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 >

第225部分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哪能行,经理就是经理。”

    “林经理,像你这样的领导,我们服气。像某些经理那样的,我们嘴上叫他经理,背后叫他狗屎呢。”

    “要不叫经理也成,太生份了,我就称你一声老弟吧。只是我这个当哥哥的实在不成器,让老弟笑话了。”

    “……”

    众人亲亲热热地喝干了杯中酒,一时间叫经理的也有,叫老弟的也有,叫振华的也有,都把林振华当成了自己人。曹树林在北京参加劳模会回来后,曾经向自己的工友们说起过林振华,所以大家对他都有印象。这几年,林振华做了不少风光的事情,上过几回报纸,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天乍一看到真人,都有一种崇拜的感觉。

    工人们的感情是很单纯的,你有能耐,大家就佩服你,如果你不但有能耐,而且还能和普通工人当朋友,大家就会由衷地亲近你,把你当成自己的朋友。其实,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是NPC,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想的,他们心里有一杆秤,能够称出人心和人品的斤两。

    “怎么样,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搞个搬家公司还是有门的。”在大家与林振华寒暄过之后,曹树林把话头引回了正题。

    “我看没问题,林经理都看好的事情,肯定能成。”吴乾珂肯定地说道。名人效应还真是有用的,有林振华在这背书,大家对搬家公司的信心就足了。

    一位姓杨的工人也说道:“那还商量什么,咱们就干起来吧。反正现在厂子里也放假了,咱们出去找活干也不算犯纪律。”

    “我觉得还是商量一下好。”高鹏摆摆手说道,“林经理出的这个点子是不错,不过,咱们还得把它落实了。你看,最起码的一点,咱们给谁搬家去?咱们总不能一大伙子人直接跑到街上揽活去吧?”

    杨姓工人道:“到街上揽活肯定不行。不过咱们有这么多人,可以一块找亲戚朋友啥的打听打听,看看谁家搬家的,咱们直接揽过来不就结了。”

    吴乾珂摇头道:“杨师傅这个主意不行。咱先不说亲戚朋友能有几个人,介绍那点活,根本就不够咱们干。就算有人介绍过来了,这不还是帮朋友做事吗?你好意思直接跟人开价?回头人家还是请一顿饭打发你了,咱们是落个吃饱喝足了,家里老婆孩子可吃不着。”

    高鹏道:“没错,我要说的就是这个。咱们既然是开公司,就不是哥几个自己出去找朋友揽活。我看人家公司都有什么业务员啊,还要做广告啊,啥的。我估摸着,咱们也得琢磨琢磨怎么弄,报纸上有个啥词来着,对了,叫作开拓市场。”

    林振华坐在一旁,没有吱声,他一直都在观察着曹树林的这些工友们。曹树林是个直肠子人,也缺乏经营头脑。林振华毕竟是在管理位置上呆了这么多年的,曹树林想不到的事情,他得替曹树林去想。搬家公司这个点子是林振华从后世剽窃来的,他知道这个市场是有前景的,但曹树林他们能不能做起来,关键全在于人员和内部管理。

    在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细节的过程中,林振华把大家的情况都看了个大概。他发现,曹树林在这群人中颇有威信,无论是比他年长还是年幼的工人,都隐隐有些把他当成首脑的意思,这样看起来,由曹树林牵头来做这个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高鹏是个有头脑的人,如果给他一些指点,再给他一些机会,应当能够成为整个公司的智囊,业务经理这个位置,铁定是要给他了。

    吴乾珂看起来心比较细,据说在搬运班的时候,也是负责做一些细活的,这个人可以当现场领班。搬家也是一个细致活,有些贵重东西是不能磕碰的,必须有一个心细的人在现场进行管理。

    林振华在给曹树林出完主意之后,已经把整个搬家公司的运作细节都考虑过了。现在他看大家议论得也差不多了,但开始抛出自己的想法了:“各位师傅,我作为一个旁观者,说两句吧,供大家参考。”

    “哎哎哎,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都听林经理的。”吴乾珂挥着手对众人说道。大家一时间都静了下来,扭头看着林振华,等他说话。

    林振华道:“刚才大家讨论了很多,我觉得该说的事情,各位师傅都说到了。首先一点,是咱们既然是做一个公司,那就不能光靠亲戚朋友有一搭没一搭地给介绍业务,这样太过于被动了。我赞成高师傅说的,咱们得做广告,得让全青岛人都知道咱们成立了这么一个搬家公司。”

