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门 >

第164部分

庶门-第164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王虎吞吞吐吐,刘愈道:“有话直说。”
    “是这样,昨日皇上亲审犯官钱回,结果钱回在堂上说了一句话,让朝中上下颇为不快。钱回被押回刑部牢房,昨晚御林军那边就来了人,钱回今天早晨发现自缢死在牢房里。”
    刘愈微微点头道:“你可知钱回说了什么话?”
    “这正是学生要说的。”王虎道,“家父昨日也曾在现场,他说,钱回当着皇上的面,说先皇是准备将皇位传位楚王的,被先生您篡诏立了当今皇上。当时还有很多大臣在场,都觉得这事不可思议。”
    刘愈早就知道钱回突然离开楚王被抓获事情不简单,原本那一番招供基本是在乱咬人。见了皇帝,他才会将实情说出来。这说明,在先皇驾崩之前,的确对钱回有过皇位继承人方面的交待。
    “那当时皇上怎么说?”
    “皇上没说话,不过袁相马上就加以驳斥,说当时皇上立遗诏时,他也是在场的,先生您并未有篡改之事。可钱回还是不服,被御林军卸了下巴,押回刑部牢房,这……先生,您放心,朝中都相信您的为人,绝不会相信那犯官的一番鬼话!”

第二百九十章 化解嫌隙
    钱回说的事,就算苏彦不信,他心中也会起波澜。
    这是刘愈早就预见到的。
    苏彦以前对自己很不自信,总觉得先皇将皇位传给他是选错人,直到天下太平以后,他才重拾信心,把这皇帝干的也风生水起。现在钱回的事情一闹,他又睡不着觉了。
    送走王虎和徐菜花夫妇,刘愈想进宫去见见苏彦,刚要起行,吴公公神秘兮兮地来找,说是皇帝传召刘愈进宫面圣。
    “皇上有何事,要劳烦吴公公亲自通传?”
    吴公公悲泣道:“武义侯,您去看看,皇上……从昨日到这会,还没吃过东西。谁劝都没用。皇上的身子可怎么办哪!”
    刘愈一愣,虽然他早就料到钱回的话会对苏彦造成打击,但没预料会到这步田地。
    刘愈紧忙随着吴公公进宫,苏彦并不在雅前殿,而是在个不起眼的小屋子里,用被子蒙着头坐在地上,旁边有壶水,不过看起来苏彦并不打算喝,皇后小鱼在旁边陪他坐着,见到刘愈进门,小鱼起身行礼告辞,倒让刘愈有些失礼,他只是个侯爷,居然受了皇后的礼。
    “起来!”
    等屋子里只剩下师徒二人,刘愈喝道,“在这坐着像什么样子,发生何等事你也记得自己是皇帝,不能颓废!”
    苏彦煞白的脸抬头望刘愈一眼,问道:“师傅,那钱尚书说的是不是真的?当初,是您改了诏书,硬让我当皇帝?”
    “一个罪臣的话你也能相信?”
    刘愈一把将他拉起来。让他坐在椅子上。苏彦把被子一掀。有些丧气说道:“师傅,虽然我不学无术,别人瞧不起,但我不是傻子。我父皇对七皇兄那是很喜欢的,而对我,连句和气话都不曾说过。以前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父皇会传位给我,现在才知道,原来都是师傅帮我。把我推上皇位的。”
    “我再重申,你的皇位是你父皇亲传的,当时袁相也在场,不可能有假!”刘愈语气坚定说道。
    “可钱尚书他……他是大顺朝的忠臣啊,他跟我七皇兄也没私交,据他说,他还有父皇的诏书。师傅,如果是真的,你就告诉我行不行?”
    刘愈在抽出张椅子,自己也坐下。正色道:“我问你,你父皇临终时选择皇位继承人。最担心的是什么?”
    苏彦一愣,道:“是,是……”
    “是淮王。”刘愈点出答案。
    “对,是淮王,师傅您曾经说过的,不管是谁当了皇帝,如果被淮王拉下马,那父皇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息。”
    刘愈看着苏彦问道:“那你父皇选择你,选错人了吗?”
    苏彦先是稍稍释怀,但马上又愁容满面道:“不是父皇选我选对了,是父皇选师傅选对人,如果没有师傅,我的皇位早就不保,淮王也当了名正言顺的皇帝。就算是师傅辅佐我七皇兄,他也能当好这个皇帝,他同样可以跟师傅联手,把淮王给灭了。”
    “这可不一定。”刘愈心平气和道,“你觉得你七皇兄,跟为师的关系如何?我是说在纳粮的路上发生的事。”
    苏彦想了想道:“不好。”
    “岂止是不好,简直是势成水火。你七皇兄做什么事情武断,何时听过我的意见?”刘愈打量了一下苏彦,苏彦点点头表示同意,刘愈续道,“你父皇是聪明人,这些事他不可能不知道,当时你父皇临终的事后肯定会想,如果安排我辅佐你七皇兄,以你七皇兄对我的态度不会加以重用,我也未必会尽心实意辅佐他当皇帝。而你父皇临终时,你七皇兄又不在长安城,谁敢保传位给楚王,京城不会出乱子?
