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无双 >

第61部分

鉴宝无双-第61部分

小说: 鉴宝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让伙计一愣。
    他立刻知道自己遇上高手了,这年轻人不一般。
    这些书画都是高仿品,不少人都打过眼。能够分辨出一两个器件那并不出奇,但是全部都能认出来,那可就厉害了。他也知道这些玩意蒙不了眼前的这位年轻人。
    “您要老物件?”伙计问了一句。
    “是的。”杨浩点了点头。
    既然都进来了,那就随便看看。
    即便捡不了什么漏,买一两件喜欢的玩意也好。
    “成,那您跟我来。”伙计对着杨浩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走向了一侧大声喊道。“叔,有位顾客要老物件。”
    伙计把一侧的门帘给掀开,露出了里屋。
    里屋也有百来个平方,里面的古玩,都是摆在一个架子上的,由低至高分为八层,最高一层要站到梯子上才能取下来,每层上面又有五个空格,每个空格里都摆放着一个物件,有花瓶、面碗、书画等等。
    里屋里面还有两个老头坐在茶几前。
    茶几上摆了不少的物件,有的上面还沾了不少的泥土。
    “你这小子,干了七八年还没有长进,不是说了不让人进来么!”其中有个胖乎乎的老头开口了。“我这正在谈生意。”
    伙计吐了吐舌头,转身跑回大堂里面去了。
    “抱歉,打扰了。”杨浩无奈的耸了耸肩膀。
    “别介,哪有做生意把客人往外推的道理。您既然来了,不妨就看看。您是要老物件么,外面的货您都不满意儿?”胖乎乎的老头开口就是一嘴京片子音调。
    “外面的新物件我看不上眼。”杨浩笑着摇了摇头。
    听到这话,胖老头顿时皱起了眉头。“鄙人姓曹,单名一个天字。小哥是哪的?”
    曹天是这家古玩店的老板,是地道的老北京。
    他的祖辈是位八旗子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本身就喜欢古玩这行。再加上那年头从紫禁城里面流出来的东西相当的多,让他们收到了不少的名贵器件。不过在解放后那十年混乱的日子里,曹天的父亲因为是老师,被当成臭老九给打到了,最后不堪折磨死在猪圈里面。
    曹天当时已经二十来岁,带着母亲一起逃难来了安徽。
    家里的古玩字画也都一并带来了。
    在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那时,曹天拼着一股机灵劲,顺着这股春风做起了捣腾古玩的生意。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曹天从小对这些东西耳熏目染,能说会道,再加上他本身学识也不差,对于每件古玩都能引经据典,说出其传承来历。所以时间一长,生意做的就越来越大。别看曹天只有这一家门面,银行里面起码有个把亿。
    不过因为过惯了苦日子,曹天这人有一点不好,就是小气。
    只进不出,就是曹天的性格。
    再加上曹天这人眼睛贼毒,而且涉猎范围相当的广,只要是真物件,他都极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如此一来捡漏的机会也就相当多了。曹天这人收购别人的东西,往往都会把价格往最低里压。可偏偏要是别人想让他把东西卖便宜了,那可是连门都没有。
    所以藏宝轩里面的新物件也比其他古玩店多,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杨浩这一句‘外面的新物件我看不上眼’,顿时让曹天长了个心眼,搞不好这小子是来踢馆的!
    
    
     第136章 藏宝轩(下)(完)

第137章 打赌(上)