    “广告”大家的眼睛都瞪圆了,这好像是一个离自己比较遥远的概念哦。

    高鹏摇摇头道:“林经理,我刚才可是瞎说的。这做广告得花多少钱啊,我听说光在咱们青岛日报上登一个小豆腐块,就得好几百块呢,还不一定有人看到。咱们现在一分钱都没挣,先花出去几百块,这可不成。”

    “对啊。林经理,我们不比你们大公司,你们那家大业大,我们就是小打小闹啊。”其他的工人也附和道,心里暗暗地想着,这位林经理估计也是玩大买卖玩惯了,不知柴米油盐值多少钱了。

    林振华道:“做广告有很多种办法,有些办法是不用花钱的。这样吧,青岛日报那边,我负责来联系一下,争取让他们不收钱也给咱们做一个大大的广告。”

    “真的?”工人们都吃惊地问道。

    林振华笑着点点头道:“这件事交给我了,老曹应该知道我的性格,没把握的事情,我是不会承诺的。”

    “那可就麻烦林经理了。”大家一齐应道,他们知道林振华是名人,猜想他也许在报社有自己的熟人。熟人办点这样事情,可能还真不用花钱吧。

    “有了广告,咱们就得考虑如何联系业务的事情了。咱们首先得有一个联系电话吧?要不,人家想搬家了,上哪找咱们去?”林振华继续说道。

    “就留厂里的电话吧。”有工人说道,“实在不行,我们派个人,天天坐到厂办守着。”

    “那不可能,厂里的电话哪能给咱们当业务电话,你接一两个电话还成,接多了,厂办刘主任还不拿大白眼翻你。”另一个工人反驳道。

    “自己装一个可行吗?”林振华问道。

    “不行不行,装一个电话可贵了。”吴乾珂说道,“现在装电话倒是不用单位介绍信了,可是初装费得好几千呢,具体是3000还是多少,我就不清楚了。咱哪装起那个。”

    高鹏灵机一动,说道:“我倒想起来了,咱不用装电话,咱弄一呼机不就完了吗?”

    “就是那种小蛐蛐?一呼哔哔叫的那种?”工人们兴奋起来,寻呼机现在是刚刚进入青岛,大家还当个新鲜玩艺看的。

    吴乾珂道:“我看行,我上次在街上看到寻呼台搞促销,说是200多块钱一个,咱们凑点钱,给老曹弄一个挂腰里,这走出去才像个公司经理的样子呢。”

    “他现在就挺像的。”何天霞在一旁打趣道,“好家伙,自从单位不开支以后,他那脾气大的,成天在家里摔盘子摔碗的。”

    “我总共就摔了四个盘子好不好?而且那不是失手了吗?”曹树林满面尴尬地说道。

    林振华连忙把话头扯回来:“咱们这事就这么定了吧,给咱们曹经理配个呼机。钱这方面,也不用大家凑了,我先替大家垫上吧。我明天就让家里给电汇点钱过来,留到老曹这里,作为咱们公司的启动资金。”

    “归到底,我还是得找你借钱了。”曹树林不好意思地说道,“也罢,小林,我们先借你点钱,等公司挣了钱,我连本带利一起还你。”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咱们这个公司,得有一个名字。既然是公司了,咱们就得进行工商注册,一切都得正规化。这个名字呢,还不能随便乱起,以后咱们干出名气了,这名字就是咱们的品牌呢。”林振华说道。

    说到起名字,大家还都挺有主见,一时间又争论起来:

    “名字好起,要不咱们就叫青岛搬家公司。”

    “好嘛,你把咱青岛都搬家了,市长同意吗?”

    “不行不行,咱们一个私人合伙的公司,叫这个名字估计工商也不批准吧。”

    “要不,起个喜庆点的名字,叫双喜搬家,怎么样?”

    “搬家是一喜,还有一喜是啥呀?”

    “我看,就叫老曹搬家吧。你看人家不有傻子瓜子吗,那都是拿经理的名字来当公司名字的。叫老曹搬家,透着多亲切啊。”

    “不行不行,哪能拿我的名字来当公司名字。”曹树林不干了,遇到这种事情,他的脸皮可不够厚。

    “哎,我倒有个主意。”高鹏又想出了鬼点子,“咱们曹哥不是劳模吗?干脆,咱们就叫劳模搬家公司,怎么样?”

    “拉倒吧。”曹树林大摇其头,“你不提这劳模还好点,一提这劳模,我嫌臊着慌。人家劳模都是像林经理这样风风光光的,我都下岗去给人搬家了,还说自己是劳模,丢人不丢人啊?”

