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5部分

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5部分

小说: 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部队受领任务后,由淮阴、淮安地区迅速南下,向预定地域集结。厉兵秣马,加紧战斗准备。    
    八纵司令员陶勇从军区受领任务后,立即召开纵队作战会议。陶勇原名张道庸,安徽霍丘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在红四方面军中当过团长,身经百战。长征中在西路军的9军,曾浴血奋战河西走廊。西路军不幸失败,陶勇与战友坚贞不屈,终于被党中央营救回到延安。抗战时期他奉命到新四军工作,由于勇猛善战,深受陈毅、粟裕的信任。    
    会议一开始,陶司令员就拉大嗓门,兴奋地对大家说:    
    “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为了坚决执行朱总司令的命令,全力保护华中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军区首长决定组织高邵战役。军区粟副司令带领七纵插到高邮南面,拿下邵伯;张鼎丞司令员亲自指挥我们八纵,从北面强攻高邮城。咱们来个南北夹击,彻底歼灭拒不投降的日伪军。”    
    大家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非常高兴。陶勇接着说:“高邮城墙高厚,两面临水,有日军两个大队、伪军7个团共6;000余人驻守。敌人自称高邮是‘金城汤池’‘牢不可破的阵地’,打开高邮城的任务可不轻啊!打开高邮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军区首长要我们包下来。包就包,我是包了,大家看看怎么样?”    
    “包!包!首长交待任务吧,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都包!”各个团的领导同志纷纷要求担负攻坚任务。这是部队的老传统,任务越艰巨,越感到光荣,劲头也越大。    
    “好!好!”陶勇笑着说:“不过,我们得好好准备,3丈高的城墙是要人爬的,千把日军不投降,是要消灭的。这次军区首长亲自带着我们打,好几个县都来支援,特别是高邮县更是尽了全力,条件是好得很。咱们打了8年,这场压台戏可一定要唱好!要叫东洋鬼子最后尝尝咱人民军队的铁拳!”    
    “请司令员放心,我们一定能按时拿下高邮!”大家情绪激昂,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部队迅速从两淮出发,向高邮挺进,很快到达高邮以东至三垛一带集结,进行战前准备。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等亲临八纵,率营以上干部察看地形,研究敌情,部署战斗,开展政治动员。    
    张鼎丞司令员长期在延安,参加了党的七大,刚从延安回来不久,穿着一件粉红色的土造粗呢上衣,精神非常好。他到部队逢人就宣传七大精神,要大家知道抗战胜利后,中国仍然存在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人民军队要坚决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为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继续奋斗。    
    陶勇带着团、营干部围绕高邮深入调查研究、部署战斗。根据敌情、任务和地形条件,陶勇等纵队首长决定向高邮北门实施主要突击,部署第64团沿运河大堤攻击高邮北门西侧;第66团及高邮独立团攻击城东北之重要据点泰山庙,得手后向高邮城内攻击;第68团攻击高邮南门;第70团攻击高邮东门;第72团主力担任攻城,并以一部兵力向高邮湖方向警戒;以军区特务团攻击高邮城南之车逻镇,确保全纵安全。    
    12月19日晚,云淡星稀,风冷气寒,一轮圆月升上东天。7时整,各团在南北40公里、东西20公里的战场上,对高邮外围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高邮城北郊寺院、庙堂特别多。什么泰山庙、承天寺、如意庵等等,大大小小庙宇十多处。日伪军凭借这些坚实的庙宇,修筑大量的碉堡工事,构成星罗棋布的外围据点,既可藏身,又可依托。    
    陶勇坐镇指挥所,守在电台、电话机旁,随时与各团营取得联系。经一夜激战,从东北方向攻击的66团,由双庙、泰山庙一直打到北城边的关帝庙。


第一部分:保卫抗战果实 准备应付内战高邮守敌已成笼中鸟(2)

