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03部分

借天改明-第303部分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象升又看向卢二,命令道:"马上转移獐子岛上无干人等来登莱安置,岛屿附近海面加派哨船,不得让人靠近獐子岛。另外,抽调各岛伤愈精锐前往东江镇集合,沿途不得靠近獐子岛。"
    卢二微微有点诧异,不过也和张献忠一样没有多问,抱拳答应一声,就转身出门要去执行命令。
    当他正要出门之时,身后又传来卢象升的声音:"准备船只,后日登莱军队一起随本官前往东江镇。"
    卢二知道肯定又会有战事,他也不问,转身抱拳应道:"遵命!"
    下达了所有命令后,卢象升的脸色就和缓了下来,对身边的李定国道:"你义父传完命令就会回来,到时候有的聚。"
    李定国一听,稍微有点不好意思,笑着伸手挠了挠后脑勺。
    卢象升伸手向边上的一张椅子一指道:"坐,我还有事情要问问你。"
    中兴侯的侄儿,虽是认的,卢象升也不便自称本官。
    李定国一听,直接抱拳,一本正经地说道:"小子站惯了,中丞有事就直接问小子好了。"
    卢象升见李定国一脸认真的样子,就不再客气,直接问道:"你给我说说侯爷的新军,任何事情都可以。"
    当初中兴侯所带的新军惊艳亮相,让卢象升大为震惊。上次的时间太短,他又自责于战事的失败,士卒的损失,还吃惊于祖大乐的叛变,因此没有心情询问于中兴侯。
    现在过了这么久,他已重新振作起来了。对中兴侯那支新军就越来越好奇,心痒难忍,现在见了李定国,自己又有时间,就忍不住问了。
    他也没期望有多大收获,毕竟李定国虽然看着像个小伙一般,却是连十一岁都还没有到的少年,军中的事情怕是不会了解多少。
    而李定国跟在钟进卫身边久了,当然知道钟进卫对卢象升的看重。加上钟进卫并没有说要保密,卢象升又是大明高官,因此他就毫无顾忌,把他所知的有关新军之法一一说给卢象升听。
    李定国滔滔不绝地说着,条理清晰,各项军中要点,新军特殊之处以及原因等都说得一清二楚,让卢象升听得兴奋之余,又大为惊讶。他有一种直觉,这小孩日后在军中的前途不可限量。
    等李定国说完之后,卢象升久久不语。这新军之新,确实是闻所未闻。新军所推崇的一些思想,让他这个注重冷兵器作战的人更是感触很多。只要主帅不犯错,当政者不犯傻,他可以肯定,新军定然会淘汰所有的冷兵器军队。
    卢象升想着想着,忽然有了个决定,等回头见了中兴侯,是不是也让他帮忙培训一部分军队,关键的是,拨一部分火器出来给登莱明军。
    随着卢象升军令的传达,登莱明军又开始动了起来。
    现在的登莱明军,一点都看不出来他们是刚经历过一场大败。每个将士都有着旺盛的求战欲,现在有了行动,个个都是精神抖擞,盼着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不过从沿海岛屿往皮岛航行的明军将士比较奇怪,以往的时候,他们都是靠着海岸线航行,就会经过鸭绿江口的獐子岛。
    但这次上面的要求,竟然是要他们避开獐子岛。人都有好奇心,越是不让他们知道,他们就越想知道。大部分将士心中有着各种猜测,不知道獐子岛发生了什么,竟然要如此保密。
    当卢象升赶到皮岛时,各岛军队差不多都已聚齐了。他只是露了个头,让各路将领安心训练之外,便又从皮岛消失了。
    在獐子岛码头,卢象升的坐船刚一靠岸,便问岸边的军士。得知中兴侯已到后,就匆匆下了船,前去拜见中兴侯。
    钟进卫也是昨日才到,他之所以选中了獐子岛,一是这岛够大,二是临近辽东,不管是图谋辽东本土还是朝鲜境内的建虏军队,都是一个合适的位置。
    他住在原獐子岛参将祖大乐的府中,听闻卢象升在门外求见,很是欣喜,连忙让人把他带到后堂。
    “下官拜见侯爷。”卢象升刚一进大堂,便一边说着一边跪地参拜。
    他这么做,并不是谄媚上官,而是真心感激。要不是中兴侯,他打了那么大一个败仗,这辈子很可能就废了,不会是现在罚俸禄,戴罪立功这么轻的处罚。
    钟进卫一见,以为卢象升还墨守成规,遵守朝廷的官大三级就要跪拜的规定。就连忙说道:“你我相熟,不必行此大礼,你该知道我不喜这套的,快起来说话。”
    卢象升之前也有一段时间跟随钟进卫,自然知道他的脾气喜好,在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后,便不再坚持,依言站了起来。
    钟进卫见了,这才又有了笑容,往边上一指道:“坐,给我说说目前的情况。”

第五百六十六章 重组夜不收
    卢象升依言坐到一边,这时他才有时间打量后堂内的人。
    除了中兴侯那些护卫之外,他还发现有一个年轻小将也站在另外一侧。
    卢象升也就是扫视了一下而已,中兴侯有问话,他不敢怠慢,马上回答道:“侯爷,因为派出去的夜不收为了避免被辽东建虏发现,所以不敢深入查探。就目前收集到的信息看,沿海并无建虏主力。”
    卢象升说得这些也在钟进卫的意料之内,他点点头再问道:“那辽东汉人的投奔情况如何?”
