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428部分

借天改明-第428部分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没有开口,由内阁首辅温体仁给钟进卫说道:“如若这次我大明出兵,或者是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江户要求德川幕府惩治琉球的倭寇,可能会引发日本国内更多的骚乱。”
    “因为上一次的情况,日本国内积累了比较大的不满。并且这次为祸琉球的是萨摩藩,乃是一个大藩,这也不是之前的藩可比。”
    钟进卫听了,转向崇祯皇帝问道:“那陛下的意思呢?”
    崇祯皇帝表情严肃,认真地说道:“此事是一定要解决的,但朕担心日本人这次不会屈从。可能大明和日本之间会爆发战事,故朕传钟师傅前来,就是想问问钟师傅,对此事的看法,以及如何处理为好?”
    大明现在的事情,重点还是藩王封建北美。如果和日本人开战的话,藩王封建北美一事,肯定要延后。甚至是要延后到征服日本,不让日本有能力骚扰到藩王封建北美一事之后。
    但日本国毕竟不是小国,其战力也不是朝鲜那么渣的。如果大明一旦正式和日本开战的话,打赢是肯定的,有关这点,上至崇祯皇帝,下至在场诸位臣子,都没什么疑议。
    但要打多少时间,耗费多少钱粮,以及打赢后的善后事情,在场的君臣就没有把握了。也因此,他们把钟进卫这个大明的擎天柱找去,想听听他的意见。
    钟进卫搞清楚了问题所在,稍微一想,心中便有了定论。

第八百五十一章 朝贡之策
    只听钟进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有关琉球这事中,如果要我大明出大力,则首先要搞清楚我大明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个是最为实在,也是最为关键的。”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眨眨眼睛,理所当然地道:“钟师傅,琉球乃我大明的藩属国,被倭寇侵扰,自然当为其做主。否则以后还有哪个国家愿奉我大明为宗主国?”
    钟进卫听了这话,再次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道:“陛下,敢问宗主国的好处是什么?”
    崇祯皇帝看着钟进卫,愣在那里了。他感觉就像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比如用膳,是人很自然的一个需求,而钟师傅却问出了人为什么要用膳的问题。
    钟进卫能猜到他们的心中是什么想法,他转头看看殿内的其他同僚,发现他们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于是,他就自答自话道:“宗主国,其实说白了就是藩属国的老大。藩属国的权力交替,都需要得到宗主国的认可,还需要向宗主国做定期的朝贡。以此为代价,如果藩属国有事情,宗主国有责任出面帮其解决。陛下,大致是这样吧?”
    崇祯皇帝点点头,回答钟进卫道:“差不多是这样的。”
    “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成为宗主国确实不错。可在实际上,我中原王朝更多的只是在乎名份,并不会以此干涉藩属国的权力交接。就算是朝贡,也是象征意义。更多的反而是藩属国朝贡,中原王朝会十倍返回给他们。以至于藩属国对于朝贡乐此不疲,甚至主动、经常地要求朝贡。”
    钟进卫说到这里,又问崇祯皇帝道:“陛下,是这样吧?”
    崇祯皇帝还是点点头,实际情况确实如钟师傅所说,因此他也没有否认。
    礼部尚书李腾芳听到这里,不由提醒钟进卫道:“兴国公,此乃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钟进卫闻声转头看向李腾芳,摆摆手道:“李大人,这些什么不治什么我不管。我只想问李大人一句,这种处置藩属国的策略,真的好么?会为大明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
    李腾芳一听,正待搬出儒家所提倡的礼治那一套时,钟进卫就已经转回身子,对崇祯皇帝道:“陛下,目前这种关系其实更多的是能得到藩属国的尊重,起码在形式上是如此。可这种尊重,是建立在大明强大的基础之上。”
    说到这里,钟进卫提高了声音说道:“日本不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么?可他们在自己强大之时,就觊觎我大明的国土,又何来尊重?”
    钟进卫话音一落,被温体仁逮到机会,就马上插话说道:“兴国公,你偏激了,藩属国也有责任为宗主国做一些事情的。比如征讨某个势力,可以让藩属国也出兵相助。最近的例子,就是朝鲜曾出兵,和大明一起发动萨尔浒战事。”
    钟进卫听了稍微一愣,然后马上接话道:“好,我承认有点偏激了。不过我说这些,并不是全盘否定目前大明的外交之策,而是想提出一些改进。”
    钟进卫这么一说,其他人就放下了反驳的心思,准备听他怎么改进。
    “钟师傅,请接着讲。”崇祯皇帝要求道。
    钟进卫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认真地说道:“陛下,宗主国要想长久,首先其实力必须一直强于藩属国才行。否则反客为主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因此,宗主国的对外之策,必须以壮大自身为目的,否则就是祸国殃民!”
