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 >

第401部分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效果。

    从中日两个方案的对比可以看出来,日方过于依赖技术,明明可以用一些土办法解决的问题,非要借助于先进技术,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了。

    良濑昭二继续介绍道:“下一个环节是由机械手拾取钢板,放置到模具上。我们在分析了大量的数据之后发现,在每1万次拾取中,会有2。1次由于钢板位置的偏离而导致机械手拾取位置发生偏差,从而导致冲压件报废。为了纠正这个问题,我们在机械手的上方装置了24个红外探头,能够对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冲压件进行识别,一旦出现位置偏离的情况,可以由计算机进行自动调整。”

    “这一项技术,是我们西乎公司独有的,为了获得最优的控制模式,我们进行了数万次的实验。”田中永嗣补充道。这一项技术是西乎公司此次前来竞标的一大法宝,他们曾经检索过各类文献,确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企业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么,这一项技术所带来的成本,又是多少?”洛克尔再次问道。

    “呃……这个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大,差不多要500万美元左右。成本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这24个探头是在强振动的环境下工作的,而它们的探测精度又比较高,所以对元件的质量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了。”良濑昭二回答道。

    他心里明白,成本问题是这项技术最大的短板,其他厂家提供的冲压生产线一般都不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技术上的难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冲压件报废的概率并不高,损失也不算大,如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付出的成本太高,就得不偿失了。在西乎公司内部对这项技术进行评估的时候,也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但他们最终还是把这项技术整合进去了,因为这可以使这条冲压生产线看起来更加现代化一些。

    瑞得插话道:“我们的确需要这项预防冲压位置偏离的技术,但如果为这项技术要付出500万美元,我想我们是不能接受的。你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花费不多,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一直在寻求这样的技术。”良濑昭二道,“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500万美元嘛,我想也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吧?毕竟一条生产线的造价在1亿美元以上的。”

    瑞得微微一笑,转头对田中永嗣说道:“田中先生,恕我冒昧地打听一下,你们提出的这条生产线的方案,是否有可能把价格控制在8000万美元以内?要知道,我们这一次要更新4条生产线,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的海外工厂也要更新同样的生产线,如果你们的价格能够控制在8000万美元以内,我想我们合作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8000万美元?这……”田中永嗣差点要脱口而出,说一句“不可能”了,不过,他还努力地把话咽了回去,换成一种更委婉的说法:“瑞得先生,我想,我们的成本都是比较透明的,如果把价格降到8000万以下,我们就完全没有利润了。你也知道的,我们前期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的研发经费,如果没有利润的话,我们就无法回收这些研发经费了。”

    瑞得耸了耸肩,淡淡地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么好吧,请你们继续介绍你们的技术吧。”

    良濑昭二只觉得心中一凉,对方的这种表情说明,他们已经给自己的方案打了一个非常低的分数,后面的介绍如果不能有特别的亮点的话,自己的这次竞标恐怕就没有什么胜算了。

    “嗯……我们的整个冲压节拍是每分钟12件,如果是铝型材,可以提高到每分钟14件,这个水平,已经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最好的技术了。”良濑昭二磕磕巴巴地说道。

    洛克尔摇摇头道:“不,良濑先生,你说的是过去的技术,目前的最好技术,可以非常轻松地达到每分钟18件,我指的是钢质冲压件。”

    “这是不可能的!”良濑昭二脸红脖子粗地反驳道,“这完全不可能!”

    “为什么?”洛克尔笑着问道,其实,在此之前,他也认为每分钟18件的冲压节拍是不可能达到的,但两天前中国人提供的方案说服了他,让他知道,其实办法总是有的。

    良濑昭二道:“如果机械手是使用真空吸盘拾取冲压件的,那么拾取时的加速度就会受到吸盘吸力的限制。而真空吸盘的吸力是不可能无限加大的,因为这受到大气压的影响……除非有谁异想天开,能够在生产线上施加两个大气压。我们进行过理论计算,在最理想的条件下,机械手拾取冲压件的速度只能达到每分钟14件,这是不考虑任何阻力等因素的,而事实上,这种理想条件是不可能达到的。”

    这个原理其实并不复杂,良濑昭二懂得,洛克尔也懂得,甄子飞同样懂得,这一直都是冲压生产线速度的瓶颈所在。然而,王海胜的灵机一动,却打破了这条铁律,他没有从提高吸盘的吸力出发,而是给冲压件增加了一个自下而上的推力,这样就解决了吸力不足的矛盾,从而使冲压节拍轻松地上升到了每分钟18件。

