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门 >

第158部分

庶门-第158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他们来的比我们都早,未必是准备查你的。这事情,你不,他们也不会到处。”
    身为京官,对于官员不得入私营的青楼规定都是很清楚,但外地的官吏就未必那么守礼,毕竟山高皇帝远的,他们在自己的治下,想哪无人敢管。地方有监察御史,这种事不涉及“大礼”,也没人会揪着不放。
    刘愈心,难道这柳媚儿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叫两个守礼守节的耿直之臣破坏规矩前来捧场?
    很快刘愈发现自己的推测错了,因为他还瞅到另一个人,这个人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无故出现在这里的。
    御林军总统领瞿竹。

第二百七十九章 回纥使节
    瞿竹当差并不像当初刘愈任御林军统领时那般闲散,如果说刘愈是兼差,瞿竹就是全职。瞿竹回到长安城后连吃住都是在宫里,这般出现在晓花楼,那只有解释为,要么是护送苏彦来此,要么是奉旨办差。刘愈提前一点风声都没收到。
    隋乂在青楼伙计的指引下上楼,晓花楼的一次危机看似解除,而此时瞿竹也见到刘愈走过来,在人多的地方只是抱拳行礼,话都不多言。
    刘愈稍皱眉,意思是询问瞿竹为何在此。瞿竹会意,低声道一句:“皇上也在。”
    果然是苏彦出宫,这么大的事情,若只是苏彦一时贪玩,不会在找了随行御林军的同时还找来闵少顷和马峰作陪,这两个可都是那种认死理的耿直臣子。而来晓花楼做正事也说不过去。
    “为何来此?”刘愈语气中带着几分恼怒,这些日子他没有去皇宫看管着苏彦,就怕苏彦闹事。
    瞿竹为难道:“先由属下去禀报皇上,由皇上对刘将军解释为好。”
    虽然瞿竹也认刘愈为他的上司,但事情涉及皇帝,他不敢擅做主张,只好先去楼上请示苏彦的意见。刘愈抬头看了看,苏彦并未在外面等候表演的开场,那也就是在某个屋子里。
    看表演就要低调,断然不会找闵少顷和马峰;若是办正事就应该慎重,应该将晓花楼封锁起来。现在两方面都不是,那就说明是想借用晓花楼的喧嚣作为掩饰,做一些不想为外人知道的事。刘愈想了想。现在苏彦要防。要么防突厥人。要么防即将进长安城的藩王,当然还有一种极端的可能,那就是防他刘愈,在这里商量除他的事。
    提前没有知会过他,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晓花楼在隋乂闹了一次之后,已经平静下来,所有没逃走的客人都在等候表演的开场。刘愈先行上二楼到李糜和隋乂的桌前等候,隋乂靠过来问道:“是何情况?”
    “皇上在此。”刘愈道。
    隋乂随即脸色灰暗。刚才在这里耍官威,本来被闵少顷和马峰看见就已经不好,没想到皇帝也在,那也就是说,如果事后他拿不出合理的解释,很可能要被降职或者罢官。
    “不用担心。”刘愈道,“过会我会跟皇上说,你是陪我来查这柳媚儿身份的,说怀疑她是柳丽娘便可。”
    司马璇儿带着几分疑虑从楼下跟在刘愈身后上来,她已经察觉到这几个朝廷大员神色之间的转变。之前嚣张无比的带着几分游戏的心态,现在却郑重其事。很可能是发生大事。而她作为一介女流,又只是被刘愈请来认人的,她很识相地没有太靠近听一下他们说什么。
    “司马小姐,一会你先暂且在这里休息一下,在下去楼上办点事。”
    刘愈说话时看到瞿竹已经从晓花楼三楼下来,而三楼不少客人都是身材笔挺地像是在观看,其实都是在巡逻,刘愈能察觉出就是御林军的侍卫。刘愈迎上瞿竹,瞿竹道:“刘将军,皇上请您进去。”
    刘愈更加弄不明白苏彦到底在房间里做什么,闵少钦和马峰继续坐在一楼的角落里,看样子也不急于上楼,而苏彦单只请他一人去见驾,不会真是想来个兔死狗烹“血溅未央宫”?
