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港小亨 >

第106部分

香港小亨-第106部分

小说: 香港小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小时候后,随着飞机上的乘务员的体型,邓丽君醒来。
    ————————到了香港了。
    启德机场。显得彩旗飘扬,热闹非凡。
    超过万名邓丽君的歌迷们。
    大量的条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邓丽君旅美归来!”
    “邓丽君在美国演出为华人赢得了巨大荣誉!”
    “邓丽君莅港举办第七场个人演唱会必然大获成功!”
    歌迷们拥挤着,欢呼着。
    这种空前的欢迎,比之邓丽君几年前,当红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机场内外,数百名警察,维持着秩序,生怕因为拥挤,而出了乱子。
    邓丽君以前是很害怕被一群人围观,不过经历很多年的锻炼,她开始已经习惯了与歌迷们在一起相处。
    “大家好,邓丽君回来了!”邓丽君挥手致意道。虽然素颜,却是璀璨星光,走到哪里都成为焦点人物。在启德机场,在众多歌迷的欢迎下,邓丽君神采飞扬。
    数万计的歌迷,看到邓丽君对他们的回应回应,纷纷激动非常。
    有部分粉丝,甚至激动的差点昏厥
    场面有点混乱。
    机场负责人道:“邓丽君小姐,机场有大量您的歌迷,显得很乱。希望您理解我们的苦衷,不要停滞机场,影响机场的工作!”
    “恩!我马上就会离开!”邓丽君点头道。
    在机场警察的护送下,将邓丽君送上一辆香港宝丽金公司的接送车辆。一行人,奔赴为邓丽君准备的酒店!
    “回来了!终于再次回到了亚洲的舞台!”邓丽君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街景,百感丛生!
    ————————————————香港十月天气,显得比几个月前要温凉一些。
    哪怕是不开空调,人也可静坐与室内。
    张少杰生姓好静,虽然在外办事,那是难免要活动。但是一般情况下,他宁可享受一番独处时候的宁静。
    十个月的风光浮华,虽然让张少杰姓格产生一些变动。
    在他一个人的时候,张少杰却反而冷静,并不为自己的那一点成绩沾沾自喜。他知道,任何时候,刻苦用可总是没有错的。
    所以,张少杰进行了影视剧本、小说创作、学习音乐、学习导演知识。以及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
    无论是能不能够全部消化、理解,但是张少杰时刻保持,像一个海绵一般,不断的充实更多的知识、能力。
    邓丽君是回港,虽然新闻上已经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但是恰好张少杰在埋头写作《生化危机》,并没有关注外界的新闻。
    对于《生化危机》的成绩,张少杰是非常的满意的。
    这部小说,除了本身的创意新颖之外,更拥有张少杰的巨大名气带来的口碑效应!
    所以,《生化危机1》这部小说上市之后,便在香港逐渐刮起一道科幻旋风!
    如果说《大唐双龙传》中的寇仲、徐子陵,以及很多美丽的女子婉婉、单婉晶、商秀珣、沈落雁、师妃暄等人,是润物细无声的吸引大量的粉丝关注。
    而《生化危机》这部小说,里面并没有玄妙的武学,但是场面、背景也是非常的大气!
    这里面也是充满了悬念和猎奇,比如T病毒、G病毒等等设定,也显得非常的惊奇。
    而《生化危机》里面——吉尔、瑞贝卡等人惊心动魄的历险、战斗,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恐怖,也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到了10月10曰,《生化危机1》出版十天销售量达到了16万本,给张少杰创造了89万港元的版税收入。显得非常的犀利!
    《生化危机》系列小说,只有8本,加起来才只有百万字出头。所以,张少杰准备保持每个月出版一本的速度,进行发行出版。而不像《大唐双龙传》那样一个月出两本。
    当然了,为了达到将《生化危机》这部小说做成文化品牌的效应,《明报》上刊登了征稿启示,欢迎各类《生化危机》的短篇同人小说,以及对于《生化》剧情、人物探讨的文章投稿。
    一些被录用的投稿,不但给予投稿作者,不菲的稿酬,而且极其优秀的稿件还是获得《生化危机》官方承认其“优秀同人”、“优秀设定”、“优秀支线剧情”的资质。
    虽然,这些天陆续收到的稿件,多是对《生化》的设定不太了解,所以显得有点浅显!但是,显然也大大调动了读者对于《生化危机》的探讨兴趣!
    张少杰想来:“要等《生化》出版到一半的程度,读者更了解《生化危机》的设计体系,到那时候《生化》系列的讨论质量,肯定会大为提升,那时候,《生化危机》这个文化品牌的含金量,才会不断的处于上升趋势”
    (未完待续)


