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26部分

材料帝国-第26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二章 壮士断腕

  打闹归打闹,青锋厂的刀片寿命超过了700亩,而且在对比试验中还战胜了国内名牌红星厂的刀片,林安宝认赌服输,果真在旁边的餐厅点了一桌子菜,款待萧东平和花国英。农资公司的经济效益比青锋厂要好一些,吃顿饭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你小子,老实交代,你们的刀片是不是做过处理了?”
  酒过三巡之后,林安宝开始逼问萧东平。其实早在上次萧东平来和他打赌的时候,他就猜出青锋厂肯定对刀片进行了新的处理,所以萧东平才有这样的底气。他没有料到的,只是青锋厂的处理技术如此高超,竟然能够把原来的次品修复成了优等品。
  萧东平自然也不便再瞒着,他说道:“想不到老奸巨滑的老林,竟然也上了我的当,实在是太可笑了。实话跟你说吧,我们厂搞了一项叫作高频感应堆焊的新工艺,把刀片的质量全面提高了。怎么样,老林,现在服气了吧?”
  林安宝道:“你以为我真的傻呀?我早就知道你们肯定是做手脚了,不过,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其实是希望你们能够做出好产品的。红星厂毕竟是外省的厂子,咱们用外省来的刀片,这叫受制于人啊,哪有用你们青锋的刀片踏实?再说,你们青锋这几年一直都走背字,我也希望这批刀片能够让你们起死回生呢。”
  听到此话,萧东平收起了调侃的嘴脸,举起酒杯,说道:“老林,唉,患难见真情,我知道,你对我们厂一直都是有感情的,这叫啥?对了,叫恨铁不成钢啊。感谢的话,我也不会说,都在酒里了。”
  “来来来,干一杯。”林安宝连忙举杯,与萧东平一道一饮而尽。
  话说到这个程度,大家也就不再互相贬损了,花国英说道:“老萧,你们这个技术了不起啊,普通农具这样加工一下,耐磨性就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以后我们农场的铧犁之类的,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帮我们处理一下?农具的使用寿命哪怕延长100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既省料又省时,非常有意义的。”
  萧东平叹了口气,说道:“这事说起来就让人生气,我们厂长也不知道是犯什么病了,现在一心想转产洗衣机,打算把农机这方面的业务都扔了。就这高频堆焊的技术,我还不知道能不能上马呢。”
  “你们不是已经弄出来了吗?”林安宝问道。
  萧东平道:“我拿来的,只是一些样品,我们库房里还有2万片刀片,如果要全部做堆焊,必须上自动夹具。但我们厂长现在反对这个项目,他不点头,自动夹具就没法弄啊。”
  “你们厂长真是有病了。”林安宝道,“一套夹具能值几个钱,你们这2万片刀片如果都能达到这些刀片的质量,我们农资公司可以全部收购。咱们省里消化不了,我们可以调到东北那边去。那边大农场多,旋耕机是耕作的主力呢。”
  “对了,老林,我想在你这走个后门,你能不能给我开一个证明,证明我们这2万片刀片你们都能够收购?”萧东平问道。
  林安宝想了想,说道:“这个有点违反规定,不过既然你老萧开口了,而且你们的刀片质量真的过硬,我就给你破个例吧。不过,我可得丑话说在前面,你们的刀片来了,我是要抽检的,抽检如果不合格,我全部退货,抽检费还得你们出。”
  “没问题!”萧东平拍着胸脯答应道,“我们也是老厂子了,这点信用还是有的。如果产品不合格,我们肯定不会出厂。”
  “呵呵……”林安宝只能呵呵了,你们过去拿来的刀片,难道算是合格的?
  这顿酒,萧东平喝得有些半醉了,他拒绝了花国英让他去农场招待所休息的邀请,搭乘长途车匆匆忙忙赶回了平苑。他心里惦记着仓库里的2万片刀片,急着赶紧回去找项纪勇和冷玉明商量如何开发自动夹具的事情。
  在农药厂门口下了长途车,萧东平晃晃悠悠地向青锋厂走去,还没到跟前,就发现青锋厂的门口围了一大群人,闹闹烘烘的,不知出了啥事。萧东平紧走几步来到跟前,在人群中发现了须眉倒竖、满脸怒气的项纪勇。
  “韦宝林,你特莫就是个忘八蛋!”
