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桃花 -象牙塔内的物欲生活 >

第17部分

桃花 -象牙塔内的物欲生活-第17部分

小说: 桃花 -象牙塔内的物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诉人:“本案犯罪嫌疑人林小牧在雄杰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股票案中是什么身份?”
  方正先生:“他是代理律师。”
  公诉人:“你作为我们的证人,想当庭说明什么?”
  方正先生:“我想说明的是林小牧是知道雄杰公司欺诈发行股票的内情的。”
  方正先生此言一出,法庭一派喧哗。可能连旁听的媒体都没想到方正先生出庭作证是为了证明弟子无罪。
  公诉人:“你用什么证明林小牧知道雄杰公司欺诈发行股票的内情?”
  方正先生:“林小牧是雄杰公司的代理律师,我是发审委委员,林小牧曾多次来我家为雄杰公司作说客。我曾经多次问林小牧,‘你了解雄杰公司的情况吗?’林小牧回答‘我完全了解情况。’既然林小牧说完全了解情况,那就说林小牧完全了解雄杰公司欺诈发行股票的内情。”
  公诉人问林小牧是不是说过这种话,林小牧回答没有说过这句话。林小牧此话一出法庭哗然。
  师兄立刻就站了起来。姚从新指出,一般情况下,学生和导师在一起会说很多话,既便是说过“完全了解情况”的话,也不一定指的就是对雄杰公司欺诈发行股票的了解,负责我的当事人就不会在法律意见书上签字,因为他是个律师,他知道签了字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在学生和老师的日常交往中,老师会经常问及,你“明白了”吗?学生回答“明白了”。无论是问还是答往往不是具体所指。我认为证人在这里记忆出现了偏差,除非有录音,否则根据一对一的证据在各执一词的情况下不能被采用的原则,方正先生的证据不能被采纳。姚从新认为,无论是林小牧还是方正先生在本案中都是受蒙蔽的,都是受骗者。
  接下来,审判长让被告做最后的“个人陈述”。林小牧心情沉痛地说,我只希望法庭在听过我律师的辩护之后,为我做出公正的判决。我要说的是我对不起我的导师方正先生,由于我受到了雄杰公司的蒙蔽,使我在方正先生面前谈到雄杰公司的时候语言失当,这种过失影响了方正先生的判断,使方正先生对雄杰公司的判断失当,给雄杰公司投了赞成票。这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而且也使方正先生的名誉收到了影响,使人们对方正先生的信任度下降。在这里我向方正先生道歉。林小牧说着深深向方正先生鞠了一躬。
  最后,审判长宣布判决结果。被告人林小牧犯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期一年执行,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审判长宣布判决结果后,姚从新笑了。林小牧有些虚脱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后来,我们看到方正先生和邸颖上了同一辆车,走了。方正先生没有和我们任何人打过招呼。
  兄弟反目
  林小牧出来后,我们好好地聚了一次。这次聚会是林小牧通知的,说不能带家属,不能有外人,只有我们兄弟四个。梁冰提前到了,梁冰说这次可要好好宰林小牧一次。林小牧来到我们宿舍后,我们都欢呼,喊:热烈庆祝林小牧同志出狱,将革命进行到底。林小牧像个英雄似的,和我们握手,说同志们辛苦了,同志们辛苦了。梁冰说真羡慕你呀,有了一次特殊经历,将来可以牛逼地说,我连牢都坐了,还怕什么?喝酒说大话的时候相当有话题。林小牧笑笑说,要不梁冰你也去试试,你肯定比我们有条件,只要你搞一下腐败,受点贿,马上就可以体验。梁冰说我就不体验了,准备好好的为人民服务吧。
本书由爱TXT电子书下载论坛aitxt制作
更多TXT小说敬请登录aitxt
  这时,师兄回来了,师兄一回来林小牧马上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老实的样子让人心疼。师兄说,林小牧我又不是公诉人,我是你的辩护律师,你怎么一见我就这么老实了,刚才我在门外还听到你神气活现的呀。林小牧不好意思了,说师兄,惭愧、惭愧。在喝酒的时候,林小牧连敬了师兄三杯,然后大骂黄总不是东西。林小牧还说,在雄杰公司上市后,黄总给了刘曦曦一笔钱说是奖金,在雄杰公司欺诈发行股票暴露后,黄总跑了,刘曦曦也不得不出国了,她去了美国,听说在华盛顿大学读书。
  唉――我为师兄叹了口气。怪不得刘曦曦要消失呢,她拿了那笔钱自己也怕了。她那么坚决的离开师兄其实是怕连累师兄呀。刘曦曦这样做让师兄就更不放心了,因为刘曦曦还怀着师兄的孩子,这也是师兄后来和邸颖分手,想方设法要出国的原因。师兄曾经私下对我说,自从钟情离开他之后,他对爱情基本不抱什么希望了,可是刘曦曦怀着我的孩子,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孩子永远也不会背叛我。
  可见,初恋的失败让男孩变化男人。
  对于师兄来说,钟情是他初恋的象征,不允许任何人亵渎。
