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捡漏 >

第32部分

捡漏-第32部分

小说: 捡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有点事,没听见。”文轩的声音有些低沉,显得有些不自然,不过董子韵并没有听出来。
    “我爸呢?店里、家里的电话都没有人接,他去哪了?”董子韵问。
    文轩沉默了,电话里出了他微微粗重的呼吸,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兄,是不是出事了?”文轩的反常让董子韵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小韵,还是等你回宁都之后再说吧。”文轩沉默了好一会才吞吞吐吐的说。
    董子韵的火爆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对着电话高声说:“一个大男人你能不能干脆一些?!有什么事不能说的?”
    但是文轩已经把电话挂了,再拨过去竟然关机了。
    董子韵气得脸色铁青!文轩作为董德昌最小的弟子,平时跟在董德昌身边的时间也最长,见到董子韵总是小师妹长小师妹短的,非常殷勤亲热,但是现在竟然生硬的挂了电话。
    爸爸到底出了什么事?董子韵冷静下来之后又开始紧张了。
    “不用担心。”于飞说:“董叔这么大年龄了,又是一个人在家,男人寂寞起来了,你懂的。说不定你回去之后就发现了自己多一个后妈呢。”
    “胡说什么呢你!狗嘴吐不出象牙。”董子韵拍了于飞一下,心情也放松了一些。
    “好了好了,别瞎猜了,明天一早回到宁都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冷雨霏见两人在机场打闹吸引了好多人围观便出口阻止。
    三人本来还打算到上海市区好好的逛逛,但是发生了这件事之后也没有了心思。就在虹桥附近找了个宾馆住了下来,第二天一早便做火车回了宁都。
    ;



