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门 >

第255部分

庶门-第255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这才惊悟,是刘文严。一切的猜测即将水落石出了。
    救灾人们有所疑惑之时,外面突然响起军旅行军时所用的号角,所有的文臣武将看向门口的方向,他们一眼便将刘文严从人堆里找出来。每个人都心说一句:来了。但再仔细看,他们内心的惊惶更甚,因为刘愈也并非走在最前,而是跟一身戎装的女军主帅徐轩筑一起,护送着一名身着衮衣,却没有呆冠冕,只是用发髻将头发盘在头顶上的一名少女走进峰翠宫。
    再看少女身上的衮衣,完全是帝王的制式,左日右月万象撰文,以五爪金龙为纹章。
    一时间朝堂之上,同时出现两个帝王。更令百官惊讶的是,眼前的少女他们没一个认得。
    在少女之后,除了一身王侯服的刘愈和一身戎装的徐轩筑,还有御林军总统领瞿竹及以曲宁为首的女官,少女拖着长长裙摆的衮衣走到正殿玉阶之下,与正面相对的苏彦一个对视,苏彦没有下来迎接,也没有动。只是目视少女走上玉阶,立于龙椅之前。等她站定,才将自己的右手轻轻放在随她一起登上玉阶的刘愈的左手之上,稍稍侧起头望了刘愈一眼。
    苏彦乖乖让向一边,等于是让出了皇帝的宝座。
    峰翠宫里的人这才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朝会,而是一次禅让大典的前奏。而身着龙袍的少女也不是别人,正是先皇之女,刘愈的妻子十四公主苏琪。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六)
    当初苏彦登基是赶鸭子上架,他在匆忙无措间便当了皇帝,之后他这皇帝干的也风生水起。岂料新元未及两载,天子再度更迭,而始作俑者依旧是当初推苏彦上位的刘文严。
    上次刘愈推的是徒弟登位,这次直接将妻子扶上龙椅。
    琪儿立在龙椅之前,面对着下面的文臣武将倒也淡定自若,其实她内心还是很慌张的。
    昨日她在刘愈进宫之后等的焦急,一直到快黎明时才朦胧睡去。也就在此时,徐轩筑带着女兵回到家,将琪儿从睡梦中叫醒,匆忙为她换上一身宽大的衮衣,连妆容都来不及仔细收拾,便将她接来皇宫。因为时间仓促,关于一些帝王之礼徐轩筑又不甚了解,只好求助于宫中女官,也就是曲宁,曲宁虽对刘愈一向横眉冷对,但她倒也识相,知道琪儿即将会被拥立为帝,配合着跟琪儿讲解帝王之礼。
    琪儿本来焦躁不安的,但在见到刘愈之后,她也就安定下来。之后也就是在刘愈和徐轩筑相陪之下来峰翠宫这面走个过场,真正的登基大典并不会在当日举行。
    此时玉阶之上,一旁的苏彦恭敬地低下头,双手奉上了以朱砂写就的丹书,下面的大臣不用猜就知道这是一份禅位诏书,自古相传,只有皇帝退位诏书或者是勤王诏才会以朱砂红字写就。
    这也代表,从今日起苏彦将不再是皇帝,而十四公主苏琪将会成为天下之主。
    琪儿接过诏书,苏彦退到一边。而琪儿看了刘愈一眼像是在请示刘愈下一步如何做。刘愈用目光看了一边啼啼哭哭不止的吴公公一眼。琪儿这才好奇打量着吴公公,将诏书递过去,用的还是双手。
    吴公公哪里敢接,匆忙跪在地上磕头不止,刘愈叹口气,看来曲宁在讲解这些细节方面做的不是很完善,他也只好做一个“中转站”,接过琪儿手上的诏书。再转递给吴公公,吴公公这才拿着诏书从地上爬起来,当中宣读。
    “予闻皇天之命不于常,惟归于德。故天授予尧,时其宜而尊于常。丕无道,不尊天常而民共愤之,天年归秦……朕自登基以来,上愧于天授,下愧于民离,外不能平夷狄。内不能安社稷。予虽不明,敢弗龚天命。格有德哉。今便祗顺天命,出逊别宫,皇天当有德者居之。今宣布天下,以时施行。”
    吴公公读到最后,早已是老泪纵横,本想嚎啕大哭,但当他回身想将禅位诏书归还给刘愈见到刘愈一脸的凶相,他便将泪给收住。刘愈一把将禅位诏书抓了回来,再瞪着下面的文臣武将,神色中多有威胁之意。
    苏彦退下玉阶,跟苏碧夫妇站在一起,三人先是下拜,其余文武大臣岂会不识相?昨日一宿的不安宁,最后却是皇家人内部和平解决,或许这也正是皆大欢喜的结果,顺朝宗庙祭祀不断,刘文严再怎么浑,但也不至于造自己妻子的反。文臣和武将想到这些纷纷一同跪拜新皇,口呼万岁不止。
    在拥戴声中,琪儿坐上了龙椅,而刘愈则立在她身旁像一尊门神。
    这是一个简单的登位仪式,并非登基大典,按照皇帝登基的礼节,登基大典基本要准备好才能进行,其中还包括丧孝等内容,但这次新皇登基不同于以往,是禅位,在大礼上很多步骤可以省略,但也马虎不得。
