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36部分

材料帝国-第36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技校学的。”秦海道。
  “那你现在是在给你们厂长开车吗?”
  “不是啊,这辆车是专门配给我的,只归我一个人使用。”
  “为什么呀,你又不是干部!”
  “我很快就是干部了。”
  “真的?哥,你是多大的干部啊?”
  “嗯……起码比黄秘书要大吧。”
  “哥,黄秘书是不是有点怕你啊?”性格腼腆一些的秦珊也加入了谈话。
  秦海点点头:“确切地说,他儿子有点怕我。如果他敢胡闹,我就找人收拾他儿子去。”
  “那……他们今天说的那个事情,你能够回掉吗?”秦珊怯怯地问道。
  秦海道:“当然能回掉,开玩笑,我妹妹是要读大学的人,怎么能嫁这么一个土鳖。”
  “哥,我真的能上大学吗?”秦珊眼睛里闪着光芒,问道。
  秦海道:“当然能上,你现在成绩怎么样?”
  “班上排第三,年级排前20。”秦珊说道。
  秦海知道秦珊上的是镇上的高中,教学质量非常一般,每年能够考上本科的也就是一两个,加上大专、中专,总共不到20个人。秦珊的排名在前20位,属于连上中专都擦边的水平。
  “你如果想上大学的话,这个成绩可不够啊。”秦海提醒道。
  秦珊认真地说道:“我在努力呢,争取下学期能够考进前10名,这样就有希望考上一个大专了。哥,如果我考上大专,你能不能让家里同意我去读啊?”
  “没问题!”秦海斩钉截铁地答应道,“不过,你光考上一个大专可不够,我是希望你能够考上重点的。你放心,不管你考上什么学校,用不着家里供你,我就能够供得起你。”
  “真的?谢谢你,哥。”秦珊喜笑颜开地说道。
  在农村,女孩子能够上高中的都已经是很少,能够上大学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秦明华算是一个比较开通的家长,虽然家里经济很拮据,还是坚持让女儿上了高中。不过,对于自己考上大专之后,家里能不能供得起,秦珊心里很不踏实。这次见哥哥居然有本事开了一辆吉普车回来,她便把上学的希望寄托到了哥哥的身上。听到哥哥大包大揽,说能够供自己上学,她的心里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小玲,你呢?”秦海又把目光投向了正在读初中的秦玲。
  秦玲拼命摇着头,脑后的大辫子一甩一甩地说道:“我可不想上大学。”
  “那你想干什么?”秦海问道。
  “我想去演电影。”秦玲答道。
  “……”秦海无语了,他仔细地看看秦玲,发现自己这个妹妹倒的确是长得挺漂亮的,如果好好打扮打扮,倒不比时下当红的几位女星逊色。他前世是一个科学家,对于文艺圈一向是颇有一些不屑的,听说自己这一世的妹妹的理想居然是去演电影,他忍不住有些郁闷。
  “演电影有什么好的。”秦海嘟哝道。
  “演电影多好啊,可以到处玩。而且出了名,还能印到挂历上,家家户户都贴。”秦玲憧憬地说道。
  “呃,好吧。”秦海决定不和秦玲讨论这个问题了,14岁的女孩子,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跟她说啥都是多余。
  洗完车,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两个妹妹兴趣勃勃,非让哥哥开着车载她们到镇上又转了一小圈,然后才回到了家。
  家里已经摆上了晚饭,奶奶、父亲和母亲都在等着这兄妹三人。看着秦珊、秦玲兴高采烈地走进来,原本打算板着脸训众人一番的秦明华也心软了,只是佯嗔地说道:“你们都不饿吗?洗车也能洗饱?”
  “坐车能坐饱!”深受父亲宠爱的秦玲调皮地回敬道,换来的自然是父亲象征性的一巴掌。
  “小海啊,听说你开了个汽车回来?”年近七旬的奶奶拉着秦海问道。
  “是啊,婆婆。”秦海用安河的习惯这样称呼着奶奶。
  “汽车很贵吧?”奶奶又问道。
  秦海挠挠头,想了想,说道:“嗯,很贵,咱们全家的财产加起来也不值一辆汽车的钱。”
  “啊?这么贵!”奶奶有些惊了,“那你放在外面,让贼偷了怎么办?不行,你们吃饭,我去守着……”
  秦海哭笑不得地把奶奶拉住,好说歹说解释了半天,这才让奶奶放下心来,一家人开始吃饭。
  “小海啊,你今天说那些话,可把黄秘书给得罪了,他不会对咱们家怎么样吧?”母亲宗惠英边吃饭边不放心地说道。
  “不会的,我哥当干部了,是比黄秘书还大的干部。”又是秦玲抢着插嘴,这就是老幺的专利了,怎么闹腾都没人责备她。
  “你真的当干部了?你爸说的都是真的?”宗惠英看了秦明华一眼,对秦海确认道。刚才三兄妹出去洗车的时候,秦明华已经把秦海说的话向宗惠英转述了一遍,但宗惠英死活也不敢相信,自家这个读书尚可、情商不怎么样的大儿子居然能够混出一个让黄章才都望而却步的身份。
  秦海知道有些话需要提前对家里人说清楚,而且他这次回来,本身就是来寻求帮助的。他酝酿了一下辞句,然后说道:“我跟大家讲一下,有些事情家里人知道就好了,大家不要出去说,尤其是秦玲!”
  “我不会乱说,我不会乱说。”秦玲连忙严正声明。
  “事情是这样的……”秦海于是把结识葛东岩、参与部队科研项目、与岳国阳达成合作协议等事情,有选择地向家里人汇报了一遍。关于自己的技术问题,他完全归于读技校期间的努力学习,家里人对于这些技术的难度完全没有概念,听秦海说得那么笃定,也就一个个都相信了。
  “下一步,我的考虑是这样的:我想让爸爸到平苑去帮我。我打算和厂里的几个同事一起办一个小型的钢铁厂,但我们都是国企的身份,不能办企业,我想让爸爸来当厂长。”秦海抛出了第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一抛出,果然就砸出了惊天波澜。秦珊、秦玲都鼓噪起来,抢着祝贺父亲荣升。秦明华一时间手足无措,心里充满了震惊、担忧、喜悦、冲动等情绪。
  宗惠英思维模式极其简单,一听此言,马上就举双手反对:“不行不行,你爸爸怎么当得了厂长。办一个钢铁厂,那要多少钱啊,赔了怎么办?”
  秦明华不耐烦地打断妻子的话,说道:“惠英,你急什么,让小海说完嘛。”
  “你不会是真的想去当厂长吧?”宗惠英看着秦明华,眼神里透出惊诧。
  “我是去帮小海做事……当不当厂长的,倒无所谓。”秦明华掩饰着说道。
  秦明华是60年代的初中生,年轻时候也是颇有一些远大理想的,可惜美好的理想不敌万恶的现实,最终只能留在乡下当了一个普通农民。秦海此次回来,举手投足之间都显出一份不凡的气息,让他忍不住也唤醒了心中久违的激情。听到秦海说要办厂长,还要让他去当厂长,他虽然也有如宗惠英一般的担心,但那份冲动却是难以遏制的。
  “妈,你放心,我办事是有分寸的。”秦海对宗惠英说道,“这个厂子名义上是我在办,但和我合作的是省军区,也就是黄征的那个单位。我们做的业务是为部队上提供装备,是绝对正经的生意,你根本不用担心。”
  “是这样啊?”宗惠英没话说了,她哪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儿子说得这样确定,她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
  “小海,这件事情,你不要着急,等我过去看看情况,帮你把把关。合法的生意,咱们就可以做,你爸爸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起码也不会被别人骗了。咱们也不求挣太多钱,能够给部队做点事情,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是不是?”秦明华这就开始进入角色了,在他心里,还真的认为自己是比儿子更适合管理一家企业的人。
  “好,爸,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秦海呵呵笑道,“大家都不要急,这家厂子如果办起来,多的不敢说,一年之内挣个万把块钱是不成问题的。到时候,咱们全家都到平苑去买房子,我想办法把小珊、小玲都弄到平苑中学去读书,咱们都当城里人去。”
  “好!”
  没等秦明华两口子说话,秦珊和秦玲已经一齐叫起好来。


