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 >

第316部分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先生,非常高兴能够再次与你见面。”小泉次郎鞠躬答道,他与林振华已经见过很多次面了,不过每一次见面的感觉都难以让人觉得高兴。

    林振华道:“小泉先生,我记得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还是在中国。当时,你的技术水平以及对质量的严格认真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非常希望未来你能够为公司贡献出你的技术,帮助公司重新塑造辉煌。”

    听到林振华提起旧事,小泉次郎觉得有些窘迫,他连连鞠着躬说道:“林先生,在中国那次,我对诸君多有得罪,请你原谅。”

    林振华笑道:“此言差矣,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不打不相识嘛。对了,小泉先生,这次与我同来的,还有你的老朋友,我来给你引见一下。”

    说罢,林振华一把拉过刚刚从车上下来的老钳工孙长远,把他带到小泉次郎面前,然后介绍道:“孙师傅,你过来看看,你还记得他吗?他就是当年和你赌过命的那位日本技工小泉次郎。”

    在孙长远看来,日本人的长相都差不多少,加上时隔多年,他也无法想起小泉次郎的长相了。听到林振华的介绍,孙长远拍了拍脑袋,呵呵地笑了起来,对小泉次郎说道:“哦,原来是你啊还真是个老熟人啊。”

    早有翻译把孙长远的话译给了小泉次郎,而小泉次郎也认出了眼前的这位中国钳工。他上前一步,对孙长远鞠了一个90度的躬,然后虔诚地说道:“孙先生,过去的事情,我非常抱歉,我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向您表达我的歉意。”

    孙长远听到翻译译过来的话,笑着答道:“好了,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我们林经理说了,以后咱们两家就成了一家了。你们日本人的技术还是很不错的,我们中国搞现代化,也需要你们的技术。希望以后你不要保守秘密,有什么技术都要拿出来,知道吗?”

    “那是一定的,以后请孙先生多关照。”小泉次郎乖乖地说道。

    这一次让孙长远来日本参加接收尼宏重工,也是林振华的主意。他要让孙长远亲眼看到当年的对手已经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孙长远有资格去享受这种胜利者的荣誉。孙长远本来对日本人是非常反感的,但此刻他的态度却非常友好,因为他知道,这家工厂已经属于汉华重工了,这是自己的企业,眼前这位小泉次郎,以后就是自己的同事了。

    “林先生,我们的石川董事长在他的办公室里等着你呢,你现在是不是现在就可以上去?”左治义雄走到林振华面前,对他说道。

    林振华点点头:“好的,我也非常盼望早一点拜见石川董事长,那就请左治先生在前面带路吧。”

    其他人都留在原处,由小泉次郎负责接待。左治义雄与何飞一道,陪着林振华走进了公司办公大楼,前往位于大楼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完成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交接。

432 永远不要做房地产

    432 永远不要做房地产

    尼宏董事长石川明的办公室在办公楼的顶楼,几乎占据了半个楼层。左治义雄带着林振华和何飞进去的时候,石川明正一动不动地站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前,俯瞰着整个厂区。这曾经是他的帝国,但现在,这个帝国已经日暮西山,无法挽回地离他而去了。

    “董事长,林振华董事长到了。”左治义雄站在门口轻声地提醒道。

    “哦,那就快请他进来吧。”石川明转过身来,脸上带着微笑地说道。只有左治义雄能够看出,石川明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一种深深的悲凉。

    林振华走进了办公室,左治义雄为他和石川明做了相互的介绍。石川明依着日本人的习惯向林振华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林董事长,一路辛苦了。”

    林振华连忙还礼,也微微地躬了躬身说道:“石川董事长,非常高兴与你见面。”

    “我也一直对林董事长非常仰慕,今天有机会能够见到林董事长,我觉得非常荣幸。”石川明谦恭地说道,“林董事长,何先生,二位快请坐下吧。”

    林振华在沙发上坐下,同时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石川明。这是一位60岁出头的日本老人,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头,长得敦敦实实,剃着小平头,一副传统日本男性的模样。林振华暗中想到,如果把石川明混在一群日本工人中间,他应当是无法分辨出来的。