    你父皇同样也知道,我跟你虽然年岁相当,但情同父子兄弟,如果让你当皇帝,我们君臣之间不会有芥蒂,扫灭淮王就更有把握。你父皇也许是动过传位给你七皇兄的念头,但他思虑再三,还是传位给你,这不正代表了你父亲对你的信任?”
    刘愈说的有理有据,但事实上还是隐瞒了真相。准确说,应该是先皇从来没动过传位给苏彦的念头,却被刘愈说的好像先皇有深谋远虑,可以预见未来一样。
    苏彦再问道:“师傅,您真的没有篡改遗诏?”
    刘愈故作不耐烦道:“那传位诏书就在国院存放着,你就没去看看到底有没有篡改过的痕迹?”
    苏彦把手伸到屁股后面,从身后取出一份诏书道:“我看了,的确没改过。不过这上面却是师傅您的笔迹,而且袁相说,在他到雅前殿时,师傅已经将传位诏书写好了,只是给父皇看过没问题。但至于是不是父皇临终前老眼昏花,他也不敢肯定。”
    刘愈心说这个袁博朗还真是没事找事。当时刘愈自问用的手段是天衣无缝,袁博朗看不出破绽就开始挑拨刘愈和新皇的关系。
    “那我问你,如果真是为师篡诏将你推上皇位,你现在就愿意退位,将皇帝还给你七皇兄?”
    苏彦一愣,想了想,似乎很为难,但还是很坚定地摇摇头。
    “这不就是了。是不是我篡改诏书不重要,事实也证明你当了个好皇帝,平定了天下,如果再驱除了突厥这一个大患,你将会名留青史,只要以后你以诚来相待你的臣民,那你将会成为千古留名的明君。”
    刘愈说的慷慨激昂,也让苏彦终于重拾信心。苏彦眼睛中有了神采,不过还是带着几分歉意道:“师傅,我错了。”
    “嗯?”
    苏彦脸上满含歉意道:“其实师傅一直在辅佐我当一个好皇帝,帮我平定了天下,可他们却说师傅是个权臣,让我疏远你……这次,应该是师傅领兵出征,没让师傅去,就是因为他们说师傅去会让您更加专权跋扈。是我对不起师傅。”
    “谁去不是一样?”刘愈道,“只要大顺朝的军队能取得胜利,比什么都重要,只是你别再听一些小人的谗言,以为我是要害你就成。”
    苏彦紧忙点头道:“不会,不会!师傅,您明天开始还是上朝吧,朝中心在没有您,有不少乱子没法解决,只要您在,我就放心了,以后也不会有人再离间我们的关系。”
    刘愈考虑了一下说道:“至于上朝之事,暂且还是先缓缓。有什么重要的事,你要找为师商量,尽管来找。但若我过多插手政务,本来就不合规矩,也难怪朝中的大臣会非议。有些事,你必须学会独自处置!”

第二百九十一章 作弊的倒霉鬼
    刘愈适时推出钱回,就是想点醒苏彦,老皇帝的确是动过将皇位传给楚王的心思。
    你没了我不行!
    钱回说的事,若苏彦相信,那篡诏的刘愈是维护他皇位正统的后盾;若苏彦不信,那他也该明白,老皇帝将他推上皇位并非因他能力高,而是因他跟刘愈的师徒关系。
    苏彦感觉自己成熟,可以撇开刘愈控制大局,单这么一件事,就让他意识到没了刘愈这个师傅他将很难立身于宫殿的龙椅之上,他必须要学会对刘愈的依赖。
    刘愈目的已经达到,就不再现出进取朝廷的态势,让苏彦感觉到他是无心于朝政和皇位的,以此来让他跟那些朝臣安心。
    刘愈打道回府,苏彦也恢复了以往的神态,不再做他萎靡不振的君王。在处理政务上,他更加勤勉克己,以求获得刘愈和朝臣的认同。
    四月十五,正是科举开考之日,作为主考官的刘愈,并没去试场监督,而是去城外迎接一批人进城,是齐方和张无诸。
    二人刚奉命从淮南调回,本来刘愈是准备让二人去边关接手边军,但因为朝廷大军出发要与突厥决战,齐方和张无诸这次回长安除了休假探亲,军务上只能训练一下新兵,等于是被赋闲。
    “定国侯的事属下在前线有所耳闻。”齐方试探说道,“不知令姐……”
    刘愈笑着拍拍齐方的肩膀道:“齐兄,跟我还这般客气做什么?都快是一家人。我姐姐跟小外甥被我父亲留在长安,我父亲也接受了你们的婚事。”
    齐方这一路上的担心终于烟消云散。他最担心的莫过于定国侯迁怒于刘愈。再迁怒于他。他们的婚事又要泡汤。听到刘愈这么说,齐方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就多了。
    张无诸骂道:“刘将军您不知道啊,他这一路上念叨了不知多少次刘家小姐,听的俺老张耳朵长茧子。东一句刘家小姐,西一句刘家小姐……现在他是开心了,回头那杯喜酒,可不能少了俺的。”
    齐方笑道:“一定。一定。”
    因为定国侯刘兆搬家回乡匆忙,对于这桩婚事只是首肯,在婚期以及形势上并未有所交代,现在刘愈作为刘家的大家长,需要给姐姐刘珏跟齐方的婚事安排一切,包括三书六礼方方面面。有银子好办事,很多细节不用他去劳心。
    “皇上赐封了新的府第给你们,这就带你们过去看看,以后齐兄当了我的姐夫,我也会经常过门叨扰。”
    齐方笑着应是。但他更想去见见年迈的母亲和牵挂的梦中人。
    不过刘愈带他去皇上新赐下的府第,一次满足了他这两个愿望。他的母亲已经从城外的家搬了过来,而刘珏因为没有定国侯府条条框框的牵绊,也可以时常过来照顾一下安人,这次齐方回来,她正巧在。
    张无诸早前已经回他的府第去看他那一大家子去了,刘愈过来就是想凑个热闹,顺便跟齐方的母亲商量一下婚礼的细节,见了人家母子重逢母慈子孝的场景,令他也有些感触。直到齐方从正堂拜过母亲回来,刘愈让他跟刘珏说点悄悄话,再到成婚之前,二人不会再见面。
    刘愈正百无聊赖在门口等候着,一名侍卫匆忙来见刘愈,汇报道:“侯爷,抓着个作弊的。”
    “作弊?作什么弊?”
