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 >

第151部分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钢球是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颗钢球的生产,大致要经历几个步骤。首先是把特定直径钢丝送入冷镦机内,在钢模上镦打成球胚。随后要进行光球和软球的操作,也就是把球胚磨至指定的球径,并达到一定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再往下的一个环节,就是热处理。钢球的热处理十分麻烦,它要使得钢球的内部达到一定的韧性,而表面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耐磨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面钢材的渗碳处理。

    在热处理之后,下一道工序是用研磨机把钢球磨至指定的精度和光洁度。这一道工序的效果,与研磨机床的质量关系很大。汉华公司有从德国进口的精研机,所以研磨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刚才林振华看到钢球的光洁度很高,其实主要是精研机的功劳,热处理这方面的成效,靠肉眼是观察不出来的。

    热处理工艺,在许多企业都是不传之密。郎冬要解决钢球的热处理问题,只能靠自己去摸索,而摸索的方法只能是实验。

    华青大学的马杰和杜向阳对于解决这个热处理问题都有深厚的兴趣,他们先是从材料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方向,然后又翻阅大量的外文资料,通过其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去推测国外同行做热处理的方法。香港的钱元平早在几年前就应林振华的要求,在搜集全球的机械工业资料,这些资料现在都堆在汉华公司的资料室里,成为马杰和杜向阳研究的基础。

    基本思路有了之后,再往下就是要做实验了。郎冬亲自出马,让车间生产出一大批球胚,然后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对其进行热处理,再逐项地测试热处理效果。

    热处理的难度,在于其可以选择的方法浩如烟海。以渗碳工艺来说,存在着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等方法。在使用的渗碳剂方面,又有诸如木炭、活性碳、黄血盐、煤油等若干种。早期的碳氮共渗是以剧毒的氰化钠作为渗碳剂的,所以这种工艺又被称为氰化工艺。

    还有就是热处理的温度控制,不同的温度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更麻烦的是,温度的设定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例如,某个工艺可能是这样要求的:钢球首先要加热到800度,然后用1个小时的时间匀速降温至200度,再保持2个小时,接着迅速冷却至20度……所有这样的温度变化曲线,虽然可以从理论上进行推导,但效果如何,只能是通过实验去进行验证。

    “我们做了将近一万次实验啊现在终于成功了”郎冬激动地对林振华说道,他的脸上充满一种成功后的亢奋,只能付出了无限艰辛而取得成功的人,才会有这样亢奋的表情。

    “这一万次实验的数据,是无价之宝啊。”马杰也说道,“我已经向姚老师汇报过了,暑假的时候,他会亲自带一个团队过来分析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里面,我们起码可以发掘出20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材料性能要求。”

    “老郎,小马,你们辛苦了。”林振华由衷地说道,他转过头对着郎冬道:“不过,老郎,你真的不能这样拼命,有些事情,让马杰他们这些年轻人去做就好了,你也一把岁数了,要保重身体。”

    马杰在一旁插话道:“林经理,你不知道。做很多实验的时候,郎经理都不让我和向阳参加呢,他一个人呆在实验室里烧炉子,把我们关在外面。”

    “为什么呀?”林振华诧异地问道。

    郎冬支吾道:“我反正没事干,烧炉子这种事情,很枯燥的,我怕他们年轻人耐不住。”

    马杰道:“林经理,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我们在做热处理时候用的渗碳剂有一定的毒性,郎经理说了,我和向阳还年轻,怕我们成天和毒品打交道会落下什么毛病。”

    “老郎”林振华只觉得心里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老郎,你怎么能这样做呢年轻人不能中毒,你难道就可以?”

    郎冬被马杰揭穿了真相,有些尴尬,他说道:“林经理,你别听马杰乱说。有毒没毒的,我不也过了这么多年了?过去我们给钢球做盐浴的时候,用的就是氰化钠,那时候的劳动保护还不如现在呢,我不也没什么事吗?”

    林振华看着郎冬的脸,问道:“老郎,你这一段瘦成这个样子,是不是中毒了?”

