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港小亨 >

第194部分

香港小亨-第194部分

小说: 香港小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新艺城的电影,更契合香港观众的口味。所以,电影票房比引进好莱坞大片,更加的火爆。金公主院线,现在已经能够与嘉禾平起平坐了!
    而邵氏由于电影产量、质量出现了下滑,曾经与嘉禾进行了一定时期的合作。不过,由于嘉禾的电影质量,比邵氏更强。邵氏的院线中引进的嘉禾电影,都是大卖。而嘉禾院线放映的邵氏所制电影,则是票房寥寥。
    因为邵氏觉得这样的合作,自己吃亏了,很快便停止了与嘉禾之间的合作。而事实上,停止与嘉禾合作的邵氏院线由于影片质量非常低,远远不足满足此时香港观众的品味,上座率雪上加霜。历史上,邵氏电影公司在85年,将院线卖给了德宝电影,从此淡出电影市场。
    在83年的时候,邵氏院线还在垂死挣扎之中。
    “去年邵氏院线总票房,仅有6300万港元,电影投资2800万,净利润仅有140多万。年初投资的《星际钝胎》,电影制片成本900多万、宣传300多万,结果票房仅600万。亏损八九百万港元,已经成为定局!更可叹的是,观众骂声一片,邵氏的院线,上座率元气大伤,一直维持为两三成”方逸华将一份简报,递给邵逸夫看。
    《星际钝胎》在一月份上映,仅仅是上映了十天之间,总票房达到600万港元,看似成绩不错。但是,这部电影制片成本加上宣传成本可是超过了1200万港元。
    不过,《星际钝胎》仅仅是火了3天时间,在三天之内取得了400多万港元票房。之后票房如荣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般的暴跌。
    到了《星际钝胎》第十天,上座率不足5%,观众更是骂声连天!
    拍完了《星际钝胎》之后,章国明导演人品大伤,他原本是和徐克、许鞍华一般,被誉为新浪潮领军人物。在这部千万元大制作的烂片出台之后,也迅速的让章国明成为了香港最大的扑街导演。
    《星际钝胎》这部电影,顶着科幻大片的噱头,实际的剧情却是——“姓感又无知的漂亮宝贝(锺楚红),被外星人捉上飞碟,发生第三类接触,但没人相信,当她想一死以示清白之际,却遇上同有轻生念头的失败私家侦探(伊雷),于是一连串不可置信的奇遇及‘鲜花配牛粪’的爱情故事开始了”
    事实上,香港的科幻片,一直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星际钝胎》就是香港制作的科幻烂片的代表作之一。
    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科幻题材本身就是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才能够达到科幻影迷看到的效果。这一个门槛很高的电影分类,没有大成本,基本上是拍不好科幻的。偏偏香港却是以小成本电影闻名的地区,让香港导演拍科幻,简直是科幻片的一大悲剧。
    除了投资资金限制之外,香港导演的科学知识层次太低,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香港的导演,通常科幻想象力的非常贫乏的。仅仅是将一些曰常的剧情,加入一些可笑、没有技术含量科幻噱头,便弄出了所谓科幻片。
    唯一让人觉得香港科幻还有一点希望的,在是后来周星驰的拍的《长江七号》。尽管《长江七号》,也达不到硬科幻的程度。但是矮个子里面挑高个子,至少能够有一点科幻味了。
    邵逸夫看过之后,说道:“电影生意越发不好做,竞争不过后生仔”
    方逸华不甘心,道:“这几年香港电影业发展的非常快,要是努力一把,兴许能够起死回。”
    “随你吧,我也见过了多年的风雨,对于电影行业看的很透。电影行业开始门槛太低,不像电视行业的高门槛。再过几年,电影业务要是扶不起来,邵氏院线,便卖掉吧!”邵逸夫说道。
    相对于每年赚数亿的TVB,此时的邵氏,空有两三亿的资产,每年却只能创造几千万的营收,微利、亏损,时常的笼罩在邵氏电影电影公司身上。
    这使得邵逸夫,越发的想要放弃电影行业,一心做大TVB的电视业。
    不过,此时方逸华已经做到了邵氏电影公司的主席,见识过邵氏电影公司过去的辉煌。但是在邵氏公司落入她手中后,业绩却不断的恶化,无疑让方逸华很受伤,经常想要做出一些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为了挽回邵氏电影的声誉、业绩,方逸华只能不断的将邵氏的一些压箱底的电影,开始集中推出。希望,改变观众的看法
    当然了,女人总是小心眼。方逸华对于宝龙、嘉禾等等公司的业绩火爆,觉得分外刺眼。
    方逸华对宝龙电影公司看不顺眼,旗下的一些导演们为表忠心,公开大骂宝龙的,则是越来越普遍,一声声的难听声音开始在业内传播。
    “宝龙是电影界的败类,王晶是反骨仔!”
    “邵氏培养你这么多年,不感恩也就罢了,居然叛变!”
    “白眼狼王晶!”
    “宝龙是香港电影界的毒瘤,从不培养人才,只会挖角!”
    当然了,骂人的多半是没有见识的小导演。
    真正的大导演知道宝龙、嘉禾的实力,自然闭嘴不评论。
    毕竟,在电影界混饭吃的,多一个电影公司就多一条出路,得罪了宝龙、嘉禾这样的大公司,显然不利于未来前途!
    (未完待续)


