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85.活色生香 >

第293部分

085.活色生香-第293部分

小说: 085.活色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青淡定自若地道:“你们别误会。我可不是退出老师的计划,我只是退出奥斯卡,换一条跟老师当年设计的路线不同的路去完成他的志愿而已。”
    听了易青这么说,李恩华和孔儒两人的脸色稍稍舒缓了一点。
    李恩华顿了一顿。随即问道:“那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不参加奥斯卡,还要继续扩大华星和其他中国影业集团在美国影市的市场份额吗?我想你应该知道,日本和韩国今年都有作品来参加奥斯卡,这几年正是欧洲和亚洲国家争夺美国影市市场份额最激烈的时候,我们就算输给别人,也得是尽力而败,你这样临阵畏战算是怎么回事?”
    “畏战?”易青笑着摇头道:“没什么可畏的。只是我认为,第一,我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需要奥斯卡;第二,即使尽力争取奥斯卡。或者把以后地工作重点全部转到美国这边来,也未必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说道这里,孔儒目光一凛。脱口说道:“你在质疑老师当年制订地计划?你认为这条路行不通吗?”
    李恩华欲言又止的收住了涌到喉咙口的话,孔儒说的也正是他想质问易青的。
    ……自是地。可以这么说。”易青犹豫了一下,随即坦然的说道:“我对老师的崇敬和仰赖丝毫不亚于两位。但是,老师终究不是神,他不知道过去未来。更不知道他身后地世界变化。”
    说着,易青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伸出两个手指。严肃的道:“我要说的归结起来就是两点。第一,我们完全有能力不依靠任何外来的力量,仅仅靠经营本国市场,就获得产业改革起步所需的几百亿美金的资本积累,第二,我认为,即使我们把所有资金和人力调到美国来,进行先角逐奥斯卡,后扩张国际市场的路线,所要面对的困难。也要远远大于我们建设国内市场所要面临的困难。”
    ……自所以,”易素总结道:“一样是实现第二步这个完成资本积累地目标,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一条比较难的路线?更何况,我们把财力和人力投入在本国的市场开发建设和行业基础建设上,投下去的钱和投资的效果,受益的都是我们中国电影行业本身!而反过来,我们把美国市场开发的再大,占了再多的市场份额,只要一松劲又被别的国家抢去了;投再多的钱也是美国市场越来越好,我们自己的中国电影市场还是荒凉一片,这样我们自己的观众的电影审美水准、消费欲望和对电影的亲和感势必
    会和发达的美国市场越拉越大,我们为什么要为他人做嫁衣裳呢?等在这里赚够了钱再回头去建设本国电影业,谁知道那时候是猴年马月,又要面临什么新的变化新的情况?”
    “我真是无法了解你的想法。”李恩华一摊手,无奈的说道:“我承认你后面说的都有道理。我们都知道,把钱砸到奥斯卡上,我们短期内就不可能有余力去建设国内的基础市场,但是你的论证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漏洞!那就是,你怎么可能认为冲击奥斯卡比依靠国内市场上完成资本积累更难呢?老师当年曾经说过,赤手空拳要想改变中国电影业的落后面貌,是不可能的;要想启动这场改革,先决的是要拥有大量的资金,可是在本国市场上想要赚到这几百亿美金哪怕花上一百年也不太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不得不无奈的选择冲击奥斯卡这条无间道;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张一谋、冯小刚这些人才锲而不舍的一年又一年的冲击奥斯卡……你看看今年奔着金球和奥斯卡来的全球各国的电影商、电影家们,日本的、法国的、意大利的、韩国的……他们为什么而来?难道是图奥斯卡艺术含量高吗?他们都是深知本国市场不足以发展他们的事业,才纷纷削尖了脑袋挤上这条独木桥的!你难道想告诉我,全世界人都是蠢蛋,只有你是聪明人吗?”
    李恩华说到这里,略略有点激动。他道了个歉道:“对不起。不过你要怎么让我相信你——我们已经拿到了金球奖提名,奥斯卡就在眼前了,可是国内的市场还是铁板一块,看不见一点生机,你让我这时候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这怎么可能让人信服呢?”
    “有时候近的未必近,远的却未必远。”易青此时显得比四十多岁地李恩华更加成熟淡定,似乎要开始讲起哲学来一样,他拍了拍自己的膝盖换了个随意点的姿势,道:“镜花水月很近,可是永远得不到;神交关山最远,可是近过了同床异梦。”
    “………奥斯卡对于我们,就是镜花水月!”易青肯定的说道:“假设奥斯卡只是凭电影技术、商业效益、艺术境界、人文内涵这些指标来评奖,那么我们当然决不畏惧。哪怕真是水平不如美国和其他国家,也要尽力一试。可是事实上呢?他们能在全球转播上把《无间道说成是日本电影,然后连句公开道歉地话都没有;就算有一部中国电影真的能超过所有的参选电影。你还真指望他们能公青公开公正的把小金人乖乖交给中国人?”
