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317部分

材料帝国-第317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格司的一位副司长站起来回答道:“我们按照王主任的布置,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查明是国内一些民营贸易公司在散布这些谣言,最近在市场上炒货的,也是这些公司。……其中有几家公司是在咱们这里挂过号的。”
  “哦……”大主任轻轻应了一声,没有追问下去。副司长说的“挂过号”,是指计委早就盯上了这几家公司,而这些公司的背景,大主任是心知肚明的,在这个场合里也不必多说了。
  “他们手里有多少资金?”大主任又问起了下一个问题,他需要自己的手下帮助评估一下这些公司的能量。看看他们能够把整个市场折腾到什么地步。
  副司长道:“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我们不是特别了解,尤其是他们还从一些地方银行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贷款,这些情况我们一时也很难掌握。据我们估计,他们能够动用的资金在200亿至300亿元之间,用于炒货的话,能够囤积不少于1000万吨钢材。”
  “1000万吨。”大主任重复了一遍,然后转头对王鸿生道:“鸿生。我们的储备能不能填补上这1000万吨的缺口?”
  “完全可以。”王鸿生肯定地回答道,“对于国内这些贸易公司炒货的问题。我们早有准备,国内的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尤其是秦海同志的大秦集团那边,都按照计委的布置预留了一部分现货钢材,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投放市场,平抑价格。不过……”
  “怎么。你们还有什么顾虑吗?”大主任听出了王鸿生的犹豫,不禁诧异地问道。
  王鸿生道:“这一次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情况超出了我们的预计。这个问题,请肖处长给大家讲讲吧。”
  说到这里,他用手向坐在角落里的肖伟浩示意了一下。众人似乎这才发现了这张陌生的面孔,于是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肖伟浩。
  肖伟浩笑呵呵地站起身来,向众人微微鞠了个躬,以示致意,然后朗声说道:“各位领导,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肖伟浩,是从事国家经济安全工作的,与大家不在一个系统,但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
  “哦……”众人马上就明白了肖伟浩的身份,在释然之余,心里又咯噔了一下,难道这一次的事情,竟然还涉及到了国家安全的领域吗?否则王鸿生怎么会让一位安全系统的官员出现在这里呢?
  “事情是这样的……”肖伟浩的话回答了众人的疑问,他说道:“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国外有几支专门从事跨国投机业务的基金也盯上了咱们这次生产资料改革的机会,试图从中攫取巨额利益。其中,最关键的一支基金就是在国际上臭名昭著的介子基金,前几年南美几国的金融风暴都与介子基金的炒作有关,而这一次,他们把目标对准了中国。”
  “国际基金?”计委的另外一位副主任皱着眉头道,“他们怎么盯上中国了?还有,咱们国家的外汇兑换不是有监管的吗,他们怎么能够进入到中国来?”
  “我们的监管也是有限的。”来自于外汇管理局的一名官员苦笑着回答道,“国际游资规避监管的方法有很多,他们可以通过外资企业,假借投资的名义进入中国;也可以与一些国内贸易公司勾结,通过贱卖贵买的方式把钱转入这些贸易公司的户头。此外,东南沿海一带还出现了一些地下钱庄,每年经由他们进出的外汇规模之大,连我们也无法弄清楚。”
  “这是你们的失职啊。”计委大主任半开玩笑地说道。
  外管局的那位干部说道:“我们人手有限,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管住。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对外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我们明知有违规的地方,也管不了。大家也知道的,现在不都在讲市场调节了吗,我们的权力也被限制住了。”
  “哈哈,理解,理解,我们计委的权力也是大大缩水罗。”大主任本也无意对其他部门兴师问罪,听到对方这样解释,赶紧打着哈哈,不再深究下去了。
  肖伟浩等这段插曲结束,接着又说道:“据我们了解,介子基金这一次进入中国,是与一家名叫振江实业的贸易公司分不开的,这双方的人员接触情况,我们都已经有所掌握,但考虑到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触犯刑律,一时我们还无法对他们采取什么措施。”
  “介子基金准备动用多少资金来炒作钢材市场?”大主任的口气变得严肃了起来。在那个年代,中国经济的体量相对于世界经济而言,实在太过渺小,国际游资的介入可不是什么小事,更何况还是介子基金这样的大鳄。
  肖伟浩道:“介子基金派了一位名叫皮茨顿的金融师负责这一次的运作,这个皮茨顿的情况我们了解过,他是华尔街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操盘手,也是介子基金最重要的几名操盘手之一。介子基金派他出场,应当是有志在必得的意图。我们分析,介子基金至少能够动用100亿美元来运作此事。”
  “100亿美元!”
