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疯狂基地 >

第418部分

疯狂基地-第418部分

小说: 疯狂基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通过报纸看到这条新闻的企业老总们发现了新闻内容上留下的一些重要信息之后,当时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打电话的打电话询问朋友,有的上网搜索,甚至有的干脆直接乘飞机奔直湘省去了,使得今晨全国各地讨论这件事的气氛异常的热烈。
  只不过今晨最为热闹的地方,还是湘苏两省省委政府的关于这项投资成立的专项小组办公室,门都快要被挤爆了,来自全国的许多家得到消息企业蜂涌而至,过来抢那份投资项目的招标细则资料,生怕被抢光了。
  而让专项小组办公室的负责报名审核及发资料的工作人员们目瞪口呆的是,他们完全低估了这次未来集团投资项目的巨大诱惑力,他们准备了500份的资料,在这个早晨仅用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就被抢光一空。
  而且就这样,还是报名后,由专项小组通过审核的企业,但是资料发完后,还有数百家报了名通过审核的企业都在那里叫嚷着要资料,甚至还陆续有许多企业专程赶了过来,也嚷嚷着要报名要资料,弄的专项小组工作人员手忙脚乱,立即向上级领导请示。
  ……祝玉洋今天一早起来,感觉精神倍棒,吃饭也倍儿香,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心情十分愉快地来到省委上班,尤其是看了秘书放到桌上的报纸,以及中央部门发来的有关文件之后,祝玉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当然,这次未来集团要在两省搞这么大的动作,自然也是惊动了中央,所以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很快就向两省发来了文件指示,要求他们一定要将这件事当重点来抓,一定要配合将这个事件抓好落实,提升两省经济与知名度,造福两省人民等等。
  看过了那份中央文件后,祝玉洋正准备通知秘书,要召开一次临时的常委会议,让班子成员们讨论一下那份文件,也好制定相关的决策来抓好这个工作。
  不过在祝玉洋才准备抓起电话时,他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祝玉洋接起道:“什么事?”
  “书记,有件事得向您汇报一下,今天我们专项小组首日工作,可现在这还一小时不到,我们准备的500份资料就全部发完了,现在有许多企业嚷嚷要,你看是不是再加印500份?”
  “来了这么多企业?”
  祝玉洋听了汇报之后,也是显得非常的意外,但却皱起眉头,道:“不是说报了名,通过审核以后才发资料的,难道你们当传单发了?”
  “没有啊,我们是严格按照流程来的,今日发的资料,都是昨天下午报了名,并通过审核的一部分,那些企业报了名之后,我们的审核小组马上就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调查流程,通过之后,才正式发放资料给他们,可是我们还是低估了国内企业对这个投资项目的投标热情啊,现在办公室外面还围着起码上百家企业的人,密不透风啊,虽然资料没了,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我们也不能将人家赶走啊……”
  听了这些,祝玉洋想了想,道:“那报名工作你们先进行,同时增派人手,网上报名审核也立即开通,这500投标企业名额是未来集团订制的,我们要尊重人家的意见,所以你们的工作先开展起来,我问问看,随后会给你们指示……”
  挂了电话后,祝玉洋也没有立即开会,就立即拨通了电话。
  ……黄花酒店,总统套房。
  一大早,徐临渊睡得正香,正懒床着,忽然就被一阵电话吵醒,于是就迷迷糊糊地接了起来:“喂?”
  对面传来了祝玉洋的声音道:“徐董啊,今日来报名的企业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现在我们手头的资料不够,500份已经全部发放出去了,所以想问一下你的意见,要不要增印一部分继续发放?”
  徐临渊听了这话,也并不在意,只是道:“这个投标资料嘛,来多少你们发多少就是了,实在不行可以让他们网上下载,反正最终还要从中二次审核筛掉一大批嘛……”
  挂了电话后,想再睡会儿,却也没了什么睡意,徐临渊只好翻身起床,洗漱并换了套衣服后,就出了酒店。
  ……九点左右,未来集团湘省的分公司之中一片忙碌。
  徐临渊来到这边的公公司之后,师远峰专门将自己的总经理办公室让了出来给徐临渊作临时办公场所,他跟着另一位副经理挤房间去了。
  其实徐临渊到这边来也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在师远峰的办公室呆了一会儿,等到钟重过来后,就跟钟重谈了下此次项目招标的事情,并叮嘱他关注一下一个叫森夏,一个叫海桥的公司。
  钟重不明白徐临渊为什么突然会向他交待要关注这两个企业,是关照他们,还是要调查他们,不过他还是记在了心上,决定到时候对这两个公司重点考察一下。
  聊了一会儿,钟重还要去省政府那边去办一些事情,就出了门。
  徐临渊也准备出门时,正好电话响了,见是林爱萍打来的,就接起道:“萍姐,想我了?”
