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 >

第292部分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你们是好的,可是别人呢?”何岚低声嘟囔道,被何海峰吼了这一嗓子之后,她再也不敢口出狂言了。

    “相信吧,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林振华说道,“你现在刚刚进入大三,在学校里还有两年时间,你的决定,等到两年以后再做也不迟,是不是这样?其实,你要出国也不难,我在国外有不少关系,帮你联系一个奖学金不在话下。”

    何岚对林振华一直有一种崇拜的感觉,年轻人就是这样,对父母多少有些逆反,但对于同龄的强人,则很容易形成崇拜的心理。她认识林振华是在十年前,那时候她还只是一个10岁的小姑娘,林振华年轻英俊,又满腹经纶,一下子就被小姑娘当成了心中的偶像。这么多年来,林振华不断地创造出奇迹,这又不断地强化着何岚对他的崇拜。

    其他人说的话,何岚也许听不进去,但林振华说的话,何岚几乎是言听计从的。甚至在运动最激烈的时候,何海峰只是转述了林振华的一个劝告,就让何岚坚决地拒绝了学生组织的邀请,从而没有受到运动的牵连。现在,林振华让她先不要做决定,她自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岚岚,你回自己房间去吧,我和小林谈点工作上的事情。”何海峰换了比较和缓的口气,对何岚说道。

    “我要听你们说话。”何岚说道,听到父亲的口气缓和下来,她又开始撒娇了。她用一只手抓着林振华的胳膊,作出一个不肯离开的姿态。

    “让她呆着吧。”林振华微笑着对何海峰说道,“她是学经济的,了解一下经济上的事情也好。”

    “唉”何海峰默默地叹了口气,他叹气的原因,一是因为何岚刚才的激进言论,二则是因为何岚对林振华这种毫不见外的关系。20岁的姑娘,拉着一个已婚男人的手,这算个什么事?的确,女儿与林振华一直都很要好,过去林振华每次来的时候,女儿也是这样和林振华亲密无间的。可是,那时候女儿还小,现在都20岁了,还这样拉拉扯扯,怎么看都觉得不和谐吧。

    “老何,我们这次来北京的目的,我在电话里已经跟你讲过了,你是怎么看的?”林振华把话头引到了正题上。

    何海峰道:“接到你的电话之后,我和石油总公司那边联系了一下,他们现在的态度也是比较犹豫。能够自己把45万吨乙烯的改造工程完成,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不但经济上有收益,最重要的是,政治上也能产生出非常大的影响。自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以来,中央领导一直都非常担忧制裁带来的损失。如果石油总公司方面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完成这样一个工程,使西方的制裁破产,这在政治上就给了中央领导一个很大的支持。”

    “其实我算的也是政治帐。”林振华说道,“我们技术上落后于西方,西方从来都是把技术当成一根大棒来敲打我们的。如果我们这次能够把ALK留下的烂帐补上,让ALK看到技术制裁对中国不起作用,未来他们再想用这样的手段,就要掂量一下了。”

    “是啊,如果能够成功,未来再和ALK合作的时候,我们就有谈判的资本了。”何海峰说道。

    林振华咬牙切齿道:“老何,我倒不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不管我们这次能不能成功,计委都应当出面,宣布ALK为不受欢迎的企业,在中国大陆彻底封杀ALK。”

    “彻底封杀”何海峰一怔,“这是不是太狠了?”

    林振华道:“我了解过,这一次德国政府对中国实行制裁,ALK是跳得最欢的。据说,ALK的总裁在媒体上公然号召整个西方世界的企业联合起来,对中国施压。像这样的企业,如果我们不有所表示,未来就谁都敢跳到我们头上拉屎了。”

    何海峰点点头:“这倒是一个思路。不过,我一个人说了不算,不对,我们计委一家说了都不能算数,这需要政治局决策才行。就我个人而言,倒是挺赞成你这个想法的,像这种铁了心**的企业,我们的确不能给它好脸色。”

    林振华道:“反正我们汉华重工已经把ALK列入黑名单了。”

    “怎么,你们打算不再和ALK合作了?”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不是,ALK提供的技术,我们还会继续消化吸收,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我说的列入黑名单,是指我们未来会把ALK当成不死不休的竞争对手,20年之内,挤垮它”

    何海峰吓了一跳:“小林,你没开玩笑吧?你们居然还想着要挤垮ALK?”