    石川明没有回到自己的老板位上去,而是在另一个沙发上坐下。公司马上就要属于林振华了,石川明知道,自己没有资格摆出一副主人的架式来。

    “林董事长,我一直都知道你的名字,只是没有想到,你竟然是如此年轻。我想,你今年还不到30岁吧?”石川明说道。

    林振华道:“我刚刚过了30岁,按中国人的说法,已经算是过了……而立之年了。”

    说到“而立之年”的时候,林振华用的是汉语,没想到石川明居然听懂了,他点了点头,说道:“30岁,真是一个好年纪啊。我30岁的时候,我的父亲还在世。那是日本刚刚战败,整个国家一片狼藉的时候。我的父亲开办了这家公司,当时还只有一个小工厂,生产一些小型的化工设备。我当时是一名电焊工,我父亲是一名钳工,我们两个人是整个工厂里技术最好的工人,很多重要的安装工程,都是我父亲带着我一起去做的。”

    “原来石川董事长是工人出身。”林振华不由得有些肃然起敬了,他对于这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一向是非常敬重的。

    石川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之色,他继续深情地回忆道:“那个时候,日本真穷啊。我们在工地上做重体力活,每天的午饭只有一个饭团,里面夹一点点咸鱼和咸菜。有时候,我母亲会在饭团里放一两个梅子,那对于我来说,就是一顿丰盛的午餐了。”

    “这种创业的艰辛,我是有所体会的。”林振华答道。

    石川明道:“我知道的,我虽然去中国的次数不多,但我也听说了中国人的奋斗精神,这和我们日本在昭和30年至昭和50年之间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

    “他说的是1955年至1975年。”何飞小声地对林振华解释道。

    “这段时间,是日本经济起飞的时期吧。”林振华对石川明说道。

    “是的,是经济起飞的时期。在那些年代里,整个日本民族都充满了活力,大家永远都不知道累,也不会抱怨生活的艰苦,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希望。我们的产品在海外打败了欧洲人,也打败了美国人。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日本制造的商品。当时我们非常骄傲,我们声称我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我们都相信,日本是不可战胜的。”石川明的脸上因为回忆而洋溢着激扬的神采。

    林振华默然无语了,他面前的这个老人,其实已经失败了,但却在回忆着胜利的荣耀。他当年的胜利越是辉煌,则越反衬出他今天的失败是那样悲惨。林振华不知道该对石川明说什么好,作为一名胜利者,他为自己能够击败尼宏重工而欣喜,但如果作为一名旁观者,他深深地为石川明的现状感到悲哀。

    果然,石川明在回忆完往事之后,话锋迅速地转回来了。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啊,所有的这些激情,不知什么时候全都消失了。日本人已经不愿意吃苦了,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吃苦,甚至连我也开始懒惰了。过去这十年,日本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如此的繁荣,任何一个人只要打几个电话,押中几支股票,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挣到几千万甚至几亿日元,有谁还愿意吃着饭团在工地上干活呢?”

    “但是,一个国家总是需要有人在工地上干活的。”林振华简短地评论道。

    “你说得对,你说得非常对。”石川明诚恳地说道,“我父亲退休的时候,他把公司交给了我。我当时问他,我应当如何管理这家公司。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林振华问道。

    “永远不要做房地产。”石川明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道。

    屋子里的几个人全都惊呆了,尤其是左治义雄,他是在石川明的父亲还当董事长的时候就已经进了公司的,但他也从来不知道老董事长居然对现任的董事长有过这样一个嘱咐。

    要说起来,老董事长当年留下这样一句话,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当时尼宏重工根本就没有做房地产的意思,它在化工设备市场上正做得风生水起,有谁会想到去做房地产呢?可是,放到今天来看,老董事长的这番话真是英明得让人唏嘘了,尼宏重工这些年,不就是因为依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上的暴利,而使自己一步步走入深渊的吗?

    石川明看出了众人的惊愕,他凄然一笑,说道:“当时,我根本没有把我父亲的话当一回事。我觉得他是老糊涂了,尼宏重工怎么可能去做房地产呢?这不是一句废话吗?后来,日本的房地产开始兴旺起来了,我认识的一些朋友,都转行去做了房地产,而且迅速地赚了大钱,比我做一年的化工设备挣的钱都多得多。于是,我便忘记了我父亲的叮嘱,也开始把公司的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市场。”

    “那么,老石川先生呢?他难道没有阻止你吗?”林振华问道。

    “他已经去世了。”石川明说道,“在他去世前,他还是坚持那句话,叫我绝对不要去做房地产。但我即使记得他的话,又哪里会相信呢?我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思想过时的老人而已,他哪会了解现代社会的商业机会呢?”

