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门 >

第274部分

庶门-第274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也被刘愈调动了起来,京兆府以缉盗为名,在长安城中展开撒网式调查,可几天下来,网已经撒的够大,就是一条鱼也没捞上来。
    就在刘愈感觉自己被人耍了一次,什么事都不会发生时。闰二月初七,从南方星夜传到长安城一份密件,密件于当晚刘愈都已经入睡之后传到宫中。刘愈被徐轩筑叫醒出来,拿过密件一看,登时愣在当场许久不语。
    刚封为南王的苏彦,在远赴南方藩地的路途中,行到江右地区中南部时,突然遭到不明身份武装的袭击,随行车队侍卫和女眷全部遇难,而苏彦下落不明。

第四百八十六章 没有头绪的战争
    面对这样一份密件,刘愈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没有想到,此次送苏彦去南方竟会害了他。
    这一切,都好像是他的阴谋一样。
    刘愈觉得有些对不起苏彦,就连刘愈将苏彦赶下台时,心中也无今日这般巨大的亏欠感。苏彦就好像他的一个不争气的孩子,虽然有叛逆,也有犯错的时候,但那毕竟只是个孩子,没有一个父亲会送自己的孩子去死。
    刘愈在沉默许久之后,长呼一口气,振作了一下精神,马上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
    刘愈现在不管别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还要调查清楚到底是何人屡次跟朝廷为敌。这一切都需要花人力和物力去调查。
    军事会议上很平静,其实与会的人,除了刘愈之外,没人对苏彦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对于他们来说苏彦死了或者是更好的事,这样就少了一个后顾之忧。其实也会有人想这是不是刘愈幕后指使的,但从刘愈那严肃而震怒的表情来看,刘愈在事前显然是不知情的。
    花集安道:“长安城距离江右之地山高水远,派人过去怕早已断了线索,此事应交由地方来查为妥。”
    花集安的意见虽然中肯,但刘愈听不进去,在刘愈看来,江右之地也算是中原的腹地南垂,地方守备部队都是曾经被他敲打过的靖王的兵马,这些人连有大批的贼匪进入自己的境内都不能获悉,指望他们来调查此事就好像明摆着准备将真相石沉大海一样。
    “此事事关重大,很有可能是叛乱之前的前兆。”刘愈道。“还是由长安城派出一位值得信任的武将。挟领地方兵权。顺带调查此事才是上策。”
    花集安问道:“那何人合适?”
    刘愈从众军将中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有些心不在焉打哈欠的霍病身上:“勇侯去比较合适。”
    “我?”霍病大叫道,“不合适不合适,我最近忙的很,没时间去南边,你还是找别人吧。”
    敢当着众将的面,公然与刘愈唱反调,还是在刘愈十分冷酷严肃的时候。这与会的除了霍病没有别人。
    花集安有些为难道:“将军,勇侯虽然有勇,但谋有不足,此次去以调查乱党之事为先,派勇侯去怕也是不合适。不如由属下前去调查,星夜赶路,十日便可赶到。”
    刘愈看了花集安一眼,其实刘愈并不太想调花集安出长安城,主要是花集安曾是淮王叛将,而此行又是往靠近淮地的江右去。若是花集安跟淮王余党有所勾结,那可能是纵虎归山。
    说到底。刘愈对花集安并不是十分信任。
    刘愈道:“此事应该是乱党所为,而乱党应该跟岭南军事派系有关,此趟前去并非只为调查,更要稳固地方守备,防止岭南派系反叛之事,因而勇侯去或许更适合。”
    刘愈说到这,想了想又补充道,“但既然云亿侯有意先去,不妨二人分别出发,云亿侯以朝廷特使身份先行出发,勇侯等调集部分新军调往南方视察团练,再动身不迟。地方若有乱党,你们二人可便宜行事。”
    刘愈如此说,等于是派两个人去,而且两人互不干涉,不是以上下级关系而去。花集安虽然是武将,但会以文官钦差的方式到地方去调查,而霍病则是以视察团练为名前去。一文一武,刘愈也更放心。
    霍病一百个不情愿,不过还是勉为其难答应下来,回去同花集安一同准备往江南的事。
    军事会议结束,刘愈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或许是苏彦此行之前就已经感觉到危险,他竟把孙小鱼留在了长安城,如此一来,就算是他出了什么事,苏彦也留下了骨血。刘愈在想要不要将此事告知孙小鱼,想了想也算了,算算孙小鱼也快要分娩,这时去告诉她这个噩耗无疑是对她的打击。