    林振华道:“老曹,这我可不同意,给人搬家有什么丢人的?清洁工、修脚工、澡堂里搓澡的,都能成为劳模,你给人搬家为什么不能成为劳模?你过去在工厂里是劳模,现在自谋职业,创业开公司,同样是劳模。我倒觉得,劳模搬家这个名字最好了,比其他什么名字都响亮。”

    “大家也都同意?”曹树林被林振华说服了,他转头向自己的工友们征询着意见。

    “同意”所有的人一齐喊起来。

    曹树林心中的激情被众人点燃起来了,他端起酒杯站起来说道:“那好,咱们的搬家公司,就叫劳模搬家公司。小林说得对,咱们当工人的,不管干什么,都能干成劳模。来,大家为劳模搬家公司,干一杯”

310 鲁中机床

    310 鲁中机床

    “喂,你好,我们这里是劳模搬家公司……哦,哦,我们的收费是根据搬家的距离和东西多少来定的,对对,一般情况下就是60块钱……不,不用的,我们有规定,不准抽客户的烟,不准吃客户的宴请。好的好的,我记下你的地址……”

    在厂门口的公用电话边,何天霞一手握着电话听筒,一手拿着一支笔,在一个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客户的电话、地址,那个像小蛐蛐似的数字寻呼机就放在她的身边,随时给她带来新的业务信息。

    守公用电话摊子的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何天霞,调侃道:“天霞啊,这两天,你都快把我这个摊子包下了,赶明你们家是不是也该自己装个电话了。”

    何天霞满面春风地说道:“张奶奶,你还真说着了。我家老曹说了,如果生意继续这样火,他们就要租房子,装电话了。好家伙,这一天到晚……你看,这不又来传呼了。”

    自从有了开一家搬家公司的点子之后,曹树林等人几乎一天都没有耽搁,马上就跑到工商局去登记注册了。工商局那边本来手续是颇为繁琐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折腾起来,没一个月也办不下来。但这个时候,劳动局出面了,确切地说,是由副市长示意劳动局出面了,要求工商局特事特办,尽快办好这件事。

    这其中,就涉及到林振华答应给曹树林他们做的免费广告了。林振华当然知道广告是很花钱的,但他还知道一点,那就是有一种称为软广告的东西,运作好了,非但一分钱都不用花,而且广告效果还远远地好于报纸夹缝里的豆腐块。

    林振华深知,当前国企改革是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一部分亏损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难题。曹树林他们自谋职业,创办搬家公司,这本身就是一条非常符合主旋律的新闻。再加上搬家公司这样一个新鲜事物极其能够吸引眼球,因此要通过报纸进行炒作,应当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林振华与青岛方面的媒体不熟,他先是一个电话打到了北京,找到了新华社的徐海皓。徐海皓恰好有一个同学就在青岛日报,而且还是一个管事的领导。林振华打着徐海皓的名义找上门去,如此这般地一说,与那位领导一拍即合。第二天,报社就派来了两名记者,找着曹树林等人好一通采访,一篇《青年愚公搬家记》就新鲜出炉了:

    “众所周知,愚公是以搬掉家门口的山而出名的,可是,今天的愚公却改行了,专门干起帮人搬家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记者走访了有着青年愚公美誉的省劳动模范曹树林师傅,请他讲一讲自办搬家公司,开创再就业渠道的故事……”

    这样一篇报道在青岛日报的头版登出来,立即吸引了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市长。副市长看过之后,龙颜大悦,当即表态:对于这样不等不靠,自主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人,要大力宣传,大力扶持。

    有了领导这一句话,横亘在青年愚公面前的太行、王屋二山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跑得无影无踪了。工商局专门派了一个小姑娘过来,给曹树林送来了营业执照;税务局通知他们,三年之内各种税收全免;劳动局给他们送了一块“劳模搬家公司”的木头牌子,不过现在这块牌子还只能挂在曹树林的家门口;总工会也打了一个电话过来,叫曹树林务必要在年底去总工会填表,今年的劳模肯定还是他的。

    这些官面上的事情还都是虚的,最关键的是,青岛日报上的这篇报道,以及后来晚报、电台等媒体的后续报道,把搬家公司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送到了千家万户。要说起来,搬家公司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贴近老百姓的一个创意,但凡有点办法的人,谁乐意请亲戚朋友来帮忙搬家的,钱不少花,还要搭上人情,而且搬得还不一定好。有了搬家公司,几十块钱掏出去,什么都不想操心了,谁不乐意?

    各家报纸的报道后面,都留了劳模搬家公司的寻呼号码,一时间,曹树林的寻呼机几乎要被呼炸了。有些人是马上就着急要搬的;有些人则是过一段时间要搬,现在先询询价钱的;还有一些是同样的下岗、待岗工人,打电话来问是否还招人的。当然,也不乏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