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门 >

第213部分

庶门-第213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你们瞎耗!”
    布幕用汉语说道:“我,代表着我们的赞普,这次的战争是我们输了,我们愿意接受战败国的惩罚。土地和财货,你们尽管开出条件。”
    刘愈笑呵呵道:“就喜欢爽快人。我开的条件也不高,就按一个战俘二百斤粮食,至于土地,也就是把楼兰国往东顺朝往西的这块土地,全都归于我们顺朝。这样如何?”
    刘愈开出条件,切突稍微松口气,她觉得这条件还真不是很苛刻。一个战俘二百斤粮食,算算顺朝人应该也没抓几个战俘,而楼兰往东的土地,大多数都是曾经楼兰国以及周边小国的疆土,本就不属于吐蕃人的,交出来也是理所应当。
    谁知布幕一咬牙,大叫道:“对半!”
    “那就阎王殿再见!”刘愈道,“一万四千战俘,二百八十万斤粮食。三千三百里土地,你就看着办,少一粒粮食,少一寸土,你和你的那些吐蕃人就去见阎王,你们吐蕃人多几个寡妇也不当回事。以后多生点孩子就行了,不过很可惜,没你的份!”
    刘愈说出这番话,布幕咬牙切齿,而切突则是惊骇到了。这几天她通过观察,以为战局真像刘愈所说的那样,吐蕃人不战自溃都跑没影了,谁知道竟然会有一万四千多的战俘。这应该还不包括吐蕃其他结盟小国的战俘。那也就是说,顺朝人在跟十倍于己的吐蕃联军交战中,不但大获全胜,还胜的非常轻松。
    “想的怎么样?你就说句话,如果觉得不好,那就直言嘛,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我就发发慈悲先送你去见阎王。嗯嗯,你黄泉路上也不会太寂寞,用不了多久,本将军会把你们的小赞普送去陪你,让你们一家老小在阎王殿重聚天伦。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大善人,切突小姐觉得是不是这么回事?”
    刘愈笑呵呵说完,那边的布幕已经气的浑身发抖了。不过现在是身在敌营,她今天本想解救出乌鲁将军,然后收拾残军,或撤退,或再发起决战,那也要以吐蕃人的将来考虑。谁知道她也正落入顺朝人的阴谋中,不但自己被俘,还使得吐蕃北部已经没有任何防守,顺朝人要进高原是易如反掌。
    切突本来跟吐蕃人是敌人,但在这个恶魔面前,她开始为布幕和她的族人感觉到悲哀。
    “国书,我签。”布幕最终还是作出了决定。
    她不但是为那一万四千战俘,更是为了吐蕃人的将来。这次折损这么重,而小赞普又年幼,就算是顺朝人没率兵进草原,仅仅是将她和那一万四千战俘杀死,吐蕃也会陷入内乱。那是她不愿见到的。
    “好,好。就是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布幕小姐这么识相,以后就麻烦多到长安城熟络一下,每次来也不用带多么贵重的礼物,就是……表达一下诚意就可以了。如果表达不出来,我们的皇帝陛下会很生气,你知道,这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刘愈又在提要求,“国书,还不赶紧准备?本将军怎么说,你们怎么写就行了。”
    这完全就是刘愈一个人狮子大开口了,不管刘愈提什么条件,布幕也只能忍气吞声接受,刘愈说话时一脸的傲慢,让切突看着都觉得有些不齿。
    “写好了?来,给布幕小姐,让她签上大名。你放心,本将军说话办事最牢靠,不会因为布幕小姐不识汉字而在上面加什么过分的要求。你就只管签,签好了咱再拿回去给你们的赞普签。回头再印个百八十份的散发一下,让楼兰月氏还有其他的西域国家也知道咱两国是多么的友好。”
    布幕拿起笔,整个手臂都在颤抖。这么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就这么签下去已经代表着吐蕃人遭受到巨大的侮辱,可为了她自己,为了赞普,为了吐蕃人的未来,这名字她又不得不签。

第三百七十七章 有借无还,再借还是不难
    刘愈所率的三千骑兵,经过几日的连续作战,将吐蕃人彻底打败。
    布幕代表吐蕃的赞普签了降书,刘愈本该履行承诺释放战俘,但因为吐蕃人一时筹措不出几百万斤粮食,刘愈只能继续扣押着这些人。用吐蕃人的军粮养活着吐蕃联军的战俘,刘愈又不需要自己去筹措粮食,等于是擒获了接近两万人的奴隶。
    刘愈在想,是让他们去修个长城好,还是修座土城好。
    大局已定,楼兰人的军队终于姗姗来迟,领兵的是布鲁汗,这个小白脸穿上一身戎装上台唱戏是把好手,但立在军中便显得很娘气。楼兰兵马来的不是很多,大概也就四五千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接收顺朝军队占领的城市,却发生了困难。刘愈不放权。
    切突很恼怒地去质问,质问的对象不是刘愈,而是布鲁汗。刘愈老远看了一下,布鲁汗跟切突争吵地很激烈,最后切突都差点拿刀砍人。刘愈看热闹的不怕事大,他巴不得切突把布鲁汗一刀给砍了。但他的愿望落空,切突虽然生气楼兰人对自己百姓被屠戮的漠视,但她还能保持理智的克制。
    “谢谢你。”最后切突和布鲁汗不欢而散,切突走过来对刘愈说道。
    “说两句好听的我不会把城市轻易还给你们。我说了是两天,现在都过了四天,时间不待人哪!”
