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 >

第153部分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起来,这个要求真有点不靠谱,这种厂牌是一台设备归属的象征。汉华厂把设备买走,自然要把原来的牌子撬掉,再钉上自己的设备牌,这是常规了,沈佳乐也不可能不懂。可是,她就是有这样一种隐隐的感觉,觉得林振华应当是会答应她的请求的。

    她没有去细想过,自己和林振华到底算有什么交情,其实他们在一起说话的时间并不多。但在她的心里,觉得林振华是和她一样的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于,都有一种近似于天真的对一件事情的热爱,这种热爱用金钱和利益都是无法衡量的。

    在告别这些自己心爱的设备的时候,沈佳乐觉得心里有一种刺痛的感觉,无人倾诉。在整个天地之间,她觉得,只有林振华能够理解她的这种痛楚,并且能够给她一个小小的安慰。

    果如沈佳乐所料,听到她的请求,林振华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小沈,我答应你。”

    “谢谢你,林振华。”沈佳乐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这样也好,你把它们拉走,总比让它们在这里生锈要好得多。最起码,它们还能继续工作,比我……”

    说到这里,她再也说不下去了。她扭过头,最后地看了看那一批焊机,然后转身一路小跑地离开了,甚至于没有勇气和众人道一个别。

    “这丫头……”韦东齐叹息般地说道,“唉,卖掉这些设备,最难受的就是她了。”

    “那她现在不做电焊了?”杨春山在一旁问道。他和沈佳乐是同行,虽然年龄上大了一辈,但在电焊的技术上反而还不如沈佳乐,正因为这一点,他对沈佳乐一向是非常欣赏的。

    韦东齐道:“不做了。冰箱里的电焊,跟我们过去搞的根本不是一码事。现在我们容器车间的工人全部转岗了,大部分人现在都在流水线上搞装配。小沈的爱人是厂长助理,帮她活动了一下,她现在在行政科坐办公室呢。”

    冯旭道:“这样也好,烧电焊太伤身体了。女同志坐坐办公室,平时管管家,管管孩子什么的,也挺好。我看她现在好像也胖了一点,脸上也白净了。”

    韦东齐摇摇头道:“谁也不知道她想什么,别人去了机关,都挺高兴的。就是她,好像一肚子不情愿的样子。原来烧电焊的时候,她虽然也不太说话,但让人觉得有活力。这一年多来,觉得她好像一下子变老了一样,人还是那个人,就是没神气了。”

    “韦科长,像小沈这样的转岗的工人,在你们厂很多吗?”林振华问道。

    “挺多的。”韦东齐答道,刚说完,他就明白过了林振华的意思,便笑着说道:“林经理,你可别想打他们的主意。我们的工人这么多年都在这厂子里工作,厂子就是他们的家。你想撬墙脚,恐怕很难。”

    林振华笑笑,说道:“韦科长说到哪去了,我哪敢撬咱们石化机的墙角啊。我只是觉得有些工人身上的技术实在是浪费了。流水线上这些话,找几个农民工也能做,让这些七级八级的技工去做,不是可惜了吗?”

    “工人嘛,做什么不是做。”韦东齐摇摇头道,“我当年还是学化工设备的大学生呢,现在呢,不也改行设计冰箱把手了?”

    “冰箱把手?”范世斌大惑不解。

    “对啊,就是冰箱门上的那个把手,老范,你可别小看这一个把手,学问大得很呢。我们厂长的要求是,要美观、实用、结实、符合世界潮流,体现欧式风格。我长了这一把岁数,还不知道啥叫欧式风格呢。”韦东齐自我揶揄地说道。

    “前一段时间,你不是说你在搞压缩机吗?”范世斌意味深长地问道。

    “搞什么压缩机?”韦东齐牢骚满腹,“压缩机的原理在我看来,就是小学生的算术题,我闭着眼睛都能把图纸画出来。可是工艺解决不了,怎么办?我们原来做化工设备,都是大机器,尺寸差一点点没关系。冰箱压缩机就那么一点,零件尺寸的精度要求比我们现在的设备高得多。光是加工过程中的测量问题,我们厂就解决不了。人家有什么气动量仪、粗糙度仪、测微仪、圆度仪、三坐标测量仪,我们什么都没有。我提出一个精度要求,让我们金工车间的工人拿巴掌去量吗?”

    范世斌向林振华递过去一个眼神,林振华迟疑了一下,问道:“韦科长,听你这个意思,如果这些东西都能给你解决,你肯定能把压缩机造出来?”

