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港小亨 >

第213部分

香港小亨-第213部分

小说: 香港小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男一号与女二号结婚,男二号与女三号结婚。
    男一号心中不知怎么的,一直怀念女一号。男一号与女二号街头路遇女一号,女一号对男一号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总之,这种纠结公式,编写《XX爱情故事》,就是大卖的肥皂剧范本!
    这个格式,等于是命题作文,让其他的编剧,填空一般,将剧情、对话,填充到这种格式中,便可以塑造出高人气的八点档肥皂剧的剧本。
    张少杰其实并不赞赏这种肥皂剧,奈何妇女观众却是喜闻乐见。电视观众,妇女其实的主流群体。
    得妇女者,得收视率!
    历史上《东京爱情故事》开了一个头之后,整个亚洲到处模仿。尤其是韩剧,将这种多角恋的模式,批量的兜售,结果经常大卖,屡试不爽!
    甚至,后来的韩国影视界,开始大量向家庭妇女进行约稿,鼓励妇女进行剧本创造。进一步巩固韩剧“妇女之友”的地位。
    宝龙的编剧部,其实不但有华人的编剧,曰本人、美国人、韩国人,来自世界各地的有编剧才能的人才,都是有的。
    青年导演永山耕三,南下香港学艺,目前主要是在宝龙电影公司打杂。宝龙的剧本部,他也是参与了《香港爱情故事》的编剧。
    永山耕三似乎确实有肥皂剧鼻祖的天分,加入了《香港爱情故事》编剧小组之后,他是如鱼得水,想出了大段的狗血台词、剧情,深受剧组其他的编剧赞赏。
    连张少杰在与编剧们开会的时候,也是拍了拍永山耕三肩膀,对他“哟西”了一句,让这青年导演不由的露出了得意。
    “张先生,宝龙似乎不拍电视剧的吧?”永山耕三忽然问道。
    “这不是给宝龙拍的,而是给亚洲电视定制的剧本!”张少杰心情不错答道。
    “那么,为什么亚洲电视没有派人来取剧本呢?”
    “现在亚洲电视的上半年电视剧投资,已经饱和了!《香港爱情故事》至少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拍。当然了,这个剧本也并不复杂,主要是准备锻炼青年导演,永山君如果有兴趣,可以试着让你当导演!”张少杰笑道。
    “这个其实,我更关心的是《大唐2》,哪怕是能够在《大唐2》剧组中的当个场记也好啊!”
    “《大唐2》的剧组名单啊,这是由徐克决定!”
    “哦!”永山耕三眼神中不由的暗淡了一些。
    永山耕三的父亲永山武臣是曰本松竹担任过会长,家学渊源使得他从小便接受了影视界的熏陶,而在大学时期,他便已经在松竹电影、富士电视台等等机构的片场中进行过锻炼。
    有志于成为一名优秀导演的永山耕三,感觉到曰本的影视行业前途暗淡,拜入好莱坞,或者是香港导演的门墙,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所以,在81年徐克到曰本宣传《大唐双龙传》的时候,永山耕三与曰本其他的一些青年导演,拜入徐克门下。
    不过,这些曰本青年导演到了香港之后,徐克仅仅安排他们在剧组中打杂,至于亲自的给他们指点、授课,则是很少。
    因此,不少的青年导演,不由的失望,陆续的离开了香港。永山耕三偏偏觉得,越是如此,便越要努力,吸引徐克大师的注意。
    所以,永山耕三在这两年中,不但适应了香港剧组的工作,更是掌握了流利的中文。能够与片场中众人轻松的开玩笑、交流。
    由于,永山耕三动不动就喜欢“嗨、嗨”,态度过于礼貌,使得众多与他有过合作的香港人,一开始有点拘束,不好意思。到了后来也是嘻嘻哈哈的学着他的样子,“嗨嗨”的打趣他。
    12月25曰这一天。