    “里面还有谁?”刘愈谨慎起见,多问一句。
    瞿竹此时不再做隐瞒,道:“里面还有回纥使节。”
    刘愈心中稍稍释然,回纥使节进长安城并非是秘密,但因为突厥人的突然插入,使得这支回纥使节队伍变得异常神秘,路上行踪不定,而且派出两拨假的使节队伍。事实证明他们防备的的确有道理,其中有一拨假的使节队伍遭到突厥人的伏击,死伤惨重。而杨烈也曾对刘愈汇报过,这一两天内回纥人就会进长安城,只是没想到苏彦会亲自来这种地方会见使节。
    这种事如果由袁博朗、蓝和或者是闵少顷中任何一人来做都很正常,唯独苏彦来不正常。
    “是谁让皇上出宫犯险?”刘愈停下脚步质问瞿竹。
    “是临清侯。”瞿竹道。
    刘愈一怔,如果说这是袁博朗和闵少顷的主意,可以想他们是希望跳过刘愈,跟回纥人达成什么秘密协定,让皇帝亲自来就是想事后不给刘愈反驳的机会。由皇帝亲自定下的盟约,臣子是不得非议的。
    但说是柴锦,刘愈还真搞不懂他要做什么,谁又会猜想到那颗榆木脑袋会想些什么。
    “临清侯……也在上面?”刘愈问道。
    瞿竹点了下头回答了刘愈。
    刘愈还真有些犯糊涂,怎么好像谁都知道了,偏偏没通知到他,如果这是在皇宫里的会面也就罢了,反正他最近没入朝,既然自己摆出这幅姿态也怨不得他人。可这是秘密会晤,商讨的也一定是结盟出兵的大事,这种事跳过全权掌握军权的他怎么都说不过去。
    或者说,苏彦有意在联同其他的大臣架空他的权力。这点最让刘愈受不了。
    刘愈可以容忍自己的谢权让贤,绝对不能容忍别人来明抢他的权力。身在高位,这点最起码的原则他肯定会坚守。这两者的差异明显,前者他可以继续躺在功劳簿上平淡一生,也不至于在朝中彻底失势,而后者很可能要伴随着刘氏一族的彻底毁灭。
    刘愈便是在这样一种带着几分猜度和恼怒的情绪下进了楼上的一个房间里。
    屋子里,除了两方随行的侍卫,大顺朝和回纥两方的人都不多,朝廷这面是苏彦、柴锦和右相袁博朗,回纥那边的使节代表一共是四位,都是留着小胡子穿着胡族衣装的异域人。
    当首的回纥人很年轻,刘愈之前了解到应该是回纥人的一位皇子。不过因为回纥皇族的老婆多,孩子也多,这样的皇子一般也不会太得势。用汉人的话说都是庶出。
    “哪来的家伙?”当首的回纥人见到刘愈突然站起,警惕着打量着刘愈,用不太纯正的汉语道,“可是突厥人的奸细?”
    “达都使节误会了。他是大顺朝廷的武义侯刘愈,朕的师傅,是朕请他上来。”苏彦解释完,看着刘愈道,“师傅,这位是回纥十九王子达都,代表回纥王出使长安的。”

第二百八十章 苏彦的自我
        突厥是北方草原上各个马背上的民族集合起来的,回纥是其中一部,先归于铁勒,在近几十年来分离出突厥,一次次在突厥强大压迫下西迁,比西域更近于大顺朝西陲疆土,处在大顺朝西北部与突厥的缓冲地带。
    回纥王一直接受了大顺朝廷的敕封,自回纥建国,王位传到现任回纥王突巴这一代,已经有六七代回纥王。而同时在大顺朝皇位上,只传承了四代。
    草原上的人,一般都比较短命,少有能活过四十的。再加上草原人崇尚武力,经常以武力来夺取统治地位,与此相比较的是突厥的汗位,这一年多以来就已经前后历经四任可汗,目前突厥的汗位争夺依旧还未消停。
    达都是回纥王突巴的第十九个儿,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也算回纥部族中的英才。达都听到来者是武义侯刘愈,肃然起敬,右放于前胸行礼道:“见过武义侯。”
    草原人马背上讨生活,一般是不屑于跟中土人联合的,回纥对大顺朝的态度一直不冷不淡,只是现任的回纥王突巴有野心,见到如今突厥因为可汗之位的争夺起了内部纠纷,才让达都前来跟大顺朝商议联合出兵的事。在来中原之前,回纥人也调查过大顺朝目前的政治情况,知道刘愈这个军事统帅在大顺朝军中的地位。
    刘愈的出现,并未影响到双方的谈判进程。
    原本双方已经商议到出兵的细节,刘愈在旁一听,心中就有些恼怒,这些事情的商谈竟然是在绕过他的情况下进行的。但他也稍微理解一些,因为回纥王达都所的大顺朝军队,一直指的的是大顺朝在北方边境上的边军,这部分的军队暂时还不在刘愈的掌控之下。
    在外的人也想不到,朝廷会在这样一个奇葩的地点用如此另类的方式跟回纥人结盟。到最后双方要签订出兵的协议,也没有再进行第二次商议的准备,似乎双方开出的条件都很容易让对方接受:大顺朝与回纥人一同出兵征讨突厥,平定突厥后回纥人占有土地,每年向大顺朝进贡,大顺朝则会善待回纥人如同自己的民。
    的好听,但这根本就是为回纥人做嫁衣,出兵劳民伤财,最后竟然要将土地拱相让。这不是当冤大头是什么?