    这帽子就扣得有点重了,让原本还想争辩一下的几个人,都把话吞了回去。
    但钟进卫说得这话又没有错,因此崇祯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钟进卫得到认同,就继续说道:“因此,基于这个目的,可以稍微改进下朝贡之策。针对不同的藩属国,采用不同的策略。”
    “哦,钟师傅再讲具体点。”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要求道。
    “比如琉球,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今后或者会成为北美和大明南方的中转站,因此可以要求他们免费或者最低代价的开放港口。大明商人的货物可以在琉球自由贸易,或者收取最低的关税等等。”
    钟进卫说了一个之后,又继续举例子道:“再比如日本多硫磺,而大明又需要,因此可以要求日本朝贡多少数量的硫磺。当然,大明也要给其赏赐,同等价格或者再高点也无所谓,但这赏赐要有技巧才成。。。”
    “等等,钟师傅,你说这赏赐要有技巧,什么技巧?”崇祯皇帝一听到不明白的,马上发问道。
    钟进卫只好暂停讲述,回答崇祯皇帝道:“比如赏赐日本人一些奢侈品,或者其他高附加值却又没多大实用的东西。使得别人表面看起来,好像大明的赏赐价值更高,但实际上,对日本的国力等等并没有多大改变,或者还能引导其走向奢华。”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点点头,就接着说道:“一个原则就是强大的藩属国,或者居心叵测、不安份的藩属国,就要采取各种措施,打压它;而对于一些弱小又听话的藩属国,比如朝鲜这种,可以适当扶持一下。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和藩属国的交往,壮大我大明的实力,清除藩属国的潜在威胁。”
    钟进卫的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温和的改进,里子和面子都有,并没有引起温体仁等这些旧式儒臣的反感。
    因此,他说完之后,并没有人反对他的建议。
    崇祯皇帝想了下,笑着道:“如此甚好,还有细节上的东西,钟师傅不妨整理一份奏章出来。朝中再议一议,形成一个定制。”
    “是,陛下。”钟进卫虽然不大喜欢写奏章,不过事情摊到自己头上,也没办法,只好应了下来。
    崇祯皇帝见钟进卫答应了,忽然想起来他好像扯了半天,还没回答一开始的问题。
    于是,他不由得笑着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对于琉球求援一事,该如何处置为好?”

第八百五十二章 对日之策
    钟进卫已经分析了对待不同藩属国的政策要不同,而日本算是一个强藩,要实施的乃是打压之策。
    因此他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如果再派使者前去日本,要求德川幕府管好自己的手下,把人撤回日本。这种方式显得太过软弱,而且已经用过一次,再用得话,德川幕府可能会因为国内的压力而有抵制。。。”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等人都听着钟进卫的回答,不时点头表示赞同,这也是他们要把钟进卫找来的原因。
    钟进卫此时提高了声音,说出了他的真正处置方法道:“因此,臣认为处置目前琉球问题的最好手段就是以雷霆之势消灭在琉球的倭寇,然后大军直逼江户,展现我大明的军威。要求德川幕府管好自己的手下,不得再出现类似情况。”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担心地问道:“钟师傅,如此一来,会不会引起日本的反弹,反而和我大明开战了?”
    钟进卫听了一笑,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放心好了,日本自古以来,都是崇拜强者,属于欺软怕硬的国家。一旦大明展现出让他们畏惧的军事实力,他们就只会卑躬屈膝。”
    温体仁听了还是有点担心,他对钟进卫说道:“兴国公,可要是万一这次他们犯倔呢?”
    钟进卫听了,转头看向温体仁,一脸无所谓地道:“那也没关系,我大明今非昔比,如果日本敢犯倔,就直接炮轰江户,甚至可以派出部队上岸,攻击德川幕府。德川的手下竟然敢借口说琉球不承担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军费,正好以此为借口直接教训他们。”
    钟进卫的话音一落,轮到兵部尚书杨鹤担心了:“兴国公,如此一来,岂不是出现陛下所担心的,和日本开战,影响藩王封建北美一事了么?”
    “不会,只要我大明的北方舰队在日本海做好巡逻保护,在海上拥有足够强大的兵力即可。至于日本国内,最终必然会乱成一团,无需我大明操心了。”钟进卫看向杨鹤,摇头回答道。
    文华殿内的众人是轮着问钟进卫,仿佛钟进卫就是无所不知的圣人,众人是在求教问道。
    只见崇祯皇帝还有疑问,有点好奇地问钟进卫道:“钟师傅,日本国内会乱成一团?”
