是一些香港明星的那种乱喊乱叫的路子,而是呈现了非常分明地层次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共鸣感。
    演员地爆发力是考验一个演员的最高标准之一。最初级的爆发是歇斯底里地吼叫撕打;次一级的是在平稳的表演中均匀的爆发,例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军人孙海英老师的那种表演;再难一点的是在同一事件或者表演段落中,根据人物情绪和欲望,以及剧情地起伏呈现的多层次的爆发,有快有慢。时快时慢,而且强度不一;最高级的表演爆发力——这是我们东方电影家提出的,西方表演理论里没这条:把外在的爆发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控制和内敛。说白了就是“无戏胜有戏”,“脸上无戏,心中有戏”,当然最后这种是神级的武林至尊的演技了,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估计和独孤九剑也差不多,一种哲学思想而已。
    但是,在这一刻。依依却似乎在程龙大哥纯出自然的表演中,看到了所谓地神级境界!
    那是在《新警察故争》的中间的一个表演段落里,说的是程龙的女朋友杨彩妮,和冒充警察的谢廷峰,要给程龙大哥过生日。但是程龙大哥扮演的这个角色的心理是根本高兴不起来,但是又不忍心拂逆女友和朋友的好意,他想笑一下,结果笑着笑着却变成了落泪,然后最后有一个控制中的小小爆发。
    就是这个不足十秒的表演段落,把依依给看呆了。
    她虽然受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