    ………奥斯卡能否垂青中国电影,决定的根本不是或者不全是参选电影作品本身的质量和水准。这是一个关系着整个西方的影业系统利益分配的问题,他们愿意让中国进来分一杯羹吗?这更是整个西方系统是否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有政治因素、更牵涉到商业利益,中国和西方之间有这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你说人家为什么要把发财扬名地机会乖乖送给我们?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选择了这条路线,所有的主动权就全捏在人家那里,我们得乞求上帝。美国人要象他们向世界宣传地那样真的是绝对公平和民主的,否则我们所做的一切就都是无用功。退一万步说,就算有一天,我们和其他欧洲、亚洲国家的影业实体把整个美国市场都瓜分了,又能怎么样?美国人只要一套政策出台,比如也搞个类似我们国内地限制进口份额制,或者把外来电影的税率提升到我们利润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到时候还不是要乖乖撤资?”
    ……自我不敢说中国电影永远拿不到奥斯卡奖,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拿到了,必然是因为我们本身地实力使他们不得不尊重我们;又或者是他们在商业利益上跟我们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象现在这样,中国电影永远只能是提名而已。”易素总结道:“所以我说,奥斯卡对于我们来说是镜花水月。与其在这里一年又一年的把我们的血汗钱不停的填进去,乞求美国大人们能良心发现给中国电影一个奖帮助我们开拓全球市场,倒不如踏踏实实的回到国内从基层建设开始——兴办艺术教育、投资基础建设、普及电影知识、提高全民艺术素养、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完善院线机制和查机制……虽然烦琐艰难,但是每一件事都是扎扎实实为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
    李恩华仰着头默默的想了一下,他有点身在局中,当局者迷,脑筋转不过来,一方面由于他常年在美国,另一方面也是更是因为他对孙老爷子一生崇拜,已经到了有点迷信地地步,他从来没有在心里质疑过恩师的判断分析,此时突然听易青说出了这么多相对老师的观点而言近乎颠覆性的见解,一时间真的有点茫然。
    易青察言观色,知道李恩华正在犹豫和思索,忍不住又加了一句,道:“如果孙老师此时还在世,他能亲眼看到整个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能够看到中国人快速提高的消费能力和整个中国市场今天的蓬勃潜力,我想他也会欣慰的同意我的看法,改变初衷的!”
    最后这几句话令李恩华怦然心动。李氏国际每年对整个中国的财经、影市、金融等方面都有专门的职业统计单位进行全面的观察统计,易青这话是盲目乐观还是有现实依据他是心里有数的——孙老爷子毕竟是血肉之躯,他毕竟只是电影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他大概万万想不到,几何速度增长、
    成熟的中国社会在若干年中能发展成这样,他再睿智,又怎么能看到自己死后的世界呢?
    “师兄!”易青语带骄傲的道:“我们都在不断的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这句话地球人都在说,都快说成一句笑话了!但是就是没有人肯真正花费精力时间去开发它!所有的人都在低估中国市场,在低估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孙老师诚然是了不起的一代人杰,但是他一生的主要时间是在中国经济贫困和政治起伏昏暗的年代度过的,他对事物的判断不可避免的存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局限性,这是任何伟人都无可避免的局限性;而且,这也丝毫无损于我们对他的崇拜和敬仰。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向老师证明,我们这样一个在嘲笑、质疑、敌意中崛起的民族在面对挑战时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我相信老师如果有知,也会为我今天的决定而骄傲,而含笑九泉!”
    孔儒低着头想了一会儿,终于默默的从李恩华的身边走到易青的身边来,站在易景身后,对李恩华说道:“要不……师兄,我们就再按照易青的这个方案,召集有关的专家和统计部门正式的论证一下?”
    李恩华低头看了看孤零零的自己,又看了看站在对面的两位年青的容光焕发的“师弟”,不禁叹着气,点了点头。