    “我觉得没问题。”韦东齐说道,“这些天,压缩机的资料我也看了一些,大多数设计和工艺方面的要求,现在都已经是公开的知识了。难度主要还是在设备方面。我听说,上海正在跟日本三菱谈判,打算引进一条压缩机生产线。还有另外一家航天部门的厂子,准备从西德引进一条线。他们主要解决的都是设备方面的问题。”

    “嗯,看来韦科长真是压缩机方面的专家啊。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多向你请教。”林振华点点头说道。

    “怎么,你们汉华厂想做压缩机?”韦东齐敏感地听出了林振华话里的潜台词。

    林振华微微一笑:“目前只是一个意向吧,具体做不做,还要看机遇。”

    “哦……”韦东齐若有所思地应道。

    范世斌看着林振华,嘴张了张,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他不太明白林振华的意思,在这种场合下,也不便于多说什么了。

    大家没有再谈这个话题,韦东齐喊来了一台吊车,开始把设备一台一台地吊上汉华厂开来的卡车上。有一台大型剪板机体积和重量都已经超过解放牌卡车的装载范围,林振华未来将会租一辆平板车来装运。

    “好了,都装好了,林经理,你签个字吧。”韦东齐把一个本子递给林振华,让他签字确认。

    林振华签上字,把本子递还给韦东齐,和他握了握手,说道:“多谢你,韦科长,希望我们日后还有机会合作。”

    “一定,一定。”韦东齐说道,“这些设备,到了你们那里,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林经理,我真佩服你的魄力,我们这么大的厂子都停产压力容器了,你竟然能够从泰国弄回来四套化肥设备。”

    林振华自豪地说道:“这四套化肥设备不算什么,不过是10万吨级的小菜罢了。韦科长,你看着吧,下一步,我们还得去中东卖炼油设备呢。”

    “真的?”韦东齐两眼发亮,“这方面我可以给你出点主意,过去一机部和国家计委搞11万吨乙烯设备攻关的时候,我们也是参加过的,积累了不少经验呢。”

    “那好,咱们一言为定。”林振华欣然应道。

    四辆大卡车拉着被石化机抛弃的设备,缓缓地开出了厂区。沿途不时有工人停下脚步,指着车上的设备小声地议论着。作为同一个系统的职工,他们大都知道汉华厂接下出口设备的事情,心里也是有着各种滋味的。不过,时下石化机生产电冰箱的效益非常不错,厂里的福利比过去还好,大家也就没什么太多的想法了。

    当然,黯然神伤的人也是有的。在厂部的小楼上,沈佳乐站在行政科的窗口前,无声地看着这一幕,清秀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小林,我还以为你想把老韦撬走呢。”范世斌在卡车上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笑道:“你猜得没错啊,我正有此想法。我听谢厅长介绍过,在搞化工设备方面,老韦的水平很不错的。”

    “那是,他的水平比我高。”范世斌毫不掩饰地说道,“小林,既然你有这想法,怎么不当面跟他说呢?”

    林振华道:“我不合适说吧?毕竟人家是国营大厂的技术科长,我怎么好公然去撬墙角?老范,这件事情,我想拜托你来做。你私下里请老韦喝次酒,探探他的口风看。他只要愿意过来,条件什么的都好谈。”

    范世斌点点头道:“你说的也对,我们都是一把年龄的人了,再换个单位,麻烦事很多,我想,老韦也会有顾虑的。他的两个孩子都在石化机工作呢,相当于一家子都是厂子里的人。他如果这样一走,家里人也不方便。”

    林振华道:“没关系,你先听听他的意思再说。孩子、房子之类的事情,都好谈。对于真正的人才,咱们是不惜代价的。”

    听他们说得这样热闹,冯旭也插进话来,问道:“小林,我倒没看中老韦,我觉得那个小沈不错。咱们厂子里,还真没她这么好的焊工呢。杨师傅,你可别生气啊。”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对杨春山说的。

    杨春山道:“我生什么气,这个丫头是挺不错的。全省电焊工大比武,她一个人拿了四五项第一名呢。我看过她焊出来的东西,那焊缝就是比别人要平整得多,不服不行。”

    林振华道:“其实我也想过要挖她,不过,人家是厂长助理的夫人,现在工作也挺舒服,我怎么能再把她拉下水呢?”

    冯旭不怀好意地笑着说道:“小林,我记得你过去跟她关系挺好的。上次搞埋弧焊的时候,你和她不是还打过赌的吗?”

