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40部分

醉枕香江-第40部分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款长裙礼服的设计师王小姐认识吗?对方是男的还是女的,你们是什么关系?”
    关于长裙礼服相关的问题太多,王组贤都不知该该先回答哪一个,只好拣出其中具有代表姓的几个做了回答,但回答中并未透露设计师的姓名
    “王小姐,有传言说你和林宥伦先生正在拍拖,还有媒体拍到了你们在台北逛街的照片,这款礼服是否是林生送你的定情信物?”提问的这个记者似乎知道不少内情,这个问题一出,周围的记者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提问,都对此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王组贤正微笑着的脸一下子就冷了下来,这个问题却是把她惹恼了,当场发作说:“礼服穿在我身上,是什么人送的和你有什么关系?”
    那位记者也不恼,接着说出了一串近来和王组贤传过绯闻的男人名字,追问王组贤礼服是不是这些人中的某一位所送。
    王组贤气得一扭头,连问题也不回答了,手提起裙裾直接走上酒店门前的台阶,记者还想追过去提问,酒店的安保人员急忙将他们都拦了下来。
    【求收藏、推荐】
    (求三江票!!)



第88章 男才女貌
    惴惴不安的情绪,像蛛丝一样,轻轻的粘粘的纠缠着周彗敏的心,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紧张,激动,幸福,害怕。她叮咛自己:别慌,可心里却像揣着一只小白兔,砰砰乱跳。她坐在车上,一会儿拉拉裙摆,一会儿整整裙裾,一双手就是不知道该放哪里好。
    林宥伦看出周彗敏此刻的紧张,便将她柔若无骨的小手放到自己掌上,像小时候两人玩游戏那般,用手指轻轻挠她的手掌心。周彗敏手心早已不再怕痒,可林宥伦握住她的手时,她能体会到一种可靠的、温暖的感觉,再搔乱的心情也会定下许多。
    “以后你开演唱会,面对的可是上万的观众,到时候紧张了怎么办?”
    见林宥伦目光含笑的看着自己,周彗敏有些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小声说:“见到你,我就不紧张了。”
    “这么说以后你每场演唱会我都非得到场不可咯?”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许反悔!”周彗敏突然抬起头,温柔的笑脸上带着两个浅浅的酒窝。
    林宥伦忍不住伸手在她鼻尖上轻轻刮了一下,惹来周彗敏一阵抗议。
    林宥伦将头靠在车后座上,侧脸看着周彗敏,就像欣赏一件艺术品。
    “这裙子喜欢吗?”
    周彗敏点点头,然后幽幽地叹了口气,“可惜只能穿一次。”
    林宥伦不以为然地耸耸肩,“这样不好吗?我记得小时候你总许愿,以后要有穿不完的裙子,我觉得你的愿望就快要实现了。”
    “以前你想开一家餐厅,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鸡腿,现在你不开餐厅也有吃不完的鸡腿,你的愿望不也实现了吗?”说起了两人小时候的趣事,周彗敏在不知不觉中心情就放松了下来。
    两人谈话间,他们坐的小车已经稳稳的停在了酒店门口。周彗敏本来都已经不紧张了,可往车外看了一眼,这一看她的心更慌了。那么多的记者那么多的镜头闪光灯,她的两手都不知道怎么放,眼睛也不知道该往哪看。
    “该发呆的是他们而不是你,走吧!”林宥伦抬起手臂,示意周彗敏将手挽上来。
    大理石般白嫩光滑的肌肤,配上银白色的亮片鱼尾长裙,周彗敏一走上红毯那一瞬间,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结住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所有人都被她绝世的容颜所倾倒,脑子里一时间居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贴身设计鱼尾长裙,凸显了周彗敏绝好的身材,而走在周彗敏身边的林宥伦则彻底沦为了路人一般的角色。
    十几秒钟之后,大家终于从周彗敏这身惊艳的人鱼礼服造型中回过神来,记者们狂按相机快门,闪光灯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烁不停。
    王组贤穿出一件前所未见的礼服长裙已经让人很震撼了,现在周彗敏身上又出现了一件造型新颖别致的长裙礼服,记者们心中的好奇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不少人都在心中暗暗将两女做了一番比较,最后却无奈的发现,王组贤清丽脱俗,周彗敏高贵典雅,红毯上都是一样的吸引眼球,竟是平分秋色,各具胜场。
    两件礼服的出处一下子就成为在场所有记者心中都想要知道的事情,无数与此相关的问题也一下子涌了过来,和镜头闪光灯频频光顾的对象不同,提问的火力却是对准了林宥伦。
    “林先生,周彗敏小姐今天这身礼服超赞,是你送给她的吗?”最先抓住机会提问的却是之前将王组贤惹恼的那个记者,他问了一个问题还觉得不过瘾,接着又问:“王组贤小姐今天也穿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长裙礼服,也林先生送的吗?”