    尽管刘愈刻意未将苏彦遭遇乱党下落不明的事隐瞒,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朝廷里就有了传言,说是南王在往藩地的路上出了事,至于是怎样的事他们还不清楚。
    之后几天,更多的消息传到了刘愈这里。
    苏彦遇袭的时间,闰二月初三,也就是在柳丽娘送来那封信的第三天,事情很巧合,让刘愈想到柳丽娘或许是已经提前知道了消息,又不方便写信,只好用特别的方法对刘愈作出提示,但因为刘愈提前没有想到会是苏彦的事,再加上信本身就有耽搁,使得刘愈对此事的发生猝不及防。
    苏彦遇袭的地点是在江右通往凌州的官路上,事后地方守备部队赶到时,苏彦随行车队所有人都被补了刀防止存有活口,乱党所用方式也是极为残忍。随后地方官会同地方守备部队展开调查,也是无一所获,乱党在袭击完苏彦的车队后就随同苏彦一起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刘愈展开地图看了看,事发地点距离南方负责镇守梅岭峡谷道、川琦道的梅关府很近。
    因为岭南历来被认为是“蛮夷之地”,而岭南少数民族又被称为南蛮,因而历代朝廷对岭南都是严防死守。从湖南再到江右南部再到福建西南之地,五岭之地,朝廷设下了很多关口来防止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地方守将拥兵自重,很多都已经形成了地方的土皇帝。朝廷基本也无须对地方作出赋税上的开支,地方守将可以自行纳税,管理地方,就连行政权他们也基本是一把抓。
    本来朝廷对岭南也是一种放任的态度,岭南属于三不管的地界,只要是地方没有大的叛乱发生,地方守将向朝廷所奏请的事一般也都会准许。这也形成了地方独特的军事行政体系——国中国。
    时至今日,岭南军事派系中,有五六家,每一家都是一个国。
    这些小国,以地方军事派系为划分为“府”,这些“府”都很小,一般只有一座大城加上关口和城镇,人口不过数万,就好像一个堡垒一样,地方汉族百姓需要得到这些军事派系的庇护,而他们也需要缴纳赋税来维系军事派系的运作,男丁战时为兵,不战则为农,地方征兵、纳粮皆是由“府”的最高首脑来负责。
    顺朝也只有在岭南这一处地方,实行的是府兵制。
    刘愈想起来当日柳丽娘帮刘愈抓乱党时所提出的交换条件,就是朝廷要处决江南五大军事派系首领及其辖内主要将领,当时刘愈就感觉到,其实柳丽娘并非是中原人,而是来自于岭南少数民族。刘愈更猜想,柳丽娘师徒之所以会帮淮王谋事,是想借助淮王的力量来发展己身,让岭南少数民族不再受到汉族王朝的欺压。
    刘愈很能理解这些少数民族之人对汉族王朝的痛恨。
    朝廷在南方的各“府”将岭南肥沃平坦的土地占领,少数民族要为生,要么投到“府”的治下,缴纳沉重的赋税,还要服劳役,要么只能往南迁徙到山中与外界隔绝。在“府”的领地内,人口分为几等,汉族是最高等的,拥有特权,而汉族的兵也是最安逸的,就好像府里的禁卫军,冲锋陷阵时在后面,而少数民族的兵则充当敢死队一样的奴隶兵。而上阵时,其实他们的敌人也是他们的同族之人,同胞相残,这也是很残忍的事。
    在岭南各“府”内,并不阻止蓄奴,因而很多少数民族百姓活不下去就会卖身到府里为奴为婢,受着汉族人的欺压,尽管南方少数民族近百年来反抗不断,但因为南方铁资源的稀少及开采难度非常大,又缺乏中原先进的冶铁工艺,使得少数民族人的武器落后,与各府的兵作战中长期处于劣势。
    南方少数民族虽然名义上是大顺朝的子民,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政权,而少数民族跟汉族之间也是水火不相容。
    刘愈猜想,此次袭击苏彦车队的,要么是地方的府兵,要么是岭南的少数民族。但要穿过岭南伏兵的管辖地和一些关口实行这次的恐怖袭击,就算是岭南少数民族所为,那也跟“府”脱不了干系。因为苏彦本身就是去挟制各府的权力,当“南王”的。
    “还是我操之过急了。”
    刘愈看着地图自己慨叹了一句,如果等岭南彻底平定之后再派苏彦去,就不会送他上绝路。刘愈也是因为朝廷没有资源来打这一仗,加上地方上又没有发生叛乱,刘愈想的是平稳的过几年再去解决岭南的问题,但现在看来,岭南的问题已经摆到了桌面上。但现在的问题还是——朝廷没有银子。
    刘愈更想不出这场仗到底怎么打。
    岭南各府其实都是在朝廷的治下,之所以会形成岭南独特的军事行政体系,也是朝廷多年放任自流的结果。岭南各府的首脑也并未作出其他与朝廷为敌的事,朝廷要平剿他们,就意味着要树他们为敌,那就等于是自找麻烦。而如果是朝廷出兵协助府兵来平岭南的少数民族,也是师出无名,刘愈更不想把岭南各民族推出国门,让他们更加痛恨汉人。
