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 >

第137部分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满庆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进行过充分的计算了。我们了解过,建成一条年产10万台的冰箱生产线,投资大概在1500万至2000万之间。现在按国家规定的价格,150升的单门直冷式冰箱出厂价是676元,180升的是774元,允许上下浮动的比例是8。冰箱的利润预计在20左右,这样算下来,我们生产一台冰箱就能够挣到150块钱,一年生产10万台就是1500万,相当于一年之内就能够收回全部投资。”

    朱铁军补充道:“这个当然是比较理想的算法,事实上,生产线不可能一建成就实现满负荷生产,我们头一两年的年产量定在5万台左右是比较现实的,这样算下来,最多两到三年,也就可以收回投资了。”

    林振华摇摇头说道:“我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说出来供各位领导参考。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一趟上海,也走访了一下上海的一些企业,了解到一些情况。上海目前有两家冰箱厂,一家是上海手工业局系统的上海冰箱厂,另一家是崇明县的县办企业,叫崇明电冰箱厂。此外,手工业局正在筹建上海冰箱二厂,还有航天部下属的新中华机器厂也正在酝酿生产电冰箱。仅一个上海市就有四家冰箱企业,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全国会有多少家。”

    陈伟国说道:“这个情况我们也知道,不用说上海了,就是咱们江南省,目前已经上马的冰箱厂已经有两家了,咱们如果建起来,就是第三家。”

    “还有石化机。”蒋满庆补充道。

    “石化机也要搞电冰箱?”林振华吃惊地问道。

    朱铁军点点头:“我问过谢春艳了,现在轻化厅系统内有两家企业在申请引进电冰箱生产线,一家是咱们,一家就是石化机。他们和咱们差不多,日子也不好过。”

    陈伟国道:“石化机的日子还不如咱们呢,他们的任务虽然比我们多一些,可是他们的人也比我们多,吃不饱啊。去年咱们做大化肥成套设备,利润很高,现在账上还有点钱。石化机据说已经在向银行借钱了。”

    “轻化厅不会同时上两条冰箱线吧?”林振华问道。

    梁广平道:“你说得对,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要和石化机竞争,看谁能够说动厅里。听说,厅里的领导也是分成两派,一派支持石化机,一派支持我们。我们几个厂领导碰了一下,觉得最终的关键因素,可能就在小林你身上呢。”

    “现在轻化厅手里能够动用的外汇额度,就是你们汉华公司手里的那笔专利基金。这笔钱是戴帽子下来的,除了你小林以外,别人没权力动用。你说投给谁,最终就能够投给谁。”陈伟国说道。

    “这还用说吗,汉华公司也是咱们汉华厂的一部分,肥水怎么能流给外人田呢?”党委书记邹世成想当然地说道。

    林振华道:“各位领导,恕我直言,我不赞成咱们厂搞冰箱。”

    “为什么”所有的厂领导全都愕然了。大家想过林振华可能会跟厂里谈谈条件,却没有想到他会持反对意见。对于林振华的人品,大家都是相信的,知道他不会做出对汉华厂不利的事情来,现在这样一件关系汉华厂前途的大事,林振华为什么会反对呢?

    林振华道:“我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瞄上冰箱这个市场的企业太多了,咱们汉华厂在这方面不占优势。”

    蒋满庆不满地说道:“小林,你这话我可不赞成。你们汉华公司当年做电风扇,难道就有优势了?结果不也做得非常好吗?当年你做风扇,厂里可是大力支持的哦。”

    林振华道:“蒋厂长,我们汉华公司做风扇,还真是有点优势。我们最早推出的睡莲风扇,在设计上有独到之处。至于后来出口创汇的五叶风扇,更是国际专利产品,在技术上领先于国内同行。但即使是这样,我们现在也面临着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压力,估计再过一两年这项产品就没什么利润了。”

    “风扇这个东西,可能是这样。可是,冰箱应当不会这么快就没有利润吧?现在市场上的冰箱非常短缺,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能够卖出去,这和风扇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蒋满庆说道。

    林振华道:“我倒不担心冰箱的销路问题,我担心的,是冰箱原器件的供应问题。据我所知,目前国内电冰箱的压缩机和温控器大部分依赖于进口。一台压缩机的进口价格是50美元,咱们如果年产10万台,光进口压缩机就要使用500万美元的外汇,这笔钱如何解决?”