    关帝庙有前后两座殿堂。日伪军在山门前筑有碉堡,碉堡前开挖了深壕,拉了铁丝网。敌人从碉堡、庙宇内以猛烈的机枪火力封锁。突击班冲过河流,从深水沟里橇开石块,钻进污水恶臭的阴沟,摸到关帝庙山门边敌人侧后,里应外合攻入关帝庙。    
    与此同时,64团从高邮西北方向实施攻击,当夜突破北郊土城后,1营沿着运河大堤向前推进。因夜间情况不明,高邮城内的敌人未敢轻出。    
    天亮后,日伪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冲出北门,企图反击报复。但没有走多远,即发现我新四军主力已攻下面粉厂,现已插到北门边的一座小庙了。日伪军惧怕后路被切断,急忙退回城内,闭门固守。    
    至20日中午,66团、64团迅速扫清了高邮东北外围诸据点,直逼北门,68团也插到南门外。3个团并肩苦战,一齐打到高邮城下,构成了对高邮城的严密包围。    
    20日上午,各部纷纷来电来人告捷。64团团长张云龙打来电话:“我团已从西北方向突破外围土城,顺着运河堤和公路突进,打下了面粉厂,打退了增援之敌,现已打到北门边的一座小庙了。”    
    俞炳辉也报告说:“我68团打到南门外城里。”    
    陶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对张鼎丞说:“3个主力团已兵临高邮城下,敌人已被团团包围了。我到前边看看去。”    
    张鼎丞也披上一件大衣,边走边说:“我也去前边看看。”    
    两人很快来到主攻方向的北门外。北门外有密集的民房,只见高大的建筑物上和树干上或写着、或挂着、或拉着各式各样的醒目标语:    
    “日本天皇早已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你们为谁流血?”    
    “你们的父母姐妹正等着你们!”    
    “放下武器,保证你们生命财产安全!”    
    政治部副主任谢云晖迎上来报告说:“我们在阵地上展开政治攻势。敌人龟缩在城里,不断地向外打枪射炮,一副拼命顽抗的架势。我们正在想办法,把这些小传单送进城去。”他指着成堆的小传单说:“这是宣传科的同志们编印的,有中文有日文,有文字也有图画。”    
    “好,这些宣传品内容丰富多彩,一定能瓦解日伪军军心。”张鼎丞表扬说。    
    陶勇也肯定地说:“日本天皇一投降,武士们劲头就散了。可是这里的日军指挥官对士兵却严密封锁消息。看来,真相只有靠我们去告诉他们了。”    
    张鼎丞说:“我叫敌工部多带些日本、朝鲜战友来助阵。”    
    此时,高邮守敌已成笼中鸟、瓮中鳖,只有放下手中武器,才是唯一出路。     
    水陆交通枢纽邵伯镇,位于高邮县城以南30公里,其西南、东南分别与军事重镇扬州、泰州相邻,是国民党军进犯苏北的重要桥头堡,也是华中野战军保卫苏皖解放区的前哨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本投降后,邵伯镇仍留有日军100余人、伪军1;400余人据守。他们虽处于新四军四面包围之中,却自恃有数十挺轻、重机枪和部分火炮,还可以顽抗一阵,我新四军派出的代表令其投降,但拒不就范。    
    七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姬鹏飞受领任务后,率部向邵伯地区集结,召开作战会议,明确战斗分工,落实战备措施,加紧战斗准备。    
    在华中野战军的优势兵力和强大的政治攻势威慑下,邵伯伪军一个团于12月19日下午逃遁。    
    当天夜晚,七纵在姬鹏飞司令员指挥下,55团率先向邵伯发起猛烈攻击。突击队行进中被一条小河拦住,官兵们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的河中,徒步涉水过河。为了不使棉衣被浸湿而影响战术动作,不少战士竟脱下衣服,光光地从冰冷的河水中通过。    
    粟裕司令员一直在邵伯前线坐镇指挥,当获悉七纵55团已突进邵伯镇街内时,迅速把大衣一夹,带着警卫员一口气跑到55团临时指挥所。周建平团长立即向他报告说:“全团官兵经过12个小时激战,摧毁了敌人三道铁丝网及钢骨水泥碉堡多处,俘伪军300余人,占领了大王庙地区,使固守万寿宫的100余名日军完全陷于孤立。”    
    粟裕满面春风,连连点头夸赞:“好!很好!”    
    “砰砰”,从左边中学校园内传来一阵冷枪,子弹从警卫员丁震、茅志峰、陆泗义之间穿过,打在粟裕身后的墙上,粟裕当即命令周团长速派一个排去搜索,很快肃清了藏在校园内的残敌。    
    七纵攻克了邵伯镇,切断了敌人与扬州之间的联系。至此,高邮已陷入我军的团团包围之中。    
    


