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工业为王 >

第156部分

工业为王-第156部分

小说: 工业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两个小时的参观考察。罗源民等人对华兴实业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时,已经是中午了,中国人的酒桌文化,注定了这些考察团的成员被付新拉上华兴招待所的酒桌。

送走了罗源民一行,付新对于拿下这一次万门程控投标建设项目更增添了一份信心。

时间很快就到了开标时间。这一次华兴实业出动了两辆车,将付新、莫离、陆军、李博贤以及司机聂红旗、付新的秘书刘红秀六人一同带上,前往省城洪城。

“高岛益郎先生,您好。”瑞典爱立信公司集团的副总裁古德曼德森一把拦住了日本富士通公司集团副总裁高岛益郎。

“古德曼德森先生,我们又见面了。真是巧啊!”高岛益郎一派成功人士的嘴脸,笑眯眯地看着他曾经的手下败将,如今自己找上门的古德曼德森。

“嗯,是啊,又见面了,不过这一次可能要让高岛益郎先生失望了,我们爱立信公司,是抱着必胜的心态前来的。”如果你仔细盯着古德曼德森,一定可以发现,古德曼德森脸上没有一丝的颓废。有的只是神采飞扬,看来他对这一次竞标是志在必得。

高岛益郎脸色不变,也是一副志在必得,成功人士的嘴脸,嘲弄地看着在自己面前卖弄的古德曼德森,一言不发。

“对了,高岛益郎先生,貌似这一次你们日方来了三个竞争企业啊,比上次你们日方派到建福省的nec和富士通还多了一个。”古德曼德森试探地问道,他想从高岛益郎这里打听有关这个新企业的信息。

古德曼德森有一种预感。这个神秘竞争者,可能就是最具威胁的人。

不过显然,高岛益郎对此是一无所知,高岛益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古德曼德森先生,您想从我这打听消息就直说嘛,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咧,你说对吧!你要说,我才会知道,我知道了,才有可能告诉你啊!不过这一次,抱歉,我不能将那个神秘竞争者的有关信息告诉于您。”

虽然高岛益郎极力掩饰,可是付新依然捕捉到了他闪过的一愣,所以对于高岛益郎的话,他是一点都不相信,甚至他在想,这个高岛益郎,可能也不知道这个新的神秘竞争者。

不理会高岛益郎是什么态度,古德曼德森随即和高岛益郎打了几句哈哈,就转身向会场里面走去。

会场内,整灯结彩,红旗红布红花迎风飘扬,好吧,吹牛吹过头了,这会场里面,压根就没有风,时值冬日,整个会场的窗户,都是紧闭着的。

因为这一次事关重大,因此在场来了三三两两几个记者。这主要是现在媒体很少,如果放在后世,这般需要省长亲自主持过问项目的招标活动,那绝对是大事情,那绝对是照相机摄像机灯光闪闪,亮瞎钛合金狗眼的节奏。

等到所有人都差不多到期,上面的领导才缓慢出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最后出场的,必然是大腕,因为人家是出来压轴的。

领导站在上面讲诉了一大段官面话,把这次的项目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接着,就是开标了。

坐在最中央的王德荣打开一个红色信封,看了一眼,脸上的神色似乎有些欣慰,下面的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很多人,脸色都变了。

“这一次竞标成功的是来自于我们中国的华兴实业发展公司。恭喜他们。”

说完,王德荣就带头开始鼓掌,不过这掌声,怎么看,都是稀稀拉拉,很多人还沉浸在这消息中不可自拔,因为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

第十四章风波

“下面有请华兴实业发展公司总经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付新同志上台发表竞标成功感言。。”仿佛,王德荣嫌现场不够轰动,又爆出了付新的另外一层身份。

这一次,那就是真得轰动了,关于付新是华兴实业发展公司总经理一事儿,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一直报道的是语焉不详,大家都知道付新是名商人,但是他是做什么的商人,语焉不详。

上次华南快报事件,也没有报道清楚付新的身份,当然,这与国内的刻意掩饰,有关!

付新也没有怎么去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所以对于王德荣的曝光,他并没有表示什么,坦而然之地走上了主席台。

站到话筒边上,付新张口就来:“感谢党和政斧以及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能够给予我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这个机会,我一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把事情做好,坚定不移地完成党和政斧以及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谢谢大家!”

“付新,你说得倒是很直接,很简短,很精炼啊!”王德荣微微笑道:“我希望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完成起这次任务来,也要直接、简短、精炼,绝不拖泥带水,你能做到吗?”

