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无双 >

第164部分

鉴宝无双-第164部分

小说: 鉴宝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浩摇了摇头。
    也不多说,拉着岳洋转身就走。
    那人顿时急了,在后面连忙喊道:“要不您说个价,二十五万也成。二十万……十八万,不能再低了。”
    “十八万,十八万!”岳洋一听对方把价格降了十二万,连忙叫道。“师傅,咱们赶紧下手吧,再不买就被人别人抢去了。”
    “抢?”
    杨浩笑了笑。“这破玩意,一千八卖给我我都嫌贵。”
    这会轮到岳洋傻了。
    “师傅,你说那玩意是假的?”岳洋彪呼呼的问道。
    “你说呢,像这样的青铜佛器市场大的很,一转手少说也是**十万,再加上这尊佛像的外形和制作,绝对是一顶一的,两百万都不成问题。我能白白的放过这个漏不捡么?”杨浩笑了起来。“我记得你们应该学过青铜器吧。”
    岳洋点了点头。
    青铜器这他们确实学过,可是谁能够活学活用。
    再加上这些学生见识浅、阅历少,那是肯定被坑的。
    但是杨浩不一样,毕竟见过了不少真玩意,这青铜佛一入手,他就知道这玩意绝对是假货。
    “可是师傅,你怎么知道那青铜器是假的?”岳洋问道。
    “青铜器一般被埋在土里面很长时间,它的重量会相对于来说比较轻。那尊佛要是真的话,不会有十几斤重,最多也就斤。这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
    “师傅,那锈渍可不是假的。”岳洋又问道。
    说道锈渍,杨浩更乐了。
    这青铜器做旧的方法简直多的数不胜数,其中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就是丢进粪坑里面,泡个两三年再拿出来,那和出土的青铜器几乎没啥区别。
    要是说一些手段更高明的,这里就不多做解释。
    但有一种,这里不得不说。
    近些年造假技术是越来越高,但是大多能通过科技手段检测到真假。
    几年前就有这么一宗报道。
    有个马来西亚的华侨在大陆买了几件青铜器,坐飞机的时候被检测到了,最后被海关移交给了公安部门。
    这华侨当时说,我买的是艺术品,这些玩意是假的。
    可公安找专家一检测,结果说这玩意是真的。
    最后这华侨没招了,带着专家去了买青铜器的地方。结果一看,顿时傻眼了。
    怎么着?
    这个地方的造假器件居然都成了流水线作业了,除了青铜器、还有各种陶瓷、古玉之类的玩意……等到器型完成之后,拿弱酸腐蚀一下,最后再拿红外线发射机进行照射。
    据说,这玩意每照一分钟,物件的年代就老四十年。
    有些造假逼真的物件,甚至连专业仪器都测不出来。
    至于这件青铜佛,想必是丢在哪个粪坑里面的吧?
    听杨浩这么一说,岳洋差点吐了出来,他刚才还彪呼呼的去舔了一口……这都怪那些万恶的导师,说什么只要舔一口就能够知道这些青铜器是不是真的。结果现在倒好,一想起那些玩意,岳洋就想吐。
    “师傅,您别说了,我受够了。”岳洋干呕了两声,使劲的呸出几口吐沫。
    杨浩笑着摇了摇头。
    岳洋毕竟还是经验浅了,哪有那么多的真品在等着他,即便有,这也必须靠自己来找。
    至于那些找上门的,十有**都是骗子。
    所以轻易不能信,否则骗走钱是小,丢了性命可就变大了。
    要说这潘家园还有几位奇人,也就是笔者先前介绍的‘葫芦徐’、‘表医生’、‘毛笔张’……
    咱一边逛潘家园,一边说这些人。
    
    
     第363章潘家园鬼市(二)(完)

第364章潘家园鬼市(三)