  项纪勇用手指着厂部办公楼的方向,大声地吼叫着。在他的面前,停着一辆四吨的解放牌大卡车,看那阵势,好像是项纪勇在拦着这卡车,不让它离开青锋厂。
  萧东平定睛看去,只见卡车的车箱里装得满满当当的,全是一箱一箱的货物。萧东平是做供销的,自然能够看得出那是什么箱子,那箱子里装的分明就是青锋厂的旋耕刀片。
  “老项,老项,出什么事情了?”萧东平从人群中挤过去,来到项纪勇的面前,拉着他的手问道。
  项纪勇脾气暴躁,这是青锋厂人所皆知的。当然,项纪勇也不会毫无缘由地发脾气,他只是在遇到了极其生气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如此发作。项纪勇一向与韦宝林不对付,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这种站在厂门口用脏话大声辱骂韦宝林的事情,却是第一次发生。
  “你问他,就是他和韦宝林合伙干的好事!”项纪勇用手指了指自己面前,萧东平这才发现,翟建国正灰头土脸地站在离项纪勇四五步远的地方,一副想说话又没机会说的窘样。
  “项科长,你这是干什么嘛,这么多工人围在这里,你也不怕影响不好?”
  趁着萧东平与项纪勇说话的工夫,翟建国终于找到了开口的机会。他是一个文化人,无论是吵架还是动手,都远不是项纪勇这种车间出身的人的对手。刚才项纪勇对他和躲在办公楼里不露面的韦宝林一通破口大骂,他愣是不敢上前去与项纪勇理论。
  “到底是怎么回事?”萧东平扭头向旁边的工人求证。
  “韦厂长要把仓库里刀片卖掉,项科长不同意。”有知情的工人简单地介绍道。
  “把刀片卖掉?卖给谁?”萧东平诧异道,刀片能卖出去是好事啊,可是这种没有经过处理的次品,谁会要呢?
  项纪勇道:“2毛钱一片,谁不会要!”
  “2毛钱一片!”萧东平一下子也炸了。
  正品的旋耕机刀片价格是2至3块钱一片,青锋厂现有的这2万片刀片,因为钢材质量不过关,被农资公司退货,但如果能够用秦海的技术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卖到2块多钱一片是不成问题的。做高频感应堆焊的成本并不大,平摊到每片刀片上,也就是几分钱的样子。花几分钱就能够卖到2块多钱的产品,居然要以2毛钱一片的价格贱卖,这不是败家子的行为吗?
  “翟主任,老项说的是真的?”萧东平看着翟建国问道。
  翟建国道:“这是韦厂长决定的,这些刀片已经成为咱们厂的拖累,做企业,就需要有点壮士断腕的魄力。”
  “断你娘的叉叉!”项纪勇骂道。今天听仓库保管员报信说翟建国带了一个乡镇企业的老板去拉刀片,项纪勇就有些急眼了。待到问出刀片是以2毛钱一片贱卖给这家乡镇企业的,项纪勇当即怒不可遏,平时不太说的脏话也全都蹦出来了,直接把韦宝林和翟建国两家的女性亲属都问候了n遍。
  “项科长,你怎么骂人啊!”翟建国嘟囔道,他没有勇气和项纪勇对骂,因为他不敢确信项纪勇会不会从骂人发展到打人。以他的小体格,项纪勇一只手就能把他拍扁。
  “骂你是轻的!”项纪勇吼道,“你们特莫还知道壮士断腕,人家壮士断腕是因为被毒蛇咬了,没让你们把好胳膊也切了。这些旋耕刀片,老冷和秦海已经解决了堆焊工艺的问题,只要上一套自动夹具,马上就可以处理成合格刀片。2万片刀片,起码是5万块钱的货款,你们竟然以4千块钱就给卖了,这叫断你娘的叉腕!”
  萧东平道:“翟主任,老项说得对啊,你还不知道吧,咱们的刀片经过前期处理之后,在永丰农场进行耕田试验,把红星厂的刀片都给比下去了。农资公司答应我们,只要我们能够把所有的刀片都同样处理一遍,他们愿意把我们的2万片刀片全部吃下。”
  翟建国皱了皱眉头,说道:“萧科长,企业经营不能总算这种小账,要算企业成长机会的大账。韦厂长已经确定了转产洗衣机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也得到了县里的初步认可。在这个时候再纠缠在旋耕机刀片上,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这是整整5万块钱的货款,怎么是芝麻呢?”萧东平还在努力地试图说服翟建国。
  “老萧,你光算到了5万块钱的货款,你算过耽误时间的损失了吗?”
