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捡漏 >

第40部分

捡漏-第40部分

小说: 捡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于先生先回座位。下面请鉴宝神器法眼进行鉴定。”王妍直接忽略了文轩,这让文轩的脸色涨得通红,却又偏偏说不出话来。要是知道今天代表宁都典当行的不是董德昌,而是于飞的话,他完全可以不依靠法眼,自己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打败他。对于于飞连续两次捡漏,文轩只是把他归结于狗屎运。
    陆璐拿着青花笔筒递给了文轩。文轩接过之后,先是自己看了看,观众席上立马嘘声一片,他们来是想看神器法眼鉴宝的,可不是看你文轩的。
    文轩也知道,只是看了十几秒钟的时间便把青花笔筒放到了法眼鉴定的平台上。
    仅仅只是一分钟的功夫,法眼已经给出了结果。
    “哇!”王妍赞叹说:“刚才于飞先生整个鉴定过程用掉了两分四十六秒,而法眼则只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得出了结果,神器果然是神器。”
    王妍的话让于飞眉头一皱,虽然他知道王妍只是想赞扬一下“法眼”,对他并没有恶意,可是这话说出来可并不那么好听。
    “按照大会规则,第一回合将由恒兴典当行的代表先给出鉴定结果。”王妍说。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文轩身上,他们想知道鉴宝神奇“法眼”给出的结果是什么。
    文轩稍稍清了清嗓子,看了台下一眼,这才缓缓的拿起那张纸,读道:“这个青花笔筒属于晚明清初,是一件大开门的老物件。”
    竟然是真的。文轩的话一出口,观众席上一片议论声,谁都知道鉴宝大会上大多数的宝贝都是假的,一是因为大多数藏宝人对于鉴定一知半解,容易上当;还有一些人想要浑水摸鱼,企图蒙混过关,从而以假当真,卖出一个好价钱,但是不管怎么样,一般的鉴宝大会上,十件藏品有三件是开门的物件就很了不得了。
    没有想到此次鉴宝大会竟然开门红!第一件藏品就是真的。
    虽然,法眼给出了结果,但是晚明清初的判定还是稍嫌模糊,毕竟是大几十年的时间跨度,这说明“法眼”对于古玩断代方面还是有缺陷的。
    “笔筒是文房用具中最晚出现的门类,最早出现了明朝晚期,本身是作为书桌上的饰品存在的,而并非是放笔。”文轩补充说:“大家都知道,以前的人用毛笔,如果笔尖朝上则会让墨汁下流;笔尖向下则会破坏毛笔的‘锋’。”
    文轩的话让王妍不住的点头,看来这个叫文轩的年轻人还是有点料的。
    就是不知道那个叫于飞的年轻人如何了。
    “于飞先生,您有什么要补充的吗?”王妍转过头对着于飞说。
    于飞沉吟了一下,说:“这个青花笔筒,确实是开门的物件。”
    “切——”
    人群中发出一阵嘘声。毕竟于飞有拾人牙慧之嫌。
    “不过——”于飞的话锋一转。
    王妍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好戏来了!
    她是主持人,要的就是噱头,要的就是看点。
    看点从哪里来?除了鉴宝神器“法眼”,本次鉴宝大会最大的看点就是两个典当行互掐!掐得越狠节目越火。
    刚才他还以为于飞已经“妥协”了呢,没有想到于飞竟然还有不同的意见!这让王妍喜出望外,也提起了台下观众的胃口,一时间整个演播大厅都静悄悄的,等着于飞的下文。
    ;



