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暧昧专家 >

第161部分

暧昧专家-第161部分

小说: 暧昧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英武见周游有点意动,马上乘胜追击:“小游,能参加的都是在市里有点身份的,甚至还有其他市的赌石爱好者也是慕名前来,所以级别不低。就在去年,还曾有人解出过高冰种呢。”
  “好吧。”
  周游无奈地点头了。
  人情牌、利益牌和关系牌三军全出,周游想不答应也不行啊。


 239:寻宝场外(上)

  239:寻宝场外(上)
  “老板,为什么换这套衣服出来啊?”
  阿甘对于自己的换装有点不适应。
  最近的他已经习惯了之前的西装墨镜装扮,现在突然穿回农民装,实在有点不适应。过去的一个月里,特别是上一次到祥裕斋拜访许老时的遭遇,使得阿甘迅速已打进周游的生活圈,并获得了月薪破万的稳定工作,阿甘的父母可是乐得找不着北。这还不止,周游吃什么,住什么,他全部都跟着,生活水平不知比以前的农民工日子滋润了多少倍。
  周游的突然举动,倒是给阿甘一定的危机感。
  李大志知道周游是不会无的放失,给了阿甘一个稳住的眼神。
  周游说:“我本想把你留在家里看宝贝的,不过突然想到一些趣事需要你才能处理得来,所以才让你穿成这样过来的。”
  大志思绪了一下,突然眼前一亮,问道:“老板是不是要先截专家的胡?”
  周游微微地点头。
  如果等那些前来验证收藏品的藏家们给专家鉴定,那周游还有什么机会捡漏呢。虽然周游对一次的寻宝大会不是很期待,但既然要开一座国际一流的博物馆,那周游就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搜集更多更好的古董、艺术品来充实博物馆。
  当然的,周游作为这一次的鉴宝专家,不能随意出面,所以他必须用一点小伎俩,避免一些无谓的尴尬。
  周游他们远远就停车,看到录制组在忙碌的工作,而文化宫的广场外边已聚集了相当多的人,其中不少人都站在文化宫提供的大型阳伞下交流,有的还时不时拿出自己的收藏品炫耀。
  “我们没来晚啊!”
  周游看到这场面,以为自己迟到了。
  大志回道:“老板,我们没来晚,是大家的热情太高涨,来早罢了。”
  周游点着头回道:“那些专家都还没来,估计是时间没到吧。你们暂时留在这里,我过去兜一圈,看看有什么值得出手的宝贝,回来再从长计议。”
  大志却提醒道:“老板,如果要借助阿甘憨厚的脸面,恐怕还要换套衣服才行。这样的衣服,恐怕没多少人相信他是有钱购买的主。”
  周游拍着额头说道:“你看我,犯的糊涂有多严重啊。”
  周游马上做出分配:“你们先去换衣服,我则去看古董,然后在这里汇合。”
  “好的。”
  大志马上拉着一脸模糊的阿甘朝最近的服装店走去。
  周游看着这对难得的战友兄弟,微微一笑,徐步向前。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人数最少的青铜器。
  或许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拿着青铜器的藏家们都聚集到一起,都在激烈讨论着什么。而周游的到来并没有给大家造成影响,场面的气氛还是那么的激烈。
  一位西装革领的中年男子得意地向大家说道:“我这只青铜器真的是在拍卖行拍来的!当时没多少人跟我竞争,被我拣到了这个漏。你们看这里,这可是拍卖行开出来的发票和鉴定证书,假不了的。”
  “是真发票!”
  “还真是证书啊!”
  大家看向中年男子手里的两张票据,纷纷表露出惊讶之色,可是周游看到这里却不住苦笑。
  中年男子手里的青铜器是很现代仿品,虽然仿得有点逼真,但是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其真假。刚才那些藏家就是觉得有点假,所以才引发争论的,但是中年男子拿出两大杀器,还真把场面给镇压了下来。
  在场的人这么多,懂行情的人还是有的,一位看起来像是老板的藏家突然说道:“不对啊,拍卖行出示的鉴定证书未必就是真的。我有一位朋友,拿了一件专家评价为普通货色,至多就价值万来元的民国瓷器,拿到拍卖行里去,他们的鉴定师草草一看之后就给出了百万的高价,并且索要了不少的手续费用,可最终还是流拍了。”
  大家的注意力当即转向中年男子。
  一位相对年轻的人突然举手说道:“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在拍卖行里做的。他说现在有不少的小型拍卖行都很不正规,他们的公司经常采取虚假鉴定、高估藏品等等花招欺骗卖家送拍,以套取高额图录费、鉴定费等等手续费。更有甚者,一些比较大型的拍卖行为了招揽卖家,不惜打肿脸充胖子,用手做局、虚报天价成交额等手段渲染炒作、炫耀自身实力。”