    “基本没有了。”卢象升摇摇头答道。他心里知道,大概是因为上次的大败,让辽东被建虏奴役的汉民失去了冒死投奔的念头。
    钟进卫之所以问,就是还想从那些投奔过来的汉民身上,了解辽东内地的建虏情况。听到卢象升的这个回答,他不由得微微失望。
    不过他见卢象升说完后,脸上露出一丝惭愧神色,便出言安慰道:“没关系,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不能暴露登莱明军恢复战力的情况。要让建虏以为登莱明军是残了,没有战力,让建虏无所顾忌才好。”
    “侯爷说得是。”卢象升回答一声,他明白只有如此,才能在未来,出其不意地打击建虏,打一个大大的胜仗。
    “那朝鲜境内的情况如何,那个莽古尔泰还在么?”钟进卫换了个话题,继续向卢象升了解情况。
    说到朝鲜的情况,卢象升的脸色明显比刚才好多了,他回答钟进卫道:“侯爷,那个奴酋还在朝鲜,已搞得天怒人怨。朝鲜境内反抗建虏的义军比之前多了很多,逃往皮岛的朝鲜百姓也比以前增加,还纷纷要求我大明出兵朝鲜。”
    “哦,这朝鲜的反应和辽东完全不一样啊!”钟进卫一听,赞了一句道。
    卢象升有点不好意思,稍微犹豫了一会才回答道:“之前护送粮食的朝鲜军队返回朝鲜后,把上次大战的事情传了回去。他们和侯爷您一个看法,因此就更坚定了他们反抗建虏欺压的决心。”
    “哦?”钟进卫刚一出声,便反应过来了,马上道了句:“就是嘛,看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吧!”
    朝鲜军队所传的建虏集结大军,却仍被登莱明军杀伤甚多后,逃之夭夭的消息,越传越夸张,变成了建虏集结倾国之力,出动所有兵马,十面埋伏,却仍被登莱明军轻松闯出重围。
    这无疑大大提振了朝鲜军民反抗建虏的士气,也使得登莱明军在朝鲜军民的心中,高大了很多。有许多朝鲜军民冒死偷渡,投奔登莱明军,顺便也带来了很多信息。
    “侯爷,我军要是有行动的话,下官建议可以考虑朝鲜的建虏,原因有二。”卢象升向钟进卫道出了他来獐子岛之前的考虑,改变了他之前想的破坏建虏粮田的想法。
    钟进卫来的时候就已有考虑过,两个选择,如果是打辽东地区,那么以破坏为主,尽可能减少建虏粮食的补充;如果是打朝鲜建虏的话,就要以歼灭战为主,消灭建虏的有生力量。
    现在他听卢象升有提议,就先按下心中的打算,看着卢象升道:“九台说来听听。”
    “侯爷,原因之一为朝鲜军心、民心都利于我大明,我军出朝鲜,犹如鱼入深渊,灵活自如,军情也更清晰。”
    他说到这里,见钟进卫点点头,便继续说道:“原因之二,建虏在朝鲜已是坏事做绝,我军只要一出战,朝鲜军民必然站在我军一方,共击建虏,联合起来的力量也不可谓不大。”
    卢象升说完之后,便看着钟进卫,等待他评论。
    只见钟进卫点点头,笑着对卢象升道:“九台,你说得这两点没错,我也赞同。不过,如果我军按照你所说,出击朝鲜,狠打在朝鲜的建虏的话,还缺一个前提条件。”
    卢象升一听,稍微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向钟进卫确认道:“侯爷,可是朝鲜朝廷的态度?”
