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首席御医 >

第604部分

首席御医-第604部分

小说: 首席御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星湖项目当时的困境,也不是曾县长造成的。”古浪呵呵一笑,道:“最后这个项目还是在曾县长的干预之下,才顺利渡过了难关嘛!”
    曾毅没有接茬,只是笑眯眯地盯着古浪看,一直盯到古浪的心里开始发毛,脚下都有些发虚,曾毅眼神里的意思分明是在讲,你知道星星湖的事情,那就最好了,省得到时候再怪我没有提醒你!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古总能够看重我们丰庆县!”曾毅突然目光一收,伸出手朝古浪递了过去,道:“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古浪直感觉浑身一轻,脑子想了没想,就机械式地伸出手,道:“会的,一定会的!”
    “我还有点事,就先走一步了!古总什么时候来丰庆县,记得通知我一声!”曾毅轻轻一摇手,随即就抽了出来,也不等古浪回应,就钻进了自己的车子。
    看到曾毅的车子驶出市政斧的大院,古浪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刚才被曾毅直直地盯着看,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一座无形的大山给压住了,连一根手指都无法动弹,现在心神一放松,古浪发觉自己的后背竟然凉飕飕的,竟是有点被汗水打湿。
    “嘎吱吱!”
    古浪的拳头就狠狠捏在了一起,眼神里射出浓浓的愤恨,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完全被曾毅的气势所压住,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就是面对比曾毅地位高了很多级别的大人物,古浪也从来没有如此丢过人!
    看着曾毅的车子完全消失,古浪的脚在地面轻轻一跺,转身阴沉着脸准备进自己的车子。
    就在此时,古浪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拿出看了一下号码,就接通放在耳边,只是没有讲话。
    电话里传来笑声,有人在问道:“怎么样,跟曾毅已经交过手了吧?有什么感想?”
    古浪的牙就咬在了一起,表情很愤怒,但没有回答电话里那人的问题。
    “我早就跟你讲了,能够不惹曾毅的话,就绝不要去惹他!”电话里那人似乎已经知道了结果,呵呵笑了两声,道:“四儿,算了吧,别自寻烦恼!”
    (未完待续)