    “ALK很厉害吗?”何岚在一旁问道,她虽然话里话外对国家有颇多的意见,但涉及到林振华的企业的事情,她还是非常关心的,而且立场也是站在林振华一边的。

    林振华对何岚说道:“它的确是挺厉害的,它一年的产值,能够达到500亿美元左右。”

    “那你们汉华重工呢?”何岚问道。

    林振华道:“不到30个亿。”

    “才30个亿?”何岚道。

    “呃,而且是人民币。”林振华呵呵笑道。

    “那不是还不到8亿美元?”何岚眼睛瞪得老大,“你们才8亿美元的公司,就想挤垮人家500亿美元的公司?”

    林振华道:“光靠我们汉华重工一家,至少就目前的实力来说,还无法和ALK去抗衡。不过,我们可以把国内其他企业也拉上,群狼噬虎这个说法,你听过没有?再说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现在无力和它抗衡,不代表说20年后我也收拾不了它。”

    “呵呵,上了你小林的黑名单,我倒是真替ALK捏一把汗哦。”何海峰道,“我记得过去有家日本企业,叫尼宏重工的,好像也是上了你的黑名单的吧?怎么样,你们现在和它还有接触吗?”

    林振华道:“没错,尼宏重工是最早上了我的黑名单的,我们一直都在追踪它的情报呢。去年我们在北方省的40万吨大化肥设备投产之后,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和尼宏重工争夺这个级别化肥设备的订单了。褚红阳和舒曼在南亚、拉美等地,一口气抢了尼宏重工四五个订单,已经快把它憋屈死了。”

    尼宏重工真是汉华重工的老对手了,林振华说它是上了黑名单的,也并不夸张。

    尼宏重工的传统业务就是化肥设备,林振华当年在泰国一口气抢了尼宏重工四套10万吨化肥设备的订单,后来以褚红阳、舒曼这对雌雄双煞为首的汉华销售团队又接连出击,跟在尼宏重工的屁股后面抢生意。尼宏重工的设备缺乏价格优势,汉华一出手,几乎一抢一个准,彻底剥夺了尼宏重工在10万吨级设备上的机会。

    尼宏重工无奈,只得投入资金又开发了40万吨的大化肥设备。谁知林振华也盯上了这个市场,差不多是同步地开展了研发工作。制造40万吨大化肥设备需要一些先进的机床、焊机等装备,有些装备本身就是日本企业生产的。尼宏重工曾经与这些装备制造企业联络,希望他们不要把最先进的装备销售给汉华重工,但这样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对于这些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汉华重工与尼宏重工之间的竞争,与他们何干呢?

    就这样,汉华重工与尼宏重工同时搞出了40万吨大化肥设备,汉华重工在国内北方省的招标中,击垮了尼宏重工,拿到了第一个订单。在北方省的项目完成后,汉华重工凭借这个成功范例,开始向海外推销这一技术。在两家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价格自然就成了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在价格方面,尼宏重工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汉华重工匹敌的。

    林振华把这些情况简单地向何海峰介绍了一下,何海峰道:“日本从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一直到80年代中期,产品风靡全球,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它的成本优势。但自从1985年的广场协定以来,日元升值极快,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日本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目前日本国内的经济主要是靠虚拟经济在支撑,尤其是像房地产的价格上涨非常快,东京几乎是寸土寸金了。我们委里的专家判断,日本经济在未来一两年内有可能发生崩溃。”

    林振华道:“可不是吗,现在日本的国内物价比美国还高,尼宏重工的40万吨大化肥设备,成套的报价是2000多万美元,我们只有它的三分之一,它拿什么去和我们竞争?它还有一些精细化工和高分子化工方面的业务,现在我们也正在抢。即使是抢不下来的,也会迫使它把价格压到几乎无利可图的地步。再这样挤下去,估计它很快就要破产了。”

    “尼宏重工的产值是多少?”何岚又问道。

    “它一年大概是10多亿美元吧。”林振华说道。

    “哦,这么小啊。”何岚嘀咕道。没办法,ALK的例子在前面放着,她也的确不把10多亿美元产值的企业放在心上了。

    “呵呵,岚岚,你口气真够大了。它现在10多亿美元,已经超过我们汉华重工的规模了。我们的化工设备公司,一年也才不过2亿多美元呢。”林振华笑着向何岚解释了一句,然后转过头对何海峰说道:“对了,老何,你刚才还没说完呢。”