    “对,虽然他们屈服于建虏的淫威,充当了压榨本国子民的帮凶,但不管如何,他们仍然还是朝鲜人的官府。如果我们在朝鲜境内打大仗的话,最好是由他们朝廷来出面邀请。如此一来,也才有利于后续的抗虏合作。”
    钟进卫的这一段话,乃是他和首辅温体仁讨论的时候,温体仁告诉他的。否则以钟进卫的经历,他才不管这些国际影响。
    卢象升作为大明的高官,对此却是比钟进卫更为了解。因此钟进卫稍微一提示,他便明白过来了。
    “侯爷,下官明白了,那要不要下官派人去联系朝鲜官府?”卢象升稍微皱着眉头问道。
    他之所以皱着眉头,是因为恨朝鲜政府的无能。之所以提出去联系,是因为逃至皮岛的朝鲜军民众多,有这个能力去联系朝鲜官府。
    钟进卫却摇摇头,微笑着对卢象升道:“不用,我们不急。朝鲜官府不作为,我们急啥。就让建虏继续在朝鲜糟蹋好了,糟蹋的越狠,到时候反弹的就越厉害。眼下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两手准备。”
    钟进卫这话其实是不能说出口的,要是被朝鲜人听到了,就有损大明的形象。不过现在后堂内都是大明人,且是钟进卫的亲信,自然就没关系了。
    卢象升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不会用什么圣人教导来劝谏中兴侯改变这个想法。在两国利益面前,卢象升当仁不让地会先为本国考虑。
    因此,他听了钟进卫的话,点头赞同。
    “九台,辽东的侦察还是要继续,但必须保证不被建虏发现登莱明军的活跃。因此,这派出去的夜不收就至关重要。”
    卢象升听钟进卫说这个,就知道侯爷要说有关为什么要他先收回夜不收的原因了。因此,他认真听着钟进卫说话。
    钟进卫继续说着他的设想:“登莱明军的夜不收胜在熟悉地形,但战力和建虏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因此我决定,登莱夜不收和我带来的这支五百来人的精锐骑军相配合,一起完成辽东侦察的任务。”
    说到这里,他转向一边,对一直站着不说话的小将说道:“你向九台自我介绍下吧。”

第五百六十七章 烦恼
    那员小将一听,转向卢象升,抱拳一礼,大声说道:“末将京营三大营之一死营所辖游击曹变蛟,见过中丞。”
    卢象升点点头,死营的名头,他是听说过的。但这名游击手下应该不止五百来人,他有点不解,只好转头看向钟进卫。
    “新军所属夜不收只有一百来人,我觉得不够。就又向死营统领曹文诏要人,他就推荐了小曹将军,并且是精挑细选了三百多名精锐出来。他们现在都受过一些新军训练,也装备了新军的火器,相信和建虏的探马相遇也不会落于下风。”
    钟进卫的这番话让卢象升想起了自己之前所想的事情,他先是点点头附和道:“侯爷如此安排,确实是夜不收的最佳配置。”
    钟进卫一笑,指了指卢象升道:“九台几时学会拍马屁了。”
    卢象升听了脸上一红,当即争辩道:“下官只是据实回答而已,并无那个意思。”
    钟进卫也不再讨论这个,当即吩咐道:“九台,你那些夜不收就送来獐子岛吧,和新军的夜不收相处几天,就派出去。”
    “是,侯爷。”卢象升答应一声,然后犹豫了一会,最终又开口说道,“侯爷,这个,这个火器能不能拨一部分给下官?”
    钟进卫一听,摇了摇头道:“这个要让九台失望了。目前这种新式火器的产量并不高,要优先配置京营。等京营全部改编完成之后,才会配置到各地边军。这里面的一些东西,你明白么?”
    卢象升听了,看看钟进卫身后的东厂番役,心里明白。中兴侯的意思是说朝廷定然是要先强化京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去装备边军。如果不这么做,就怕造成边军强于京营,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是任何朝代都忌讳的事情。
    既然如此,卢象升便不好再坚持要新式火器了。唯有等着京营完成配属后,能早点为登莱争取一些。
    卢象升要不到火器,是有点郁闷。同时奴酋皇太极也和他一样,此时也在郁闷着。
    他没想到,造火器竟然那么费资源。这才过去多少天,就已用去了很多铁铜等物资。这要是换作打造冷兵器的话,都够用几次大战的消耗了。
    但他既然下令打造大金的火器部队,自然不可能半途而废。可大金的铁料储备本身就不多,现在又在铸造红夷大炮,那更是消耗大户。
    皇太极的眉头紧锁,额头上的汗因为心中的烦恼而冒出不少。如果是在以前,完全可以让那些晋商多提供一些,可现在却断了这条路。
    让大金组织去挖矿,开玩笑,大金从来都是做无本买卖。要是这个决定一说出去,自己这个大汗的威望必然要打一个折扣。
    皇太极此时才感觉到,大金的国力还是差了点。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又把主意打到了朝鲜的头上。
    其实皇太极也知道,在莽古尔泰的压榨之下,朝鲜怕是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随时有可能会爆发出危机。
    按照皇太极原本的计划,早就该他出面施恩了。可因为登莱明军的一再破坏,使得原本预定的资源需求没有达到,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延迟施恩时间。
    皇太极想到这里,无奈地叹了口气。忽然之间,他发现好像大金的处境看似很好,却又不妙。
    在表面上,大金迫使东面的朝鲜臣服,并攻进了明国京畿之地,甚至差点就打下了明国的都城。在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