  可是,师弟在那次四人聚会中却彻底亵渎了师兄的初恋,这使师兄和师弟彻底的决裂。关于这次聚会事后二师弟梁冰曾这样评价,林小牧和师兄是两种人,他们只能会越来越远。
  那天,在酒饱饭足之后,林小牧拿出了五万块钱代理费给师兄,师兄只收了两万。说你这个案子代理费这么多就够了,其它的收回去吧。师兄又说,我一般都不愿意代理刑诉案子,代理费太少了,还是民事案子好,按“标的”的5%-10%算,一个几千万“标的”的案子一下就发财了,你这个案子收代理费最多两万。
  林小牧不不住地点头,说是、是,我这个案子的确让师兄辛苦了,这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不过,我还有一个礼物送给师兄。林小牧恳切地说,你不但为我保住了律师资格,更为我洗了脑,我要重新开始。这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还有比女人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兄弟情谊。
  林小牧说我曾经干了一件对不起师兄的事,这件事一直压在我的心上,我不该夺师兄所爱,给师兄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我知道师兄一直都在爱着钟情,这次师兄能为我辩护,也是看着钟情的面子上,所以我决定把钟情还给师兄,保证从此不在和钟情来往。
  我和梁冰都被林小牧的话惊呆了。我们没想到林小牧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看到师兄的脸红了,然后由红变白,由白变绿,师兄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啪地一声吓了林小牧一跳。师兄指着林小牧鼻子骂:林小牧你他妈的混蛋。
  师兄愤怒地站起身来,端起酒杯把一杯酒泼在林小牧脸上,师兄说,我真后悔为你辩护,你应该去坐牢,你他妈的真不是东西。
  师兄骂过了,扬长而去。
  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孩子
  师兄在林小牧那里知道了刘曦曦的下落后,他开始闹腾着要出国,师兄号称出国完全是为了开阔视野,为了自己的研究。其实我知道师兄出国是想找刘曦曦。
  学校每年和国外大学都有交流项目,博士可以出去当访问学者,然后回来再写博士论文。师兄如果能争取到这个项目出国,他就可以在不耽误读博的情况下去找刘曦曦。他就去法学院问了一下,法学院的老师说还没定呢,这事是暑假后走,一般在暑假前定。
  师兄兴高采烈的回来告诉我,说这事没定,还有希望。我让师兄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件事要是没有导师的推荐连门都没有,你敢保证方正先生会帮你嘛。师兄一听这话便不言语了。晚上,师兄硬拉着我去了方正先生家。最后方正先生说,师兄只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他就可以让它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出国就有希望。
  为了在一个月内完成论文,师兄整天都是早出晚归的。为了不让邸颖打扰他,骗她说是接了一个案子,在出差。事情被戳穿之后,师兄不得不和盘托出了事情的真相,将他和刘曦曦的故事娓娓向邸颖道来。当师兄说道我出国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孩子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眼泪夺眶而出,师兄哽咽着说,邸颖,我真的对不起你,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孩子。
  在那个有月亮的夜晚,师兄和邸颖在我们宿舍最后抱头痛哭,然后邸颖离开了宿舍。
  在邸颖临走时她告诉师兄,本来方正先生是绝不支持你出国的,让你写论文只是一个借口。现在看来我只能帮你说服方正先生了。姚从新,你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你应该去寻找自己的孩子,刘曦曦一个人在国外多难呀,我衷心地祝你们幸福。邸颖说着拉开门走了,一路哭着回了自己的宿舍。
  正如邸颖说的那样,方正先生坚决不支持师兄出国。当方正先生看了师兄的论文后毫不犹豫地将其枪毙了。
  就在师兄准备着重新写论文的时候,方正先生的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这种转变后来我才知道和邸颖有直接关系。方正先生把师兄叫到家里叹着气说,在现阶段让你迅速完成一篇论文并且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确实难为你了,不过我还是很支持你出国的。
  方正先生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篇稿子,说这是我已经完成的一篇论文,你拿去润润色,署上你的名字,打印出来寄给《法学》编辑部吧。
  师兄吃惊地望望方正先生,说这可是你的论文,我怎么能署名发表呢?