    “没事,没事,我只是有点累,休息几天就好了。”

    “不行”林振华断然说道,“你必须马上停止工作,老老实实给我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身体。还有,以后像这种带毒作业的事情,绝对不能一个人从头盯到尾,必须换不同的人来做,而且一定要加强劳动保护。”

    郎冬道:“林经理,现在哪有那么多人手来做这些实验?随便找个小年轻,他们也不了解情况啊。再说,热处理这关,我们已经过去了。下一步,我打算带着马杰他们去攻一攻保护焊的工艺,焊车架子的时候要用到这项工艺的。”

    林振华摆摆手:“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去看病,除非医院开出证明来,证明你没事,否则严禁你再进入实验室半步。”

    “林经理,你没有权力这样做”郎冬有些急眼了,“我没有病,你不能停止我的工作。”

    林振华也急了:“老郎,我告诉你,我有权力这样做。你的人事关系是在浔阳自行车厂的,这里是我汉华实业公司的地方,我有权拒绝你进入实验室。”

    “你……”郎冬一下子哑了,他当然知道,林振华这样说是为了他好。他同时还知道,林振华这个人平时看起来挺好说话,一旦犯起倔来,可也是五头牛都拉不回头的。他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用央求的口吻说道:“林经理,我知道你是一片好意。要不,这样行不行,我去医院检查身体,可是,你也不能不让我参加实验啊,我只在旁边做指导,行不行?”

    林振华走到郎冬身边,拍拍他的手,说道:“老郎,你就别争了,产品很重要,但人比产品重要。我刚才看你瘦成这个样子,就觉得有问题。现在听马杰这样一说,我觉得你肯定是身体中毒了,如果不赶紧去治疗,日后落下病根,会影响到你后半辈子的。”

    郎冬道:“林经理,请你理解我的心情。我是搞自行车的,我一辈子的愿望,就是造出一辆最好的自行车来。感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投入几百万来研发新的自行车。说真的,对我来说,身体受点影响没关系,以后稍微养养就好了。能够亲手做出一辆世界一流的自行车来,我也不枉这一生了。”

    林振华说道:“老郎,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你放心,不管投入多少钱,我一定会让你把这辆自行车做出来的,咱们的自行车,一定要做成世界第一。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郎,我希望你去好好检查一下身体,如果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我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这件事需要你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才行。”

    “什么事情?”郎冬性急地问道。

    林振华道:“明年七月,我想组织一支车队,去参加环法自行车赛,我希望,你能是我们的领队。我希望你能够骑着咱们汉华公司的自行车,去夺取环法自行车赛的总冠军”

208 经济技术开发区

    208 经济技术开发区

    浔阳城外,长江大堤上。

    一场夏季的骤雨过后,空气显得异常的清新。一群人沿着江堤信步走来,边走边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中年官员和一名年轻异常的小伙子。这位官员就是浔阳市的当家人,市长洪予安,而这年轻人就是林振华了。

    “洪市长,你看,这就是我们相中的地方。由此向西4公里,向南5公里,一共20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我们未来的工业园区。这片园区的东边就是我们汉华实业公司现在的厂区,园区一旦建成,与我们汉华公司就连成一片了。洪市长,你看我们这个设想如何?”林振华站在江堤上,指着堤坝下面的大片芳草地,侃侃而谈。

    洪予安呵呵笑着说道:“小林经理,你的胃口很大啊。三年前,你赤手空拳跑到我这浔阳来,没多久就吞掉了我们浔阳自行车厂,然后又征了几千亩地。现在变本加厉,一下子就敢跟我要20平方公里了。我看啊,不出几年,我这个浔阳市长管的土地,都不如你们汉华公司的土地大了。”

    林振华连忙说道:“洪市长这话就见外了,什么你们我们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汉华公司,不也是你治下的企业吗?”

    洪予安对于林振华这个表态很是受用,他说道:“对于你们想大力发展的想法,我倒是非常支持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嘛,你们汉华公司这两年的发展,对于浔阳的经济贡献也是非常大的,这一点,领导们都看在眼里。问题是,你这次提出的要求,有点太大了。这是整整3万亩地,你用得了这么多吗?还有,你能吃得下吗?”