  在场的众人,除了秦海、王鸿生等事先已经知情的人在外,全都惊住了。要知道,当时全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不过就是200多亿美元,而介子基金作为一家民间基金,居然就能够动用100亿美元来炒作中国的钢材市场,这将意味着什么?
  “1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500多亿。按目前钢材价格2800元每吨计算,可以囤积近2000万吨钢材,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现有储备的限度。如果这些资金投入到钢材市场,必然导致钢材价格的暴涨,并引发恐慌性的抢购。”王鸿生平静地向大家揭示了可能的后果。
  “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大主任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代表我们的钢材供销体制改革完全失败了,这个责任我们谁也担不起。鸿生,我要求你必须把这种可能性消灭在萌芽之中,绝对不能让国际游资和国内的不法奸商浑水摸鱼。”
  王鸿生郑重地回答道:“主任,你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的。”
  “好,今天在这里,我正式授权你全权负责这项工作,需要委里提供什么配合,或者需要其他部委提供什么配合,你尽管提出来,我们计委上下会给你最大的支持。还有……秦海同志!”大主任说到这里,把目光转向了秦海。
  “我在!”秦海赶紧站起身来。
  大主任道:“听鸿生说,你们大秦集团这一次做了充分的准备,愿意为国家排忧解难。现在面临着这样的新情况,我希望你们能够一如既往地给国家提供支持。你们企业有什么困难,也可以向计委提出来,只要我们能够办到的,一律都会给你们办到。只要打赢了这一仗,我会为你们集团请功。”
  到了这个时候,秦海岂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他挺起胸膛,大义凛然地答道:“谢谢主任。主任请放心,国家的事情,就是我们企业的事情。我们大秦集团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不会让美国人从我们中国赚到一分钱的便宜。”(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四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接下来,大主任又做了一系列的指示,不外乎让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稳定钢材价格的工作。秦海、肖伟浩等人不敢怠慢,认认真真地记录着大主任的讲话,不时还要答应一声,以示尊重。
  开过大会,众人各自散去,王鸿生把其他部委的官员送走,把秦海和肖伟浩单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房门之后,脸色变得阴沉下来了,他问道:
  “小秦,小肖,对于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你们是怎么看的?”
  秦海向肖伟浩看了一眼,见对方没有回答的意思,只得先发言道:“王主任,我感觉压力有点大,但如果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的。毕竟介子基金是钻了我们监管的空子进来的,不敢过于嚣张,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住他们的影响。”
  “小肖,你的看法呢?”王鸿生没有评价秦海的话,而是把头转向了肖伟浩。
  肖伟浩淡淡一笑,说道:“小秦的说法是对的,只要我们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控制住钢材价格并不困难。现在的问题是,咱们系统内就有人在与那些贸易公司里应外合,咱们的一举一动,对方都了如指掌,这就非常麻烦了。”
  “有这样的事?”秦海瞪大了眼睛,他这才明白,为什么王鸿生的脸色会显得那样难看。这种经济上的博弈,用战争来形容也并不为过。在战争中自己这方出了叛徒,随时向对手通风报信,这事情可就真的很麻烦了。
  王鸿生对秦海点了点头,说道:“如果不是小肖来向我报告,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对于这次供销体制改革的全部设想,对方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所以才敢于如此肆无忌惮地开始炒作。他们是吃准了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控制市场,想借助国外资金来搅浑水呢。”
  “知道是什么人泄了密吗?”秦海对肖伟浩问道。
  肖伟浩摇了摇头,道:“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且对方收买的机关干部可能不止一个。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只是继续观察,还无法采取行动。”
  秦海道:“不管证据是不是确凿。至少我们也应当先把有嫌疑的人排除在这个项目之外吧?留在项目组里的人,必须是绝对可靠的。王主任,您觉得是不是这样?”