  一个声音在翟建国的身后传来,项纪勇和萧东平抬眼看去,只见厂长韦宝林带着保卫科长马大荣和另外几名保卫科的干部向这边走了过来。


第四十三章 哀大莫过于心死

  卖掉库存积压的旋耕刀片,是韦宝林亲自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他并不是不知道项纪勇、冷玉明等人在车间里搞的技术革新,从项纪勇向他汇报的情况中,他也知道这项被称为高频感应堆焊的技术的确能够解决旋耕刀片耐磨性差的问题,从而使库存的2万片刀片起死回生。
  然而,韦宝林想到的是其他的事情,他认为,项纪勇等人这样做,其实是在变相地抵制转产洗衣机的策略。修复全部的旋耕刀片,需要个把月的时间,而如果旋耕刀片的销售有了起色,那么支持继续生产农机的声音就会更加强烈,转产洗衣机的迫切性就会大打折扣。
  韦宝林当厂长之后,曾到行政学院去学习过一段时间的企业管理,他记得讲课的教授们讲过许多企业管理的原则,其中就有关于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方略这样的要求,据说这是企业家精神的表现之一。
  他用课堂上学过的波士顿矩阵来分析,认为农机属于低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的“瘦狗项目”,这样的项目是必须要果断扔掉的。而洗衣机则属于高增长、高市场占有率的“明星项目”,是值得积极推进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坚持转产洗衣机的目标。既然项纪勇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旋耕刀片上,那他就必须打消他们的念头,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刀片处理掉。
  照韦宝林的想法,这些刀片可以直接作为废钢卖给废品收购站,这是最简单的做法。不过,出于对企业财产保全的考虑,他还是让人联系了一些乡镇企业,询问对方是否有意收购这些刀片。今天来拉刀片的,就是邻县的一家乡镇企业,对方愿意按每片2毛钱的价格收购全部的刀片,这样一来,原来只打算卖成废品价的刀片,凭空就升值到总价4000元了,韦宝林觉得这笔生意甚是合算。
  谁料想,计划得好好的事情,却临时出了变故。项纪勇不知从什么地方得到了低价处理刀片的消息,他急匆匆地赶到厂门口,拦住了拉刀片的卡车,然后便开始对着办公楼破口大骂起来,口口声声要求韦宝林出来与他对质。
  项纪勇的叫骂,惹来了一大帮看热闹的干部和工人。听到项纪勇介绍的情况,众人有些与项纪勇一样愤慨,也有些上前劝项纪勇不要闹了,经营的事情有厂长负责,他一个生产科长又何必操这份心呢。
  由于项纪勇骂得实在是难听,韦宝林只好安排翟建国下楼去与项纪勇谈判。翟建国来到项纪勇面前,还没张嘴,就被项纪勇一通臭骂,憋在现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了。
  前来拉刀片的那家乡镇企业的人员不明就里,也不敢造次,只能任凭卡车被项纪勇拦住。乡镇企业在这个时候的社会地位还不高,在国营企业面前有点畏畏缩缩的劲头。带队的业务员跑到韦宝林那里去求计,韦宝林犹豫再三,最后打了个电话,叫保卫科长马大荣带几个人与他一同去与项纪勇理论。
  “老萧,你没学过企业管理,不明白这中间的道理。咱们这些刀片堆在仓库里,既占用了场地,又浪费了资金,这本身也是一种成本,叫作影子成本。厂里决定把这些刀片处理掉,目的就是腾出场地,保证厂里的重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韦宝林走到萧东平面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
  “韦宝林,韦厂长!我项纪勇是学工的,我不懂什么企业管理。但我知道,这批明明可以修复之后卖个好价钱的刀片,被你当废品卖掉,这是一种混蛋决策!你特莫这样做,你就是个混蛋!”项纪勇咬牙切齿地说道。
  在今天之前,项纪勇念着韦宝林是厂长,至少不敢当面这样骂脏话。但今天他实在是气急了,所以把平时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韦宝林脸色变了变,别说是当厂长以来,就是他参加工作以来,也不曾有人这样当面骂过他,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坏了。当前一大群围观群众的面,他也不便与项纪勇对吵,于是把脸一沉,转头向旁边的围观者喝道:“你们都是哪个车间的,还有老王、小李,你们科室没有工作要做吗?栾苏琴,你们劳资科是干什么吃的,上班不查考勤吗?无故脱岗不扣工资吗!”
  听到韦宝林这声喝,围观的人呼啦一下赶紧都散了。这些人有些是从车间里跟着出来看热闹的,有些是厂部办公楼里行政部门闻讯出来看热闹的,追究起来的,的确都算是脱岗。虽然厂子的劳动纪律其实没那么严,平时大家串个门、出来抽支烟之类的,都是常事,但现在厂长急眼了,要拿考勤说事,大家还是赶紧避避风头为好。
  围观者中其实还有倒班的工人,倒不存在脱岗不脱岗的问题,但别人散了,他们还留在这里,岂不是等着让厂长记住你?厂长被人骂成混蛋,这就算不属于侮辱领导,起码也算是泄露青锋厂机密吧,这样的话,你听见了就属于犯罪。
  算了算了,神仙打架,咱们凡人凑什么热闹,快散了吧。
  不多一会,一大群人就走了个精光,当然,有些人离开之后,躲在远处假装抽烟聊天,偷眼观看这边的动静,这是韦宝林没法干预的,厂长也管不住大家的八卦之心啊。
  围观者都走散之后,现场只留下了各方的当事人:前来买刀片的乡镇企业的业务员和司机,卖刀片一方的韦宝林和翟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