    这句话一说出来,全场都沉默了。

189 无奈的放弃

    189 无奈的放弃

    压缩机这个问题,厂领导们都是清楚的。在此前大家讨论冰箱生产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压缩机的问题。

    朱铁军曾找范世斌等技术人员探讨过,是否有可能自己生产冰箱压缩机。范世斌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告诉他,以汉华机械厂的技术力量,设计出冰箱压缩机并不困难,但要实现自主生产,还有很大的难度。

    首先一个问题,是生产冰箱压缩机所需要的薄钢板、矽钢片、带钢和铝等原材料,目前国内还非常短缺,需要依赖于进口,这与直接进口压缩机没有太大的差别。

    其次,就是加工冰箱压缩机所需要的设备,与汉华机械厂生产大型冰机所用的设备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精度要求存在量级上的差异。例如,生产中需要用到的双平面磨床要求平面度达到1至2微米、平行度能稳定在2微米以内,这样的设备,目前汉华机械厂是没有的,也只能依赖进口。

    简言之,生产冰箱不难,但生产压缩机却非常困难。如果要全面引进一套压缩机的生产线,成本要达到3000万元以上。

    “压缩机的问题,轻化厅征求过我们的意见了。我们提出的意见是,利用汉华厂的技术力量,加紧进行压缩机的技术攻关,力争早日实现压缩机的国产化。”陈伟国答道。

    “这就行了?”林振华惊愕地问道。

    “行了。”梁广平得意地说道。

    “可是……”林振华郁闷了。轻化厅不会这样没常识吧,压缩机技术,是这样容易解决的吗?红口白牙说一句尽快解决,轻化厅就相信了?

    梁广平看着林振华的表情,不由得呵呵地笑了起来,说道:“小林,你现在也是一个公司经理了,中国的事情,你还不了解吗?我们只是说力争早日实现国产化,到时候实现不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嘛,只要我们尽力了就可以。可是,生产线一旦建成了,轻化厅能看着我们停产吗?”

    林振华这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传说中的钓鱼啊。汉华厂先表示会尽快实现国产化,甚至可以提出一个时间表,比如说一年或者两年。但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如果无法实现压缩机的国产化,而生产线已经建成了,轻化厅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到时候也就只能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想方设法去帮汉华厂弄外汇来进口压缩机了。

    这种作法,在当年的中国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无数的工程就是如此。先造一个小小的预算,说1000万就能够搞好。等到1000万花完了,打个报告说事先估计不足,还需要再投1000万,那时候国家能不投吗?你如果不投,前面的1000万也就打了水漂了,于是只好追加。这样三弄两弄,原来说好1000万的项目,最终的投入可能就是1个亿了。

    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项目早在70年代就已经立项了,甚至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在的人不过是在吃过去的老本而已。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对过去的事情一无所知,要么就是故意混淆是非。在当年,的确是立了无数的项目,但所有这些项目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属于典型的跑马圈地的项目。稍微动动脑子也能想明白,发达国家用几百亿美元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花了三五亿人民币就声称完全掌握了,这不是钓鱼,又能是什么呢?

    把这一点想透了之后,林振华猛然又想到,其实轻化厅又何尝不是在钓鱼呢?外汇额度是卡在外贸厅那里的,轻化厅其实也知道以目前的技术力量根本无法解决压缩机的国产化问题,但却不去点破。等到冰箱生产线投产之后,轻化厅再告诉外贸厅,原定的压缩机国产化一时无法实现,这样就可以逼迫外贸厅放开进口压缩机的口子。

    至于说这个决策失误的责任,只要汉华厂愿意承担,那么轻化厅充其量也就是审查把关不严而已。大家都是为国家办事,犯点错误也是难免的嘛……

    “各位领导,我对这件事不看好。”林振华道,“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些事不必隐瞒。以咱们汉华厂目前的技术实力,要实现压缩机的国产化是不现实的。所以,咱们的生产线一旦投产,必然长期地需要进口压缩机。陈厂长的意思我也明白,那就是先把生产线建起来,然后再和外贸厅来谈条件。但这样做的风险很大,万一国家对外汇的监管变得严格,恐怕外贸厅也无法给我们网开一面。

    现在做电冰箱的企业这么多,每年对于进口压缩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觉得国家不可能不对此加以控制。届时哪怕不是彻底中断我们的压缩机供应,而是把数量减少,一年只给1万台或者2万台,那么我们的生产线就会开工不足。而这时候,我们的老本行又已经放弃了,再想转回化工设备生产来,恐怕也很困难了。”

    厂领导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很显然,林振华说的这些,也是他们都考虑过的事情。说实话,如果不是订单太少,入不敷出,谁又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去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呢?