    “嗯。”何海峰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说道:“虽然大家都看到了自己来搞这个45万吨乙烯的项目具有诸多好处,但其中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咱们国家过去搞过11万吨乙烯的攻关,后来失败了。目前在搞30万吨的技术,主要是依托于你们汉华重工,能不能成功也还是一个问号。现在直接一步就想搞45万吨,实在是太冒险了。”

    “古语说,富贵险中求啊。不冒险,怎么能显出他们的魄力呢?”林振华调侃道。

    何海峰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古语还有一句,叫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来说,他们已经有富贵了,何必再去冒这种风险呢?做成了当然好,但万一失败了,可是要承担领导责任的。”

    “这么说,石油总公司这边,是怕担责任了?”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道:“目前公司的主要领导都表示要听基层同志的意见,他们不轻易表态。态度比较坚决的,就是顾嘉骅部长,他的信心,有一半是来自于对你的信任。他专门和左济民一起来找过我,说如果这件事你愿意承担的话,他们愿意支持。”

    林振华哑然失笑了,他知道,顾嘉骅和左济民与其说是信任他,还不如说是信任何海峰,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与何海峰的关系非同寻常。如果他们真的是相信他,那么就应该会主动打电话与他联系,而不是在何海峰面前说这些便宜话了。

    “老何,这二位,是在将你的军啊。如果你把我找来承担这个项目,未来出了问题,负责任的,就是你了。”林振华直接挑开了这层窗户纸。

    何海峰道:“我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不过,只要你小林有信心,能够向我作出保证,我就敢支持你。”

400 会战

    400 会战

    何海峰这个表态,意思已经是非常明白了,那就是说只要林振华想干,他就给予支持。作为一名国家计委的副主任,他的支持几乎就算是国家的支持了。如果说林振华原来对这件事情只有五成把握的话,有了何海峰的支持,把握性起码可以增加到八成了。

    林振华与何海峰之间的交情不可谓不深厚,早在10年前他们初次相识的时候,何海峰就已经非常欣赏林振华了。在此后的这10年间,何海峰给过林振华不少帮助和指点。虽说林振华总是没大没小地称何海峰为“老何”,但在何海峰心目中,一直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子侄来看待的。

    在这件事情上,何海峰敢于支持林振华,更显示出了一种亲人般的关怀。毕竟由国内企业来完成ALK扔下的45万吨乙烯项目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如果搞到最后劳民伤财却铩羽而归,以何海峰的位置,虽然不至于被罢官或者受处分,但至于会影响到他的声誉。在官场上,这种决策失误的经历,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污点。

    “老何,你这个大主任这样支持我,我真是觉得受宠若惊啊。”林振华说道,他本来想把这话说得更煽情一些的,无奈他与何海峰已经打闹惯了,太客气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何海峰故意装出平淡的样子,说道:“我可不是支持你,而是支持这件事情。不过,咱们可说好了,你如果没有把握,就尽早退出,别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

    林振华道:“老何,你放心吧,我今天到这来,就是专门来向你汇报一下我们对于这个项目的评估结果的,就我们目前的判断,集中国内力量,完成这个项目的把握大概能到八成。”

    “有八成的把握?”何海峰眼睛一亮,他知道林振华是一个比较稳重的人,林振华嘴里的八成,比别人说的120分把握还要可靠得多。

    林振华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叠资料,在何海峰家的餐桌上摊开,开始给何海峰讲解项目的概况。何海峰虽然不是搞石化的,但毕竟是理工科出身,又搞了多年的经济工作,对于技术、经济方面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悟性。林振华讲得非常细致,何海峰也听得非常认真。等到林振华全部讲完,何海峰的眉头完全舒展开了。

    “这样说起来,你们的把握岂止是八成啊,我看九成都不止了。”何海峰说道。林振华带来的这份资料,做得非常全面,把各项技术分析得非常透彻,重点、难点等标注得十分清晰。何海峰不但看懂了其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脑子里也多少有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林振华笑道:“到你家来之前,我只有五成的把握,听说何主任愿意支持我们,我这才把把握性提高到了八成。至于九成,那是打死我也不敢瞎说的。”

    “拍马屁”何岚在一旁小声评论道。

    林振华道:“这不叫拍马屁,这叫用巴掌对马的臀部施加一个频率为每5秒一次的尖脉冲。”

    “我给你施加一个长脉冲”何岚捏着林振华胳膊上的肉轻轻拧了半圈。这种惩罚人的工艺,有个很雅的名字,叫作“调频”,也就是电视机上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