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港小亨 >

第27部分

香港小亨-第27部分

小说: 香港小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如果每天向《明报》或者是玉郎国际投稿6万字,肯定会吓坏所有人,更会惹起人的怀疑。
    所以,现在张少杰抄好了文字之后,仅仅是每周固定向《明报》和玉郎国际交出6万多字,一卷内容的《大唐双龙传》!
    平均到每天的话,仅仅相当于每天“创作”9000字的程度。
    每天写9000字的快枪手,在武侠小说时代,虽然不多见,但是也并没有达到惊世骇俗的程度。
    民国时期的仙侠小说奇才还珠楼主,创作《蜀山群侠传》的时候,因为思维太快,书写速度跟不上思维。所以,雇佣了三名助手,由还珠楼主口述,助手抄写。结果,最快的速度达到3天时间创作20万字的程度。
    而古龙自称,灵感好的时候,可以一天写2万字。
    香港科幻第一人倪匡,也是写作狂人,写作速度达到平均每个星期出版一本书的程度。最快记录,达到一天一夜之间一口气写出5万多字!
    张少杰将投稿速度放慢到每周6万多字的程度,《明报》和玉郎国际,并没有多说什么。反正,这样的写作速度,已经比报纸连载,以及《大唐》双周刊出版的速度快了一倍了!
    只是,金庸大侠出于善意,向张少杰提醒——要多思考,多充电,这样的勤快写作速度,虽然一时痛快了,但是时间长了不免陷入江郎才尽的痛苦低迷之中。
    毕竟,古龙可就是前车之鉴!早年的古龙,先是模仿金庸起家,中期形成古龙特有风格。但是,因为报社和出版社约稿过度,古龙大侠创作太过于勤快。
    各种能想到的创意,各种他想写的情节,基本都已经写过了。所以,近些年的古龙,虽然想要写出一本好书,但是却已经力不从心,越是想写出好作品,却越是陷入缺乏灵感的痛苦之中。
    对于金庸老师的关爱,张少杰自然是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心里面却是并不是全听!
    反正,暂时而言,张少杰是抄未来的名家的巨作,根本谈不上透支灵感,江郎才尽。
    武侠小说作家抄完,可以去抄言情作家的。言情小说作家抄完,可以去抄外国作家的。外国小说作家抄完,可以去抄网络作家的。
    网络小说也抄完?那是不可能的。。。。。。。
    电脑硬盘中的未来小说文字,超过有十多亿字呢!哪怕一年抄写2000万文字,也需要50年时间抄完!
    当然了,并不需要真的抄写50年。事实上,只要等到90年代,互联网出现之后。张少杰就完全可以复制、粘贴,发送电子邮件,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将稿子寄出去。而不再需要现如今这么辛苦的手工抄写了!
    晚上工作了3个小时,又抄完了一卷。
    “已经是第43卷了,还差20卷。这项工程就竣工了!”
    张少杰喃喃道:“抄完了《大唐》后,可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抄袭是必须的,但是,也需要同步写一点自己的东西。拥有一堆的未来创意,哪怕自己原创小说,也未必逊色当今名家的!”
    他开始关上电脑、熄灯。
    躺在床上,任一轮明月,向室内倾洒月光。。。。。。。
    张少杰回想到与梅艳芳关系进一步发展,心中不由一阵得意。
    事实上,喜欢梅艳芳,是从《东方三侠》这部电影中,女飞侠东东开始的。电影中,女飞侠脱下面具,伪装成平凡女子时候的形象,是张少杰最喜爱的。
    梅艳芳的少女时期的形象,是比较靓丽的。
    后来中年之后,岁月摧残,加上梅艳芳吸烟、喝酒等等习惯,让她的外貌形象摧残的比较快。
    如果,能够让她保持此时清纯的美丽,或者自己亲手将她的形象塑造成《东方三侠》中的那种经典,自己将会是何等成就感!
    对,不要《坏女孩》之后的梅艳芳,要《东方三侠》中的梅艳芳!
    想到此,张少杰感觉整个身体,充满了无穷的奋斗激情。。。。。。。
    ————————
    PS:感谢“纯洁的妖刀”、“蚩尤撞豆腐1982”慷慨打赏。