    “老人家误会了,我不过是闲逛一下。请使用访问本站。被贵店的伙计给拽了进来!”杨浩也明白自己刚才那句话说的有些唐突,不由得开口解释道。“小子姓杨,单名一个浩字。我就是六安本地人,原先在鼓楼街开摸骨的那家店就是我的。”
    听到这,曹天的脸色才缓和起来。
    六安不大,哪儿哪儿曹天都熟的很。他倒是听说过那家摸骨店的老瞎子神的很,那家店的小伙子对古玩也精通的很。
    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来没有见到过。今天一看,这小伙子果然有些水平。
    “那小伙子,你随便看。”曹天打了个哈哈。
    杨浩点了点头,这才看起来货架上的物件来。
    一般开古玩店的都是这样,把新物件摆在外面,老物件藏起来。遇到真正识货的人,到时候再拿出来。
    可是有多少人能识货?
    再怎么有经验的专家都会打眼栽跟头,更何况只是一些普通喜欢收藏的人呢?
    那些人在外厅一转悠,哪怕他们认出了九件新货,只要认错了一件买了下来,这也就走眼了。又有谁和杨浩这样,可以用灵气来分辨物件的真假?
    杨浩把这些物件拿起来一件件的打量起来。
    同时斜着眼瞅了一下曹天,这老头子心眼还挺贼。说起来这里屋摆的东西应该全部真的,但事实偏偏不是这样。这里的物件属于老货的依旧很少,通常十件才有那么一件是真的。
    杨浩看中了玉璧。
    这玉璧足有一个巴掌大小,叫做青玉益寿谷纹璧。
    是西汉时期的玉器。
    流传自汉代的的总共有六种‘瑞玉’:蒲纹壁、谷纹璧、螭纹比、镂雕玉璧和廓外装饰壁。
    其中谷纹璧传自战国时期,所以流传流传至汉代。
    这块玉璧是古人用来佩戴在腰间的,上面雕刻有一螭一龙,螭龙中间还环托着‘益寿’二字。
    这块送给老瞎子正好,算是个好兆头。
    “多少钱?”杨浩问道。
    “八万!”曹天大拇指和食指一伸,冲着杨浩比划着。
    杨浩直咂舌。
    这块同类型的玉璧,有卖相比它好些的,市场价也只需要四五万。
    “能便宜一些么?”杨浩问道。
    “不还价。不过你想要便宜的,旁边那颗寿桃玉,你看看,只要三万。”曹天指着一旁的货架上说到。
    杨浩瞥了一眼旁边的寿桃玉,顿时板起了脸。
    这块玉看起来色泽相当漂亮,更是上好的羊脂玉。整个造型是是一块大大的寿桃,底下有两片叶子衬托起来。有微微的破损,但极小,不碍事。
    “老板,别拿这些新物件来蒙我了。”杨浩转过头说道。
    曹天顿时哑巴了。
    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瞅了一眼杨浩,这套玉佩总共有十块,都是他找人订做的。每块玉佩光制作费用就超过三千,总共卖掉了九块,不少眼力强的人都栽在这上面了。如今这小子只看一眼,就说这玩意是新物件,曹天哪能不惊讶呢!
    “老曹,哈哈,我总算是看你吃了一回瘪。”另外的一个白胡子老头开口笑道。
    “郝大兵,你闭嘴。”曹天瞪了白胡子老头一眼,又望向了杨浩。“你怎么知道我这玉是新物件?”
    杨浩随手拿起这块寿桃玉佩。“首先不管是从色泽还是外形上来看,这块都是上好的羊脂玉。老板,您为了做的更像,甚至造出了一点瑕疵。这样一来,就没人会认为这是一块新物件。”
    曹天没说话,那个名叫郝大兵的白胡子倒是连连点头。
    按照人的惯性思维,一件古玩越完美,越会让人起疑心。所以很多新货都会故意做旧,也正是这个道理。
    而中国有句俗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使得有瑕疵裂纹的玉的价值会大大的降低,甚至只有原价了十分之一。但偏偏曹天反其道而行之,正是这么一点微微的破损,反倒使得这块寿桃玉佩变的更为真实。
    “你说它是新物件,有什么证据?”曹天把手一摊,顿时摆出一副无赖相。
    杨浩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老板,咱们敢用玻璃划一下么,如果玉完好无损,我花双倍钱买下来。如果玉碎了,这块青玉益寿谷纹璧送我了。”
    曹天咽了口口水,对着杨浩连连竖大拇指。
    这个他倒是不敢。
    用玻璃一划,什么都露馅了。
    “小哥,好眼光,你怎么看出来这块玉是个新物件。”曹天问道。“这玩意我总共卖了九块,其中有不少这行顶尖的人物,都没人能够瞧出来。跟我透露透露……”
    杨浩呵呵一乐。
    他知道曹天为什么问的这么仔细。
    曹天是靠这玩意吃饭的,如今被人瞧出底子来,再加上杨浩这么年轻,他肯定不会认为杨浩眼力厉害,可能是这玉的制作工序出了问题,让这小年轻给看到了。
    “我认识一个胖子,他买了一尊翡翠观音。半米来高,花了八千万。和这玩意一样,都是玻璃做的。”杨浩得意的敲了敲寿桃玉佩。“您这玩意,比起那尊翡翠观音来说,造假的手段实在是太低了。”
    曹天愣了愣,随即心里暗笑了起来。
    他当这小子有多么厉害,原来是见过这一类的物件,怪不得能够认出来。
    “既然你能认出来,我也不说别的。这里面的物件谁您挑,看中了什么跟咱吱个声,价格包您满意。”曹天拍了拍胸脯。
    “其他的物件可都不是好货色,我就想要这块青玉益寿谷纹璧,您瞧怎么样?”杨浩问道。“这玩意市场价差不多在三万左右,就算是在拍卖会,顶多四万,可到了您这里,居然直接翻了一倍。”
    杨浩毫不客气的点破了对方。
    这做买卖加价确实是相当正常的一件事情,加了零头,赚个口水钱,这本身无可厚非。
    可这曹天也太黑了些,居然直接涨了一倍。
    “谁不是图个钱赚呗。”被杨浩点破了,曹天非但没有引以为耻,反倒是笑了起来。“您接着看。”
    “还有没有其他物件?其他的物件卖相可都不怎么好。”杨浩问道。
    “难道我这里没一个物件能让您看上眼。还是说,您都拿不准。”曹天第一次碰到这么棘手的人物,就连古玩圈里其他的老家伙们也得经常在自己这里吃闷亏,今天居然让个毛头小子给问住了。
    “都拿得准。不过我就看上了这块青玉益寿谷纹璧。”
    