    “也许是同一家店里做的,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和林宥伦脱不了干系,可林宥伦偏偏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周围记者都拿他没有办法。
    “之前有传闻林先生正在和王小姐拍拖,今天她独自一人参加酒会,而林先生则带来周小姐一起过来,这其中是另有隐情,还是说你们两个已经分手了?”
    “谈恋爱是你们说的,分手也是你们说的,我还能说什么?”
    林宥伦的反问让提问那记者好不尴尬,其他记者见从王组贤身上撬不开林宥伦的嘴,立刻改变方向,问起了林宥伦和周彗敏之间的事情。
    “林先生,现在坊间都传说《昆仑》里花晓霜这个角色是以周小姐为原型写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每个读者心目中都会有自己认为的花晓霜,而彗敏就是我心中的花晓霜,这一点我并不否认。”
    林宥伦此言一出,不仅对面的记者一片哗然,站在他身边的周彗敏也愣了一下,当初林小曼就是以这个理由劝她出演花晓霜,如今亲口听到林宥伦承认这一点,她容光焕发的脸上突然闪耀出梦幻般的表情,仿佛心里正体验着一种遥远未来的美好生活。
    “林先生有没有考虑过要找周小姐做自己的女朋友?”
    周彗敏一下子从美好的憧憬中回过神来,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就害怕从林宥伦口中听到否定的答案。
    “这个我说了不算,你们要问去彗敏的歌迷同不同意。”林宥伦并未直接答复,周彗敏松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却又患得患失起来。
    她这一走神,记者接下来问了些什么问题,脑子里都没留什么印象,只记得一路和林宥伦走走停停,等进到酒店大厅,眼前再没有了晃眼的闪光灯,周彗敏这才从那种如梦似幻的状态中省悟过来。
    “真是男才女貌,一对璧人啊!”坐在车中的邵毅夫看着林宥伦和周彗敏的身影进入酒店,感慨地说了一声。
    “我觉得小贤和林宥伦也很般配的。”芳逸华不以为然地笑笑,邵毅夫知道她这是有意帮偏,也不点破,只让司机把车直接开进停车场,他这一大把岁数,却是不想去红毯上和年轻人抢风头了。
    【求收藏、推荐】



第89章 试探和回答
    林宥伦和周彗敏一进入酒会,顿时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大多数人是被周彗敏一袭清新典雅的鱼尾裙礼服所吸引,不过真正上得台面的那些人,目光却都落在了林宥伦身上。
    在香港“以文致富”的文化人中,金镛、倪诓都是各中翘楚,但像林宥伦这样,年不满二十,坐拥数千万身家的人却是极其少见的。写出的小说在海外销出200多万册,仿若信手拈来的剧本部部票房火爆,仅凭这两点,林宥伦便已经坐实了“才子”的名头。
    香港电影圈里编剧地位一直很低,剧本也很少能卖出高价,可自从林宥伦得了一个“千万编剧”的名头后,其他编剧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事实上林宥伦的剧本从来都不算是“卖”,而是以剧本“入伙”,最后拿票房分红。这件事圈子里的人大多都心里有数,可普通市民却不这么看,“千万编剧”的事迹经过口口相传和小报演绎,最后一个剧本卖一千万的说法反而成了言之凿凿的事实,让人哭笑不得。
    香港的编剧只要一出名,大多都会转行自己做导演,而林宥伦却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一直和娱乐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所以大多数时候,大家都觉得他仍是一个文人。
    应邀出席酒会的金镛就是这样的观点,沈宝新找不出什么理由反驳,只能跟着认同了这种说法,但心中始终对金镛的决定有些迟疑。
    金镛对此行却抱有极大的信心,他站在远处观察了一会儿,等林宥伦和朋友打完招呼,又应付完那些攀交情的人,他便端着酒杯走了过去。
    周彗敏跟着经纪人林小曼去了别处,王组贤在酒会上的应酬比林宥伦还多,林宥伦找不到说话的人,正准备找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坐坐,转身却看到一个和善可亲的老者,在儒雅气质的衬托下,显出一种不言而喻的身份。
    “后辈晚生,见过金大侠!”林宥伦抱拳向金镛行了一礼,别具一格的见面方式让金镛不觉莞尔一笑,摆摆手说:“今天又不是英雄大会,你这一套我可吃不消。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们就以平辈论交吧。”
    “查老先生是香港的文坛盟主,况且以后我还指望着在《明报》上继续写小说赚钱,你这么说可是折煞我了。”林宥伦这么说倒不是刻意恭维,香港的文化人多少都跟《明报》有过关系,所以金镛在香港的文化和出版界,隐然有“盟主”之地位。
    香港经济学的教父级人物林山木曾在《明报》资料室做过资料员,经金镛赏识派往英国学习财经,后自立门户建立《信报》;以散文广受欢迎的作家张君默在《明报》做过记者小说家江之南曾经是《明报》的编辑,女作家亦舒也在《明报》当过娱乐记者。