第一部分:保卫抗战果实 准备应付内战岩崎献上紫云宝刀

    邵伯战斗一结束,粟裕连夜返回高邮东北华中野战军前线指挥部,立即听取了八纵陶勇司令员对高邮外围战斗的情况汇报。    
    12月22日晨,粟司令员和陶勇一起率领营以上干部,察看了高邮地形,对总攻作具体部署。粟裕向陶勇交代说:    
    “我军的主攻方向是北门和南门。总攻开始时,炮兵首先对东门内的日军司令部实行集团射击,牵制敌军主力于东门,以利于我军主攻方向作战。西门紧挨公路、运河和高邮湖,地形不利于我而有利于敌,敌人可能认为我军不会置重兵于此地。我们要利用敌人这种心理,尽力以偷袭方式,用云梯爬上西城墙,接应北门作战。切记力争偷袭,准备强攻。偷袭不成,立即强攻,以收神效。”    
    说着,粟裕转向陶勇,问道:“还有三天准备时间,能如期攻占高邮城吗?”    
    “行,准行!”陶勇十分干脆地答道:“请首长放心,26日高邮城见!”    
    华中野战军各部队扫清高邮外围据点后,高邮城的伪军被迫龟缩城内,城楼上的警戒大都换上日军。    
    高邮城楼上,一面褪色的日本“膏药”旗随风摇晃着。守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们不分昼夜地抢修工事,增兵巡逻,还不时地向城外盲目地开枪打炮,三分是向新四军示威,七分是为自己壮胆。    
    由于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军内部严密封锁消息,不让士兵知道真相,士兵们的武士道精神还在作祟,因而部队还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军决定进行武力强攻的同时,也发动政治攻势,展开攻心战。    
    在敌军工作部的指导下,部队展开了敌前喊话活动。开始,城内的敌人对这些喊话听不进去,话筒一响,他们就打炮弹,渐渐地,枪炮少了。    
    “喂,日军士兵们,你们被包围了,逃不掉啦!”    
    “哈,逃干什么,用不着逃嘛!”敌人还相当高傲。    
    “天皇都投降了,你们还为谁卖命呢?”    
    “天皇投降?胡说!”    
    “不相信吗?那好,读一读天皇的诏书给你们听吧。听着,‘我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即刻下令日本一切武装部队及不论驻何地的日本控制下的武装部队的指挥官,他自己及他们率领的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怎么样?快放下武器吧!”    
    接着我军又播放《思乡曲》等日本歌曲。还在城外房顶张挂劝降标语,并把印制的传单用大弓箭射进城里去,用迫击炮把成捆的传单打进去。还用厚牛皮纸糊成大风筝,在离城一公里远的地方,由几个人拽着飘到城上空。风筝上捆着一小包一小包传单,每包传单旁边点着一根线香,线香有长有短,先后烧断传单的绳子,传单就一包一包散落下去,像雪花飞舞似地飘进高邮城的每一个角落里。    
    12月25日夜晚,阴云密布,细雨蒙蒙。    
    “发起猛烈攻击!”随着粟裕一声令下,攻击部队首先突破南门,攻入城内进行巷战。在城西北方向,担任攻城突击队的是著名的“老虎团”第7团,最先登上城墙的是该团的3连1班。班长袁金生带领全班隐蔽地接近城墙,冒着敌人的猛烈射击和钩镣枪的推刺,踏着摇摇摆摆的毛竹云梯,奋不顾身地登上3丈多高的城头,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白刃战,打垮了敌人的多次反扑,保证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从突破口进入城内。    
    高邮城的东半部,原来有一座美丽的园林,楼台亭阁,幽雅有致。日军占领高邮后,就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司令部——人称“洪部”,为了形成更有效的战斗力,敌人不断收缩兵力,向“洪部”集中。    
    八纵突击部队接近“洪部”时,日军已乱成一团,有的只是木然地望着新四军官兵向前冲击。伪军见大势已去,无心再战。经过一阵激烈的枪战,“洪部”周围的枪声渐渐稀疏了。在八纵强大的军政攻势下,日军头目见败局己定,遂摇起白旗。    
    经过一天一夜激战,加上强大的政治攻势,日伪军终于宣布缴械投降。粟裕指示,受降仪式由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主持。韩念龙主任作为代表来到日军司令部。    
    “我是日本皇军高邮派遣部队最高司令官,我只同你方最高代表谈判。”一个日本军官全副武装、挎着指挥刀笔直地站在那里,大声地说。    
    “我就是最高代表,现在命令你们无条件投降。”看着这个装模作样的家伙,韩念龙实在又好气又好笑。    
    “我们旅团中心在南京,我们同意离开高邮,回到南京去,城里的弹药给养和重武器,我们可以全部留交给你们。为了到南京去时路上安全,我们将轻武器随同带走。”日本军官仍然十分狡猾,想讨价还价。原来这家伙就是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司令官岩崎大佐。    
    “现在,你和你的部属必须立即解除武装!”韩念龙威严地对岩崎说。    
    岩崎大佐感到非常难堪,犹豫了好久,最后才慢慢从身上解下指挥刀,放在桌上。    
    高邮城内的890名日军全部向八纵缴枪投降了。居民们挂出红灯笼,拿烟出来欢迎新四军,街上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的人群。新四军部队大部撤到城外,并严格执行城市纪律,一切接收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在有计划地进行。高邮城里丝毫没有战后的混乱现象,只有胜利的喜悦。    
    12月29日,粟裕接见缴械投降的日本军官。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