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独医无二 >

第242部分

独医无二-第242部分

小说: 独医无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了吧。”杨涵笑呵呵的说道:“往年曰本的中药材进口都是徐徐渐进,中国的中药材供应商都会根据曰本年前的中药材采购量来估算下一年曰本中药材的需求度,远洋集团这么搞,势必给人一种来年曰本中药材需求量大增的错觉,这就造成中药材原料供应不足,价格上涨可以预见。”
    “好,那我们也开始收购吧,不怕储存多,反正明年中药材价格上涨,我们多余的再卖出去也是一笔进账。”王旭笑道。
    “不过我担心我们这么搞,势必引起其他的集团和厂家跟风,这么一来很有可能造成明年的中药材市场混乱。”杨涵道。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我想一旦我们开始收购中药材原料,开了春市场就会起来,到时候头疼的就应该是曰本远洋集团了,当然,我已经告诉乔大哥了,心不能太狠,到时候适可而止,看情况。”王旭道。
    “好,我这就给谭叔叔打电话,让他开始准备。”杨涵沉吟了一下道。
    “呵呵,等着这一次春节结束,远洋集团就该头疼了。”王旭笑呵呵的道,他原本就对曰本人没好感,眼下远洋集团竟然对他怀恨在心,试图给他制造困境,那么他自然不能客气了。
    处理完中江的一些琐事,腊月二十八号王旭一家人就登上了前往西平市的飞机,飞往了老家。
    长州省是北方省份,比起江州气候更是冷了不少,虽然没有下雪,不过北风呼啸,干冷干冷的。
    王旭一家在西平下了飞机,吃了午饭,王旭在西平市租了一辆车,当天下午就回到了青府县,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麻麻黑了。
    青府县比起江河市的江全县还要落后,路况更差,幸亏王旭租的是一辆悍马越野车,要是轿车之类的,估计都开不回去。
    纵然这样,一路上都颠簸的几人够呛,不过下了车沈冰洁和王益民都没有疲惫感,反而很兴奋。
    “呵呵,总算是到家了,还是家里的空气好啊。”王益民站在家门口,忍不住有些感概,大城市是繁华,不过老家始终让人温馨,正所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中国人的乡土情结还是很浓的。
    “呀,这不是益民一家子吗,都回来过年了。”王旭一家人在门口搬东西,很快就惊动了边上的四邻右舍,门口顿时就围了不少人。
    农村人本来就喜欢凑热闹,王益民和谭云腾去了江州,听说开了什么厂子,村里人不少都知道,此时看着王旭家门口停着的悍马,这些人自然都议论纷纷。
    中国的经济这几年是一年一个样,11年以后农村的私家车已经不算什么了,不过08年这会儿,农村的私家车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王旭所在的王塘村,家里有车的也就三两家,更别说是这种悍马了。
    “益民这是发大财了啊,一家人现在都去了南方,呀!还领回来这么一个漂亮的姑娘,是小旭的女朋友吧。”前来的邻居你一言我一语的问候着。
    “张叔好,王婶看上去年轻了。”王益民手中拿着一盒软中华,在人群中散着,不停的向邻居们打招呼。
    王旭家因为王贺年的原因,在村里人缘本来就好,即便是王旭也给村里不少人看过病,前来的乡亲们足足聚了不少功夫才散了,最后还有几个住的近的帮着王旭一家拿东西,打扫屋子,一直忙活到晚上八点。
    “益民,来,我知道你们刚回来,家里没热水,先喝着。”隔壁家的刘婶还提了一个热水壶过来。
    “谢谢刘婶了,说实话还真有点渴了。”王益民接过刘婶的热水壶,笑着感谢道。
    “呵呵,先喝着,不够再说。”刘婶六十多岁,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村老太太,明显有些藏不住话,笑着笑着就有些不自然了:“益民啊,还好你们一家子都回来了,要不然我还说让你三叔给你们打电话呢。”
    “怎么了,难道出了什么事?”王益民不解的问道。
    “嗨!”刘婶叹了一口气:“你们不知道,县里要在我们村北边修一个水库,给各村通自来水,原本也算是好事,可是这水库却打算修在北坟窑,为这事的村里没少闹,可是一直没结果,有的人已经考虑迁坟了。”
    “什么!”王旭一听,猛然间插话道:“水库选在北坟窑,什么时候的事?”这北坟窑正是他们王塘村的公公坟地,村里人去世都在北坟窑入土,这要在北坟窑建水库,岂不是要把这些坟都要被毁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昔日同学