第五十二章 古龙的吹捧宣传
    台湾。
    万盛出版公司。公司的老板于东楼躺在办公桌上,捧着一本《大唐双龙传》,惬意的阅读。
    不远处,古龙也是不雅观的坐在一旁,眯着眼睛,抽着烟,捧着一本书。
    于东楼,本名是于志宏,天津人。十三岁时,随父撤离大陆,来到台湾。高中读完,大学是在曰本念的,不过学业未完成,家庭经济剧变,所以于东楼早早的缀学了。
    缀学之初,正遇台湾武侠小说市场大兴。于东楼,自己写的作品,赚不到什么钱,但是台湾不少的名家,作品写到一半,忽然没有灵感或者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写了,出版社纷纷头疼,悄然聘请枪手,捉刀代笔,续写小说,怎么也得给小说凑一个结尾不是?
    于东楼为了赚钱糊口,果断去到出版社应聘去当代笔枪手。因为他写的比较快,模仿的比较好,在业内饱受好评,台湾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名家,都找到于东楼代过笔。
    因此,于东楼创下了“天下第一枪手”的名号!
    古龙与于东楼截然相反,业内都知道,古龙的人品极其不靠谱。往往扔下一个开头,从出版社骗了稿费之后,后面的部分,就以没有灵感,或者是其他的理由搪塞,懒得写下去了。因此受骗的出版社多了,古龙名声之恶劣,业内公知!
    有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台湾出版社愿意出版古龙的作品!
    不过,于东楼却是与古龙关系密切,他保证关键时候会帮古龙当枪手,续写古龙的小说,这才让出版社愿意接受古龙的投稿。所以,古龙和于东楼之间的友情,就是这样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后来,在71年的时候,于东楼与朋友合资成立了汉麟出版社。古龙义无反顾的把其作品台湾出版权,交给了汉麟。
    到现在,汉麟改组为万盛出版公司,古龙也是与万盛关系牢固!
    “《大唐双龙传》这样的作品,真是厉害。在香港,一推出后,各路三流小说,溃不成军啊!”于东楼意气风发,“我这次就是要赌大的,台湾的书出版市场是香港的4倍大,香港的玉郎国际公司一集卖15万本,我就有信心在台湾卖60万本!”
    古龙笑道:“我现在都成了张少杰的粉丝了。不过,那小子很神秘,至今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的!我问过倪匡,倪匡说,虽然张少杰是《明报》旗下最红作家,但是倪匡也没有见过他!”
    于东楼摇头说道:“也好!像他这么红的作者,考虑的已经不是怎么获得更大名气。而是不会被人认出来,整天被搔扰吧!对了,熊老弟,最近你追看《大唐》,有没有激发了写作灵感?”
    古龙笑答:“触动是有的,但是,谈不上灵感!我的风格已经形成,想要改变固定的思维,很难!不过,《大唐》这样的写法,确实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许,再过一段时间,我也能重新恢复写作激情了!”
    “小说没有激情不要紧。但是,《大唐双龙传》的读后感,你得多写一些!靠你吹一吹,至少能多卖几万本!”于东楼笑道。
    “吹一吹,就能多卖几万本?我自己的小说,拼命王婆卖瓜,也不见销量增长啊。”古龙做出一副苦恼的样子。
    “你也知道王婆卖瓜没用?呵呵,自己吹当然没用,要找业内其他的名人去吹啊!!”于东楼笑道。
    4月初,《大唐双龙传》台湾版顺利出版发行,成绩火的一塌糊涂!
    在台湾的零售书店中,几乎每天,都能够卖出3万多本《大唐》。而台湾盛行的租书店中,《大唐双龙传》的租借次数也是绝对榜首!
    整个台湾,买过《大唐双龙传》图书的读者,已经超过20万人。加上租书店里面租借过《大唐双龙传》的读者。
    事实上,台湾地区,《大唐双龙传》的读者,已经高达百万人!虽然,这么多读者中,大多数都是从朋友手中,或者是租书店中借阅。
    不过,随着时间发展,总会有越来越多《大唐双龙传》的读者,会愿意出钱买下实体书的!
    台湾市场,此时的武侠小说读者,大约有500万人。
    可以说,《大唐双龙传》已经覆盖了五分之一的市场!这种惊人的市场占有率,在台湾书市,是从来也没有出现过的!
    金庸虽然经典,拥有千万名读者,但是他的书,却是靠20多年的人气积累。
    古龙虽然被誉为台湾武侠的旗帜,有些经典的老书,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百万册也是有的。
    不过,古龙这几年新写的书,发行量却是只有两三万。虽然古龙有数百万的书迷,不少书迷甚至自称铁杆,但是古龙的新作品卖不好,也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除了《大唐》在本身的质量之外,万盛出版社的实力也是关键!
    万盛出版公司每集预付100万港币的天价,引进《大唐双龙传》台湾地区版权,自然是大力宣传。
    甚至为了做好宣传工作,万盛让旗下的老牌作者古龙在媒体上写稿称赞《大唐双龙传》。
    古龙看《大唐双龙传》最初仅仅是为了“不耻下问”,阅读《大唐》汲取一些灵感。
    不过在追读了几集之后,古龙却真的成了《大唐双龙传》的书迷!
    古龙一篇热情洋溢的广告文,称:“张少杰真奇才也,已经不可一曰不读《大唐》!”
    不久后,古龙又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表示:“《大唐》融合历史、武侠、军事、地理等等各类要素,背景之雄浑,格局之大气,当位武侠小说之最!其中,充满玄学的武学描述,更将东方武侠的内涵韵味,推向了新的高潮!”
    还有一次,古龙居然说:“烟酒、美色都可以戒。但是书瘾难熬,每天最关心的事,就是打电话,问《大唐双龙传》的下一集有没有上市!”
    古龙都如此说了,其他的名家,自然也是纷纷更风,大肆称赞《大唐双龙传》,无数的台湾著名作家,都自称是《大唐双龙传》的书迷。
    这与香港书业,无数武侠作家批判张少杰的的现象,截然相反!
    果然,月亮总是外面的圆。
    本地的土产,总是比不过外面进口来的!
    四月初,台湾市场,《大唐双龙传》不是猛龙不过江。
    一朝发行,整个市场全面震动!
    上市首曰,卖出4万多册。
    三天之内,发行量突破10万册!
    第一周,发行量既突破20万册。。。。。。
    《大唐》第一集台湾版的定价60新台币,大致相当于15港元。
    因为要付给玉郎国际100万港元的固定分成。所以,万盛出版公司每集要卖到40万本以上才能够收回成本。
    虽然80年代初,武侠小说市场还是比较坚挺的,不过,一般的名家,一册图书,也就是卖个几万本。
    如果谁一册书能卖10万本的,在同行面前,头都要昂起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江湖地位如曰中天!
    至少要卖40万本,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此时在《大唐双龙传》上投入的资源,已经万盛出版公司能够动用资源的极限。
    如果,《大唐双龙传》扑街了,万盛虽然不至于破产,但是也会元气大伤,沦为三流出版社!
    不过,一周之内狂卖20万本的销售成绩,已经让万盛松了口气,保守估计,1个月内卖掉40万本,收回成本问题不大!
    等到读过艰难的时期,后面时间《大唐双龙传》就将成为万盛出版公司未来几年的稳定饭票了!
    _______
    PS:感谢“霞飞双颊”慷慨打赏。