    林振华道:“这片地,可不是我一个人来吃。我的想法是,请浔阳市政府来开发,建成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要做的,是搞好三通一平,然后进行招商引资,引来了企业之后,由他们自己去修建厂房,发展生产。”

    “经济技术开发区?”洪予安念叨着这个词,“这个提法还真是不错。”

    林振华道:“这个可不是我的创造,沿海十几个开放城市,现在都是这样做的。咱们只是迎头赶上而已。以咱们浔阳的区位条件,只要政策得力,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发展的空间不会比沿海地区差的。”

    有关浔阳工业区位的问题,林振华在南都向谢春艳说了一遍,回浔阳之后,他又认真地进行了一下整理,这次又向浔阳市政府兜售了一遍。洪予安对于林振华描述的美妙前景颇为欣赏,于是便带着幕僚们一起到江堤上来,亲自考察一下林振华设想的工业园区。

    “小谢,你和小林走动得比较勤,你觉得小林的这个想法如何?”洪予安回过头去,点了商委主任谢悠善的名。他让谢悠善来发表意见,当然不是因为谢悠善与林振华的私交如何,而是看中了谢悠善的爷爷曾是江南省计委的领导干部,至今在计委还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浔阳市真的要搞经济技术开发区,省计委方面的关系肯定是要优先摆平的。

    谢悠善走上前来,说道:“我觉得,林经理的这个想法非常大胆,非常出色。咱们浔阳,不,咱们江南省,要想发展,就必须有超常规的思路。林经理的汉华实业公司,目前拥有五叶风扇和喷瀑式洗衣机这两个拳头产品,已经是咱们浔阳市的骨干企业了。但他还不满足,目前正在建设一家机床附件公司,还有一个重振浔阳自行车厂的计划。我觉得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你说的这个都不算什么。”洪予安摇摇头道,“你也许还不知道吧,小林向轻化厅打了报告,要求和汉华机械厂联营,在浔阳建立一个年产40套大化肥成套设备的化工设备基地。这个基地一旦建成,一年的产值就是1亿美元啊。”

    “这件事我知道。”谢悠善连忙说道,“只不过现在不是还在申请吗?”

    林振华道:“老谢,我没来得及告诉你。昨天省经委已经正式通知我们了,同意我们的报告。泰国商业部的考察团刚刚离开南都,他们要的四套大化肥设备,已经签约了,第一笔预付款马上就能到账。过几天汉华厂的人就会过来,这四套设备的压力容器将全部放在咱们浔阳生产完成。”

    “太好了”谢悠善道,“从前你跟我说起这事的时候,我还担心省里不批准呢,想不到他们这么痛快。”

    他当然能够想到,省里答应得如此痛快的原因,在于林振华手里握有这四套大化肥设备订单。省里看中的,不止是这1000多万美元的外汇收入,更重要的是,这是成套设备出口,意义十分重大。

    林振华没有向谢悠善谈起过他与轻化厅之间的协议,所以谢悠善不知道这个化工设备基地其实是带有股份制性质的联营企业。谢春艳与省经委反复讨论了十几次,最后一直惊动了国家体改委,害得何海峰又跑了一趟江南省,这才把联营的事情批复下来。

    当然,与当年成立汉华实业公司相比,这一次林振华与汉华厂之间的公私合营引起的非议还是要少得多了。毕竟政策环境已经大不相同,国家已经在着手放开对股份制经营的限制,林振华此举,算是非常顺应潮流的作法了。

    听到谢悠善的话,林振华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对谢悠善说道:“老谢,你可不知道,省里批准我们的报告是有条件的。我明年必须再出去一趟,起码拿回来20套订单,否则省里就该给我处分了。”

    “哈哈,没事的,你小林是福将。”谢悠善恭维道,说完,他转向洪予安,说道:“洪市长,既然林经理他们的化工设备基地的事情也定下来了,我觉得这个工业园区的骨干企业已经有了。一家大型家电企业,一家机床公司,还有一家大型化工设备企业,年产值两三个亿美元,足够了。”

    洪予安点点头道:“没错,今天小林跟我一说这事,我也觉得可行。不过,现在要让市政府来征这3万亩地,再搞三通一平,难度不小。现在市里的财政很困难。小谢,你看看,有没有可能到省计委那边去活动一下,让省计委给我们一些支持?”

    “没问题,我去试一试吧。”谢悠善大包大揽地说道。

    林振华道:“洪市长,咱们还是做两手准备吧。省计委能够及时给予支持,当然是最好的。咱们直接利用计委拨的钱把土地拿下,搞好前期开发,筑巢引凤。如果计委这边一时不能支持,或者拨付的资金不足。我希望市政府能够用规划把这3万亩地先管起来,禁止任何单位进行违规的开发。我向你保证,我们汉华公司最多只要3年时间,就能够把这3万亩地都拿下来。”

    “这个没问题。”洪予安说道,“这件事也是关系到我们浔阳长期发展的大事。上次你提过之后,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