第61章 风浪起
    2000年初还有没有动车,从上海到宁都最快都要三个多小时。三人赶到宁都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因为牵挂着董德昌的事,也没有顾得上吃饭便直奔董德昌的家中,但是董德昌并不在家,三人把行礼放下来,又去了宁都典当行,却发现典当行的大门竟然上了锁!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内部装修。
    “出事了!”这是于飞的第一个念头,要知道对于典当行来说信誉非常重要,这样的关门歇业是很容易失去客户的信任的。
    董德昌的大徒弟和二徒弟都在外地,只有文轩在宁都,但是当董子韵再次拨打文轩电话的时候,依然是无法接通!这个混蛋!
    “不要着急,我问问齐哥,他们的店距离典当行不远,说不定知道什么。”从下飞机到现在于飞都忘记给齐跃打个电话了。
    电话响了两声就接通了。
    “于飞,你的电话终于打通了。”还没有等于飞说话呢,齐跃倒是先说话了。
    “怎么了?齐哥,出了什么事了吗?”于飞心中一跳。齐跃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能让他如此着急上火的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我打了你多少次电话都是无法接通,先不说这些了,董小姐是不是和你在一起呢?你们先来省人民医院吧。”很多事在电话里说不清楚,齐跃也没有细说。但是却提到了董子韵,很明显这事肯定与董德昌有关。
    于飞和冷雨霏对望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担忧。
    三人赶到人民医院的时候,齐跃已经等在门前了。住院的果然是董德昌!在去病房的路上,齐跃将事情的原委简单向于飞介绍了一下。
    事情发生在于飞等人离开拉萨前往珠峰大本营的时候,因为信号太弱,电话一直打不通,所以齐跃也就无法及时联系到于飞。
    几个月前,在距离宁都典当行几百米的距离开了一家恒兴典当行,老板是一个姓韩的中年人,但是据说是有曰资背景的。因为中曰的关系时好时坏,为了不受两国关系的影响,所以很多曰资到国内投资会选择这种借壳生蛋的方式。
    典当行的前身是当铺,萌芽于两汉,兴起于南北朝,到明清发展至鼎盛时期。清末民初,因为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军阀割据严重,再加上国外金融机构的介入,典当行逐渐没落。建国初期,典当行陆续被改造诚仁民银行领导的“小额质压贷款处”,而典当行则作为一种高利贷剥削行业被全部取缔。一直到80年代末期,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消亡了三十多年的典当行才开始复苏。
    到了九十年代末,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典当行快速发展,因此恒兴典当行的成立也没有引起董叔的注意。在恒兴开业的当天,宁都典当行还送去了花篮祝贺。
    恒兴的成立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宁都典当行的生意,相反,在恒兴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宁都典当行的生意反而更好了,来典当的人比之前还多了两成,而且典当的多是贵重的首饰、古玩,当期还特别短。
    就在董德昌认为恒兴不会对宁都典当行造成多大威胁的时候,出事了!
    率先发难的是一家与宁都典当行合作的广隆拍卖行。拍卖行内部人员爆料:宁都典当行以假充真,转嫁损失,赚取暴利!其中就有董德昌亲自鉴定的永宣青花瓷器!
    典当行与拍卖行合作主要的是对绝当的处理。所谓绝当就是典当期限或者续当期限届满,典当人既不赎当又不续当的当物。根据《典当管理办法》的规定,当物估价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可以按照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处理,也可以双方事先约定绝当后由典当行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拍卖收入在扣除拍卖费用及当金本息后,剩余部分应当退还当户,不足部分向当户追索;绝当物估价金额不足3万元的,典当行可以自行变卖或者折价处理,损溢自负。
    在造假技术曰趋精湛的今天,要说典当行鉴定师鉴定失误也是难免的,但是说宁都典当行和广隆拍卖行合作以假充真更是没有的事(虽然这也算是业内的潜规则了——对于个别典当行收到的赝品,通过拍卖行以真品的价格拍出去,所得的利润由典当行和拍卖行分成。)。何况被列出来的当物中竟然还有董德昌亲自鉴定的永宣青花瓷瓶!
    作为典当行的首席鉴定师,董德昌现在已经很少亲自鉴定典当的东西了,说到那只永宣青花瓷瓶董德昌还有印象,因为当物特别贵重,董德昌才亲自鉴定的,瓷瓶本是一对的,但只剩下了一只,价值大打折扣,董德昌还惋惜了一阵。一入手,董德昌便看出这只永宣青花瓷瓶是大开门的物件,也就放下心来。没有想到的是,现在拍卖行竟然说这只永宣青花瓷瓶是作假的!
    经过媒体的大肆宣扬,一石激起千层浪,宁都典当行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像广隆拍卖行这样爆料的可以说已经坏了规矩,但是拍卖行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谁也说不出什么。
    对于广隆的指责,宁都典当行矢口否认。董德昌更是接受媒体采访指责这种罔顾事实的造谣行径。虽然典当行和拍卖行是有默契,但是董德昌却从未这么做,一是因为他重视典当行的声誉;二是因为他在鉴定方面的实力!在古玩鉴定方面,董德昌很少打眼,也就不必要通过这种默契转嫁典当行的损失。
    面对董德昌的质疑,拍卖行竟然拿出了证据!在宁都典当行新近送交拍卖行十件的绝当拍品中竟然有四件经过碳十四鉴定确定为赝品!其中就有经过董德昌亲自鉴定的永宣青花瓷瓶。这一下不但打击了宁都典当行,甚至连董德昌的权威和人品也受到了质疑。
    董德昌在宁都收藏界享誉数十年,有可能因此一朝英名尽丧。
    照理说鉴定打眼也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事,谁都不是神仙,谁能保证一辈子不打眼?但是如果自己打眼了,不自认倒霉,反而要把损失专家给普通的藏友,这种行为就显得太恶劣了!数百万的损失对宁都典当行并不算什么,但是更严重的是声誉上的损失!甚至在宁都典当行绝当区买过东西的人都四处找专业的机构对自己买的东西进行检测鉴定。
    更有不少人跳出来说自己在宁都典当行买到了假货。这些人大多是投机者。一些人当初在典当行买东西的时候,已经被明确告知并非真品,现在也说自己被典当行骗了;有的甚至压根就没在宁都典当行买过东西,现在也叫嚣着自己受到了多大的损失和伤害!
    更有一些人锋芒直指董德昌,说他是借着自己在收藏界的影响力进行牟利!话说的很难听,什么“黑心”、“砖家”都出来了。
    董德昌以前走到哪里不是受到追捧?哪里受得了这个?当下气的一口血喷了出来,被送进了省人民医院。
    宁都典当行也因此关门歇业。作为典当行首席鉴定师的董德昌自然难辞其咎,住院期间竟然无人问津!还是听到消息的齐跃因为于飞的关系来到医院照顾他。
    如果说典当行的投资方有怨气倒也可以理解,但是作为董叔小徒弟的文轩竟然也不露面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都还正常,虽然是典当行首先爆了料,但是宁都典当行也确实收了一些赝品,怪不得谁。
    但是随后发生的一切却让整件事透露出阴谋的味道了。
    ;