  王鸿生苦笑道:“我岂能不知道这一点?可是正像小肖说的,目前还没有什么确凿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把某些人排除出去,怎么解释呢?还有,机关里的事情你不了解,大家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多事情只要一个人知道了。其他人就有可能问出来。如果公开宣布某些事情对某些人保密,对于这些同志的政治前途是不负责任的。”
  “这……这算什么事啊!”秦海抓狂了。机关里的事情,他的确不懂,比如说,有些事情明摆着是张三份内的工作,如果因为张三有嫌疑而转给李四,就会带来各种议论,后患是极其严重的。王鸿生现在没有拿到实际的证据。所以不可能把某些人剔出去,这就是他的难处了。
  “现在要说我能够绝对信任的人。就是你们两位了。”王鸿生用手指了指秦海和肖伟浩,说道。
  “您信任肖处长肯定是没问题的,可是您凭什么会这么相信我呢?相比你们计委内部的工作人员,我还算是个外人呢。”秦海带着几分郁闷地反驳道。
  王鸿生笑了:“小秦,别说这种话,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还看不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小秦虽然是个民营企业家,但你对国家大事的忠诚,是经受过考验的,完全值得信任。”
  “多谢王主任。”秦海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肖伟浩笑道:“其实吧。对你秦董事长的信任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没有人有能力收买你。我们有些干部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而下水的,你秦董事长视金钱如粪土,谁又能够买得动你呢?”
  “这个理由好像更合理一些。”秦海笑着挠了挠头,然后对王鸿生说道:“王主任,既然我和肖处长都是可以信任的人,那么下一步您有什么计划,是不是可以向我和肖处长透露一下,以便于我们最好地给您提供配合。”
  王鸿生道:“我把你们二位请过来,就是为了和你们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小秦,关于你们大秦集团的潜力,我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向计委的其他同志说得太清楚。目前,价格司那边知道的情况,就是你们能够提供出500万吨左右的储备,用于平衡供求。现在没有其他人在场,你能不能给我透个底,你们的最大能力是多少?”
  秦海想了想,说道:“我们原来准备的是1000万吨,相当于在答应计委的500万吨之外,又留出了500万吨的余地。不过,鉴于现在出现的新情况,我打算再扩大一些供应能力,如果形势真的非常紧张,我最多能够拿出1500万吨钢材用于满足供应。”
  “1500万吨?”王鸿生咂了咂舌头,“真看不出你秦董事长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比我这个计委副主任底气还足呢。1500万吨钢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就不足为外人道了。”秦海呵呵笑了一下,没有给出回答。他说的1500万吨钢材,有一些是需要通过他自己的特殊渠道去获得的,即使是对王鸿生,他也不愿意把这些渠道说得太清楚,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肖伟浩。秦海倒不是不相信肖伟浩的忠诚,他只是不相信此人的人品。对于秘密战线的人来说,只要抓住一点机会,就会充分利用起来的,秦海可不想自己被肖伟浩利用。
  王鸿生猜出了秦海的想法,他笑了笑,不再追问,而是点了点头,说道:“好,如果你们这边能够额外地提供出1000万吨钢材,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腾挪空间了。小秦,关于你们能够提供钢材的数量,在你们集团里有多少人知道?”
  “这些情况仅限于宁厂长和小宋掌握,其他人都不太清楚。”秦海答道。
  王鸿生道:“嗯,这个情况一定要严格保密。对方知道大秦集团与计委的关系,所以一定会盯上大秦集团的,你们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秦海问道:“王主任,您把保密工作做得这么严,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想法?”王鸿生愣了一下。他希望保守秘密的原因,在于不想让对方那么早就掌握自己的底牌,以便虚实结合,打乱对方的步骤,为自己赢得时间。总体来说,他到目前为止想的都是如何自保,也就是把供销体制改革的事情做好。而秦海问的“想法”,却分明是另有所指。
  “怎么,小秦,你有什么想法?”王鸿生反问道。
  秦海道:“如果兴风作浪的仅仅是国内的一些贸易公司,咱们只要把他们打压下去,也就行了。但现在美国人也插了一手进来,如果咱们只是着眼于破坏他们的阴谋,那就显得过于消极了。以我的想法,咱们应当给他们一些教训,让他们以后轻易不敢向中国市场伸手,这才算是有所作为。王主任,您觉得我这个想法如何?”
  “这是不是有些节外生枝了?”王鸿生迟疑道。
  秦海道:“市场经济就是你死我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