  “贫嘴,正上班呢!”
  林爱萍嗔了他一句,这才正声道:“上次我跟你提到的我在美国认识的那位史梅芬小姐已经到西省了,我没想到的是,她已经来中国有四五天了,一直在各地游玩,不过我相信她在游玩的过程中已经对公司做过全面了解了,昨晚我请她吃了饭,安顿了下来,她一会就会到公司来,你看我要不要向她透露收购那家雷布尔曼公司的事情?”
  徐临渊道:“暂时不要提,既然她是提前好几天就到了中国,那你将目前电子科技公司运营的情况跟她讲一讲,另外再跟她讲一讲我们在半导体芯片技术上的优势,并透露我们有招揽她的诚意,如果她有兴趣,我想以美国人的特点,定然会主动提出加盟的……”
  林爱萍道:“史梅芬是个很出色的商业策划师,那如果她要加盟的话,我们应该给她提供怎样的职位和待遇?”
  徐临渊:“也许中国人会懂得含蓄,但对这位美国人,就直接一点告诉她,聘请她担任电子公司的企划总监,待遇各方面还是按公司制度对待,我们不会给她搞什么特殊,等她正式加盟以后,你再跟她提收购美国的那家雷布尔曼公司的事情,我想她一定会很愉快地接受的……”
  “好的,我知道了,先不跟你说了,史梅芬已经到办公室了……”
  挂了电话后,徐临渊就出了门,就见卓青颜抱着一叠资料走了过来,并向他眨了下眼睛,就先一步进了办公室。
  徐临渊知道卓青颜有事要说,于是又返回了办公室将门关上,道:“事情怎么样,你二叔有什么反应?”
  卓青颜摇头,道:“我将那些信息和资料发给二叔,他倒是给我打过电话询问了下,但是他好像依然还是对我不太信任,我说这项投资对他们很有利,我可以让他们顺利得到标底,二叔也没有否认,只是他说会考虑参与这个项目的,但他还是迟迟不肯告诉我布置在这里的实体企业的情况资料……”
  徐临渊听了之后,只是淡然一笑,道:“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弃这种利益的诱惑,之所以犹豫,恐怕是在等我的动作给他们增加打下一张牌的信心罢了……”
  “那我们该怎么做?”卓青颜道。
  徐临渊看着她那清新娇美的容颜,道:“今晚我会去找你,可能又要委屈你一下,演出戏给他们看了……”
  卓青颜低下头,脸唰地一下子就红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 人物传记

  近期以来,未来集团在国内很少有什么大的投资动作,许多人以为其发展重点要偏向国外。
  而这一次,未来集团却一下子砸下600多亿的投资项目,立即给这个新年的春天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可谓风云涌动。
  新的一年开始,正是一个企业需要进行这一年的长期规划,对这一年的发展进行部署,而就在大多数企业都在进行这个阶段的时候,未来集团却已经是早在年前已经提前部署完毕并有了如此令人瞩目的举动,自然是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那些准备在规划与部署发展方向或战略的企业的目光。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在这个时间里,未来集团扔的这颗重磅炸弹,就足以让无数的企业在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之时,牢牢将目光锁定他们,并依托这个巨大的投资项目而展开部署与规划。
  所以说这个春天之始,未来集团这个导向标,已经在间接影响着全国企业发展的策略调整,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行业内的大多数企业的命运走向,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动态,从而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然而,那些所谓的经济与投资专家教授们在分析未来集团最近接连不断的举措,其背后会有什么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倒是分析讲述的头头是道,说的让观众与读者们认为未来集团每一个决策,都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更是将徐临渊这个未来集团的总BOSS神化了起来。
  所以,全世界有许多所谓的社会学专家们闲得蛋疼时,就要对MR徐这位传奇人物进行一番研究。
  从发动机技术的革命开始,新兴材料的徐氏合金,再到航空领域的突破,以及目前已经曝光出来,被全世界电子行业重点关注的电子技术的应用筹备,每一个领域都是走在了全世界尖端化科技的前列。
  在汽车领域,未来集团的那强悍的发动机系列,已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天下,CX标准,已经完全取代了过去,成为了目前全球的发动机标准,甚至他的标准和链环引擎的全新工作原理,已经被列入了世界许多国家大学的教材之中被普及教育。