    林振华说道:“也许,老石川先生是从历史经验中得出这个结论的吧?历史有时候会惊人地相似。”

    “是的,年轻人,你能够想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石川明像对自己的子侄那样对林振华说道,“年轻人,记住我的教训吧,老人的话有时候听起来像是过时的,但其实永远都不会过时。他们所拥有的经验,是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人永远都无法超越的。”

    “谢谢石川董事长的教诲。”林振华诚恳地说道。

    在来日本之前,林振华设想过种种与石川明见面的场景,唯独没有想到石川明会如此推心置腹地给他讲自己的故事。老石川留给石川明的那句话,尤其让林振华感慨万千,如果石川明能够遵循父亲的遗嘱,如果整个日本民族能够保持前一代人的奋斗精神,他们也许不会输得这样快的。

    80年代之后的中国,正如50年代至70年代的日本那样,大家心里充满着创业的激情,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做着最艰苦的工作,创造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林振华在心中暗暗想到,这样的激情在中国人心里还能够持续多久呢?中国的下一代是否还能够像上一代人那样艰苦奋斗呢?

    永远不要做房地产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十分武断,甚至十分迂腐,但其中蕴涵的思想却是十分深刻的。老石川留下这句话,并不仅仅是希望自己的后人不要去做房地产这个行业,而是指永远不要贪图那些来自于虚拟经济的暴利。虚拟经济就像一个赌场一样,它能够让你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你一夜破产。一旦迷上了这个行业,那就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踏实创业的路子上去了。

    “何飞,你帮我记一下,回到公司之后,我要把老石川先生的这句话写下来,贴在我的办公室里。不管未来汉华有多大的规模,不管市场上有什么样的诱惑,我们永远都要守着自己的根,那就是工业”林振华说道。

    “明白,林总。”何飞答道。

    石川明有一些中文基础,他大致听懂了林振华对何飞的交代,这让他觉得非常欣慰。听林振华说完,他微微笑着说道:“都是一些陈年往事,说出来让林董事长见笑了。如果我的这些经历能够对林董事长有一些启发,那我会觉得非常高兴的。”

    林振华道:“石川董事长,您刚才说的这些,是我这次日本之行最大的收获。”

433 悲情的石川

    433 悲情的石川

    怀旧的话说完了,石川明回到了正题上。他向林振华详细介绍了尼宏重工的情况,包括技术水平、人力资源情况、客户关系、政府关系等等,这些信息对于林振华接手尼宏重工都是很有用的。林振华拿着本子认真地记录着,不明白的地方还要详细地追问几句。

    石川明在这一点上还是有些“费厄泼赖”精神的,虽然企业已经被林振华收购了,但他并没有把林振华当成自己的敌人,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接替人,似乎自己不是输掉了这个企业,而仅仅是年龄到了要退休了而已。

    左治义雄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石川明的话。偶尔遇到石川明说的某件事涉及到他时,他便一低头,应一声“嗨”,十足一个电影里小鬼子的形象。不过林振华和何飞看到此情此景,还是有颇多感慨的,不得不说,日本人的服从精神还是有其可取之处。

    石川明介绍完了情况,似乎有些如释重负的样子,又似乎有些怅然若失。他指了指左治义雄,对林振华说道:“林董事长,左治君是我们公司的老员工了,为公司服务了20多年,如果有可能的话,请多关照他。”

    林振华转头看看左治义雄,然后对石川明说道:“石川董事长,你放心吧,我与左治先生也是曾经打过许多次交道的,对于左治先生的能力以及敬业精神,我一向是非常欣赏的。”

    说到这,他又转向左治义雄,说道:“左治先生,我在此再次向你发出邀请,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希望你仍然能够留在公司里工作,负责公司的海外业务开拓。”

    左治义雄道:“林董事长,非常感谢你的关照。不过,贵公司的褚先生和舒女士,都是非常优秀的业务人员,我想,我对于贵公司应当是没什么作用的。”

    林振华笑道:“左治先生,红阳和舒曼的确是非常不错的业务人员,但他们对你的能力也是赞赏有加的。过去你们是对手,未来你们就是同事了,你的业务经验也有许多是他们所无法企及的,我还希望你能够多多指导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