“保证完成任务!”付新忍不住向王德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付新下台后,接下来又是领导们的表演时间了,赶来的也提了十几个问题,把事情脉络理清楚之后,他们开始瞄准付新。

这个时候虽然没有狗仔队,但是你千万不要小看记者的疯狂,四五个人,七嘴八舌,一拥而上,纷纷朝付新发问。

“付新同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华兴实业发展公司是我们省的龙头企业之一,而且还是一家集体企业,那么我想问,请问您是从何时侯起,担任华兴实业发展公司总经理一职的?”

“付新同志,请问您对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事儿,怎么看?”

“付新同志”

付新故意很没风度地抓了抓自己的脑袋,然后看着下面的几个记者,语气缓慢地说道:“你们这样七嘴八舌,把这里当菜市场,你们叫我怎么回答啊?连你们的问题,我都听不大清楚。”

付新这句很不客气的话,让在场有些领导脸色发白,这付新也太愣头青了吧,听说前段时间他在瑞典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就跑轰过一些发达国家。这些人在心底默默坐下决定,以后千万不要跟付新一起见记者,不然这家伙口无遮拦,又要得罪人。

这次揭标活动的主持人,立即开口,“请各位记者同一个一个发问,请大家配合。”

有了主持人上台主持记者发问,现场的情况,好了许多,付新对于这些问题,也一一做了回答。

付新带着得意的心情,与莫离等人一同回到了浔阳,事情也仅仅是开始,所以庆功宴之类的,自然没有。

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比如之前高傲,如今如斗败公鸡一般的高岛益郎,比如之前信心满满,如今垂头丧气的古德曼德森。

两人又走到了一起,正在互相嘲讽,互相“安慰”。

“古德曼德森先生,你之前不是信心满满,对这一次竞标充满了信心吗?怎么我看您现在,怎么是垂头丧气啊?”高岛益郎先看到低着头前行的古德曼曼德森,随即嘴角一翘,面带讥讽地说道。

古德曼德森抬头一看,发现是高岛益郎这个可恶的曰本人,随即漫不经心地回答道:“高岛益郎先生,这种失败,我也没有办法,人家中国企业具有先天优势,另外那个叫付的青年人,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因此,论技术他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具有先天优势的他们,自然就赢得了这一次竞标。”

古德曼德森摇摇头,继续说道:“先天优势那是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不”高岛益郎比出中指,摇了摇,说道:“古德曼德森先生,您太悲观了,你看吧,那个狂妄的中国人得罪了记者,记者是什么,人家是号称无冕之王啊,所以啊,用一个中国成语来说,那就是‘静观其变’。”

高岛益郎作为一个人曰本人,懂得汉语很正常,可古德曼德森瑞典人,这个白皮肤的西方人,可不懂得汉语,哦,确切的说是一窍不通。

古德曼德森在犹豫是否向高岛益郎询问“静观其变”这个词语的意思,而高岛益郎见到古德曼德森陷入沉思,随即嘴角又是一翘,冷笑着离开了。等到古德曼德森回过神,高岛益郎距离他已经有十几米远了!

古德曼德森心想,“这个可恶的曰本人走了也好,省得他在我面前炫耀,让我难堪,怎么说,我也是带了翻译的。”

随即古德曼德森向自己的翻译询问“静观其变”的意思,这名翻译还算不是半桶水的翻译,人家怎么说也是一个华人,因此,这名翻译还是可以明确解释“静观其变”这个词语意思的。

古德曼德森得知“静观其变”的意思是静静地观察事情的进展变化之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也离开会场。

那些无冕之王们果然没有让古德曼德森和高岛益郎失望,第二天,中国的一部分报纸的版面上,就出现了对付新的批判,其中以长**年报最甚。

“付新以为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就可以目中无人,殊不知,这种行为,正在导致他走向迷茫,走向深渊。

太祖有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今之中国,虽然‘两个凡是’不怎么行得通了,总设计师也说‘两个凡是’是错误的,但是,太祖的很多思想,很多名言,依然没有错,如今奉行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太祖的名言,可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付新无视了真理的存在,骄傲自大,他这般行为,必然会使得他走向迷茫,甚至于走向深渊!”

当付新看到这篇文章,第一反应就是,好大一顶帽子,“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出来了,果然拿笔杆子吃饭的,这帽子真大!