  而在这种全球趋势的影响之下,未来集团在船舶、机械、航空等发动机领域也均迅速地在全球占据了有利地位,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全球的未来动力。
  不过老外们对于这种未来动力,还是喜欢称之为中国动力,近几年来因为这全球动力的影响,中国已经掌握了汽车工业、材料产业、航空产业中的部分核心科技,所以不论经济、航空、汽车、军事、国防等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相当巨大的进步。
  因为有了核心科技,也有了属于自己主导的产业标准,中国的汽车产品,目前已经拥有了世界知名品牌产品,民航领域的新型支线飞机,也走向全球市场,而且在战机、军事陆战装备、军舰等军工领域,更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使中国的国防军事力量,以及综合实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以上所述的这些中国之所以能取得的如此成就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势不可挡的迅速的崛起壮大之下,许多专家们研究得出,其背后都有未来集团这个世界尖端企业的影子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专家们认为,中国的这个未来集团,不单已经同中国的经济、军事、国防、工业等多领域的命脉紧密相连在了一起,更是开始在影响着全世界,他们在向全球霸主的道路上在发展。
  而对于创立未来集团的徐临渊这位仍比较年轻的传奇人物,他同样也被认为是在朝着全球工业帝王的道路上在迈进,这自然就会让许多人在惊叹之余,从而开始研究他的成功的秘诀。
  许多的人对于徐临渊的成功,对未来集团的成功,看法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甚至因为这种事情而争论不休。
  有的认为走狗屎运,立即就遭到反驳,如果一次是狗屎运,那在那么多领域取得成功,难得都是狗屎运?所以持这种幼稚观点的人,立即就被骂成了一佗狗屎,再也没有了发言权。
  而有些人分析认为,未来集团掌握这些核心科技,都有先辈科学家们早期提出过设想的影子在里面,所以他们觉得徐临渊是个聪明人,懂得将那些未付出实实践的科学设想和观点演变成为实践,他的这种务实,才是成功的关键。
  也有些人认为,上面的有些人说的比较靠谱……总之,在徐临渊被专家们当成小白鼠分析研究的过程中,那些所谓专家们对他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徐临渊这位传奇人物对于前沿科技的大局观,以及世界科技发展脉搏把握,以及对科技发展创新的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他和他的研发团队,可以被称为爱因斯坦的有机结合体。
  以上只是那些专家们对徐临渊的一些研究之后发表的评论。
  但是,让徐临渊和所有人没有料到的是,有一位非常的聪明的家伙,他为徐临渊著书写了一本人物传记故事,先是在法国的一家很小的出版社用法语出版。
  而让这个小出版社意外的是,当他们出版的这本书才上架销售时,他们完全低估了读者的购买热情,仅第一天,这本书就销售一空,一度成为了当地十分抢手的热门书籍,很快这法语版便在法国全国流行,极为火爆,也让这个小出版社很快打响了知名度。
  随后,这个名为易特斯的法国出版社乘胜追击,与那本书作者联合推出了英文版,德语版等多个语言版本,使得这本人物传记很快火爆畅销欧洲图书市场,更使得这本书的作者,也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老外们之所以喜欢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人物传记对于徐临渊这个人的成长历程描述的极为生动有趣,而且是从小时候十一二岁时开始写起,是一部描写十分细腻和出色的传奇人物成长史,所以十分的受欢迎。
  许多人怀疑,这本人物传记,如果不是和徐临渊一起长大的人写的,就是徐临渊本人写的,因为除了他自己,又有谁能写得那么详细精彩呢。
  不过也让老外中有些人感觉到有些奇怪的是,当这本人物传记在欧洲市场销售极为火爆之时,人们但却一直没有见到中文版发行,尤其是那些中国留学生更是为此事鸣不平,强烈要求易特斯发行中文版。
  但事实上,在那些留学生们为心目中的偶像鸣不平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就在这个春节过后,国内的某出版社,早已经将这本书刊印了数十万册准备在国内上架销售呢。
  但是随即他们就接到了一个国家有关安全部门发来的文件,要求他们将原稿送审,待有关部门审批之后,才可以出版发行,所以国内就迟迟没有见到这本人物传记的中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