第六五六章 大幕开启
    “我不会就这么罢休的!”古浪恨恨讲到,捏着电话的手背青筋隐现。
    “何必呢?”电话里的人淡淡道了一句。
    古浪道:“我咽不下这口气!”
    “赢了他,你也不会有什么好处,不是吗?”电话里的人反问了一句。
    古浪这时候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道:“回头再跟你讲!”然后就挂了电话,气冲冲钻进车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佳通市政斧大院。
    第二天上午,包起帆匆匆敲开曾毅办公室的大门,道:“老板,夏长宁那边有消息了!”
    曾毅正在看文件,听到这句话顿时精神大振,道:“说说看,都有什么消息。”
    包起帆喜滋滋地把一张A4纸放到曾毅的面前,道:“这是第三集专题片播出后,打来电话咨询夏长宁近况的统计,一共有五位。按照老板您的吩咐,我都以‘需要核实一下’为理由,让他们留下了联络方式,说是核实清楚夏长宁的情况后专门告知他们。”
    没等包起帆讲完,曾毅就把那份A4纸拿了起来,一看之下,曾毅就笑了起来。在这五个询问夏长宁情况的人中间,排名第一位的就是王红妮了,她没有用自己的大名“王红苗”,而是留下了王红妮这个名字,而且联系电话也是来自于港岛,真肯定是王曦的姐姐王红妮无疑了。
    “就是她了!”
    曾毅的手指,在王红妮的名字上狠狠地点了两下,他有点激动,这些曰子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是有了抓到王曦的希望了。
    包起帆伸长脖子往那份A4纸上看了一眼,看到了曾毅指的是谁,他心里一琢磨,才突然有点回过味来了。
    这次的专题片,一共报道了六位曾经在丰庆县插过队的老知青,在专题片里,制作方留下了丰庆县政斧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不过曾毅却特别交代,如果有人在看到专题片后打电话来询问这几位老知青的近况和联络方式,其他五位应该尽量进行告知;而如果有人询问夏长宁的情况,则一定要先留下询问人的联络方式,并且要及时报告。
    对于曾毅的这个特殊安排,包起帆是不打折扣地执行了,只是心里却是一团雾水,他实在不明白曾毅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一看,包起帆就有点抓到线索了,曾县长这好像是在找人啊。
    想明白这点,包起帆就有点意外和吃惊,到底这个王红妮是什么人呢,竟然让曾县长如此大费周章地去寻找。要知道曾县长这次可是安排一场声势浩大的老知青返乡活动,甚至还拍摄了一部专题片来为活动造势,在这个活动上,县里前前后后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最后只为找到一个人,包起帆就算再傻,也明白这个人肯定不简单。
    想了想,曾毅道:“回头你亲自打电话,告诉名单上的这些人,夏老因为身体不适,目前正在家中静养,所以不方便告诉他们联系方式。如果他们想见到夏老的话,可以来参加我们的老知青返乡活动,夏老届时会来参加的。”
    包起帆赶紧点头应着,道:“好的,回头我亲自去办这件事。”顿了一下,包起帆又问:“如果再有人打来电话……”
    “还是按照老规矩!”曾毅就道。
    包起帆就点头表示明白,只是心里又变作一团雾水了,曾县长千辛万苦地找到王红妮了,怎么不直接去联系王红妮呢,难道要找的还不是王红妮?
    曾毅就是要确保王红妮会出现,时间过去三十年了,也许王红妮现在只是想确认一下夏长宁的近况,做到心安就行,而不会采取实际的行动。所以曾毅才提了夏长宁生病需要静养的事情,王红妮摸不准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概率出现的,因为很可能这是她此生唯一见到夏长宁的机会了,而与她同行的,或许就会有王曦。
    打发走了包起帆,曾毅又把公安局局长王超叫了过来,问道:“关于此次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都安排好了吗?”
    王超就道:“曾县长放心,我们已经制定了多套方案来保障活动的安排,并且进行了多次的演练和改进,以防万一,我们还做了紧急预案,县人武部届时也会派人进行支援,相信应该可以确保活动的安全。”
    曾毅点点头,道:“一定要把所有的情况都想到,事前想得周全,事情发生时才不会被动!”
    “是,回头我们会再多把方案捋几遍,尽量做到无死角、无遗漏!”王超就表态道。
    曾毅看王超对这事很重视,也就不再多做指示,道:“王总工那边有什么进展?”
    王超就摇了摇头,小声道:“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力,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消息。”王超心里有点发虚,这么长时间了,自己还停留在上次的调查结果。
    曾毅就道:“据可靠的消息,王总工很可能会出现在我们县的这次活动上。”
    王超就有点吃惊,自己为了找到王曦,几乎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即便如此,还是没有任何进展,到底曾县长是从哪里得到的可靠消息呢,为什么自己竟然一点不知,这实在是太被动了,他道:“曾县长,我……”
    曾毅一摆手,没有追究王超的意思,道:“如果王总工出现的话……”
    王超立刻一挺身子,道:“只要王总工进入我们丰庆县的地界,我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找到他!”
    曾毅就笑了笑,道:“如果发现了王总工,请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王超道:“请曾县长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件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王超可不糊涂,曾县长对于安全问题只问了寥寥几句,而在王曦的问题上却大费笔墨,两件事的轻重他要是掂量不出来,就白干这个局长了。
    “王总工有个姐姐,叫……”曾毅故意顿了一下。
    王超就道:“叫王红苗,具体的照片我们早已掌握,届时也会高度关注王红苗的。”
    曾毅就放了心,道:“那就辛苦你了,只要发现了王曦,你就是为我县立了一大功,我会亲自为你请功!”
    王超的心就热了起来,这可是立功表现的大好机会啊,那王曦躲起来自己是找不到,但只要他敢在丰庆县露面,自己就一定能找到他,对此王超很有把握。
    出了曾毅的办公室,王超就立刻去安排这件事了。
    眼看活动的举办的曰子一天天临近,丰庆县就繁忙了起来,开始派出车子前往省里、市里的车站码头,前去迎接来参加此次活动的老知青们。
    曾毅在南江省担任保健医生的时候,就接待过多次由老同志组成的代表团、考察团,要论这方面的经验的丰富程度,曾毅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甚至比专门做迎来送往工作的接待部门还要厉害。
    在曾毅的协调指挥之下,活动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丰庆县也做好了各项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这次受邀而来的老知青代表,数量最后被控制在了一百二十位,这是丰庆县接待能力的极限了,再多的话就很难应付得面面俱到了,这样发生意外的概率也会增大。
    活动的当天,丰庆县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地点就设在县城东边的古槐广场,那里有一棵三百多岁的大槐树,属于是丰庆县的标志姓事物,丰庆县的百姓非常喜欢和爱护这棵古槐,有很多人在过节的时候,还会来到这里祈求姻缘和平安。
    当初县城改造的时候,曾经有人提议要砍掉这棵古槐,县城里的群众甚至组织了护树队,几百人昼夜轮流守护。后来县里只好修正了规划,在这里建了一座以古槐为主题的广场,这里就成了丰庆县人最喜欢来的地方。
    这棵古槐可以说是丰庆县人的一种精神象征,也是丰庆县的根,曾毅把老知青返乡活动的仪式地点设在这里,也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一幅“欢迎老知青代表回家省亲”的横幅,悬挂在广场的正中央,周围摆了很多当年的老照片、老物件、老报纸,这些都是丰庆县花了很大心思搜集起来的。
    老知青代表们看到这些东西,感触颇深,在每一副照片、每一个物件前面,他们都要留恋许久,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常务副县长古飞渡今天很忙,穿着崭新的西装来回穿梭于人群之中,据他掌握到的情况,在今天这些请来的老知青代表里,可是有那么几位很不简单,有的是社会名流,有的是商界巨子,甚至还有一位退休下来的副省部级官员呢。
    面对这种良机,古飞渡又怎么会错过呢。
    曾毅也出现在了广场,和老知情代表寒暄客气,询问着对方的近况,并且听他们讲述当年的往事。
    在广场上停留四十分钟之后,老知青重游故地的活动正式开始。丰庆县这次安排了十多辆中巴车,以县里的每个乡镇为单位,分别送这些老知青代表去当年插队的地方去走走看看,每辆车上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协调联络和解说。
    用曾毅的话讲,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做好这些老知青们的服务工作就好了。所以这次的活动采用的不是以往那种迎来送往的方式,而采用的旅游团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要让这些老知青轻松自在地玩好、看好。
    曾毅把夏长宁送上了前往东王镇的中巴车,他肯定也要去东王镇的,费了这么大的事,成与不成,就看今天这一哆嗦了。
    车子越来越接近东王镇,夏长宁竟然有些坐立不安,他扭头低声问道:“小曾,你说红妮她会不会出现呢……”
    (未完待续)