    
     第137章 打赌(上)(完)

第138章 打赌(中)

    这句话本来就是杨浩随口一说,自己有灵气透视的本领,这些物件的真假自然在杨浩那里根本就是一目了然。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不过在曹天听来,这就是有点张狂的味道了。
    “小伙子,你这大话说的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反倒是郝大兵先开口了。“藏宝轩的器件连我都不敢说能看准,你能看准?”
    “嘿嘿,少要狂,老要稳,咱可是第一次遇到想您这样的人。”曹天也竖起大拇指,虽说是表扬的话,但是从他嘴里说出来却变了个味道。“您说您能把我这间屋子里面的器件都拿准了,咱们打个赌,小伙子,敢不敢?”
    “您说。”杨浩点了点头。
    “我这里有两百三十一个物件,里面只有十三个是老物件,您能不能挑出来?”曹天问道。
    听到这话,郝大兵反倒先急了。“嘿,我说老曹,你太不实在了。居然只有十三个老物件,怪不得我常在你这里打眼呢。气死我了,以后我再也不来你这藏宝轩了!”
    曹天脸一红,没有想到无意中透了自己的老底。
    当下不好意思再说,连忙问向杨浩:“敢不敢来赌一把?”
    “成,我要是赢了,这块青玉益寿谷纹璧就送我了。怎么样?”杨浩笑道。
    “没问题,那你要是输了呢?”曹天问道。
    “八万块钱买下这块青玉益寿谷纹璧。另外再花三万,加上这个寿桃玉佩!”
    “好!大兵,你来做见证。”曹天重重的点了点头。
    两百三十一个物件,要从中挑选出十三个老货。
    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这可不同于大家来找茬,错了还有从来的机会。每一个物件,看起来都如同真迹一般,普通的收藏家想要不借助外力来辨别,不可谓是不困难。
    每一个物件,仿造的时间源于不同的朝代。
    所以收藏家们就要对该朝代的特点进行了解,甚至每个朝代皇帝在位的期间,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尽相同。
    就拿右上角一排清朝的瓷器来说吧。
    这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在位时所烧制的蓝釉瓷器。
    器型、胎釉、纹饰和款识皆不相同。
    康熙年间的蓝釉瓷底的款识大多为‘大清康熙年制’,仅仅这六字就有很大的区别。有用楷书所写,也有用篆书所写,甚至有些瓷器还没有款识可供分辨,这属于官窑。
    至于民窑则又不相同,比如凝远宋氏祭器等。
    雍正年间的款识又有不同。
    除了‘大清雍正年制’的楷款之外,还有四字、六字的篆款。或有底部不施釉的阴刻六字篆款。官窑更有‘朗阁制’和‘朗吟阁制’等。
    仅仅这些就足以让一众人无比的头疼。
    而这间屋子里面除了瓷器,还有玉器、小型木器、杂项、青铜器……
    就算再高明的鉴定大师也得打这里打眼!
    这就是曹天下的套。
    “你看这小伙子怎么样?”曹天得意的捧起紫砂壶,给郝大兵斟茶,伴着袅袅茶香得意的捧起杯子浅酌一口问道。
    郝大兵端起杯子,看着杨浩的背影眯起了眼睛。
    他和曹天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
    这老东西不肯吃一点亏,既然他敢说出来只要杨浩能够找出十三件老货,他就白送一块青玉益寿谷纹璧。肯定是极有信心。
    不过也是。
    自己来过这间屋子起码上百来次,这里面的器件每次来他都会打量一番,迄今为止他所能够找到的老物件也不会超过十件。
    “我看悬!”郝大兵放下了茶杯。“别说这么一个年轻人,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得在你这里栽跟头。我看这年轻人喜欢瓷器,搞不好是精通瓷器这项。瓷器的三件老货,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出来。”
    古玩这行需要精通,而不是博学。
    博也就代表每项都懂一点,但不精通,一旦不精通,就极容易打眼。
    “十三个物件,告诉你,来我这里屋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找到超过十件老货。就算是上过电视台的大专家也不行!”曹天嘿嘿一笑。“这年轻人口气忒狂了些,让他吃点亏,知道古玩这行可不是靠耍嘴皮子。”
    俩人的谈话也不避人,杨浩都听见了。
    他倒也不生气。
    年龄在这行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