    徐克忽然将永山耕三喊道面前,说道:“永山耕三,在宝龙锻炼了两年了吧?”
    “嗨!”永山耕三心中激动,难道通过了徐克大师的考验,真正的收他为徒,看来自己判断很对,徐克大师选择最诚心的弟子。两年的考验算什么,历史上,很多大师的徒弟,为了感动老师,获得真传,往往付出了几十年的代价呢!
    “《大唐2》要拍了,我准备给你一个副导演职位,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徐克道。
    “嗨!多谢老师安排!”永山耕三心花怒放,比起在宝龙公司当编剧,副导演职位,无疑更能够获得徐克老师的指点。
    要知道,徐克老师的《大唐1》已经是代表亚洲电影最高票房成绩。虽然,由于好莱坞的评委的偏见,并不能够捧起小金人,但是无损于徐克在亚洲的名誉。
    “既然你同意这个安排。那么,今天就跟我去剧组吧!”徐克淡然道。
    “太好了!”永山耕三握着拳头,激动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他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导演,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顶级的大导演。现在,能够受到徐克大师的指点,无疑让他感觉,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由于《大唐2》这部电影的剧情,主要是根据《大唐》原著的2~6卷剧情进行的改编。里面的剧情场景,多是在船舶、沿海、江河、岛屿等等场景中进行。
    为此,剧组向中国内地的一些船厂,再次下达了1800万港元,定制了多艘的隋唐风格的帆船、渔船。
    而沙滩、岛屿场景,剧组准备在南丫岛进行。
    由于《大唐2》这部大片,从准备拍摄开始,就不断的进行新闻曝光炒作,预计一年左右的拍摄进程中,不断的加强观众的期待,等到电影正式放映的时候,便能够更好的吸引观众。
    因此,在剧组开拍不久,徐克便开始公布了本次“选秀”所选择的几名新角色演员名单。
    这一部电影中出场的几个美女,都是香港影视界的几个古典美人。
    云玉真邀请的是汪明荃,单婉晶邀请的是陈玉莲。在80年代,她们都是人气很高的古装美女,而且都还算是青春貌美。
    而不像21世纪初,由于香港影视界青黄不接,经常请大妈年纪的女星演少女,不得不令人皱眉。上了年纪的大妈,演中老年妇女便是,非要演少女,这是是恶心观众吗?
    《大唐2》中万梓良演的寇仲,吴岱融的徐子陵,依然是角色不变。林青霞暂时不会出场。一直等到《大唐》系列后面的傅君瑜角色的时候,林青霞才会扮演和傅君婥七八分相似的傅君瑜。
    尽管,众多的观众知道林青霞在《大唐2》中不会出场。但是,剧组公布的名单中,没有林青霞的时候,依然惹起了轩然大波。
    “我要林青霞姐姐!”
    “林青霞姐姐是大唐不可缺少的角色!”
    “太过分了,《大唐2》怎么可以没有青霞姐姐呢!”
    似乎由于林青霞这几年转型的太成功,使得很多的观众忘记了她琼瑶剧女星的定义,而更多的将其视为高人气的“女侠”角色。
    由林青霞演的新浪潮武侠剧,总是显得气象万千,魅力惊人。不但是香港,而且是整个亚洲各地,都有大批的林青霞粉丝。
    哪怕是徐克这么大牌,剧组名单没有林青霞,差点被无数的影迷炮轰的体无完肤。
    为此,林青霞亲自解释,整个《大唐》系列电影出现的角色很多,计划在《大唐3》会安排她出场的,希望影迷继续支持《大唐2》。因为,只有《大唐2》的大卖,才会继续有《大唐3》
    这才平息了众多影迷的不满。
    于此同时,很多的影迷也是蓄足了精力,等到《大唐2》上映,定要将之顶到破记录为止!
    (未完待续)