    第五卷 第三十章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下)

    李恩华低头看了看孤零零的自己,又看了看站在对面的两位年青的容光焕发的“师弟”,不禁叹着气,点了点头。
    他站到窗口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在心里默默的盘算了一下。回头道:“我不得不说,你说的很有几分道理。但是……也希望你理解,我们在这个计划上坚持了这么多年,现在距离目标这么近了,却突然要退出……哪怕明知道可能退出才是理智的选择,但是,我还是……”
    李恩华说着,脸上露出了一丝痛苦的神色,这使这位富豪看起来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易青理解的点了点头,在心里默叹了一声。人,都有侥幸心理,奥斯卡的诱惑力,身在局中的人真是很难抗拒的;更何况李恩华从素年时代开始,心里就默默的带着这个使命,在异国蛰伏了二十多年,要他在一席话中把整个观念转变过来,谈何容易。
    “所以我希望……”李恩华又接着说道:“我们分头进行,两边都不要放弃。你们两位,继续去忙你们的电影,希望今年在美国拿下一个好的票房成绩;而我们李氏国际,则代表《花木兰》的支持方和出资发行股东,带着《花木兰》去参加今年的奥斯卡运作,其中的所有费用,全部由李氏国际来负担。不用华星出一分财力人力,你们只需要给我授权就行了。”
    易青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反对道:“这不是钱的问题。华星地钱和你们的钱,还不都是中国电影的有生力量吗?难道我们之间还要分什么彼此?我知道感情上很难释怀和甘心。但是明知道是白白浪费钱,为什么还……”
    易青还要继续说下去,孔儒在身后按住了他的肩膀,制止了他。这个一直沉默着地男人简短的说道:“让师兄试一下吧。这是必须的代价!”
    李恩华点头道:“不错。这也是一种论证嘛!只不过如果失败了,代价可能稍微大一些,我们就当花上一亿多美金,亲身体验一下,中国人究竟距离奥斯卡有多远?”
    既然李恩华和孔儒都这么说了,易青也不好再有什么异议。他无奈的点了点头,心理默默的叨咕了一句:一亿?笑话!十年前2005年时的价码还差不多。
    想当年《指环王2》参加一届奥斯卡,个月花了42亿美金。这还是将十年多以前的价码——奥斯卡小金人,是那么好拿的吗?同体积的钻石恐怕都换不回来那么一尊小人儿吧?
    相比之下,张一谋。冯小刚这些国内的“大腕儿”们,把一年赚得钱全掏出来,在奥斯卡上也不过是高级一点儿地穷光蛋罢了,怎么跟派拉蒙、福克斯这些国际大豪争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时候人生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当利益大到了一定地程度之后。即使如李恩华这样成熟睿智的人都会感情用事——当然,这里的利益不仅仅是指金钱,更有信仰理想和一份对师尊的崇拜在其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利令智昏’吧?
    其实在奥斯卡的问题上,想不开地又岂止李恩华老师兄一人而已?张一谋、陈凯歌、冯小刚……这些人在国内来说,哪个不是人中龙凤,才华能力都远在普通人之上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们一年年也做着同样的事——巨大地利益前景驱动之下,人的理智真是不堪一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头脑发热,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在利益面前,很聪明的人也会做出愚蠢的事情来。这些口口声声“平常心”看待奥斯卡的国内大腕儿们,他们所谓的“平常心”说白了根本就是“侥幸心”作祟。总想着两头不耽误,期盼着人家能够良心发现,顺便给自己发一尊小金人,结果当然是两头都耽误了……
    这世上哪有什么救世主?把成功的砝码押在别人手里,希图侥幸,不如奋起努力,自强不息!
    只有强者,才能赢得尊重!自强自尊者,人恒重之!
    ……
    当易素等人完成了《地狱方舟》地后期
    制作时,已经是2015年的五月中旬了。刚刚出关的易青立刻从孔儒那里获悉,李恩华已经在金球奖委员会那里花下了七千万美圆的巨资。
    尽管花的不是华星的钱,尽管知道李氏国际家底厚实,花上十个七千万也动不到筋骨,但是易青听了之后还是心疼的不行。
    奥斯卡的味儿还没闻到呢,这就砸进去几亿港币了,这钱拿来投资的话可以好好的拍一部大制作了。
    孔儒在结束了《星际黑帮》在美国的放映之后,代表公司和剧组跟赛拉扬签了一个海外DVD的发行合约,剩下的时间,他就代表华星集团以《花木兰的制片人身份,陪伴李恩华一起出入各种纸醉金迷的奢糜交际应酬场合,象个政客一样进行这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