    林振华尴尬道:“老冯,你可别害我。你也不看看,我岳父就在边上嘿。”

    “哦,哦,我忘了,我该死。”冯旭哈哈地笑了起来,同时向杨春山作着揖,“杨师傅,我可是开玩笑的,你别往心里去。”

    杨春山反击道:“小华是我看着长大的,他的人品,我是百分之百相信的。如果是你冯主任,我还真有点不放心。要不是冯师母管得严,你现在还不知道祸害过多少人了。”

    “老杨,你说话可要负责任啊。”冯旭满脸通红,“小林是晚辈,你可不能在晚辈面前说这些话。”

    “我耳背,嘿嘿。”林振华得意地说道,有老丈人给自己撑腰的感觉,真是很好啊。

211 汉华速度

    211 汉华速度

    浔阳,汉华实业公司的一幢大型车间里,彩旗招展。在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洪予安、谢春艳、陈伟国、朱铁军、林振华等人站成了一排,手里共同托着一根红绸带,正在准备举行剪彩仪式。

    在一番客气之后,洪予安走到话筒前,大声地宣布道:

    “我宣布,汉华化工设备公司浔阳生产基地,正式启动”

    说罢,他接过毕敏递过来的一把大剪刀,咔嚓一下,把红绸带剪成两截。

    车间里的数百名工人一齐热烈地鼓起掌来,台上的领导们也纷纷鼓着掌,互相握手,说着一些祝贺的话语。

    “洪市长,非常感谢浔阳市政府对我们生产基地的支持。”谢春艳对洪予安说道。

    洪予安也客气地说道:“谢厅长,我们也非常感谢轻化厅能够把这个基地放在我们浔阳,这是我们浔阳人民的光荣啊。”

    陈伟国则走到林振华的面前,一边和他握手,一边说道:“小林,你又为咱们厂立了一个大功啊。”

    林振华呵呵笑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毕竟还是汉华厂的职工嘛。”

    领导们在台上做着各种政治秀,工人们则忙碌了起来。冯旭指挥着几名工人,用行车把一块大钢板吊装到剪板机上,操作工按动电钮,剪板机轰鸣起来,把20毫米厚的钢板像裁纸一样切成了两截。这也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它代表着第一台出口泰国的压力容器罐正式开始下料建造了。

    由于出口任务的工期十分紧张,化工设备基地的立项与建设从一开始就是紧锣密鼓、争分夺秒,朱铁军形容说,就像打仗一样,而谢春艳则将其称之为可以与深圳速度相媲美的“汉华速度”。

    由欣欣公司与汉华机械厂联营,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涉及到许多敏感的政策问题。但省经委和轻化厅都看好这件事情,于是大力地加以推进。在征得国家体改委的批准后,省经委最终批复,同意欣欣公司与汉华机械厂之间先建立起一种临时性的合作关系,未来再根据合作情况进行调整。

    临时合作的机构称为汉华化工设备公司,由汉华机械厂和欣欣公司各占50的份额。至于这个份额是叫作股份还是别的什么,大家都很技巧地予以了回避。目前国家关于股份制经营的政策还很不明朗,尽管所有的人都能感觉到这迟早是一个趋势,但谁也没必要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在双方的合作协议中规定,双方共同承担四套大化肥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任务,所有收益在支付掉成本之后,余额由两家平均分配。

    项目的成本包括各自所派出人员的工资、福利,所使用场地的租金,所使用的材料与水电消耗,以及其他的一些项目。在此之外,双方同意利用项目的利润建设浔阳基地的厂房,购置设备,最终形成年产20套以上大化肥设备的生产能力。

    最后的这一项,是让省经委最为踏实的。按照这个约定,这4套大化肥设备的利润基本上全部都变成了厂房和设备,而没有进入林振华个人的腰包。至于厂房和设备的产权问题,大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政策明朗之后再来解决。只要钱没有被挥霍掉,一切都有余地。

    生产基地的负责人由双方共同派出,欣欣公司本身只是一个皮包公司,正式成员只有林振华一人,所以他自然是基地的负责人之一。汉华机械厂方面,派出的则是副厂长朱铁军,他本来就是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再加上与林振华关系甚为密切,让他来与林振华合作是最为合适的。

    林振华当然不合适和朱铁军争夺公司经理的位置,所以这个基地便以朱铁军为负责人,林振华名义上是朱铁军的副手。不过,在具体的业务方面,轻化厅指示,林振华应当负责厂区建设、设备采购、生产规划、人员招聘、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等任务。林振华掰着手指头算了一圈之后,发现好像没给朱铁军留下什么事情做了。

    对于这样一种安排,朱铁军并没有什么意见。其实,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辅助林振华把基地建设起来,经过几年的接触,朱铁军对于林振华的能力和品德都有相当的信心。他需要做的,只是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帮助林振华避免一些可能的错误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