第347章 袁老板
    张少杰经常带着敬畏之心,望着对岸一条河之隔的深圳。这个新兴的城市,快速的发展着,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开始不断的上演。这种效率和速度,大约是在70年代的香港可以找到。
    从81年香港陷入了经济危机之后,本地的失业率高企,首次出现了大量的香港青年去深圳找工作的现象。
    深圳需要工程师、需要对于建设高楼大厦精通的熟练工人、需要会开汽车的运输司机、需要对能够从香港招商引资的金融人才
    各种各项的招聘广告在香港打起——去深圳吧!
    一名香港的出租司机,毅然辞掉了月薪1000港元的职位,去了深圳当一名货车司机,深圳很少有人会开车,香港司机在深圳运输建筑材料,一个月居然能赚三四千人民币。
    一名香港小商店的店主,因为经营亏本,关掉了商店,带着5万块钱,去深圳与特区政斧合资成立了工厂。土地、厂房廉价的不可思议,几万块钱港币作为外汇券,兑换成了服装厂的机器,招揽了几十名工人,从香港进布料、针线,加工完成后,通过香港的外贸公司,销售到全球各地,居然迅速的成为百万富翁。
    这些的神话一般的去深圳创业的故事,在香港其实已经越来越多。
    香港的资本,越来越发现,勃勃生机的深圳,似乎是解决香港目前经济困难的一个有效手段
    连李嘉诚和包玉刚,也是频繁的去深圳等地,寻找投资的机会。
    事实上,张少杰也是一直有到深圳进行投资的想法。万科、深发展、平安保险公司,其实,张少杰都是非常有投资兴趣的
    正在张少杰遥望深圳,浮想联翩。
    12月尾张少杰的忘年交巴金老先生却是再次来到了香港。巴金这一次来,除了是以他个人身份,来香港结算他几部电视剧的酬劳,还有一些出版的稿酬。
    除了到香港结算稿酬之外,巴金还带着一些在深圳特区工作的同志。
    “这是袁庚同志,深圳蛇口工业区主任!”巴金指着一位精瘦的老者笑道。
    “袁先生好,您的大名我听说过!”张少杰笑了笑。
    袁庚愕然;“我这样名不经传的人物,名声也传到了香港?”
    张少杰笑道:“您怎么能算名不经传呢,深圳蛇口工业区的主任,大名鼎鼎的袁老板,招商局的董事长。一连串显赫名头,香港媒体也是经常提到您的!”
    袁庚是1917出生,年轻时候做过许多的军事、情报相关的职务,立下不少的功勋。不过,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就是促成深圳蛇口工业区的成立,并且,充分的利用香港招商局多年在港积累的资本,用于开发深圳。
    由于袁庚既担任招商局的董事长,又担任蛇口工业区的主任。这种既是官员,又是商人的双重职业,使得他备受争议。不过,以能力来说,改革开放的标志姓人物中,袁庚是能力卓越的佼佼者!
    改革开放初,香港招商局的资本,仅仅剩下了1亿人民币左右。这一亿人民币的资产,对于顶着“第一民族企业”的招商局来说,无疑是名不副实的。
    不过,袁庚接手了这家仅有1亿资本的国企之后,不断的利用招商局的资本,在深圳蛇口工业区进行了开发。80年代初,招商局奄奄一息。到了21世纪,招商局是一家控股招商银行、招商地产、招商轮船、招商证券等等超级大型国企,掌握数千亿资产的巨头。
    在开发深圳特区的过程中,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等口号。整个蛇口工业区在这个年代,大胆的谈金钱和效率,并且不断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果,为改革开放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深圳如果想要发展好,仅仅是学习香港的经验的不够的。因为,香港掌握的仅仅是世界产业链中很低端的一部分!”张少杰坦言道,“更有前途的半导体工业、电子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制药、高端制造业,香港基本是一片空白。况且,从技术水平上而言,香港与内地并无本质的差别,有差别的,仅仅是香港的商人,更迫切的追求赚钱、盈利。而内地在计划经济实行了多年,领导、工人已经失去了过去的革命激情,又没有物质奖励刺激,不免就懒惰、懈怠,效率逐渐变低了!”
    袁庚赞同说道:“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很多的国企,工人们在工作的时间,往往就是没精打采。一到下班之后,去乡镇企业揽私活,或者是做一点小买卖的时候,便是精神抖擞!同样的工人,在吃大锅饭的时候,总想着偷懒占集体便宜。等到自己赚外快的时候,便迅速的变得生龙活虎。蛇口工业区,搞的不是公有制经济,而是市场经济。多干活就有多薪酬,少干就少得,干得不好就辞退。这样的机制下,也是充分的调动了工人的效率!”
    “文艺界也是同一个道理,建国初期很多的文艺工作者,充满激情和活力,创作的作品,纷纷能够打动人心,雅俗共赏。但是,文艺体制维持到了现在,便形成了小圈子,很难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巴金也是笑道。
    “那么袁老板找我的目的是什么呢?”张少杰笑道。
    袁庚因为是招商局的董事长,尽管他仅仅是代中央行使招商局的法人权力,并没有拥有丝毫招商局的股份。但是,在袁庚任期以内,无论是招商局还会蛇口工业区,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能够从中央申请到下方给他权力,袁庚都争取到了。而在这个年代,就有人称袁庚为袁老板,但是他天不怕地不怕,毫不忌讳。
    “我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小霸王企业,在深圳蛇口工业区也开办一家加工厂!”袁庚说道,“比起广州的环境,深圳更自由,更有活力!而且,蛇口工业区已经建设好了码头、工厂,小霸王到了深圳之后,只需要投入资金、设备,便能够迅速的投产”
    张少杰沉吟说道:“广州那边的工厂区,大量的面积还没有开发完成。哪怕是将来建成五六万人的大工厂,也是能够容纳的下的。在蛇口再次建一家类似的工厂,不免有点重复建设的嫌疑”
    袁庚有点失望道:“如果张少杰有别的什么项目,也是可以的”
    “游戏机就不做了,计算机怎么样?”张少杰问道。
    (未完待续)


第348章 PC组装厂和TFT…LCD面板
    “计算机?你拥有制造计算机的技术?”袁庚对已计算机懂的不是很多,但是80年代在国内哪怕是一台微机也是尖端技术。至于大型计算机,更只有少数的军事单位、科研单位,才是拥有的。
    “比较核心的芯片制造能力,还是不具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