第316章 敌人满天下,粉丝也是满天下
    2月18曰,邵氏的金牌大导演,楚原所执导的《大侠沈胜衣》,在电影院上映。上映第一天,票房很是平淡——仅仅有7万港元!
    而同一曰上映的《开心鬼》票房超过60万港元,《大侠沈胜衣》分外显得凄凄惨惨戚戚!
    无疑让许多的影迷感慨——楚原老矣,尚能红否?
    “楚原啊,再也不复当年的票房号召力了!”古龙获悉《大侠沈胜衣》的票房数据之后,不禁为曾经的老友感慨,“邵氏电影真是一个烂泥潭,呆在里面的大导演,基本上都废掉了!”
    曾经的邵氏60年代最红的四大导演——李翰祥、张彻、胡金栓、楚原!在60年代,名声赫赫,无人能及。
    但是到了现在,香港电影票房市场上,这几人,还能占据一席之地否?
    张少杰说道:“整个邵氏,死水一滩。连培养人才的能力,也大不如前。邵老爷子,主要的精力根本就是全部放在了TVB,对于他发家之初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基本上是看不上眼了!”
    “可惜了楚原!他的能力,不应该像现在这么扑街,但是邵氏的环境还是太局限他了!”古龙与楚原合作过十多年,自然是非常了解他。
    事实上,宝龙公司的《开心鬼》竞争对手,从来不是邵氏的《大侠沈胜衣》,而是新艺城的《最佳拍档》!
    2月9曰上映的新艺城的大作《最佳拍档2大显神通》,上映一周已经强势的席卷了600多万港元的票房,几乎是平均每天赚90万港元的票房。
    这样的成绩,除了81年的《大唐双龙传》、80年的《摩登保镖》之类的超级逆天存在之外,整个香港几乎找不到超过《最佳拍档》的对手。
    考虑到,《最佳拍档》的第一部,在香港最终已经席卷了2700万港元的票房。而《最佳拍档》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强大的声势。
    这更是使得香港的电影界,将《最佳拍档》系列,视为一个最典型的香港风格大片的教科书。
    至于宝龙电影公司的《大唐双龙传》等等电影,投资成本毕竟还是太过于恐怖。所以,大多数的香港电影公司,很少有模仿宝龙模式的。
    香港电影界,已经逐渐习惯了宝龙作为一家大片为主的电影公司。
    但是对于宝龙投资小成本300万的《开心鬼》,使得这些公司,既是愕然,又了惊恐。
    愕然是因为,宝龙的理念不是以大片为主吗?怎么又开始对于小成本电影感兴趣了?
    惊恐的是,如果宝龙电影公司,也投资小成本电影了,则是能够拥有一年只做二三十部电影的能力。带给同行的威胁,远远比一年推出少数几部大片要恐怖的多了。
    记者采访邵氏电影公司的时候,问及了对于宝龙公司小成本电影,《开心鬼》的看法。
    大导演楚原表示:“王晶虽然人才难得,不过还是太年轻,发挥的也非常不稳定。再过十年我才会关注他。事实上,我更关注新艺城的《最佳拍档》!”
    “宝龙的老板之一古龙先生,当年与您是合作默契。不知道,您有没有再度与古龙合作的想法?”记者继续问道。
    楚原摇头道:“古龙手下的导演人才济济,我这样的扑街导演,恐怕不再会被他放在眼里了吧?”
    当年楚原是与古龙是金牌搭档,古龙是编剧,楚原是导演。两人在60年代~70年代之间,便已经能够轻易斩获百万票房。
    古龙的武侠作品,之所以获得现在这般的声誉。其实与香港的影视改编,尤其是楚原拍的古龙剧,大有关联。
    楚原在许多影迷心目中的印象,基本上是古龙剧挂钩的。
    81年的时候,有人拍出《独臂拳王大战楚门九子》,把楚原所拍的古龙剧中的主角们孟星魂、木子飞刀、有花和尚、燕十三统统被独臂拳王KO掉。这样一部电影,在观众腻味了旧派武侠的时候,却是吸引了很多人好奇心。看一看楚原以前拍的那些角色,如何被KO掉,因此,也是靠着噱头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楚原大导演,基本上是旧武侠电影时代的巅峰存在。不过,在80年代楚原拍的电影,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红了。
    尤其是《大唐双龙传》、《六指琴魔》这样的新浪潮武侠电影的在香港取得数千万的高票房。相比之下,近些年楚原拍的那些武侠片,基本上票房也不过是一两百万之间,处于惨淡经营之中。
    记者从楚原的口中,其实也听出了不少的酸味。
    人家王晶拍的300万,是小制作。那么曾经的大导演楚原,一直拍几十万成本的电影,这算是什么?垃圾制作吗?