第62章 惊变
    就在藏友对典当行和拍卖行的黑幕深恶痛绝,丧失信任的时候。爆料人又跳出来爆料:宁都典当行所收的这四件赝品均是由恒兴典当行的鉴定仪器检测出来的,经权威机构的碳十四检测完全无误!
    如果说恒兴典当行之前只是一个小字辈的话,经历过这件事之后,恒兴的名声大噪,顾客盈门,不仅抢走了原本属于宁都典当行的客源,甚至连其他典当行的客源都不同程度的流失。
    明眼人马上就能看出端倪,宁都典当行的遭遇根本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而这起阴谋的制造者很有可能就是受益最大的恒兴典当行。
    恒兴的做法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不满,毕竟在行内,谁都想多吃多占,但那要靠本事!宁都典当行以前之所以能够成为典当行中老大,一是因为起步早,实力雄厚,二是因为董德昌超高的行业地位和声望,所以虽然有一些典当行不甘心,但是却也服气。相比而言,恒兴的做法就很不地道了,完全是踩在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在任何行当都一样,你敢做初一,就不要怕别人做十五。一些典当行联合起来对恒兴实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时间,很多高仿的赝品流向恒兴典当行,至于恒兴之前吹嘘的所谓现代化的检验仪器,业内几乎没有人相信!检验古董最权威的方法莫过于碳十四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法过程繁琐,耗时长,而且对古董进行的取样很有可能破坏古董。所以碳十四的方法并不常用。除此之外,便只能依靠专家的检测了。
    现在竟然有一部机器可以短时间内通过射线扫描的方式断定真假,这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但是事实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虽然这些赝品的仿真的已经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恒兴的检测仪器却全部检验了出来。
    对恒兴的“惩戒”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让它的名声更加的响亮。
    恒兴趁机将这台从曰本进口的仪器搬到了大堂之中,对上百件典当的古董进行当中的检测,失误率竟然为零!检测仪器更是被藏友称为神器“法眼”。
    甚至有一些人去恒兴典当行根本不是为了典当,而是为了检测自己收藏的古董。
    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恒兴完成了由行业新丁到龙头老大的完美蜕变。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作为曾经的行业龙头,宁都典当行却是愁云惨淡,连首席鉴定师董德昌都颜面扫地,急怒攻心,卧病不起。
    “齐哥,你是说恒兴典当行的仪器只需要用射线扫一扫便可以判定古玩的真伪?”于飞好奇的问。
    “可不是嘛!原本我还不信,后来亲自看了才相信确实有这样的机器。而且经过专家的检测,这种射线对古玩的伤害非常的小,是普通照相机的千分之一!”
    “竟然有这样的机器,那不是和我右手的混沌之气有得一拼了?”于飞心中想,同时对于恒兴典当行的所谓检测仪器更增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的看一看,说不定会对自己的混沌之气使用有借鉴。
    “到了,就是这里了。”齐跃将三人引到了一个病房外。
    病床上,董德昌正在休息。他的眉头紧锁着,原本健康的肤色此时则变为干黄,显得憔悴、虚弱,头发干枯凌乱,更增灰白,整个人似乎苍老了十多岁!
    “爸爸……”董子韵忍不住哭出声来。
    似乎被人声所扰,原本就睡不太沉的董德昌醒了过来。
    “是小齐吗?”董德昌苍老的声音问。
    “爸爸,是我。子韵回来了。”董子韵哽咽着说。在她的心里,父亲不动如山,从小便是她崇拜的偶像。董子韵从来就没有想到: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已经苍老至此。
    董德昌老眼一下子睁开来:“子韵,你回来了?”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正常:“老了,身体不中用了,一点小毛小病能扛不住了。呵呵,子韵呀,什么时候回来的?吃饭了没有?想吃什么,回家爸爸给你做。”
    董德昌挣扎着要做起来,于飞连忙上前将他扶起来,靠在枕头上。
    “于飞呀,这次多谢你了。”董德昌转头对于飞点了点头:“你去藏省之前还让我多照看一下‘藏宝阁’,没有想到我这身子骨不争气,不但没有帮到小齐,还要小齐天天来照顾我这个老不死的。”他知道齐跃之所以会这样照顾他完全是因为于飞的原因。
    “董老,看您说的,这都是我们做晚辈应该做的。”齐跃连忙说。
    “董叔你安心养病吧。”于飞一边说话一边引导混沌之气进入董德昌的体内,却发现董德昌的身体并无大碍。他的病是在心里,他过不了心里的那到坎。
    “齐哥已经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了。”
    “原来你们已经知道了。”董德昌笑了笑,“老了老了,还栽了一个那么大的跟头,老脸都给丢光了。”
    “董叔您别这么说,谁还没有个打眼的时候?”于飞劝了一句,又疑惑的问:“您在这一行几十年,是什么样的赝品能瞒得过您眼睛?”
    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