    洛克尔在看到汉华的方案之后,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这个方案是如此简单,那就是在冲压完成后,机械手拾取冲压件时,下面的模具同步向上推送一段。要实现这一点,只需要在模具下面增加四根液压杆就可以了,对于搞锻压设备的企业来说,设计几根液压杆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每分钟18件和每分钟12件,整整差出了1/2的工作效率,相当于把原来的1条生产线变成了1。5条,这个性能上的改进让通用公司的人着了迷,以至于忽略了汉华重工此前并没有生产过同类设备的经验这一缺陷。

    “良濑先生,我们恰恰拿到了一个能够达到每分钟18件的设计方案,而且,据我们的工程师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之后,确认这个速度是完全有根据的,甚至有可能超过。所以,我认为,贵公司在设计思想方面,是否有些过于保守了?”洛克尔说道。

    “你们拿到的方案?你是说,汉华重工的方案吗?”良濑昭二不顾规则地问道。

    洛克尔扭头看了一眼瑞得,请示是否可以透露这个信息。瑞得点了点头,洛克尔说道:“良濑先生,你说得不错,这的确是汉华重工的方案。”

    “这不可能!这完全不可能!”良濑昭二的眼睛都红了。在出发之前,他们分析过在这次竞标中汉华重工的优势,大家一致认为,汉华的优势应当是在价格方面,汉华有可能会赔本赚吆喝,把价格压得很低。但对于汉华的技术,大家是非常不屑的,根本没有想过如果自己在技术上比不过汉华会是如此。

    可如今,通用公司明确告诉他们:汉华的生产线能够达到每分钟18件,而他们却只能达到12件,这样的差距,简直可以算是代差了,这怎么可能呢!

553 一败涂地

    553 一败涂地

    按照规矩,通用公司方面是不宜向西乎公司透露汉华重工提供的方案细节的,他们只需要听取双方的方案,然后综合评价,再确定选取哪一家的产品就可以了。但瑞得却是有意要向西乎公司透露一些汉华的情况,以便让西乎公司明白,他们的失败是有道理的,并非通用公司厚此薄彼。

    从通用公司的角度来说,西乎公司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以往的合作经验,都远比汉华重工要可靠得多。然而,时势弄人,通用公司也受到了来自于其他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考虑与汉华的合作问题。瑞得从董事会得到的指令是,除非汉华提供的方案明显劣于西乎公司,否则就应当优先考虑汉华。

    瑞得在刚刚得到这个指令的时候,是颇有一些抵触情绪的,不过,他还有几分希望,那就是认为汉华重工的方案是无法与西乎公司媲美的,即便是价格上有所优势,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差距。价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但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因素,对于通用公司来说,几百万美元的差价,的确不算是很大的障碍。

    前天,汉华的团队来到了通用,瑞得带着洛克尔等一批工程师听取了汉华报告的方案。让瑞得觉得意外的是,汉华的方案非常精彩,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首先,汉华方面虽然从未有过生产冲压生产线的经验,但他们所设计出来的生产线却完全符合经典的规范。汉华方面出具了他们在生产大型机床、传统锻压设备方面的资质材料,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实现方案中所提出来的技术要求。

    在上述基础上,汉华的方案中还处处体现出他们的匠心独具。噪音控制的问题、偏差监控的问题、生产节拍的问题,所有这些传统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汉华都巧妙地提出了解决方案。虽然有些方案并不能完全让瑞得等人感到满意,但他们分明感受到了汉华重工对这个项目所给予的重视。只有一个有志向的企业,才会如此殚精竭虑地去完善每一个细节。

    相比之下,西乎公司虽然在表面上表现出了对项目的重视,但从方案中却很难看到这一点。西乎公司的整个方案,都是脱胎于他们此前已有的设计。有限的一些改进,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为了粉饰。从这个方案来看,西乎公司根本就没有那种背水一战的危机感,他们还沉溺于自己的技术优势之中,不愿意花费额外的精力去推敲自己的产品。