    “就是今年九月份的事情。”刘婶说道:“你们也知道,我们这块儿缺水,县里修水库,弄自来水原本是好事,可是这要在北坟窑,大家怎么乐意,都是王老二兄弟两个搞得鬼。”
    “王老二,和他们有什么关系?”王益民不解的问道。
    “这事说来话长,你们还是先收拾,等休息一晚,明天再说吧,这事全村人都知道,也不是什么秘密,再说水库修建也是明年,不急,我就是早早给你们说一下,免得你们呆两天又走了,什么也不清楚。”刘婶道。
    “谢谢刘婶了,那就明天说。”沈冰洁从过来,拿了一盒水晶饼递给刘婶道:“回来也没带多的东西,这是江州那边的,味道不错,您拿回去尝尝。”
    “这怎么好意思。”刘婶急忙推却道。
    “刘婶,拿着吧,都是邻居,这么客套干嘛。”王益民也劝道。
    “好,那我就拿着,你们还没吃饭吧,要不我过去做一点。”刘婶有些不好意思,沈冰洁给的水晶饼看包装就知道价值不菲,少说也上百块呢吧。
    “没事,我们吃过了,您不用管。”沈冰洁笑道。
    “那好,我先走了,有什么事随便招呼。”刘婶笑了笑,就告辞离开了。
    等到刘婶离开,王益民才向王旭说道:“看来这次我们回来倒是对了,你爷爷的坟也在北坟窑呢,这事必须了解一下。”
    “这个自然,明天我们就打听一下,看看怎么回事。”王旭笑了笑道。
    家里很长时间没人,打扫过后,沈冰洁换了新被褥,王益民也把火炉子弄了起来,屋子里一瞬间就暖和了。
    一家人颠簸了一路,都有些累了,晚上十点就都休息了,王旭和杨涵躺在床上,杨涵的整个身子都缩在了王旭的怀里。
    “很冷!”王旭抱着杨涵,笑问道,这长洲原本就比江州冷,家里又没有空调,而且就一个火炉子,王旭自然让放在了王益民那边,他和杨涵这个房子确实冷的吓人。
    “还好。”杨涵笑了笑,用被子把自己的半个脑袋都捂了进去道:“我大冬天还从来没住过没有暖气和空调的房间。”
    “让你跟着我受苦了。”王旭叹息道:“这就是农村人的生活,我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嗯,我也会习惯的,有你抱着一点也不冷。”杨涵柔声道。
    “习惯什么,我们现在可不需要习惯,明天先去县里买几个电暖器回来,我也瞬间联系一下装空调的,看看最快什么时候能装好。”
    晚上冷的人慎得慌,王旭就那么紧紧的抱着杨涵,沉沉的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王益民早就烧好了开水,王旭和杨涵洗了把脸,沈冰洁的饭就做好了。
    吃过饭王益民去村里打听情况,王旭则带着杨涵去了县城,他们王塘村原本就距离县城不远,王贺年的福生堂原本也就在县城开着,不过现在没人管了,早就关门了。
    从王塘村去县城走着也就一个多小时,王旭开着车十分钟左右就到了,两人在一家电器商城买了几个电暖气,同时问了一下空调,这空调过年了安装至少需要两三天,王旭想了想还是算了,在家里也呆不了几天。
    买好东西,王旭和杨涵也不急着回去,就在县城转悠起来,青府县王旭从小玩到大了,不过杨涵是第一次来,而且这里是王旭长大的地方,她的兴致很高。
    还好马上年关了,县城的人很多,各大厂商都是人来人往,人满为患,倒是显得很热闹,冬季的寒冷好像都被冲散了一半。
    和杨涵逛到中午十一点多,王旭才开着车回到了家里,王益民早就回来了,帮着王旭拿了东西,他就开始说关于水库的情况。
    “事情比较麻烦。”王益民摇着头道:“这次的工程是个大工程,牵扯到的村子比较多,在北坟窑修建水库,也就我们王塘村的人有意见,其他村的人都是双手赞成,所以县城里面不会很在意。”王益民说道,然后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青府县附近的十里八乡除了县城,其他地方吃水用的都是地下水,很不方便,这一次县城修建水库,是从别的地方引水过来,给附近的村民安装自来水这个工程也算比较大的,因为选址北坟窑,王塘村的村民还闹过几次,不过都被镇上挡回来了,村民们纵然有意见,也胳膊扭不过大腿。
    “那个王老二怎么回事,难道这一次修建水库原本没定在北坟窑?”王旭问道,这修建水库自然是大事,不过推了村里的祖坟却有些不合适,当然,要是这个选址是考虑到其他因素,北坟窑最合适,王旭也不好说什么,要是有人捣鬼,他自然不能放任,毕竟他爷爷王贺年的坟头也在北坟窑呢。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虽然这几年全国提倡火化,可是青府县这一块依然是土葬,北坟窑的坟头年头长的都有上百年了,这是谁这么缺德。