    切突好像也无所谓了,淡然道:“有你们顺朝的军队帮我们守着城市,我们的百姓反而更加安居乐业。你们就继续占领吧。”
    切突这般无所谓。刘愈倒无所适从了。连一向讲原则的切突也不讲原则了?
    这么几座土城。连驻兵都有问题。占领着军粮谁来供应?
    “那个谁,我们再商量一下,你们拿点粮食出来,就当是把城给赎回去怎么样?”
    …………
    战事结束,下一步的战略在刘愈心中已经很明确。
    扫灭突厥,彻底不留后患。这样他就可以回长安城优哉游哉过悠闲日子。
    打定了心思,刘愈一刻都不想停留,把接近两万的吐蕃联军战俘押送着就往楼兰城走。什么城市赎金的他也不要了,楼兰的城就那么扔在那,谁爱要谁要。
    布鲁汗这时候开始去抢功劳,连顺朝撤兵,他们也不随同。
    大军还没到楼兰城,刘愈便得知楼兰城那边出了热闹事。因为布鲁汗率兵南拒吐蕃,刚占领了龟兹国的花剌人趁虚而入,花剌人在战力方面要比西域这些国家强很多,才两三天工夫,楼兰城就已经被占领了三分之一。楼兰人正在跟为数不多的花剌人在楼兰城里打巷战。
    “真是有意思。”
    顺朝驻留在楼兰城外的骑兵大约有三百人。这时已经撤离了是非之地,连同缇木尔。都已经跟刘愈的中军汇合。花剌人刻意不跟顺朝人起正面冲突,他们想的是速战速决,也没料到顺朝人回来的这么快。
    得到消息的刘愈命令大军驻扎,此时他们距离楼兰城还有将近一百里。
    切突忧心忡忡来中军大帐找刘愈,她也刚收到了楼兰那边的消息。
    “苏将军,你能不能拯救我们楼兰一次?”切突说话不再是强硬的口吻,而是用哀求的语气。这也是她第一次称呼刘愈为“苏将军”,“我们楼兰人会感念您的恩德。”
    刘愈叹口气道:“你们楼兰人自己的事,难道还要我们顺朝人插手?你们不是还有几千军队在南面?”
    切突想到那个唯利是图,宁肯看到自己国人受难也不愿意挺身而出的布鲁汗,便感觉到对自己国人的失望,道:“只要将军这次肯救楼兰,那楼兰日后便是顺朝的附属国,我们愿意年年进贡,以顺朝马首是瞻。”
    刘愈稍微思索了一下,不得不说切突的说法很切合顺朝的利益。但现在楼兰城局势混乱,城已经破了,要挽救回来也并非易事。
    再何况,切突毕竟不是女王,她说的话做不得准。
    “让我考虑考虑!”
    刘愈对楼兰人早就不爽了,这次就算要救他也不打算马上救,而是要等楼兰人彻底绝望再去。这样他就不用再受什么女王陛下、王夫殿下的窝囊气,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刘愈缓慢进军,一天行了五十里,还没到黄昏就开始扎营。切突忧心如焚,可惜她现在不再被允许进中军大帐见刘愈。
    刘愈在等楼兰人彻底崩溃的一刻。好在花剌人够争气,一天下来,楼兰的皇宫都被攻克洗劫,据说女王和王夫仓皇逃到了城东的军营。楼兰城现下已经失陷了四分之三。
    “差不多了。”
    刘愈算计了一下,楼兰城的覆灭很可能就是当晚了。如果再不出手,那回过头被花剌人占领了楼兰城再打就不易了。
    刘愈召开了简短的军事会议,之后派出三路兵马,一路大概六百骑兵,从楼兰城东、南、北三个方向援救楼兰城。这次为了彻底震慑花剌人,刘愈让人使出了看家的武器:土炮。
    中军也连夜开拔向楼兰城进压,这一路上所有人都能看到楼兰城的火光冲天。花剌人在与楼兰人交战时骁勇非常,但面对顺朝的火枪和土炮,他们彻底失去了分寸,开战不到一个时辰,残余的花剌士兵便逃出城,可惜因为他们骑兵的稀少,逃出城的花剌人也没能逃过被剿杀的命运。顺朝的骑兵在楼兰城内外三战三捷,等刘愈的中军抵达楼兰城,此时的楼兰城已经为顺朝军队所占领。
    “真是美好的一天。”
    刘愈没有着急进城,而是继续派兵在城里打扫战场。楼兰城因为这一战而变得萧条,罪魁祸首并非花剌人,而是顺朝军队的土炮。等刘愈第二天上午领兵进城时,南城门口的一条街两边,房子塌了一半。这仅仅是楼兰城残垣断壁的一处缩影。
    城中难民坐在街的两边,目送着顺朝的军队进城,他们现在已经彻底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切突不时下马慰问百姓,百姓也是报以感激,毕竟是切突把楼兰的援军带回来,此时的她在民众中的声望甚至能比得上楼兰女王。
    毁损严重的楼兰皇宫里,刘愈终于见到了楼兰国的女王,乎林女王。当然还有楼兰的王夫宁洛尔。刘愈以一个占领者总指挥官的身份昂首踏进楼兰人的皇宫,女王王夫还有楼兰人的官员亲自出来行礼迎接。
    刘愈径直走到乎林女王的身前,看着这个年近四十,有几分富态却也带着雍容和美貌的女王,笑道:“这位想必就是楼兰国的女王陛下,幸会,幸会!”