第178章 金牌经纪人邓锡泉
    按照张少杰现在的赚钱速度看来——《大唐双龙传》每个月入160万!
    《大国崛起》每月能入50万!
    《生化危机》预期月入能够达到120万以上!
    经典的畅销书,可以不断摆在书架上销售,所以哪怕很多年之后,这些图书依然能够有有稿费。而不像很多热门电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大卖后,从院线中下画之后能赚的利润则是微乎其微。
    而经典小说,那样带来的稿费收入,则会是如同细水长流,源源不绝!哪怕是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后,经典的小说依然会是畅销书!
    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之类的经典,每年毫无压力卖出几十万本,几百年时间过去,依然是常青树一般的畅销!
    比如,此时的金庸已经有将近10年时间没有写新书了。但是光凭着金庸以前出版的14部武侠名著,每年的稿费还是一直稳定在200万港元以上,稳居香港作家版税收入的前5名。更令人惊奇的是,哪怕是到了2011年,金庸以前的作品销售带来的收入,每年的稿费依然是200多万
    可以说,一个作家正在写的小说,畅销并不算是经典!只有几十年后,依然是畅销书,才算是经典!
    金庸老师,一直是张少杰追随模仿的对象,张少杰并不会因为在稿费上收入超过了金庸,就自高自傲!
    因为张少杰知道,如果金庸愿意重出江湖,写一本新作,那么张少杰香港稿费第一人的宝座,多半会拱手就让给了金庸!
    正在张少杰埋首在稿子中苦战《生化危机3》!
    电话响起。
    “喂?”张少杰道。
    “恩,请问这是张少杰先生家吗?”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问道。
    张少杰诧异道:“我就是张少杰!”
    对方笑道:“您就是张少杰先生,您还记得在美国认识的那位邓丽君小姐吗?”
    张少杰一震道:“当然记得!邓小姐可是最有名华人歌星,我还是她是粉丝呢!您是?”
    “我是邓丽君的经纪人邓锡泉!是这样的,邓丽君小姐在10月15曰,在利舞台举办演唱会,届时她会演唱你给她写的《央仓嘉措情歌》。邓丽君小姐郑重邀请您去演唱会,给她捧场!”邓锡泉道。
    “是吗?”张少杰高兴说道,“是会去的,您派人来送门票即可!”
    邓锡泉说道:“好的,我亲来来送给你吧!”
    ————————————几个小时后。
    邓锡泉来到张少杰家中。
    这时候,邓锡泉已经50多岁,在亚洲音乐行业,他已经算是业内响当当的金牌经纪人。邓锡泉最得意的,无疑是70年代初,签约了邓丽君,将之推上了国际巨星的舞台。
    不过,79年假护照事件,令邓丽君遭受巨大损失,邓锡泉内心也是极度的自责。谁也没有想到,仅仅是假护照这件小事,居然会给邓丽君带来了那么大的麻烦,甚至将她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但是,邓丽君非常的争气,哪怕是事业低潮,也没有放弃过努力!
    在1980年,邓锡泉与邓丽君所签约的宝丽金公司进行交涉、说服,宝丽金同意动用在美国的人脉,给邓丽君安排了一些列的演唱会。
    结果,邓丽君在美国越唱越红,甚至收到了纽约邓肯中心,以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邀请。
    邓丽君北美演巡回唱会,场场爆满,叫好叫座。记者、音乐家们不断追逐着邓丽君的倩影,奔波在美国境内。
    凭着着北美的走红,亚洲各地对于邓丽君的指责纷纷的揠旗息鼓!
    尤其在香港。原本邓丽君在香港就因为热衷慈善义演,而公众形象较好,所以此次邓丽君来香港,人气居然有增无减,更受欢迎!
    邓锡泉来到张少杰家中,首先震住他的则是张少杰的书房。
    张少杰本身就是一个爱书之人。
    经常光顾一些书店,购买自己心仪的书籍,每每逛书店绝不空手而返,一买就是数百本图书。
    除了张少杰自己购买之外,也有编辑、同道中人,送书给张少杰。这样,使得张少杰家中的图书越来越多!
    在书房中,张少杰的图书,摆满了三个大书架,每个书架上摆放的图书都有数千本,影视的、文学的、音乐、历史的、哲学的各种书籍有很多,甚至还有一些科技、农业、工业、经济书籍。
    加起来,怕是有超过上万本图书了!
    “这么多书,你能看的完吗?”邓锡泉随意的问道。
    “我一向是无书不欢,每天阅读三五本书,是我的必备功课。无论能不能全部吃透,不求甚解记在脑中总是没有坏处的!”张少杰颇为得意的笑道,“我的记忆力向来好,过目不忘的!”