    琪儿坐上龙椅,刘愈马上从怀中拿出另一份诏书,这是新皇登基后的“安民诏”,琪儿接过,转递给一边的曲宁,吴公公因为是苏彦的拥趸,新皇登基后也确定他将会“告老还乡”。
    曲宁相比于吴公公就要有仪态的多,她就好像是新女皇的发声筒一样,一开口便让人感觉到语气的不卑不亢,刘愈甚至都觉得,既然琪儿要当女皇,身边有几个女官辅佐也不失为一件美事,至少琪儿不会那么抵触,也更容易适应当皇帝。
    “安民诏”内容很多,但总结起来却不麻烦。
    朝廷文臣方面没有调动,旧朝的大小旧制依然不便,等于是一个平稳的过渡,没有提出什么新皇登基三把火的大举措,至于在安长安城及四海之民方面,在安民诏中确立了轻徭减赋的休养生息举措,这也是向顺朝国民传达一些信息,在平定了突厥之后短时间内朝廷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争来消耗民生。
    旧制不变,而苏彦的新政也就等于是胎死腹中,原本朝廷筹备的以少壮派为主的一个改革部门等于是就地解散。而对于此次军事政变的论功请赏,因为场合特殊不宜立刻作出,安民诏中只是以“有功者赏,论罪当罚”一笔带过,光是这句话,就足以引起长安城官场的一次轩然大波,新皇登基,只要看谁不顺眼,总能给他归到“罪人”行列中。
    虽然在人事方面没有做太多具体的安排,但在苏彦的身份上,却是在安民诏中有提及。苏彦不再是皇帝,本来要被囚禁到死,以后不再有见天日的机会,但新皇却“格外开恩”,只是将苏彦降格为“南王”,至于封地和俸禄虽然在诏书中没有提及,但至少也是郡王级别,光是此安排便让人感觉到新皇对苏彦的礼待。其他人还不知道刘愈已经准备好将苏彦送出长安城,让他到自己的藩地老此一生。
    在安民诏的最后,提及的是登基大典的具体时间及准备工作安排,以左相蓝和为总领事,礼部尚书黄程为副手,着手安排这次的登基大典事宜。聪明人也很容易从这道命令中察觉到,蓝和应该要失势了,让他统筹登基大典正是准备将他赋闲,为日后罢他的相位做准备。
    右相韩升,摇身一变恢复了独相的殊荣,朝廷大小事情都将出自他手,地位不同于前。
    安民诏宣读完毕,百官跪地接旨,其实这也是一种向新皇宣誓效忠的姿态。而随着简单登基仪式的结束,百官要撤出峰翠宫,新皇会逐次召见各部各衙门的大臣,盘问各衙门的具体情况。这是新皇对朝政了解的一种方式。
    没单独照对过新皇的,还要继续在皇宫里等候。而被皇帝召见过的,则可以回家,虽然此时的长安城依旧处在戒严当中。

第四百五十四章 君臣之礼
    琪儿在峰翠宫会见过六部的主事人之后,再回到雅前殿,依次召见军方和长安城各衙门的官员,凡京官六品以上,在两日内都会相继面见皇帝一次,虽然大多数只是随在人群后面走个过场,但其规模和严谨性已经超过历次新皇登基。
    说是见新皇,其实要见的还不止新皇,刘愈也会在旁,话是皇帝说的,但说什么话基本都是刘愈起拟的,琪儿问完得到的答案也并不需要她继续追问,会有女官在旁负责记录。在新皇登基之后,曲宁的地位一下子变成新皇的“秘书”,近乎要负责新皇的一切衣食住行及言谈举止。
    正月初六从正午到日落黄昏,琪儿光是见大臣就见了两百多个,她还是强打者精神会见着,每当有大臣出去,她总会嘟囔着嘴很委屈地看刘愈一眼,刘愈明白今天的琪儿承受了太多压力,这些日子她又休息的不好,刘愈只好先暂时停下来把一些事情延后,赶紧把几件重要的先完成。
    “累了?”
    送走了内库礼司衙门的官员,刘愈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琪儿的身边问道。
    琪儿原本摇摇头,但见到刘愈关切的眼神,却又有些委屈地点点头,今天对于她来说太特殊了,突然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变成女皇,换做是谁也会接受不了。琪儿过了这个年虚岁才十七,有很多事她还不愿去想,更不用说去想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相公,我们什么时候回家?”琪儿眼巴巴望着刘愈问道。
    一边曲宁投过来的目光有些怪异。刘愈瞥了她一眼。曲宁才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整理今天的记录文稿。刘愈叹口气。大概是琪儿还没搞清楚当一个女皇到底意味着什么,对琪儿一笑,解释道:“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当皇帝就要留在皇宫里,就像你的父皇一样。”
    “啊?”琪儿一听马上愁容满面,“那相公呢?还有……轩筑姐姐,韩家姐姐她们呢?”