    可刘愈又不好当众驳斥苏彦和一众大臣的决定,毕竟中原人对长城以北本就不重视,历来相信,只要北方的异族别闹事,相安无事,天下也就太平。遇上强势的王朝,也只不过在北方设立一些都护府,到年景差的事后再将都护府撤了完事。一代一代的北方草原人还是会持续滋扰中原的疆土,代代不绝。
    苏彦从商谈,到最后签订协议,自始至终都没问过刘愈的意见,就好像已经成竹在胸。袁博朗作为这次迎接回纥使节的朝廷特派大臣,在协议上签下了名字。这协议暂时就算草签完成。剩下一些细节,估计回头还要推敲。
    “顺朝的陛下。”协议签成,代表着达都任务完成,达都起身恭敬道,“我的父王在派遣我来这里之前,希望能获得陛下的一件信物,让回纥的民,相信这次大顺朝与回纥人结盟的诚意。”
    苏彦一听兴致挺高,摸了摸身上没什么“信物”,便将自己上的扳指取下来,要递给达都,却被刘愈拦下,苏彦和达都都是一愣,刘愈笑道:“此事容下臣跟皇上商议后再定。”
    “如此,也好,也好!”
    达都看着刘愈的目光中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大约是觉得刘愈舍不得皇帝轻易送礼物给别人。实际上刘愈没那么吝啬,再这事也轮不到他吝啬,他只是想跟苏彦一些帝王的原则问题。
    刘愈将苏彦请进了后堂,隔着门,外面正在跟柴锦等人言谈甚欢的达都就听不到,刘愈看了眼外面的人,转过头板起脸对苏彦道:“尊敬的陛下,您是不是觉得,臣在您眼前碍碍脚,事事您可以自行决定了?”
    苏彦像是个做错事的孩,紧忙解释道:“师傅,不是,您听我,其实……朕,我就是想做好一件事给师傅您,我也不是像师傅所想的那般一无是处。”
    “我何时觉得你一无是处了?”
    苏彦苦着脸道:“师傅,您平rì里不,但我也知道,您觉得我不是当皇帝的材料。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也不明白父皇为何会将皇位传给我,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父皇觉得师傅能辅佐好我当一个好皇帝。但我也不能事事都指望师傅您啊,所以这次回纥使节来,还特别明要在宫外进行商谈,我才让袁相选了这个地点。既安全,又不容易被突厥人发觉。我也是想让师傅您放心,不再为徒儿事事劳心劳力。”
    以前苏彦虽然没大本事,但重点是待人诚恳,这是刘愈最欣赏苏彦的地方。
    刘愈叹口气,现在不同了,苏彦虽然看似好像以前那般尊重他,但事事都在对他进行疏远,连一些曾经完全用不上的恭维话,现在的也是头头是道。什么辅佐当一个好皇帝的,苏彦这些,无非是想让他安下心,让他麻痹大意。
    以刘愈对事情谨小慎微的态度,眼睛里怎能揉进沙?
    刘愈不想再追问下,这样只会令师徒双方的关系更加僵化,刘愈道:“明rì下旨商贸司,将晓花楼收为官所。”
    苏彦一愣,不解道:“师傅什么?”
    “我是将晓花楼变成官所,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到官所里来谈,就不会遭人非议!”刘愈道,“你知不知道当皇帝最需要谨守的原则就是不能丢面,错了也不能认!你现在却在jì院里,跟外国的使节商议国家大事,若是传出,百姓们会怎么想怎么议论?到时还有谁会尊重你?”
    刘愈心中气愤,话也就大声了些。其实刘愈也是为苏彦好,刘愈将苏彦推上皇位,就是希望看到他成材,他不想用自己,只要好聚好散,他以后能远离朝堂也不想过多管。但现在却是别人把刀架在他脖上,一点点逼他远离这个他亲扶起来的皇帝。
    刘愈自问,的确还不能做到心平气和地放下中的权力,尤其还是在国家不稳的时候。
    “师傅,我错了。”苏彦低下头诚恳道。
    刘愈闭上眼,稍微心平气和了一些,淡然道:“出以后,告诉那达都王,就国礼当以国礼的方式相赠,而私人的馈赠不能作为国礼来对待。要保持起码的威仪,今晚早些回宫里,剩下的事交给右相和柴驸马做,这里不适合你呆下。”
    苏彦再次点头应是。
    刘愈也真是有点哭笑不得,本来到晓花楼只是看柳媚儿的表演,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上皇帝和外国使节商谈。他自认做事情不拘一格,他没想到苏彦办事的方法更是天马行空。本来刘愈没将袁博朗闵少顷等人太放在心里,现在看来,他们正在以一种他所不能及的方式在对这个新皇帝进行改造,他也到了必须要作出一些事情彻底遏制这种改造的地步。
    再想想刚才闵少顷和马峰看到隋乂在晓花楼下发威时隔岸观火的表情,刘愈更加愤怒。这个人留不得,刘愈在心中提醒自己。
    苏彦和刘愈没再多,毕竟外面袁博朗等大臣和回纥使节还在等候,进之前,新皇是一脸成功的喜悦,出来时却有点意兴阑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愈肯定没什么好话,令新皇心情郁结。
    “诸位爱卿,既然协约商定,朕也要早些回寝宫休息。”苏彦道,“接待达都王的事,就由刘将军全权负责,师傅,麻烦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