    而《明报》的专栏版在香港文化界更是极具江湖地位。大报低酬,仍然趋之者众。在《明报》开专栏已经成为香港文化人身份一种象征。
    金镛呵呵笑道:“我好不容易才让郭靖守住了襄阳,可你倒好,直接让梁萧领着元军将南宋打了个底穿,既然我们都已经交过一次手了,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猜您来找我,肯定不是为了讨论小说故事的。”林宥伦没再坚持,不过语气依旧恭敬。
    “林生对大陆如今的时局有何看法?”金镛出此一问,却是存了考校林宥伦的意思。
    林宥伦并没有直接发表任何的观点,却先和金镛说了一个笑话:“有一次联合国召开会议,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元首都坐车去会场,三辆车行驶到一个丁字路口,美国人朝左转,苏联人朝右转,司机请示后面的首长走哪条路,首长告诉他,打右灯,朝左转!”
    金镛听完那位首长的回答当场就笑了,可很快他便收住了笑,仔细琢磨起了这个笑话里的深意,慢慢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明报》在60年代曾开辟“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关大陆的消息,满足香港人对大陆一无所知的需求,从此《明报》便以“言论读力”的形象成为报道中国消息的权威。
    尽管《明报》与金镛在有关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常被人讥笑为“机会主义者”和左摇右摆的“墙头草”,但进入八十年代《明报》已经发展成为一份拥有读力报格的知识分子报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明报》的社论一直对香港社会具有较大影响,不仅备受港英当局关注,甚至也受到内地和台湾的重视。
    金镛一直在关注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很多香港人一样,金镛对这项政策能否长久执行心存疑虑,不过听林宥伦这个笑话里的意思,他对大陆的改革开放倒是很有信心。
    这种事情除了等待时间检验,谁都不敢妄下结论,金镛原本只是想要试探林宥伦的态度,没想却听到了一个有趣的回答。
    “我听说查老先生已经答应加入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在这里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林宥伦收起玩笑的表情,神色肃整地说:“我知道基本法的制定,就是为了保证回归之后香港在大陆的体制下保持相对的读力地位,但我希望查老先生在草拟基本法时,也要考虑回归后香港和内地的沟通融合问题,不要等十年二十年以后,香港人依旧觉得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
    一想到后世香港回归十余年,港人依旧对大陆有诸多排斥,林宥伦心中便觉有些悲哀。见金镛面露不解,他接着解释说:“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则没有错,但基本法应该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堵墙。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若能一直持续下去,至少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都能够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而香港的地缘已经决定了,回归之后对大陆的依托姓会越来越强,如果内心里就对这个国家缺乏归属感,回归后港人又将何以自处?”
    【求收藏、推荐】



第90章 《明报》副主编
    林宥伦的一番话让金镛陷入了深思,这时沈宝新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两位大才子,看你们聊得那么开心,连我这个满身铜臭的商人也忍不住过来凑凑热闹,不会不欢迎吧?”
    一般人提起《明报》只知道金镛,事实上在《明报》的草创阶段,除了靠金镛的武侠小说吸引读者,沈宝新的经营手段亦功不可没。只是沈宝新在《明报》占股不多,而无论在编辑委员会还是行政委员会,长期担任家长角色的金镛都是最高的决策者,所以知道沈宝新名字的人并不多
    经金镛介绍,林宥伦这才知道沈宝新的身份,说了声“久仰”,却猜不透沈宝新过来的意图。
    沈宝新朝林宥伦举杯致意,“听说了林生不少的轶事,心中好奇难耐,特意过来见见你这位藏身录像厅写作的世外高人,还望林生不要见怪才好。”
    “沈先生说笑了!”林宥伦举举酒杯,只当这是沈宝新见面暖场的玩笑话。
    “可我最近又听说一件事,林生好像已经不在那家录像厅上班了,不知如今在何处高就?”沈宝新接着又问。
    “闲在家,暂时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沈先生莫不是有什么好工作要向我推荐?”林宥伦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