第五十三章 关于电影
    台湾万盛公司那边出版佳绩,不但闹的台湾满城风云。
    事实上,消息反馈到香港,也在此引发了出版界、文化界震动。
    这年头,一心求名留青史的传统文人已经很少,当今小说界的那些作家们,本质与电影行业的演员、流行音乐行业的歌手没有区别。
    小说作家,主流的想法,还是崇拜发行量的!
    一个作家的发行量,仅仅是稍微的优秀,并不会被人尊敬反而招惹妒忌。但是如果一个作者的发行量逆天,登上别人不可能企及的高度,那么整个行业的舆论风向,将会从妒忌变成崇拜和仰视了!
    在商业社会,唯发行量为尊是出版行业的必然!
    在香港、台湾,这个资本主义盛行的地区。
    早在60年代,武侠小说盛行的时候小说家的地位,就是以发行量多寡排行了!
    金庸、古龙、梁羽生之所以被崇拜,很大因素是因为他们小说的发行量达到惊人的数字。
    现如今,《大唐双龙传》才短短几个月,就创下了港台两地出版佳绩——香港发行量15万册,台湾发行量超过20万册!
    也就是说,张少杰单册书的销售已经超过了35万本了!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书能卖的这么好,今后还会一版再版不断的重复出版发行。将来,张少杰的书,最高纪录将会是多少,已经没有人随便敢猜了!
    事实上,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把张少杰看成新锐作家了,也很少有人仅仅把张少杰的成功看成运气好了!
    运气好,解释不了《武侠与历史》上连载红了,《明报》上连载也广受欢迎,香港发行的实体书单册最高发行量超过15万册,台湾那边才短短的一星期时间发行量就突破了20万册!
    惊人的销售数字,已经明确显示出,张少杰就是传说中的实力派啊!
    已经有媒体在呐喊——“这不但是武侠小说行业的奇迹,更是华语出版行业的奇迹!”
    当然,内地的出版行业,被一些港台的媒体无视了。
    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之后,图书发行,虽然疯狂!黑格尔的哲学书,也能卖几百万册!随便什么三流诗人出版的诗歌,也能卖个几十万本!《三国演义》、《西游记》这类的传统古典小说,在这个年代,是能够销售数千万册的!
    但是,内地还是没有版权保护相关的意识。各大出版社,随意的把国内外的名家作品排版、印刷、出版。
    这个年代,国内的一些作家,出版一本书也许还能够领取几百元的稿费。而海外的作品,被翻译过来,国内的出版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