    看到大家有些接受了自己的观点,林振华又把自己这几年在家电市场上看到的情况全面地介绍了一遍,其中还夹杂了一些后世的经验。俗话说,当局者迷,用20年后的眼光来看当年的经济格局,还是能够有许多独特见解的。厂领导们并不愚昧,林振华讲的道理,他们还是能够听得进去的。

    “小林,依你之见,咱们厂应当怎么办?”朱铁军问道。

    林振华道:“各位领导,如果大家相信我的话,能不能先把引进冰箱生产线的事情搁置一下。我最近一段时间,花点时间出去跑一跑,争取给咱们厂拉回一些项目来,我觉得,咱们厂还是做化工设备这块的老本行为好。”

    “如果你能拉回项目来,那当然是最好的。”蒋满庆说道,“可是,咱们厂的业务员也是一直在跑,跑到现在也没个结果,你有什么把握能够跑出业务来呢?万一你跑不回来怎么办?要知道,现在石化机也盯上了冰箱这一块,只要我们松松口,这条生产线就会被石化机拿走了。”

    “这个问题上,我倒是相信小林的能力。”朱铁军说道,“冰箱的问题,咱们其实也是一直都存在着疑虑的。既然小林的意见也是说不要上,我觉得咱们索性还放弃为好。不过,小林,咱们可说定了,你得花点时间去帮咱们厂跑一跑,一定得给我们跑出业务来。要不,我们就只好把你的风扇生产线再搬回来,咱们汉华厂就直接改成风扇厂了。”

    “没错,如果以后咱们厂揭不开锅,可就指望你小林给我们工人开工资了。不,工资还不够,连奖金福利都得由你来发。”梁广平哈哈笑着说道。

    林振华的否决,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汉华厂的领导们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林振华的建议,把上马冰箱生产线的事情搁置下来。

    当然,他们也得到了林振华的一个承诺,那就是肯定会想办法给厂里找到项目,在此之前,汉华实业公司愿意先把一部分现有的业务转给汉华机械厂承担,例如,即将上马的洗衣机项目中,就涉及到一些机加工和钣金焊接的工作,这些都是是汉华厂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能够承担下来的。

    轻化厅得到汉华厂关于放弃上马冰箱生产线的报告之后,半是遗憾,半是轻松。遗憾的地方,在于觉得汉华厂这是白白放弃了一个转型的机会,以后再想找这样的机会可就不容易了。轻松之处,则是不再需要在汉华厂与石化机之间进行选择了。谢春艳给石化机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们说,厅里原则上同意了他们上马冰箱生产线的计划。

    与汉华厂放弃电冰箱生产的决定不同,石化机在这件事情上是十分积极的。其中最为活跃的,莫过于沈佳乐的丈夫,年轻的厂长助理金建波。

    “生产冰箱?”沈佳乐看着满脸兴奋之色的金建波,吃惊地问道:“咱们是石油化工设备厂,怎么又开始生产冰箱了?”

    “你傻呀,现在化工设备哪有什么前途,冰箱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金建波得意地说道。整个冰箱项目的申请工作,都是由他主持的,现在终于得到了轻化厅的批准,他有一种做了一番大事业的成就感。

    “不会吧,全国有这么多化肥厂、炼油厂,哪家工厂都需要设备的,做化工设备怎么会没有前途呢?”沈佳乐问道。

    金建波道:“你想想看,去年一年,咱们厂才做了多少订单?就说你们容器车间吧,全年才做了几个罐子?”

    沈佳乐道:“这应该是暂时的现象吧,国家哪能不需要化工设备呢?”

    金建波道:“国家需要不需要,这不是我要考虑的事情。我现在考虑的,就是咱们厂如何发展的问题。现在国家提倡解放思想,什么叫解放思想?那就是什么挣钱就做什么,不能再守着原来的一亩三分地不挪窝了。”

    “说的也对。”沈佳乐点点头,“可是,要生产冰箱,咱们厂哪有地方啊,是不是要新建厂房了?”

    金建波道:“目前还不行。咱们厂的资金比较紧张,银行贷款只能优先用于引进设备。即便是如此,资金还有很大一块缺口,需要再想办法。至于厂房嘛,厂领导已经讨论过了,准备先使用容器车间的厂房,咱们全厂就是这个车间最大了。”

    “什么?”沈佳乐这回可真的急了:“建波,这怎么行呢?把我们容器车间占了,那以后咱们上哪生产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