    要解除千百年来传下来的民族矛盾,谈何容易。

第四百八十七章 宫廷琐事
    天逐渐回暖,长安城恢复了以往的繁华与热闹。虽然大顺朝与西域诸国的国书没有签订,但这并不阻碍胡商来往长安城,长安城中的胡商遍地,让人们似乎见到兴盛王朝的初始。
    闰二月,在往常年也到了三月间,只是相比于三月还是稍有些冷。刘愈收拾了心情,在宫中静养了几日。
    南方依旧没有消息,花集安和霍病去了有些日子,刘愈很安适地等候着消息。
    闰二月二十上午,刘愈在颍翠殿内坐在书桌前,面前一杯热茶,安静地看着评书本子。琪儿在一边读着书,不过对琪儿来说,刘愈给她的书太过于深奥,以至于不时要问刘愈些问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什么知呀知的,什么意思?”琪儿等着大眼睛看着刘愈,琪儿似乎很享受这种不时打断刘愈看评书本子的节奏。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多简单的意思,好好读,再有不懂的直接问曲医女便可。”
    琪儿瞅了对面正在为徐轩筑检查身体的曲宁,撅了撅嘴,继续读着。而在曲宁和徐轩筑那边,曲宁已经把完脉,正在问徐轩筑一些女儿家的问题。比如说上一次天葵的具体时间,还有近来身体的休养,最后曲宁瞅了瞅刘愈,问了徐轩筑一个相当**的问题,徐轩筑登时也不知如何回答。
    “我说曲医女,让你来是照看我夫人身体的,你问东问西这是准备揭人**?”刘愈脸上带着几分不满道。
    “临王殿下说话好生风趣。何为揭人**?夫妻房事本属平常。为医者问询难道有不妥之处?可知道。房事对胎儿影响极大,临王殿下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刘愈登时很无语,这曲宁,仗着是医女的身份有点太得瑟了。她一个未出阁的闺女家,说这些东西还真不感觉脸红,有时候刘愈感觉这曲宁应该是被柳丽娘遗害不轻,思君心切到思觉失调了。
    但怎么说这都是当医官的,轻易刘愈也不跟她为难。万一自己有病有灾的,她给“不小心”错开两味药就不太妙了。
    端起评书本子,刘愈决定不在屋子里呆了,道一声:“我出去走走。”便拿着评书本子去了门外。琪儿一手拿着书,一手抓起刘愈的茶杯像一个小跟屁虫一样随刘愈出去,她还想多叨扰刘愈几个问题。
    见二人出门去,曲宁才收回目光,叹口气道:“不知姐姐怎就看上了他。”
    这问题好像是在问徐轩筑,二人本来就是闺中姐妹,虽然身份有别。但说出来也无伤大体。徐轩筑淡淡一笑道:“或许妹妹你将来有了意中人就明白我心情了。”
    曲宁闻言再叹口气,徐轩筑脸上的幸福感是伪装不出来的。在她看来。徐轩筑这样一个巾帼女英雄也被刘愈给“带坏”,就连刘愈造反,徐轩筑也在背后帮衬着。
    其实曲宁也老大不小了,过了这个年已经二十岁,这年头属于老姑娘了。曲家本来在长安城就名不见经传,经历了这两朝之后,曲家虽不至于没落,但也不比曾投靠徐翰时的辉煌。曲家也曾为曲宁张罗过婚事,但曲宁身在朝廷有官职在身,本身很自立,曲家的长辈也开明,也就没做勉强。
    不然她不想嫁也早就嫁了。
    曲宁并非特别挑剔的人,只是难免会想到英姿飒飒的“柳公子”,心中有了记挂的人,有了个很好的比较,其他的官家公子哥在她看来就属于一个个的花瓶中看不中用。
    “徐姐姐,不知可否帮妹妹一个忙?”曲宁突然有事相求道。
    “妹妹只管说。”
    “其实,就是像临王打听一个人,柳家的公子……不知现在何处。”
    徐轩筑见曲宁扭捏的模样,大概也猜到了这“柳公子”是她什么人,一笑道:“回头一定帮你问问。”
    …………
    皇宫内廷里,刘愈出了门被暖风一吹,也就失去了看书的兴致,内廷奇花异草不少,到了春天,很多都已经是含苞待放。刘愈正要在御花园里好好走走,琪儿在后面追上来道:“相公,相公,你的茶……”
    刘愈停下脚步一转身,琪儿便一头撞到他怀里,登时琪儿手上的书本和茶杯一齐掉在地上。随着“哗啦!”一声茶杯碎裂的声音,一个很轻的脚步声也吓了一跳停下来,刘愈早就发现身侧不远处小结巴吴烁蹑手蹑脚地过来,此时吴烁明显是被茶杯落地吓着了。
    “有没有被热茶烫着?”
    刘愈捉起琪儿的小手抚摸了两下,琪儿有些惊魂未定道:“没事,茶水没那么热。相公,我可以跟丫丫去玩吗?”
    “去吧,别到处乱跑。”刘愈看了看吴烁,回过头道。
    琪儿高兴地点点头,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