    如果刘愈以国使身份会见楼兰女王,刘愈是要行礼的。此时刘愈却是一脸野心家的笑容,脸上只是带着稍微的热情,谈不上敬重。
    在乎林女王的身后,还有楼兰的皇储楼兰国的长公主,看年岁已经有二十多岁,另外还有刘愈在月氏就见过的二公主和当日在皇宫见过的三公主。此时的宁洛尔怀抱着的襁褓中还有个婴孩,应该是乎林女王刚生的孩子。
    不管刘愈怎么霸道,现在的楼兰人只能迎合。刘愈没有太造次,在这次的迎接宴会上,他只是坐在一侧的当首位置,乎林女王和宁洛尔王夫坐在主座。此时楼兰人最关心的是顺朝的军队何时才肯撤出楼兰,而刘愈则关心的是赎金问题。
    城市是带不走的,楼兰城距离中原十万八千里,这年头交通不发达,顺朝要驻军相对困难一些。只要谈好条件,刘愈是不介意将楼兰城重新交还给楼兰人经营。
    因为双方的语言不通,而那个很不识相的布鲁汗又不在,负责翻译的成为切突,但其实楼兰国的二公主和三公主都是懂得中原语的,有时刘愈说的话她们便在母亲的耳边翻译清楚。
    在乎林女王得知顺朝人并不打算在楼兰国久呆,终于放下心,不过她还是很担心这个曾经被他们得罪过的顺朝使节,会趁机报复楼兰人,作出屠城之类的事情。在西域,一国覆灭之后城民被屠那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他们怕顺朝人没有耐心经营楼兰国,而是直接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乎林女王说了一句话,之后整个楼兰人的殿堂里便登时鸦雀无声,连切突脸上也带着几分变幻之色,道:“我们的女王陛下,提出想要将我们的三公主,曦伊公主嫁给您!”
    刘愈先是一愣,再看看女王身边那个羞赧的少女,登时觉得自己好像做了禽兽一样。这曦伊公主完全还没发育好,十三四岁,娇柔瘦弱。但他也知道,在西域十三岁也到了嫁人的年龄。
    “此事过后再议!”
    刘愈没说同意也没说拒绝,但他在心里已经否定了这桩婚事。他知道这时公然拒绝肯定会遭来楼兰人的敌视,同时也是对楼兰人最大的侮辱。毕竟这不同于普通嫁公主,乎林女王把曦伊公主嫁给刘愈,那就等于是带着屈辱性的“和亲”,而曦伊公主嫁过去也不可能保持高贵的身份,可能连侍女的地位都不如。
    “撤兵之事,不如明日再谈。”刘愈道,“我们不要楼兰人的城,也不要你们的人口,最重要的是你们的归顺,顺带……再借点粮食。借的数量是越多越好。”
    因为北方战事的旷日持久,刘愈也从张无诸那里得知了如今北方顺朝军队粮食的缺乏。光靠劫掠已经不足以维持顺朝大军的北上。这样“借粮”的好机会,刘愈当然不会错过。

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的远途(上)
    吐蕃和花剌子模先后打楼兰的主意,也先后溃败元气大伤。刘愈敲诈了吐蕃,他却不打算去跟花剌人计较,他现在想的是北方对突厥的一战。
    离开帅位日久,离家的日子更久,刘愈虽然疲倦想回长安城休息,但他知道现在只有胜利一条路走。军中的政变已经迫使他必须要拿剿灭突厥来交差,花集安到底听不听他的,他心里也没底。
    在楼兰城的最后一夜,刘愈选择在楼兰的国驿馆落榻,这次跟离开时不同,国驿馆内外都是他的侍卫队,没经过他的允许,就是乎林女王来了也要吃枪子。刘愈登上小楼,临别最后一次欣赏一下楼兰城的夜景,这次不但有点心,还有上好的葡萄美酒,酒是楼兰皇家的御酿。
    “我们是不是要走了?”
    缇木尔鼓起勇气登上小楼的三层,坐在那一边吸着鼻涕一边问道。因为这几天楼兰国的气温骤降,她得了风寒,而在这里又没有药,她也没觉得怎样变硬撑着。
    刘愈点头道:“对。我们随军出了楼兰,再穿过吐蕃一段路,就能进入你们突厥的地界,到时我们就可以脱离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