    那侍卫提醒道:“就是在科场作弊的,几位考官将人给押了起来,等候您的指示。”
    刘愈这才想起今天还有全长安城乃是全大顺朝都在瞩目的科举在等他过去,要说他学问算不上高,出题和监考,他走走过场也就是了,这么一考好几天,他也不打算在学院那边呆着,这才一上午的工夫就出了乱子。不过好在舞弊的只有一个。
    “等会,本将军一会就过去。”
    刘愈进去跟齐方说了一下,齐方巴不得刘愈早走,他能跟刘珏多亲近一下。刘愈从齐家出来,带着侍卫策马到了学院,因为这里正在进行考试,学院内外都是戒备森严,刘愈进去,便听到乱哄哄闹声。走到学院正堂下,一个年轻的书生正在那叫嚷,说他没有作弊。
    “武义侯,您来了。”
    负责本次科举的官员,除了刘愈的挂名老丈人李延年,其他的都迎了过来。
    李延年因为刘愈“拐带”他女儿的事,一直跟刘愈不和。他甚至还去官府举报说刘愈拐带良家少女,但因为牵涉到的是朝中一等一的武将,李延年又拿不出实据,事情不了了之。
    “怎么回事?”刘愈指了指那气势嚣张的年轻人。
    “是这样。”王虎走过来说道,“我们在他身上搜出来这个,您看。”
    刘愈见王虎递过来的是张揉的全是褶的纸,忍不住一笑,这是打小抄的,属于拙劣的作弊手法。刘愈打开纸一看,上面写的居然是劝学篇,字也不多,要说拿这个来作弊,有点太荒诞。
    “你叫什么名字?”
    刘愈走过去,打量了一下这个尖嘴猴腮的书生,跪在地上也能觉出他个头不小,就是骨瘦如柴如同一根戳在地上的竹竿。
    “学生姓宋名刊,字效安。这位官老爷,您评评理,学生真不是作弊,学生只是拿这上面的内容来激励一下自己,不信您对对学生的试卷,绝对没用上面的文字……不对,是句子。”
    国学博儒易成简上前喝斥道:“考场之内不得私藏夹带,你来之前没人对你做过交待?”
    “这不能算夹带!”宋刊强词狡辩道。
    刘愈听的心烦,他本来就不想来学院这面对着群书生上火,他还想着早点回去把姐姐的婚事落实。
    刘愈看着易成简。不耐烦问道:“易学士。按照大顺朝的法度。科场舞弊最重判什么刑?”
    易成简一愣,没作答,这时宋刊听到要被判刑,狡辩的声更大。刘愈没好气道:“死不悔改,那就拉出去,砍了吧!”
    刘愈毕竟不是读书人,没文人那么好说话,随行的侍卫已经上去拖人。准备拉宋刊出去砍头,宋刊这下也没什么读书人的傲骨,开始大声求饶道:“官老爷您开恩哪,学生以后再也不敢了!”
    “不狡辩了?”
    “学生愚钝无知,是学生的错,求官老爷您饶学生一命。”
    刘愈咳嗽一声道:“那就拉到学院门口,打二十棍子,赶出学院了事。”
    宋刊一听脸都白了,刘愈这么判罚等于是剥夺了他再考的机会,真比杀了他还难受。二十棍子打不死人。他这么个文弱书生至少也要养伤半月。
    紧接着学院处处都回荡着那惨烈的喊叫声,考试的书生听的是毛骨悚然。不过和也正是杀一儆百的作用。刘愈出门回府时,扔给一个侍卫一两银子,让他拿给宋刊看大夫。
    刘愈也真没想置一个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