    “原本选址没在北坟窑,而是在北里坡。”王益民说道:“北里坡是王老二家的桃园,足足十亩,补偿款已经给了,后来才改在了北坟窑。”
    “补偿款都给了,为什么要改?”王旭更加不解了。
    “修水库的事情就是王老大负责,王老二不知道从哪里搞出来一张承包责任书,说北坟窑也是他们家的,水库修在北坟窑补偿款也不用退。”王益民气呼呼的道:“这王家两兄弟一直无法无天,没想到这一次连村里的祖坟也不放过。”
    “王老大负责水库的事情!”王旭也皱了皱眉,王老大本名叫王新旺,眼下是青府县的副县长,这王老二一直无法无天也是仗着王老大,这两兄弟原本就是孤儿,一直在青府县厮混长大,都不知道家里的父母是谁,更别说祖坟了,也难怪他们敢打祖坟的注意。
    “小旭,这件事你看该怎么办,选址的事情是县里定的,除非能让县里改决定,要不然就必须迁坟了。”王益民向王旭问道,这半年来王益民也看出了自己这个儿子不简单,家里的事也该交给王旭处理了。
    “哼,既然是这样,迁坟自然是不可能的,死者为大,要真是没有选择也有罢了,既然是有人从中捣鬼,这事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王旭冷哼一声,然后道:“这件事交给我吧,明天就是三十,过了初一再说。”
    “那好,你小心着办,别惹事。”王益民叮嘱道:“实在不行我去找王老大谈谈,你爷爷还帮他看过病,想必他会给些面子。”
    “爸,您就别艹心了,这件事交给我吧。”王旭给了王益民一个放心的表情。
    他们父子两说着话,午饭就做好了,吃过午饭,家里又来了不少人,是村里的一些同学和朋友,都是来找王旭的。
    眼下是年关,村里的人出外地的年轻人都回来,这些人听说王旭回来,还带了女朋友,都跑过来看。
    “王旭,现在混得不错嘛,开的悍马,不少钱吧。”几个年轻人进了门都向王旭问道,门口的悍马可是很吸引眼球的。
    “在县城租的,为了方便,大家都坐。”王旭招呼几个人在房间坐下,杨涵就忙着泡茶,这些人都盯着杨涵看,羡慕的向王旭道:“王旭,女朋友不错,我们可都是单身呢,改天让女朋友给介绍一个。”
    “呵呵,好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杨涵,家是外地的。”说着王旭也给杨涵介绍了一下来的几个朋友。
    前来的总共六个人,其中有两个和王旭关系不错,偶尔联系,一个叫王俊飞,一个叫王江波都是王塘村的,整个王塘村和江全钟良民的村子一样,一大半人都姓王。
    其余四个都是王旭上初中时的同学,家里在王塘村附近,一个脖子上戴着金项链,穿着一身名牌西装的叫来浩东,就是那个在西平市包工的家伙,去年王旭回来,就是他拍着王旭的肩膀招呼,说他欠别人一千多万,别人欠他一千多万,自己不愁钱花的那个,开的是一辆宝马。
    其余的三个人分别是陈光远,于良才和宁飞鸿,这些人除了来浩东后来其他人也都考上大学了,不过几年没见,都有些生分了。
    人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整个王塘村和附近的村子,王旭自然不止这么点同学,不过除了考上大学的,其他人都不好意思来罢了,也就是来浩东现在混出名堂,不觉得自己比王旭这些大学生差多少。
    给杨涵介绍完几个人,来浩东就唏嘘道:“我看我们这些人就王旭混的牛叉啊,这去年才毕业,出去半年,回来就开路虎了,而且还找了这么漂亮一个女朋友。”
    “浩东你这是卖弄了,我们这些人里面估计也就你混的最好,初中毕业,现在在西平买了房子,开的是宝马,我们几人这几年的书都是白念了。”于良才骂道。
    “就是,浩东这是卖弄了,不过王旭现在也不错,就我们不行。”宁飞鸿也唏嘘道,当年都是一个班的同学,现在差距这么大,是个人都会感慨。
    “瞧你们说的,都是同学,要互相帮衬不是。”来浩东大咧咧的道:“我看是这,趁着过年人多,很多人都回来了,我们要不要来个同学聚会,把能联系上的同学都叫上,就在县城的红河酒店,我请客。”
    PS:过度的情节总是写的头疼,过了春节就是王旭快速发展的时候,这一段笑笑好好构思,顺便求票。(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小神医
    “好啊,这个提议好。”来浩东一开口,其他人就纷纷赞同,反正过年回到家里无聊,搞个同学聚会也不错,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来浩东的那一句他请客,这就是白吃白喝嘛。
    “王旭,你觉得如何,你现在也是大财主了,不能不赞助吧。”见到其他人纷纷表态,来浩东就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