    最后的决定因素,当然就是生产节拍这个重要的技术差距,以及汉华重工所提出来的让瑞得都觉得心动的价格。

    到了这个地步,瑞得也把天平拨向了汉华重工的一侧。

    西乎公司毕竟是一家老供货商,即使是冲压生产线的订单旁落,通用公司未来还有其他的设备要向西乎公司采购,所以瑞得自然不愿意把关系弄得太僵。他必须让西乎公司明白,他们的失败源于自己,请不要责怪通用公司不念旧情。

    “好吧,田中先生,良濑先生,技术上的细节,我们就不再纠缠下去了。如果你们对冲压节拍的问题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与汉华重工的同行们进行探讨,我想他们会告诉你们这其中的技术奥妙的。现在我关心的是,按你们的方案,这条生产线的价格是多少?”瑞得问道。

    田中永嗣答道:“12500万美元。”

    “可是,我们所能够接受的价格只有8000万美元。”瑞得答道,“我们已经决定了,所有高于这一价位的方案,我们都不会接受的。”

    “瑞得先生,你是不是说,汉华重工的报价是低于8000万美元的?”田中永嗣也忍不住问出一个不该问的问题了。

    瑞得微笑道:“我再重复一遍,所有高于8000万美元的方案,我们都不会考虑。”

    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回答了,既然通用打算采用汉华的方案,那就证明汉华的报价是低于8000万美元的,否则,那就是西乎公司与汉华重工同时出局。不过,田中永嗣明白,通用不会让两家公司同时出局的,因为全球其他能够提供这类生产线的企业,报价只会比他们更高,如果他们两家都出局了,那就意味着通用不想更换生产线了。

    “瑞得先生,恕我冒昧,请问,汉华重工提出的方案,是不是在性能上进行了大量的删减?”田中永嗣索性继续问下去了。既然知道自己已经被淘汰出局了,那至少也要输个明白吧,他想知道,汉华到底是凭什么战胜了他们。

    瑞得道:“他们的方案与你们的方案相比,并没有性能上的缺陷,甚至某些地方还优于你们提出来的方案。作为老朋友,我想说的是,西乎公司对于这一次的竞标,似乎有些不太用心,而你们的对手是全力以赴的,就这么简单。”

    “那,我们如果对方案进行一些修改,是否还有机会?”田中永嗣问道。

    瑞得道:“当然有机会,我们仍然是合作伙伴嘛。我想,如果你们能够对你们的方案进行修改,达到我们的要求的话,未来我们会有其他的合作机会的。”

    话说到这个程度,已经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瑞得客气地站起身来送客,而田中永嗣等人也识趣地站起身来,九十度鞠躬,然后告辞出门。

    洛克尔与良濑昭二都是搞技术的人,过去也多次打过交道,私交不错,他把西乎公司的人一直送下楼,送到了门外。良濑昭二看看左右无人,拉着洛克尔问道:“洛克尔,作为朋友,我想问问,汉华重工的方案,真的比我们的方案更好吗?”

    洛克尔点点头道:“的确,他们的方案比你们更精细。”

    “那么,像机械手位置偏差的问题,他们也解决了吗?”良濑昭二继续问道,这是他引以为豪的一个创新点,他迫切地想知道汉华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洛克尔脸上带着神秘地笑容答道:“非常抱歉,他们的确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很巧妙。”

    “这怎么可能?”良濑昭二道,他今天说这句话已经说了很多次了,无数的不可能就这样出现在他的面前,让他觉得难以接受,“中国人的微电子技术比我们落后很多,难道,是khn帮助他们改进了监控技术吗?他们是如何实现的?”

    洛克尔道:“其实,他们的方案很简单,他们在生产线上面装了一个摄像头,向控制台传送实时的视频信号。如果机械手拾取钢板的时候出现了偏差,生产线就会暂时停止,然后向控制台发出一个警报,控制台的工人可以用鼠标控制机械手调整位置……就这样。”

    “他们用的是人工控制!”良濑昭二目瞪口呆。他花了无数的心血,分析各种各样的情况,然后设计出一个精妙无比的自动调整系统,自以为天下无敌了。谁知,汉华居然使用了人工控制的方法,直接把调整的任务交给了操作台上的工人。不过是一个摄像头加一个显示屏幕,就解决了问题。

    这个思路不过就是一层窗户纸,一经挑破,良濑昭二就彻底明白了。其实,汉华的这个设计是更合理的,因为钢板位置偏离的情况并不常见,把这样的事情交给操作工去解决,远比专门设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