  大家纷纷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周游听到这里,知道在场的能人的确不少,他实在是小看了民间的鉴赏力量。
  周游转身离开。
  他刚才观察过了,这些人里的青铜器都不是什么出色的宝贝,的确有两、三个颇有价值,但看他们的情况似乎不是缺钱想卖的人选,只是想拿来免费鉴定,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
  当然的,也不能说其中没有精品。
  至少周游就看到一只品像很炉的青铜器。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均匀而自然,一点也不像是做旧出来的;而且那只青铜器整体显得浑厚凝重,铭文繁杂,花纹繁缛富丽,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唯一可惜的就是它的体型比较小,若是能大上一些,其价值肯定难以估量。饶是如此,周游也觉得这一次的青铜器压轴宝贝非它莫属了。
  如此好的青铜器,周游之所以不提出收购,皆是因为那个携带者竟然戴着满绿的高冰种翡翠戒指,这样的戒指没有两百万是不可能买得到的;而且那个携带者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种不怒而威的气质,显然是长期处于高位的精英级人物。
  这样的人物,自然不会缺钱,那周游捡漏的几率就无限接近于零,所以周游最终选择了放弃。
  从青铜器那边失望,周游马上把目标跳转到边侧那个拿着大量紫砂壶的藏家群。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只可惜紫砂壶这个类别为收藏者认识、接纳的时期比较晚。长久以来,其价值一直处于被低估的阶段,直到一件被拍出一千多万的紫砂壶面世,才掀起了一波紫砂壶收藏热。而伴随着紫砂壶在拍卖市场的行情持续看涨,使得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难以混进去啊!”
  周游知道在这里捡漏的几率比较大,可问题是在场的人群这么多,而且气氛也是热烈,他能成功搀和进去的几率实在是可怜,更不说捡漏了。
  不过周游突然看到了一位熟悉的人:
  韩天成。
  当初就是在明远楼,周游从他手里捡到生平第一个大漏,赚取了一笔可观的启动资金。再配合上韩天成那爽快的性格,周游自然对韩天成的记忆相当深刻。
  “韩天成!”
  周游招呼开来。
  “是你!”
  韩天成的记性不错,居然还记的周游,连忙将其拉进圈子里,热情地问大家介绍道:“来来来,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一位是相当了得的鉴宝专家,姓周名游,我当初那只天青釉琮式瓶就是他鉴定出来的。”
  “哟,人不可貌相啊!”
  一位胡须很看起来很扎人的大叔惊讶地看着周游,连忙递过手里的紫砂壶,很是热情地请教道:“年轻的鉴宝专家,帮忙掌掌眼吧,也好让我老韩多点信心。”
  “很不错的紫砂壶啊!”
  周游看到眼前的东西,当即亮了起来,惊讶地说道:“竟然是陈鸣远的紫砂壶!”
  陈鸣远是清初的紫砂壶名手,常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动。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故仿品、赝品大量出现。
  老韩听完之后越发得意了,对其他人说道:“我就说是真的嘛,你们偏要说是后代仿制品。”
  其中一位不服的人马上辩驳道:“连现代紫砂名手顾景舟先生都说他从少年习艺,直至暮年,半个多世纪中也只见到几件真品,特地叫收藏家要特别小心以防走眼。连省博物馆也没得收藏陈鸣远的紫砂壶,若是出现在我们明远市的话,绝对能引起轰动。”
  韩天成偷偷摸摸地拉着周游的手,问道:“周游,你真的有把握辨别出来吗?”
  周游坚定地点头。
  老韩也是有点怒火,请教道:“周先生,不知道你可否为我们解惑呢?也好让这些眼红的人彻底死心。”
  老韩不说还好,一出口还真得罪了不少的人。
  之前那位辩驳地也马上煽风点火开来:“周先生,你就说说你的理由,看看能能否把我们说服了。”
  火气一起,气氛马上尖锐起来,夹在中间的周游哭笑不得。


 240:寻宝场外(中)