    刘愈被问的语塞,这恐怕没人能回答这问题。
    虽然顺朝旧制中一直没有限制女人继承皇位。但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琪儿一个人当了女皇,最要命的是,琪儿不但已经嫁人,而且她的驸马还有多位妻子,她还不是长房。这就涉及到礼法的问题,到底女皇的丈夫,还有她丈夫的其他妻妾是否能居住在皇宫,饮食起居的规格等等。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国学院的那些老学究讨论一下,十天十夜也不会有结果,这本就是个令人很纠结的问题。
    “我……和你的几位姐姐暂是不能住进来。”刘愈想了想后说道。“琪儿你也不用怕孤单,我会经常进皇宫里来陪你。”
    “那……那琪儿不当皇帝了。琪儿要回家……”琪儿说话时眼泪倏的流下来,一想到要远离刘愈一个人在皇宫里孤苦伶仃,就好像一辈子要青灯古佛一样了然无趣味。对于她来说,身边人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母亲刚离开长安城回了家乡,她就剩下刘愈这个丈夫还有徐轩筑等姐妹,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她感觉世界都要崩塌了。
    刘愈抱住哭的很伤心的琪儿,转而看着一边唉声叹气的曲宁,没好气问道:“曲医女,不知按照旧法,我们一家人是否可以搬来皇宫?”
    曲宁抬头打量了一下刘愈,丝毫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敬,似在仗着被人所求刻意摆架子。
    “帝王废立之事,小女子能插上话?”
    曲宁这**的一句,刘愈不以为怒,反而惹得一笑。曲宁这是在变相挖苦他,你既然连皇帝都敢擅自废立,还在乎什么礼法?你想搬进来谁能拦得住你?
    刘愈一想也是,他也是有点太过于拘泥于礼法,觉得应该平稳过渡,让朝野上下非议之声尽量少一些,以让琪儿的皇位坐稳。可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军方的高压姿态,那些文官和武将能屈服就怪了,现在也毋须去管他人怎么想,只要自己觉得妥当便可。
    “那好,我们一家人就搬进来。”刘愈拍拍琪儿的后背,笑道。
    “真的?”琪儿破涕为笑,只是惊喜了一下,又问道,“那娘亲可以吗?”
    如果琪儿不提林妃,刘愈的心情还挺好,一提及,刘愈的心情难免就要沉重一些。是他将林妃逼的自愧见人,要避开女儿和女婿单独避回老家。可她一个妇人,什么都不会不懂,回到老家又会得到怎样的待遇?
    刘愈想着心中也就难免多了几分担心。
    现在琪儿登基为帝,那林妃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本来应该早些将林妃接回来享清福。但因为琪儿登基未稳,又适逢要收拢关中军权及地方官员的权力,以及神秘力量在长安城中不断兴风作浪,这一切使得要接林妃回来似乎是困难重重了。
    要急,也不急于一时。
    “可以,不过要过些日子。”刘愈若有所思道,“现在长安城尚不太平。”
    琪儿很懂事,没有提过分的奢求,只要她知道刘愈是想接她娘亲回长安城便已经足够。
    琪儿稍微收拾了下心情,又准备要见几个不得不见的“功臣”,便是在这次政变中居功至伟的将领,齐方、花集安、张无诸、霍病、何茂等人。为了彰显新皇对这些将领的倚重,不但在雅前殿赐了座,皇宫里还准备了宴席来宴请,到时刘愈和徐轩筑以及琪儿都会出席,与会的除了这些将领,还有右相韩升及隋乂李糜二人。
    会见完将领,在准备宴席的空隙,刘愈已经将长安城一些要职的任免决定作好,虽然文官方面暂时不适宜大动,但在武将上必须第一时间更换成信任的将领,控制朝廷要以控制军队为先。刘愈将所列的清单交给齐方,让他将这些将领暂时调往各处,在长安城解除戒严之前,一切的调度必须要出自刘愈的命令,这也是刘愈所作出的硬性要求。
    “相公,好累。”琪儿伸个懒腰,看着刘愈问道,“可以吃饭了吗?吃完饭,琪儿想睡一觉,就在颍翠殿那边,那是琪儿从小住的地方。”
    当得知一家热闹可以在宫里常住,琪儿马上想要回“家”看看,在搬出皇宫以后,她便想皇宫里那个家,还有皇宫里一些熟悉的女官,那都是伴随她成长的记忆。
    “嗯,一会再去。现在还有一个人你不得不见。”
    在琪儿疑问的目光中,刘愈让侍立的女官出去通传,将在外等候的商贸司少监隋妤给叫了进来。
    今日的隋妤没有穿官服,只是一身普通女儿家的冬装,显得有几分单薄平素,走进来后,她恭敬地对新皇叩拜请安。因为她经常去刘愈家中做客,琪儿早就跟她很熟稔,见到平日里那个大风得体的隋家姐姐给自己下跪,琪儿马上从炕上跳下来扶起隋妤,隋妤受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