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19部分

借天改明-第319部分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婆,您说什么呢!他爹是不在了,可我还有您,还有儿子在。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说了,我不是那种人!”儿媳妇有点生气,打断了婆婆的话。
    虽然她知道婆婆这是为她好,可她还是不喜欢婆婆说这话。
    这时,外面忽然一下没了动静。让一时有点尴尬的婆婆有了转移话题的机会,她连忙对儿媳妇道:“你去看看,外面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儿媳妇点点头,起身正待出去。门“哐当”一声被人推开了。
    “娘,娘,奶奶,我爹还活着,我爹还活着。。。”一个小孩冲了进来,一边喊着一边往母亲的怀里扑去。
    自从失去了父亲之后,小家伙懂事了很多。做事都像个大人,还常帮着家里干活,平时跟小叔读书识字。
    她母亲差点被他撞倒,不过却顾不得这些,他端起儿子的脸,难以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官差来了,说爹还活着。”一边说,一边拉着母亲的手就往外拉,“不信,您去看,官差就在院子里。”
    床上的老人看着孙子这言行,将信将疑地想着:难道大儿子真得还活着?孙子不可能骗人,因为这是一出门就知道的事情。但为什么是官差来家里通知呢,这好像也不符合常理啊!
    正当老人在怀疑纠结的时候,外面拥进了一伙人,根本就没顾上礼仪不礼仪。
    在最前面的是谷大壮,正一脸激动地拿着一封信,快步走到母亲的床前,跪了下去激动地道:“娘,哥还活着,哥还活着!您看,这是哥写来的信,我给您念念。对了,这是送信来的官差,是东厂的官差。娘,您看,就是这位差爷。。。”
    谷大壮有点语无伦次,一会说要念信,一会又要给母亲介绍官差。
    看到躺在床上的老人激动地看着儿子,又激动地看着自己,想迫切地知道怎么回事。那位番役就和蔼地说道:“老人家,我是中兴侯身边的护卫,奉中兴侯之命,给您来报平安的。这里还有二十两九思宝钞,是中兴侯送给您的。您儿子很好,他被建虏掠去辽东了。在逃回大明的时候,被中兴侯派出去的夜不收救了回来。现在正为朝廷出力,很快就会回来的。”
    搞清楚整个事情后,不但谷家欢喜异常,就连旁观的街坊邻居都非常高兴,有些亲人失踪的,就又多了一份希望。
    与之对应的,钟进卫是神仙下凡的传言,在永平城也开始传了开来。

第六百零三章 搔首弄姿
    “拖出去,乱棍打死!”一声怒吼,在大凌河城外建虏的中军帐中响起。
    “主子饶命,主子饶命。。。”一个尖细地声音带着惶恐,哭喊着求饶,但依旧被面无表情的侍卫给拖了出去。
    其余的人则更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帐中权势最大的这个胖子,奴酋皇太极。刚才这个内侍在平时还比较讨他喜欢的,但说错了一句话,就是一条命的代价,这在平时实在不多见。
    秋老虎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天气热得吓人,使得对热度比较敏感的皇太极心里很烦躁。
    不过他这烦躁其实更多的不是因为天气,而是战事的不顺利。
    先是多尔衮回报,只抢收到宁远附近的一些粮食。至于在山海关附近的粮食,都被那财大气粗,不知道珍惜粮食的孙承宗一把火给烧了。
    这次出来的目标之一,抢收明军粮食的这个目的,比预期相差太远。大概只有三成左右,如果再晚点去抢的话,说不定这三成都会被明军给烧了。
    大凌河城倒是完成了围城,以死伤一万多朝鲜人为代价,在短短的时间内连挖了三道围城的壕沟。
    但是当皇太极尝试用自己铸造出来的红夷大炮去攻击大凌河城时,却发现自己的炮手远没有明军来的专业。
    一阵对轰之下,七门红夷大炮只剩下四门了。这还是皇太极发现不对,让他们赶紧撤下来的结果。
    现在四门红夷大炮都被皇太极部署到了大凌河城的西门方向,因为这个方向的大凌河城离锦州最近。
    这四门红夷大炮,有两门的炮口朝向锦州过来的官道,防备着明军过来救援;另外两门则对着大凌河城,预备着轰击出城的明军。
    皇太极已经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太过幼稚,以为凭借着有了红夷大炮,就能所向无敌了。
    如何操作红夷大炮,这是一门技术活。大金勇士都没有会用的,而现在操作红夷大炮的那些乌超哈真士卒,显然没有城里明军来的熟练,精准。