第77章 鉴宝大会(五)
    于飞也微微有些激动。虽然他早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但那毕竟是要靠混沌之气的,总觉得自己是在作弊一样。
    但这不同,他是全凭着自己学到的知识推测出来的。
    “这件青花笔筒并不是康熙时期的。”于飞的话仿佛抛进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刹那间观众席上议论纷纷。
    刚才还说这是个开门的物件,现在又说不是康熙时期,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有人出声指责。
    面对质疑,于飞并不辩解,微笑面对。
    被他的镇定影响,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
    “如果我没看错,这个笔筒应该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被误认为是康熙时期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崇祯青花瓷以石子青为主,青花发色成色不一,深浅浓淡,富有层次立体感,与康熙的〃青花五彩〃瓷器很相似;第二,明清青花都是用景德镇的高岭土,在材质上相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崇祯青花的落款不是‘大明崇祯年制’而是纪年款,就如同这个笔筒上的丙子款。从崇祯到康熙恰巧也是六十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很多人把崇祯青花的瓷器往后推了六十年,认为是康熙时期的瓷器。”
    于飞的这番话虽然并不出奇,但是有理有据,说的台下的观众纷纷点头。和于飞相比,文轩刚才的那番话便显得浅尝辄止了。
    董德昌听得连连点头。虽然他并没有看到那个青花笔筒,更无法断代,但是于飞的这番话却是加分不少。
    贵宾席上的叶建军也露出惊讶的表情:看不出来于飞肚子里还真有点货啊。
    于飞虽然表现的很平静,但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右手的混沌之气可以通过感应器物中混沌之气的浓密度来判断器物的年代,可是他见识过的古玩实在太少了!崇祯年代的更是连见都没见过!这个青花笔筒比那件宣德青花蛐蛐罐中的混沌之气要稀薄一些,年代应该比它要晚,但是也无法确定是崇祯时期的。
    他偷偷的看了看台上的四位专家,想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一些端倪,但是他失望了,裁判席上的四位专家个个都是老油条,喜怒完全不行于色!
    于飞只有硬着头皮往下说:“明朝晚期,因为时局动乱,因此流传下来的官窑瓷器非常少,瓷器大多出自民窑,因此表现手法更加丰富、活泼。这个笔筒的画皮婴儿嬉戏图便符合这个特征!而清朝早期的青花瓷器喜爱画刀马人,这是因为清军刚入关,天下还不安定,喜庆的青花画片直到康熙的晚期才出现。而且,崇祯青花的胎体由厚重转向细腻。釉面釉青白、白中闪青、白中闪灰等多种色调,釉层却均匀稀薄,与明代中期肥厚的釉面釉很大差别。同时青花色调比较复杂多样,灰暗并有晕散,浓重的夹带黑斑,但不同于使用苏麻离青青料而出现的黑斑;瓷纹饰多用粗线条,有的涂抹如泼墨一般,少见淡描画法,便如同这个笔筒上的婴儿嬉戏图。”
    于飞胎体到青花再到纹饰一一指出崇祯青花瓷器的特点,无不与面前的青花笔筒相对应。
    很多人看向于飞的眼光都变了。他们却不知道于飞只不过是照本宣科把从书本上看来的内容说出来罢了。
    “啪,啪,啪!”专家席上的马尚都竟然率先鼓起了掌,一时间演播室中的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董老哥收了个好徒弟呀。”金德禄由衷的说。
    “马老师,你是不是从于飞的身上看到你年轻时候的影子?”单家强笑着对马尚都说。他和马尚都没有董德昌那样的交情,虽然年纪比马尚都大上不少,却也不好托大叫一声“小马”,而只能称呼他马老师。
    “于飞可比我年轻的时候强多了,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哪里有这么沉稳?我还记得有一次捡漏买了一只汉代玉蝉,竟然激动的撞到了门上。”马尚都眯起小眼睛笑着说。
    于是专家席上响起一阵笑声。
    王妍也对于飞刮目相看,笑着说:“大家觉得还有必要请专家裁定吗?”
    “不需要。”台下的观众纷纷叫道,只要眼睛不瞎就应该看到专家们的态度。何况刚才带头鼓掌的就是马尚都。
    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开局,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法眼神器竟然没有敌得过一个毛头小伙子!
    “真的是非常精彩!”王妍说:“于飞老师以他渊博的学识微微领先于鉴宝神器法眼……”
    “主持人!”王妍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脸色铁青的文轩打断了。
    “文先生有什么补充吗?”王妍也不生气,笑着问。
    “有些话我想还是需要说清楚的好。刚才我对这个青花笔筒的判断是晚明清初,从道理上并没有错,不知道这领先之说从何而来?”文轩明显是有些强词夺理了。虽然法眼的判断并没有错,可是这就好比是圆周率,他推到了小数点后七位,但是于飞却精确到了后九位,虽然说都没有错,但是高下立判。现在文轩竟然不顾事实,不由让场中的观众嗤之以鼻!
    面对众人的嘘声,文轩头上的汗都下来了!他的心中早已经将韩金财的女姓亲属挨个问候了遍。
    “按照大会规定,确实不能分出高低。不过——”王妍一愣,确实,按照大会的规则,只有双方的意见相左时才会判正确者胜出,但是现在双方的意见相同,要分出高下的确不符合规矩。
    “那不就行了?”文轩打断说:“还是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请下一位藏宝人吧。”
    文轩心中暗恨!不过刚开始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信心。他曾经看到过于飞捡漏买了一个宣德青花蟋蟀罐,所以认定于飞精于瓷器,甚至只是精于明朝青花瓷器。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件藏品竟然就是一个明朝崇祯年间的青花瓷,这只能说于飞的运气超好罢了!
    只要下一个藏品不是陶瓷,我看你于飞怎么鉴定!到时候,你爬的越高摔的就越重!
    文轩眼中的光芒阴翳而凌厉。
    被文轩抢白一番,王妍暗暗的把他记恨上了。不就是个小鉴定师吗?看你那小人得志的样子!王妍又拿于飞和他做了一个对比。于飞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舒服感,显得温和、儒雅。再看文轩,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这人与人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平复了一下心情,王妍站到了演播室的中央,“友请下一位藏进场!”
    ;