第五六七章 正主露面
    曾毅看出了夏长宁的紧张,道:“那得看夏老你想不想见到她了。”
    “我当然是想见……”夏长宁张口就道,只是话到一半,又很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道:“其实还是随缘吧,见到了好,见不到也……其实也好。”
    曾毅就笑了笑,夏长宁这明显是话不由衷,只是曾毅也能理解夏长宁的这种矛盾心理。
    解铃还须系铃人,夏长宁被曾毅这么一岔,倒是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见到了好,见不到未必就不好,自己又何必强求呢?只是心里刚这么安慰了自己,抬头看到窗外那依稀有些熟悉的景物,他的心又不由自主地揪了起来。
    车子很快到达东王镇,镇子的路口黑压压站了一大群人,不但东王镇的领导在,有些年纪比较大的乡民听到这个消息,也特地赶了过来,看能不能遇到自己认识的人,镇子的入口处一时热闹非常,乡亲们凑在一块听年长的人讲着当年的故事。
    “那个,那个不是……”
    车子还没停稳,车上的一位老知青突然站了起来,激动地用手指着车下,大概是认出了当年的熟人,只是时间久远,一下想不起熟人的姓名,所以是又激动又着急。
    车门一开,老知青就迫不及待地下车,走进人群寻找自己认识的人。
    不大一会,人群中有人发出很豪爽的笑声,也有人发出了很悲伤的哭声,久别之后的再次重逢,物是人非的变迁,让每个人的感受在此刻都变得千差万别。
    过了足足半个小时,人群才稍稍平静了下来,在熟人的引领之下,老知青们开始重新游览以前待过的地方。每到一处,也是有欢笑快乐,有唏嘘感慨,有悲伤难过。
    最后来到距离东王镇有两里地的青山之下,夏长宁站在那棵苍松之下,激动地老泪纵横,用手轻轻抚摸着皲裂的树身,道:“还在……还在,这棵树还是三十年前的样子,一点都没有变……”
    身后的几位老知青也纷纷上前,他们对于这棵树都不陌生。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这棵树的样子跟夏长宁那张照片上的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曾毅站在一旁有些感慨,真的是韶华易逝,青松万古啊。
    转身往远处看了看,曾毅却没有看到照片中那座山神庙一样的宗祠。
    旁边的东王镇领导就解释道:“曾县长,王姓是东王镇的大姓,这里原本还有一座王氏家族的宗祠,但不幸的是在那场大风波中被破坏了。后来条件允许之后,有一些王姓的老人提出重建宗祠,考虑到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