    想要用红夷大炮攻下有红夷大炮防守的城池,除非火炮数量是明军的几倍,否则根本不可能。但关键的是,大金的火炮,怎么可能比明军多几倍呢?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
    要真说起来,在原本的历史上,孔有德等人的投降,带给建虏最大的好处不是说带去了火炮,而是带去了精通火炮的炮手。那些人都是葡萄牙雇佣兵培训出来的,懂得使用辅助工具来打炮。
    历史上的徐光启,还上书给崇祯皇帝要求对这些打炮技术保密,由此可见这个技术的珍贵。
    当一个期望很高的事情,突然发现是一厢情愿的时候,再加上其它事情也不顺,就是皇太极目前这种烦躁的状态。
    不过他现在还不是为这两件事情而烦心,这从他骂人的话里就能听出来了:“袁老匹夫,朕抓住了你非把你剥皮抽筋不可。”
    袁可立实在是人老成精,老奸巨猾,对人心的掌握,或者说对自己的心态掌握的非常到位,耍得自己团团转。
    明明是正儿八经地派出了援军,前来救援大凌河城。但自己一派出大军,他就缩了回去。
    当自己撤回大军的时候,那死老头又派出了援军。自己以为袁老头虚虚实实,总会有一次是真的,结果来回搞了十多次,竟然没有一次是真的。
    “老匹夫!”皇太极一想起来,就有种想吐血的感觉。他又是狠狠地骂了一句,暂时解解恨。
    不过有一点他非常奇怪,自己尝试着好几次埋伏了兵马,准备守株待兔伏击明军。
    但每次明军都好像知道有伏兵一样,就在陷阱口搔首弄姿,硬是不踏进陷阱。不得已伏兵一出,那些明军就比兔子还快,跑回锦州城了。
    对于这事,皇太极隐隐也听说过,好像明军有一种神奇的东西,能看清很远的东西,做到明察秋毫。
    皇太极正在琢磨这事时,忽然中军帐外闯进一个探马,全身汗水,像湿透了一样,站都站不稳,一进了中军帐,直接就软倒在地。
    他看得大吃一惊,非有十万火急之事,是不能直接闯到他面前的。而且看这样子,皇太极的心中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大汗,盛京遭受明军攻击,请求援军速回盛京。”那探马一口气说完之后,便趴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气。
    真的是犹如晴天霹雳,直接在皇太极的脑袋上面炸响,震得他脑袋都“嗡嗡”响!
    “什么,再说一遍,给朕说清楚点。”皇太极几步走近这个探马,一伸手揪住这个探马的衣领,大声地问道。
    这个探马是卢象升偷袭沈阳不成后,代善派出的信使。那时候代善还没有派豪格和硕托出击,只是把警讯传给前线的皇太极。
    探马一次说得不仔细,皇太极又反复问,直到他知道了这个探马知道的所有细节。
    皇太极放下了那探马的衣领,站起来一边踱步,一边急速思考着。
    真是打蛇不死,现在被登莱明军给咬了一口。原本以为登莱明军就算不死也残了,没想到那卢象升竟然一点事情都还没有,还在登莱巡抚的位置上,活蹦乱跳的跑来给自己添乱。
    这在以前还真不能想象,皇太极想着把头转向明国京师的方向。不知道那地方怎么了,竟然会如此理智,不再争权夺利,搞啥党争了?还是说这卢象升在朝中的后台极硬,如此大败也影响不到他?
    皇太极想了一会,就自言自语地说道:“代善稳重,又有足智多谋的范文程相助,盛京应该是无事。只是有这么一支明军在盛京周围,这影响还是极其恶劣,非得派兵去灭了他们才行。”
    “大汗。。。”那探马歇了一会,已稍微缓回了一点精神。他听到皇太极的自言自语,就有点畏惧地想说点话。
    皇太极听到了,转头看向他,用目光示意他何事。
    “范文程在多日之前已失踪,怀疑是被他家包衣谋害了。”
    探马的回答让皇太极很是意外,转而一想,忽然脸色一下变得惨白异常。
    为什么卢象升那么快就到了盛京,还如此肆无忌惮?肯定是知道了大金内部的虚实。而这,绝对和范文程的失踪有关。
    “盛京有危险!”皇太极想到这里,失声惊呼道。

第六百零四章 六王议政
    皇太极当即在帐中又急走了起来,想着抽调兵力去救援盛京才是。
    不管怎么样,皇太极都没想过要全军而回。因为登莱明军也就三千来人不到,全军而回的话,就是小题大作了。
    而且现在正好有几个旗已去伏击锦州明军,暂时调不回来。就算调回来,也需要时间来准备撤军,毕竟大军不是说撤就能撤的。
    而目前在大凌河城的兵马中,除了阿济格的人马之外,其他各旗都驻扎在要害之地,不好轻易动。
    “速传阿济格前来见朕。”皇太极急忙停下脚步,转过头大声命令道。
    命令传下去后,皇太极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对一边的亲卫吩咐道:“让他下去休息吧,但不得与他人见面。”
    “是,大汗。”亲卫答应一声,便过去扶那瘫在地上的探马。
    皇太极又对那探马吩咐道:“盛京的事,不得外泄,明白么?”