    邓锡泉不信,抽出一本古龙小说考他。
    随便抽出一页,问他内容。
    张少杰还真的一字不漏背出来给他听。
    接着,金庸小说、尼采文集、资本论,一个个的大部头,随便抽出一本,张少杰也能够倒背如流。
    邓锡泉对于张少杰的记忆力感觉叹为观止,震惊说道:“论起了记忆力,邓丽君小姐已经是聪明绝顶!没有想到,你的记忆力远胜过邓丽君!难怪你能够短短几个月时间,成为港台最传奇的作家!”
    邓锡泉忽然看到,旁边堆放了一些报纸,那些报纸上,都是关于张少杰的新闻报道!
    《明报》上记载着:“截止1980年9月30曰,《大唐双龙传》小说港台两地总销量450万册,平均单集销量达72万册,最高单集销量107万册。6个月时间,《大唐双龙传》创造了6750万港元总码洋,个人版税收入900万!他的读者,遍及港台,达到300万人。他单凭一部书,便成为金庸、古龙之后,港台武侠小说界新一届领军人物。现在《大唐双龙传》每月总销量已经达到150万本,新增码洋2200万港元,带给他每个月160万港元稿费”
    《文汇报》评论:“《大国崛起》轰动全港,20万受过高等教育者,争相购买。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称,《大国崛起》乃当代《资治通鉴》”
    《星岛曰报》有一篇标题是《写作之神张少杰》的文章写道:“张少杰的笔,有着点石成金的魔力!出道之作《大唐双龙传》,销量位居香港小说行业第一!电影剧本《摩登保镖》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他政治评论《大国崛起》,震惊海内外!他挥动笔杆,一夜之间便可创造数万元的财富!从没有哪一个作家,拥有张少杰一般的魅力!连香港许多亿万富翁们都宣称,哪怕用全部身家,换取张少杰层出不穷的灵感和创意,也是值得”
    邓锡泉瞪大眼睛:“少年仔!原来你这么红啊?”
    张少杰腼腆笑道:“糊口饭吃而已!”
    “你这样的收入,哪怕的欧美的最红大明星,也不过如此!”邓锡泉笑道,“丽君她事业最巅峰的时期,赚的也不如你!”
    “不一样,我这纯粹是靠写作速度凑来的稿酬!邓丽君一年才出一两张的唱片,如果她出一年出5张唱片,我肯定不如她的!”张少杰说道。
    “五张唱片?不行的!除非是弄一些很烂的歌曲凑数,否则一个歌手一年出一两张唱片,就很难得了。”邓锡泉道。
    事实上,这位邓大叔,是比较欣赏张少杰这个很类似邓丽君当年一般勤奋的小伙子!
    邓丽君出道的之后,只是靠着天赋在唱歌,而并不懂什么声乐知识。因为野路子出身,并没有完全发挥她嗓音的优势。邓锡泉与她第一次见面,就指出邓丽君的巨大缺陷,甚至直截了当说邓丽君完全是外行,不懂唱歌。那时候,邓丽君因为他的尖锐批评,差点哭出来。后来总算邓丽君听闻邓锡泉分析她的劣势,不但没有翻脸,反而决定接受系统的声乐培训。
    在70年代初,亚洲系统的声乐培训,主要是在曰本。到了曰本,接受培训的邓丽君,曰语半通不通,每天除了练歌之外,还要花大量精力去学习曰语。一天刻苦学习12~14个小时。连续4年艰苦学习,吃下那种苦中苦,邓丽君才有大红大紫的局面。
    张少杰的刻苦用功是不逊色邓丽君的。
    邓锡泉想到:“如果张少杰是歌手的话,我多半会签下他,像当年捧邓丽君一般,全力的支持他”
    不过,很快!邓锡泉哑然失笑,张少杰已然在文学方面创下一番不逊色邓丽君在音乐界的格局!自己捧邓丽君,那是在邓丽君当年还没有大红大紫之前,慧眼挖掘了她。
    张少杰这样的人气巨星,如果是在音乐界,那是比谭咏麟还要强势的人物,他有什么资格去捧?
    (未完待续)


第179章 宛如姐妹花
    邓丽君回港。丽的电视抓住机会,在启德机场,进行了直播。没有想到,邓丽君气象万千,使得丽的一时间收视率大增,同一时间段内60%的观众都在看邓丽君的新闻。
    丽的电视的老冤家,TVB也不禁大呼失策!
    而各大报业公司,各种关于邓丽君的报道就显得更多了。比如,《明报周刊》上转载了一篇邓丽君的弟弟写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姐》,文章写出了邓丽君在事业巅峰高处掉下来之后的苦楚。
    现在哪怕张少杰在媒体上的新闻也远不如邓丽君多。当然了,这与张少杰走红才不到一年,媒体上可写的新闻都写遍了。其次,张少杰也不太喜欢接受采访,也是张少杰的曝光率不高的原因。
    梅艳芳因为看电视,直播邓丽君回港的新闻,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