    要说葫芦徐,这还得从宋朝开始。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宋代朝野内外兴起了一股斗蛐蛐的风俗,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皆以斗蛐蛐为乐。
    在旧时的城镇、集市,还有斗蛐蛐的赌场。
    虽然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至今已有百年,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
    但是说起蛐蛐,这又不一样了。
    在那个年代,蛐蛐甚至比人民贵重。一度有‘万金之资付于一啄’之说——也就是愿意花费重金,来买一只蛐蛐。
    四五月份孵化成虫,过不了冬就得冻死。
    谁愿意让这么贵的蛐蛐白白冻死?
    所以也就衍生出了蛐蛐葫芦这玩意。
    葫芦徐就是干蛐蛐葫芦的,他本名叫什么,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了,但是他店门口那块招牌却是金字招牌。斗大的三个字——葫芦徐。
    不过用葫芦装蛐蛐这来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一来葫芦轻便,能揣在怀里晤着(怕冬虫冻死);二来,养在葫芦里鸣虫的叫声格外好听,尤其蝈蝈葫芦的口上还要加一个螺旋形的响铜胆,一叫起来有金属的共鸣,非常悦耳。
    这蛐蛐葫芦属于杂项,真正上了年代的葫芦却是相当难得。
    要说‘表医生’他和七八十岁的葫芦徐不一样,只有四十来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但凡在京城收藏钟表的圈内人,他们手中的藏品十有**都被表医生给“治疗”过。
    圈内人公认他是国内最优秀的“表医生”。
    他的店里盛放的柜子中还有许多各具传奇色彩的名牌钟表:百达翡丽、万国、江诗丹顿、劳力士……这些名表,大多数则都是在这位表医生的手下才得以“起死回生”的。
    要是你家中什么值钱的钟表,不走字了,可以去潘家园找这位表医生。
    这位表医生姓刘。
    整个中国,修表的手艺和速度无人能及。
    最后再说这毛笔张。
    毛笔张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商业美术系装潢专业。搞过装饰,后来有干专业绘画,就连很多画廊、宾馆,以及天津文化街都曾展示出售过他的作品。
    正是由于这些基础,才让他在毛笔这行凸显了出来。
    毛笔张突破传统,除了选用常见的水竹、斑竹外,红木、玳瑁、水晶、玻璃、金银瓷器、动物角、骨头等无所不包。
    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切珍稀之品”均能制成笔杆;
    就连在工艺上,他也将中国传统的彩绘、木雕、镶嵌、景泰蓝等都广泛运用,笔杆的装饰题材极为丰富,人物花鸟、山水楼阁、古钱纹、云幅、八仙、双龙戏珠等不一尽数,雕刻之精致,色彩之艳丽令人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潘家园里的名人多的你想不到。
    不过里面的东西也还是那样——真真假假难辨,你要是不把眼睛放仔细了,就算是老苏、老孙那一类的专家到了这里也得打眼。
    正走着,突然杨浩停住了。
    有一伙人正在收摊,也是,这是鬼市,到了早晨天亮的时候就得收摊。
    这伙人正哼哧哼哧的把物件往皮卡屁股后的车兜上放。
    物件还真不少,大多都是瓷器。
    小到不足巴掌大小的,大到足有一人高的。
    有青花、斗彩、黄釉、三彩、珐琅瓷……至于是真是假,这到是另外一说。车上车下估计有四五百来件,这么多器件,要是搁在六安起码够开一家大型古玩铺了。
    搬货那人对着杨浩直招手。
    虽然鬼市快结束,但依旧没人说话,只是静静的瞧着。
    那人的意思是让杨浩要买东西尽快,他们得走了。
    “师傅,这些瓷器太假……了。”岳洋压低了声音。“走吧,趁着鬼市还没有结束,咱们再逛几家。”
    杨浩笑了笑。
    他正好停在一件半人高的青花尊旁。
    前文说过,这‘尊’是用来装酒的。这尊差不多一米高左右,挺重,瓶嘴上还有明显的豁口,整整排成一圈。花纹也假的很,估计也就民国时期仿造出来的。
    “兄弟,这个玩意这个价!”
    老板竖起了三根手指,说了个嘴型。
    这是三万。
    杨浩还没有说话,岳洋倒是乐了。“这破玩意要三万,你糊弄谁啊?”
    这一嗓子顿时让不少鬼市的人都瞧过来了。
    有个路人笑道:“刚才五千块钱卖给我,我都没要,这一会又涨到三万了。”
    老板顿时红了脸。
    他没有想到岳洋就是个愣头青,居然把底价给泄露了出去。
    鬼市之所以不说话,正是因为不想泄露价格。
    “你不买捣什么乱,滚远点!”老板尴尬了一下,愤愤的摆了摆手。“刚才还看你们懂规矩,怎么一开口就坏了别人的生意。”
    “你!”
    岳洋毕竟没有见过多少市面,小年轻,被人一说自然要反驳,可还没有开口就被杨浩给一把抓住。
    “老板,不好意思,我这位朋友不大懂规矩。您看,我出五千,您要是合适就把这尊卖给我,权当我向您赔罪。”杨浩一脸正经的说道,那模样就像是他真的要赔罪一样。
    可在潘家园里面的人哪个不是猴精。
    这尊是他们淘来的,当时也花了三千块钱。可是搬运的过程中磕磕碰碰,把瓶口撞豁了,没人要。丢掉吧,又说可惜,所以也就一直留下来了。
    如今真有人要出五千块钱买,他们放到不愿了,谁不想多赚两个子?
    “三万,一口价。”那老板手一摆。
    “得,您爱谁谁,我不要了。”
    杨浩扭头就走,而且还没停,还是大步流星的朝潘家园外走去。
    岳洋不知所以然,只是跟在杨浩的后头。
    其实杨浩失误了……他不该这么着急的要买下这口尊,所以才会被老板逮着空隙。对方认为,既然杨浩想要买下这口尊,不管自己喊价多少杨浩都得答应。即便杨浩答应了三万块钱买下来,他也有其他的法子坐地起价。
    这杨浩肯定不会再上第二次当了,所以扭头就走。
    这就给老板造成一种错觉——杨浩对这口尊无所谓,能买就买,不能买就拉到。
    “五千就五千。”那老板在后面开始吆喝了起来。
    杨浩还没有停。
    “三千总行了吧!”
    听到这话,杨浩这才停下了脚步,似乎极不情愿的向回走去。
    