王德荣看了这篇报道之后,也皱了皱眉头,然后写了一张纸条,对自己的秘书小刘说道:“把这个拿到西江曰报去,然后请他们刊登出来,就说这是我的意见。”

小刘看了看上面的内容,感觉有些不对,随即向王德荣问道:“王书记,这不大合适吧,如果把这上面的内容发表出去,有可能会引起一场'***'的,国内的保守派势力,还是不可小觑啊!”

王德荣已经升任了西江省省长,但是他的秘书小刘还没有改口过,一直称呼他为“王书记”,不过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对,王德荣毕竟还兼任了省委副书记。

王德荣摇摇头,对小刘说道:“你就放心吧,既然已经走到了他们的对立面,我就不会回头,没有这么多顾忌,你去做就是。”

“好吧。”小刘见王德荣意已决,也不好多说什么,拿着纸条,沉默地走出了王德荣的办公室。小刘心底还在忐忑,毕竟他与王德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这个小刘”王德荣看着小刘离去的背影有些萧瑟,不禁摇了摇头。

王德荣的纸条上写了些什么,第二天,西江曰报上就刊登出来了。

很简单,就一句话:“付新是一个好同志。”,这句话成为了这篇头版头条的标题和引言。

当时这一句话,可是难住了西江曰报报社的总编余德水,他总不可能就把这一句话当作一篇文章刊登出去,让读者想去吧!

作为靠笔杆子吃饭的人,要从这句话中写出一篇评论员文章来,不难,“付新是一个好同志”等于是初中生命题作文的题目,难倒余德水的,是如何写好,写到什么程度,他也看出了这句话蕴含的政治危险,毕竟一省之长公开表扬一个有争议姓的话题人物,影响实在太大。

最后,余德水只好亲自上门求见王德荣,得到王德荣的批示之后,他在亲自动笔写了一篇文章,并刊登出来。

王德荣给他的批示是“任意发挥,不犯原则姓政治错误即可。”

作为王德荣一系的人,余德水自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不会把内容写的太激进,可是这一篇文章,也差点引起了一阵风波。

保守派势力站上舞台,各种隐晦批评王德荣,公开批判付新的文章,纷至沓来。

隐晦批评王德荣的文章,是说某官员为某有争议的话题人物撑保护伞,公开批判付新的文章,就是炒现饭,挖出付新的往事,进行夸大报道。

刊登文章,还只是明面上的,暗里的各种交锋,比如开会讨论某位同志的问题,那才是最激烈的。

不过这种情况,仅仅持续了两三天,很多领导都还没有发话,这时西江曰报上刊登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这件事情就立即作罢,保守派势力,赶紧收缩防御,如临大敌。

ps:第一章,今天三章!求月票,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又临香江

这段时间,付新一头扎在万门程控建设项目上面,报纸上面的风云变幻,他并没有关注,付振邦倒是知道,只是他看到付新一心都在工作中,也没有打扰。。他相信这件事情自然会处理好,一省之长,如果这点能力都没有,那真可以回家种红薯了。

华兴实业的效率,那真不是吹牛的,很快,就开始设计观察线路的搭建了。付新定下时间,元宵节过后,就开始正式搭建。电缆、电线杆等相关设备,有关合作厂家以及洪城无线电厂正在抓紧时间生产。

其中,洪城无线电厂生产的是价值最高的电缆,洪城无线电厂拥有这个条件,毕竟华兴实业的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研究生产两年前就已经立项,此时发力,那爆发出来的能量绝对是可观的。

当一个人进入忙碌状态中的时候,那时间绝逼是过得飞快。噌噌噌,一九八四年,就这么过去了,一九八五年的春节,也很快过去了,付新除了走了几个重要的亲朋好友,其他时间都是扎在工作当中。

一个电话,打断了付新的工作节奏,这个电话,是远在香江的林默拨过来的。

这个时候,已经是临近一九八五年的三月下旬了,电缆已经开始铺设,这是一个巨大又重要的工作量,付新需要时刻盯着,千万不能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大麻烦。

可是这个电话,同样是非常之重要,因为这个电话,有可能关系到三条人命。

陆璇即将要临盆了,经过医生的检查,陆璇很可能怀的双胞胎,付新,必须赶到香江去。林默在电话里,不停地责备付新,说付新是一个吃完了抹干净嘴的混蛋家伙。

还好付新的身份有些特殊,而且国内正掀起一阵引进潮,所以想要出国门,不像之前那么难,那么麻烦了。哦,对了,中英联合声明已经发表,所以香江回归已成定局,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