  240:寻宝场外(中)
  周游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就把和谐的气氛弄到如此地步。不过他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只得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完。
  周游慢条斯理地说道:“陈鸣远将紫砂艺术带入大雅之堂,而后来备受推崇的曼生壶,则是紫砂艺人与文人合作的又一典范。是以陈鸣远的作品历代均为世人所重,仿制求利者层出不穷,无论数量还是品种,其仿制品都是历史上最多的,其作品真伪的鉴别便成为令收藏家和紫砂爱好者头痛的一件事。”
  大家纷纷点头,有的也露出不屑之色,觉得周游说这些圈子里都知道的常识实在没意义。
  周游继续说道:“相信大家也知道陈鸣远与文人学士过从甚密,具备了雄厚的文化素养,是以其作品的款识要么儒雅含蓄,要么简洁朴素,文人雅士的气质悠然而现。另外的,陈鸣远的刻款书法在历代评价颇高,雅健而有晋唐风格。你们看这里的款识书法,大概就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
  韩天成倒是听出了一点品位。
  玩古董的多少也有点文化素养,哪里再粗鲁的人也会附庸风雅。而这只紫砂壶由里到外都透露着一股强烈的高雅气质,只要有点文化素养的人都能看得出那股浓厚的文化气息。
  不过还是有嘴硬的人出言反驳呢:“你们看那款后署名,竟然是‘陈远’这个再明显不过的破绽,不知你要怎么解释呢?”
  大家听完,又再怀疑起来。
  陈鸣远的名字漏掉一个,是人都会觉得突兀,总觉得是破绽里的破绽。
  周游笑得越发灿烂了,说道:“紫砂器制作者的署名多为‘某某某’、‘某某某制’,在紫砂器上刻图画或刻款的刻工多署‘某某某刻’。可是陈鸣远的款后署名却有别于常人,常以鸣远、陈远、鸣远仿等。如果你们怀疑的话,可以去查看相关的文献记载,其中就有说及此点。”
  场面气氛就此凝固。
  陈鸣远的紫砂壶还有数种相对隐秘的鉴别方法,但周游知道解释到这里,已经足够说服眼前的一帮人了。
  老韩思绪了一下,问道:“周先生,不知道这只紫砂壶大概能卖多少呢?”
  大家的心神当即提了起来。
  经济宽裕的藏家毕竟是少数,这里相当部分人是想得到真品的评估,然后拿去卖个好价钱的,而看老韩的眼神,似乎也是这类人。
  周游回道:“陈鸣远的真品紫砂壶并不多,不过他有一只紫砂莲蓬水洗原本只估价100万元至150万元,但最终却拍出万元的高价,这既是陈鸣远作品在拍卖市场的全新纪录,也是对陈之初收藏的巨大肯定。以这只紫砂壶的造诣,恐怕只在其上,不在其下。”
  全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比两百万的拍卖高价只高不低,这是什么概念,大家可都是再认真不过的了。
  周游也不是恭维的话。陈鸣远的真品紫砂壶本就不多,正所谓物以稀以贵,这只紫砂壶的价值自然不会低到哪里去;而且这只象生紫砂茗壶式样新颖,雕镂兼长,上承明代精华,下启清代格局,是罕见的岁寒三友壶型,单单其艺术价值就不止两百万之数。
  不想老韩突然说道:“周先生,不知道你有没兴趣收购呢?”
  老韩想卖给自己。
  周游心中一惊,随后也就平复下来。的确,如果不是周游,大家还在怀疑其真伪呢,即使专家鉴别其真实,但以专家稳重保守的作风,恐怕是不会随意开出新的市场高价的。
  周游想及这里,心中激动,点着头回道:“这只紫砂壶的确对我的胃口,若是老韩想要出售的话,我愿意以高价收购。”
  韩天成竟然也附和:“是啊,如果拿去拍卖的话,即使卖出两百万,但单单手续费就至少要三十万,找不对人甚至还要被割掉四分之一,还不如卖给周游这样的文人雅士。”
  老韩听到这里,越发坚定出售之心。
  虽然老韩不懂行情,但是周游没有丝毫计较就将详细的市场行情说将出来,而且还给了一个相当高的价格评价,老韩如何不心动呢。问题最大的是,老韩怕那些专家说是假的,到时候恐怕连二十万也卖不出,不如乘机卖给周游,直接回去做个富家翁来得更好。
  于是老韩说道:“周先生,你刚才说这宝贝的价格只在那只什么水洗之上,不在其下。既然如此,我就以两百万卖给周先生,不知道先生觉得合适吗?”
  “好!”
  周游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
  老韩弱弱地问道:“周先生,我们能以现金交易吗?”
  “可以!”
  周游马上说道:“我们现在就去银行办理转让手续,这样大家都有保障。”
  老韩应道:“这最好不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