    
     第364章潘家园鬼市(三)(完)

第365章潘家园鬼市(四)

    岳洋跟在杨浩后头。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他弄不懂他俩在干啥……买个东西,说好价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可以了,何必弄成这样如同耍心计一般。
    其实不然。
    古玩这行的交易基本上都是在勾心斗角。
    就拿刚才这一幕来说。
    如果杨浩在老板喊到五千的时候就停下脚步,那么老板依旧会把价格想方设法的提到三万。比如捆绑销售,说这口尊和某某某件物品配在一起出售的,单件不卖之类的借口。
    而在老板喊道三千的时候,杨浩才停下脚——这等于告诉老板,你价格太高我不买了。
    当然,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有看官不信,大可以在一些古玩市场转转,那里的人做生意相当的精明,精明到你难以想象。
    “五千。”
    就在杨浩作势掏钱付账的时候,老板又改口了。
    “你刚才不是说三千么?”杨浩皱起眉头说道。“得,你要不想卖,那就算了。我要不是看这玩意有些旧,才不会买呢。”
    “五千,这是最低价了。”老板恬着脸。
    “三千五。”
    “四千。”
    俩人讨价还价,最终把价格定在了四千。
    付完了钱,杨浩踢了踢这口青花尊,对岳洋说道。“拿着。”
    岳洋瘪了瘪嘴。
    不管怎么看,这口尊都不像是值钱的玩意,别说四千块钱买下来,就算是放在大街上都没人会拿。不过他还是听着杨浩的话,扛着这口大尊走了起来。
    “师傅,我总觉得咱们这样是在告诉别人咱俩人傻钱多……”岳洋委屈的说道。
    “那就对了,就要给人这种感觉。”杨浩顿时乐了。
    趁着鬼市还没有结束,杨浩打算再转一转。
    不过真的像岳洋说的那样,他扛着一口尊,到哪都有人凑上来做买卖。
    杨浩也是来者不拒。
    等到对方把东西一拿出来,杨浩顿时乐了,感情这些人真的把自己当成人傻钱多了。
    先不说值不值钱,就连一些仿的很厉害的玩意都给拿了出来,就算是白痴也能一眼看出来这些玩意是假的。看了东西,杨浩也不好直说。直接摆了摆手,扭头就走。
    还没有走几步,就停下了。
    迎面撞见一群人。
    “呦,我们的大鉴定专家杨浩老师眼光真不错,居然选了这么一口漂亮的尊。我估计这玩意是明朝的,一转手能卖几百万吧?”
    来人说道。
    杨浩一阵冷笑。
    他又不是白痴,怎么听不出对方话中冷嘲热讽的语气。
    “走。”
    杨浩摆了摆手,岳洋跟在后头。
    可还没走一步,那人又往前一站,堵住了杨浩路。
    “大鉴定专家,您别着急着走。您的期末考试有着落了,不如再帮我掌掌眼吧。”对方又阴阳怪调的说了起来。
    这人叫做陆朝海,是陆朝天的表哥。
    所谓人红是非多。
    他和杨浩本来不是一个班的,但是由于前几天会场黄莺打伤了陆朝天,让他觉得脸上无光,本来就卯足了劲想要找杨浩麻烦。
    没有想到今天居然在鬼市上撞见了。
    “嘿,我说大专家,您别慌着走啊,都说您鉴定的水平厉害,不如咱们打个赌成不?”陆朝海伸出了胳膊,拦住了杨浩的去路阴阳怪调的说道。“怎么,你是不敢还是怕了。还是说,那都是外人吹的。”
    “就是,就是……这小子猖狂,见到咱们海哥不照样萎了么?”
    “傻比一个,海哥和这种人打赌简直是自掉身价。”
    杨浩笑了笑。
    对于陆朝海这种人他根本都是懒得搭理,更何况今天来潘家园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这一口尊,什么都够了。
    可是杨浩能忍,一旁的岳洋倒是忍不了。
    平时他就和陆朝海这小子有些瓜葛,现在被当着面嘲笑,他怎么能忍下。
    “谁怕谁,答应就答应。赌什么?”岳洋问道。
    “半个小时之内,各挑一件物品。看谁买到的东西价格更高,怎么样?”陆朝海说道。
    “没问题。”岳洋顿了顿。“不过有谁来判定?”
    “当然找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