第78章 鉴宝大会(六)
    接下来的几件藏品除了一张赵子云的山水画还算不错之外,其他都是仿品,虽然算得上高仿,但也没有瞒过双方的眼睛。甚至恒兴典当行以鉴定时间短的优势稍稍胜出。
    并不是于飞不想快,实在是不敢快!这些藏品门类众多,有些对于董德昌来说都不是很熟悉,他这个徒弟如果在很短的时间里分辨出真伪,那就太让人怀疑了!要是曝光了右手混沌之气的秘密,他就有可能被当成小白鼠被送上手术台,这可不是于飞想要的。
    即便是这样,他的表现也让董德昌暗暗称奇,但是又说不出什么,最后只能归功于于飞超好的运气了。须知在收藏界,运道是很被看重的。比如说,你鉴定的水平非常高,但是运气不好,总是遇不到好的藏品,那也是白搭。
    对于赵子云的山水画更是让于飞暗擦冷汗。虽然他能够凭借画卷中淡淡的混沌之气判断这是一幅近代的艺术品,但是对赵子云却不是很熟悉,如果只是干巴巴的说一句:“这是真迹。”而不给出原因的话,那肯定是要被人笑的。好在他记得赵子云是吴昌硕的学生,而吴昌硕曾经评价赵子云说:“子云作画信笔疾书,如素师作草,如公孙大娘舞剑器,一本姓情,不加修饰。”便推测说:“这幅山水画运笔洒脱、浑厚苍劲,应该是子云先生晚年的作品。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我对书画不是很精通,不对之处还要麻烦单老师指正。”
    于飞并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坦言自己对书画方面并不精通。这不但没有让人觉得他浅薄,反而让现场的观众对他的好感大增!毕竟收藏的门类众多,就是马尚都都不敢说自己全部精通!那些自诩门门精通的人,一般来说都是门门稀松。
    后台的董德昌脸上却露出苦笑,这样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对书画不精通的人,竟然在到达宁都的第二天便用两百块钱买下了王维的伏生授经图!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面对于飞的直言请教,单家强却微笑不语。于飞这才想起,文轩还没有给出自己的判断。
    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文轩的身上,想听听他的补充。
    文轩的心中暗暗叫苦,虽然于飞说自己对书画并不精通,但是还是说出了赵子云画作的一些特点!但是他却对赵子云一点印象都没有!法眼虽然能分辨真假,却绝对不会知道赵子云是何许人也的。
    看着文轩在台上发愣,台下的韩金财真恨不得上去抽他两巴掌,自己怎么就派出他这样一个废物上去呢?跟随董德昌八年的时间,竟然还是这样的水平!脸都让他丢尽了!
    气归气,韩金财依然稳稳的坐在位置上。在书画方面没有研究?哼,你说的是真的也好,是假的也罢!我这可是为董德昌准备的,对付于飞这个小屁孩可真是高射炮大蚊子,大材小用了。
    “我同意于飞的判断。”最终文轩一咬牙,干巴巴的说。
    一时间嘘声四起,文轩只能充耳不闻了。
    “既然文先生不能给予有价值的补充,只能麻烦专家组的几位老师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了。”王妍显然还记恨着文轩,说出来的话毫不客气,几乎是指着文轩的鼻子在骂了。
    四位专家中,单家强是书画鉴定专家,介绍赵子云的责任自然落在他的头上。单家强呵呵一笑,说:“于飞不愧为董老的学生,虽然说对书画方面不精通,却也说的八九不离十了。”
    单家强的话表面上不含褒贬,但是台上文轩和于飞都是董德昌的学生,单家强却说于飞不愧是董老的学生,言下之意自然是说文轩是要差上一些的了。
    “赵老先生祖籍苏州,号泉梅老人,初学李兰如、任立凡、顾若波,后来尽弃前学,专师吴昌硕先生,一举成名。他善绘花卉、山水,兼擅篆刻,亦能草书,出自吴昌硕而又有发展。赵老先生留世画作甚多,目前的行情也看涨,有条件的藏友可以收藏。这幅画确实是老先生晚年的作品,非常的难得。”
    单家强的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仅是给予单家强的,也是给予于飞的。
    “下面即将走上藏宝台又是怎样的藏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随着王妍的话,演播室的大门再次打开,从中走进来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年人。
    老人留着长髯,虽然已经花白,但是梳得一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