    他怕如果消息外泄,会引起军心不稳,不利于战事。
    阿济格没有多大一会功夫,就赶到了皇太极的中军帐。
    皇太极一见,根本就没有让阿济格行礼,直接就说道:“你领四千兵马速回盛京,消灭或者赶走登莱明军。”
    “什么?登莱明军?大汗是说登莱明军在盛京?”阿济格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连续三个疑问问向皇太极,心想这怎么可能呢!
    “朕没聋,不用那么大声!”皇太极很不满,有这么惊讶么,犯得着用吼么!
    他想着幸好自己这边是中军帐,附近没有闲杂人等,否则还不被外面的人听到而传了出去。
    皇太极也不想想,他自己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声音并不比阿济格小。
    “大汗,这是真的?到底是怎么回事,登莱明军不是残了么?”阿济格一脸疑容地问道。
    皇太极传阿济格过来,是要让他救援盛京的,因此详细情况就必须告诉他。
    于是,皇太极就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都给阿济格说了一遍。
    看着阿济格的脸色突变,皇太极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但他觉得还不够全面,就又把自己的判断说给阿济格听:“那卢象升肯定是从范文程那里知道了盛京、仍至大金后方的整个虚实。唯有如此,登莱明军才敢以三千不到的兵力直袭盛京。”
    “大汗,汉狗就是不可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应该要和父汗一样,把汉狗杀个干净才好。”阿济格听了皇太极分析,就抱怨地说道。
    “闭嘴,且听朕说。”皇太极没有压制住自己的烦躁,直接吼上了。
    阿济格从没见过皇太极这个样子,一下被他吓到了。
    阿济格当即不发一言,看着皇太极,听他说话。
    “那登莱巡抚卢象升是个有勇有谋之人,他又占据主动,怕是有一肚子坏水对付大哥。朕放心不下,因此才传你过来,速去救援盛京,你明白么?”皇太极说着说着,火气又被他压了下去,声音到了后面,就平和了很多。
    阿济格已经明白事情的严重,他当即一抱拳道:“大汗放心,臣弟马上就出发。”
    “好,那大金后方就都托付给五弟了。”皇太极认真地嘱咐道。
    一个时辰之后,阿济格就已整军完毕,挑了自己手下的四千精兵准备出发。
    其他贝勒看到阿济格竟然是要回去,不由得跑来问皇太极,是不是后方出事了?
    皇太极笑着告诉他们,后方很好,非常好。大家尽管放心。阿济格之所以回去,是朕想着让他再去盛京护送一批火炮过来。
    那些贝勒一听,都点头称是。现在前线的火炮太少,确实要多运些过来。
    皇太极解释完之后,马上让亲卫给阿济格传话,赶紧出发,免得夜长梦多。
    阿济格也是打惯了仗的人,虽然是有勇无谋的那种性子,但他也知道消息不能泄漏,否则会影响军心。
    因此,得到皇太极的传话后,阿济格便下令大军出发。
    但是,当阿济格走了大约半天,在天色将近傍晚之时,就迎面又碰见了前来传信的信使。
    这个信使是舍了命地跑,因此才与前一个信使相差只有半天左右。他一看到自己的军队,便力竭而昏了过去。
    阿济格知道可能情况有变,当即让人救醒信使。
    “贝勒爷,盛京、盛京被明军、明军攻破了。”信使自然是见过阿济格的,一见面便禀告了噩耗。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建虏全都呆住了,在他们的心中,怎么想都不可能会丢失盛京啊!
    还是阿济格事先有心理准备,最先恢复过来,他问信使道:“明军有多少人,大贝勒在哪里?”
    “已知的明军有三千不到,后来城破时响起火器之声,未知还有多少明军,也不知大贝勒现在如何了。”信使缓了一口气,已能从容说话了。
    “怎么会不知呢,你是干什么吃的?”阿济格一听,当即怒喝道。
    “奴才领大贝勒之命,赶来报信之时,盛京未破。只是奴才离开城后,听到明军传来欢呼,才知道城破了。”信使连忙解释道。
    代善是看到硕托和豪格没有回来,而被他们俩追得卢象升却带着原班人马丝毫无损地回到盛京城下。他就感觉到盛京可能要保不住了,当即派人飞报皇太极。
    因此,这个信使回答阿济格的话,并没有说谎。
    阿济格想了一会,当即派人速报皇太极知晓。自己则连夜行军,赶往盛京。
    当皇太极听到盛京城破的噩耗之时,侥幸之心一下没了。他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