  方正先生说,这只是个技术处理,论文当然还是我的,让你拿去发表一下,主要是为了争取出国这个名额。只要你这次出去了,我这篇论文不仅在学术内而且在学术外也发挥作用了,这篇论文的价值可就大了。方正先生说着自己笑笑,咱们只有不拘小节了。
  老师!师兄有些深切地唤了一声。师兄有些动情地说,我真不知该说什么了,你对我的希望那么高,我担心会让你失望。方正先生说,你的悟性都在你以往的师哥之上,你还有年龄优势,假以时日你将前途无量。不过你要记住,这篇论文还是我的,我只不过拿给你用用。这有点像武林比武,弟子功力不够,师傅在背后发功,比完武了师傅把功一收,那功力还是师傅的,弟子的功力还要弟子苦练。
  由于是方正先生的论文,师兄寄出去不久就接到了《法学》编辑部的回复,他们在用稿通知中高度评价了论文,并告诉师兄下期发表。在暑假快要来临的时候,法学院出国访问学者的名单确定了下来。师兄凭着方正先生的那篇论文,或者说按照方正先生的说法,师兄借助方正先生的功力在比武中胜利了。
  师兄出国
  虽然我知道方正先生为了师兄出国帮了大忙,但是我不知道具体的内慕,更不知道师兄发表的论文是方正先生的,而师兄发表的这篇论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法学院为了决定今年的访问学者开了几次会都没定下来,最后闹得有点僵,最后分成了两派,而这两派都是法学院的实力派。在法学院方正先生和陈仲舟都是学术权威,法学院院长和方正先生近些,但是主管法学院学术交流的是常务副院长黄希,而黄希又和陈仲舟是师兄弟,黄希的话是十分有份量的。
  法学院就此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学术交流要全面,要做到每个专业都应该有学生派出。持这种观点的人言外之意是,过去其它专业的学生都派出过,这次该轮到知识产权专业了;第二种意见是:学术交流不是轮流做庄,应该派出最优秀的学生,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想继续派自己的弟子出国。第三种意见也就是中间派,认为既要照顾到了交流的全面性,又要保证派出的学生能代表师法学院的学术水平,能给法学院争光。
  最后,院长苏葆帧拍板了,苏葆帧认为既然叫学术交流就应该派最优秀的,不能搞轮流坐庄。要想给法学院争光而不是丢脸,就应该以学生的学术水平为主要标准。你这个专业有优秀的就派,没有就不派,优秀的学生多就多派,少就少派。
  这样,苏葆帧院长就法学院派访问学者之事确定了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当然是冠冕堂皇的,是让人没法反对的。苏葆帧院长说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个原则,我们就此事形成一个决议,将来派出访问学者就根据这个原则,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为了保持我们政策的连续性,要推翻这个原则必须召开办公会,并有三分之二的人通过。于是,这个原则就在办公会上确定了下来。
  确定了原则就要商定一个实施办法,那就是如何衡量一个学生的学术水平?这最重要的要看学生有没有研究能力,衡量一个学生有没有研究能力,就要看学生有没有论文发表,而且应该是在专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个要求是高了点,但是既然是博士生的学术交流就要高标准严要求,如果选不出来,那就宁缺勿滥,宁可不派。
  有了实施办法剩下的就是程序问题了。办公会又规定,访问学者的人选每年由学生提出申请,由学生的导师亲自推荐,在暑假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开会确定人选。论文必须在暑假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前提供,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办公会研究确定前提供论文就是有效的,过时算下一个学年的成果。
  根据这个原则和实施办法以及确定的程序,最后只锁定了两同学,一个是师兄另一个是陈仲舟的弟子秦业。办公会开得正热烈,苏葆帧院长从自己手提包里拿出一本杂志。苏葆帧说,这是寄给我的最新一期的《法学》杂志,姚从新同学发表了一篇非常优秀的论文。大家知道《法学》是我国最重要的法学核心期刊之一,其影响居同类期刊前列,在全国法学期刊中销量第一,影响很大。在坐的很多老师在这个刊物上都发表过论文,这也是我们晋升职称时要参考的依据。
  师兄成了不二人选。
  方正先生为了让师兄出国可谓是煞费苦心。他首先说服了院长,然后在法学院办公会上确定了一个原则、一个办法、一个程序等,绕了这么大个圈子终于达到了目的。在师兄请我喝酒时,师兄对我说,我们有这么好一个导师,你可要好好保护着,我走了保卫导师的重任可就落在你的肩上了,可别让老板出事。我说,你放心走吧,不但有我老板还有其它弟子呢,导师是你的也是我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