    钟进卫转头面向崇祯皇帝,很有把握地回答道:“陛下,十之**是会乱成一团。眼下的日本,就相当于我华夏刚经历了战国时代,被秦皇统一天下。表面虽然只有一个幕府号令天下,可各地的诸侯却心底不服。如果我大明一下严重削弱了德川幕府的力量,那么日本国内必乱。”
    钟进卫结合后世对日本的了解,再加上这一世听到的日本情况,心中很有把握,在说完之后,又补充道:“更何况德川幕府是耍了计谋,在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之际,他找了理由留在国内,因此没有损失实力从而在日本国内诸侯中占优,以致于被他夺取了丰臣秀吉儿子的天下。这和秦皇凭秦国之力灭掉六国,从而结束战国时代,更为不稳。”
    听钟进卫详细地分析了日本的情况,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等人都不由得点点头。看来还真得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找出最好的对策,做到百战不殆。
    于是,崇祯皇帝问在殿内的其他几位臣子道:“诸位爱卿觉得钟师傅所提建议如何?”
    “臣无异议!”
    “臣以为妥当!”
    “。。。。。。”
    崇祯皇帝见殿内臣子的意见一致,就拍板说道:“好,既然如此,就按这么办,等北方舰队归来之后,重拳出击琉球。”
    钟进卫在一边听了,笑着补充道:“到时候在琉球要登陆作战,因此最好派遣一部分京营士卒随北方舰队出击。再加上有琉球使者能告知倭寇的具体情况,此举应该是十拿九稳的行动。”
    崇祯皇帝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三言两语,就替朕解决了难题。”
    “哪里,哪里,这都是大家一起讨论的结果,又岂是臣一个人的功劳。”钟进卫一听,连忙谦虚道。
    其他臣子听兴国公如此说话,都不由得笑了。到底是谁的主意,大家的心里自然有数。
    “对了,兴国公,我大明替琉球解决倭寇问题之后,琉球该如何善后?”温体仁记得钟进卫所说朝贡之策的改进,就再次问道。
    钟进卫转头看向温体仁,也没多想,就直接回答道:“琉球国弱,自身实力有限,产出也不多。因此可以让他们划拨一个港口给我大明舰队驻扎之用,以保护他们免受敌国侵袭。至于其他的,我刚才已经说过,就从商业上给大明获取一些好处即可。”
    这个方式也说得通,琉球应该也会同意。不过崇祯皇帝却有点肉疼,他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如果我大明舰队要驻扎到琉球去,岂不是又会有一笔额外的费用?基于我大明的利益,这舰队是否有必要去驻扎?”
    钟进卫一听,摇了摇头,微笑着回答道:“陛下,为什么会有额外的费用?驻扎的军费自然得由琉球提供,我们是去保护他们的啊!”
    说完之后,他想起崇祯皇帝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继续回答道:“至于舰队驻扎琉球,表面上是保护琉球。嗯,实际上也是保护琉球。但对我大明来说,在琉球留有舰队,就能实质上干涉琉球内政。如果出现琉球想反悔,在商业上不再对我大明采用最优惠之策,就果断行动,否则就不用干涉他们的内政。”
    对于钟进卫说的这种方式,在场的人都能接受。因此在钟进卫说完之后,都点头表示赞同。
    钟进卫倒没有说出直接把琉球纳入大明管辖,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之所以不这么说,是因为他没有发觉把琉球纳入大明管辖的好处。一旦由大明直辖,大明就得承担琉球的民生,负担反而多过好处。
    文华殿内有关琉球之策已经商定,就由礼部尚书李腾芳去操作此事,安抚琉球使者,并暗示大明的条件。
    琉球使者没得选择,只要能赶走倭寇就成,毕竟大明没有吞并他们的企图,而日本人正在做。

第八百五十三章 得胜归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由严寒开始慢慢地转暖。大明上下,都开始紧张地忙碌了起来。
    唐王首先封建北美的消息已经正式布告天下,有关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京师不断地有使者来往河南南阳,协调唐王和地方官府以及其他各类事情的交接等工作。
    在此期间,北方舰队圆满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天津卫的港口进行休整,而阎应元则押着荷兰战俘进京。
    相对兴国公在前年初平定江南之乱比起来,这次不管是规模还是战果,都要小很多。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因此并没有举行隆重的献俘仪式。
    在文华殿内,阎应元向崇祯皇帝禀告此次战事的经过,一众大臣旁听,包括钟进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