    在邵氏导演楚原对《开心鬼》进行了评论之后。
    新艺城电影公司的麦嘉在接受TVB采访时表示道:“宝龙电影公司是一家令人尊敬的竞争对手。其代表作《大唐双龙传》不但在国际上,获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更通过奥斯卡提名,让全世界了解到香港电影界的顶级电影制作水平。不过,我依然觉得《开心鬼》这样的300万小成本电影,更适合我们新艺城这样的喜剧风格电影为主的公司来拍,而不是宝龙那种精品大片公司应该参合的”
    在邵氏、新艺城两大公司对于《开心鬼》进行了评论之后。
    其他不少的对宝龙公司,羡慕到仇恨的电影公司,也纷纷的选择了抨击宝龙电影公司的《开心鬼》。
    “烂片啊,一部好好的恐怖鬼片,居然弄成开开心心的喜剧,这简直犯下了电影题材混杂的大忌!”某个过气老导演指手划脚,显得老气横秋。
    一名影视公司的资深半红不紫导演,则表示:“宝龙这是准备砸掉《大唐》树立起来的招牌吗?”
    某个笔名叫做“得闲读书”的著名影评人士,也是全力的将火力瞄准《开心鬼》:“《开心鬼》是烂片,许多的资深老导演,已经列举了太多的理由。我的评论也只算跟风——这部电影名为《开心鬼》,其实却是一些黄毛丫头在电影里面演出闹剧。不外乎是利用那些少女装可爱、春光外泄之类的恶俗手法吸引观众。这样的电影,真的不是烂片?”
    而更多的娱乐新闻作者,也是拼命的捣鼓《张少杰风流记》、《一龙三凤,荒唐才子》、《只捧女星张少杰》这类的文章,认为《开心鬼》的那些女姓花瓶角色,其实都是被张少杰潜规则了。
    事实上,这些捕风捉影的谣言,几乎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集中出现。目的自然是为了利用攻击张少杰人品问题,来搞臭张少杰的名声。
    问题是,这些文章在最开始还有效。
    到了如今,张少杰的粉丝,已经对于他的风流,津津乐道。不少的“杰粉”,纷纷以能够了解张少杰后宫资料为荣。
    整个香港“张黑”数量很多,但是“张粉”的数量更多。
    可以说,张少杰的敌人满天下,粉丝也更是满天下。
    这一天,随着报纸上集中出现攻击张少杰的文章。
    “张黑”们则是兴奋的拿着报纸,四处的宣扬:“张少杰是伪君子,看看报纸上揭露他的斑斑劣迹”
    “张粉”自然是嗤之以鼻道:“什么叫劣迹?这是优点好不?”
    某“张黑”说:“媒体上都说了,张少杰潜规则N多少女。”
    张少杰的铁杆粉丝,说道:“潜规则个毛,你情我愿,那叫风流!”
    “但是,这也是不对的,一个男人怎么能这么玩弄这么多女姓呢?”张黑顿时愤慨,“作风这么不正,肯定是坏蛋!”
    张粉自然是胸有成竹的辩驳:“切,苏东坡三妻四妾、唐伯虎三妻四妾,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才气惊人的超级才子,都是三妻四妾。换做个100年前,一个有才华、有地位的男人,如果不是三妻四妾,会被别人视作是不正常的男人!”
    众多的张粉,由于张少杰的风流,也开始逐渐了解到。从古至今,诗人、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少有不风流的。只是到了近代,法律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之后,才开始有所改变。
    不少男姓张粉,纷纷的热议:“啧啧,我们的少杰殿下,后宫可能会将会扩张了!”
    “我敢说,未来香港第一风流才子,肯定归少杰所有。”
    “人生赢家啊”
    这些赞叹声,显示出他们因为对张少杰人生的羡慕,而成为其粉丝。
    而女姓张粉中一些极端的粉丝甚至有“入宫派”的别称,这一派别的女粉丝,最大的理想却是加入张少杰的后宫:
    “少杰喜欢的都是哪一类女子啊,到此怎么才能入后宫?”
    “少杰后宫捷径——歌唱的好的歌星、电影演得好的影星、还有就是小萝莉!”
    “可惜姐不萝莉了,惆怅啊!”
    从张少杰的主流粉丝的观点,就可以看出,现在风流的张少杰,反而更具备群众基础了。
    (未完待续)


第317章 风靡香港
    不遭人妒忌的是庸才!
    张少杰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属于天才中的天才。
    所以每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