第五十八章 重返前台

  秦海在家里呆了一天,开着车带家人到县城去转了转,让大家都享受了一次车接车送的待遇。因为交通不便,奶奶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去过县城了,这一回坐着孙子开的吉普车,虽然一路颠得把肠子都快吐出来了,却始终咧着缺了牙的嘴巴笑个不停。
  星期一一大早,秦海便动身回平苑了。临行前,他数出20张大团结交给母亲,叮嘱她好好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并承诺自己很快就能够挣到更多的钱。宗惠英看到秦海随随便便就拿出这么多钱,心里又踏实了几分,对于儿子说的要办厂的事情不再抵触了。
  奶奶从自己房间出来,走到秦海身边,说着一些路上小心安全之类的唠叨话。秦海拍拍奶奶的背,说道:“婆婆,你在家里也要多保重,想吃什么就叫小珊、小玲去给你买。”
  “小海啊,这一块钱你拿着,买点东西吃。”奶奶不知从哪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钞票,像怕被人看见一样,赶紧塞到秦海的手里,小声吩咐道。
  秦海拿着那钞票,眼圈突然有些红了,他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自己承受的亲情。他认真地把钞票收好,然后对奶奶说道:“婆婆,你保重身体,等我挣了大钱,带你京城玩。”
  “好哦,好哦,我等着享我家小海的福呢。”奶奶脸上的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幸福的神采。
  头天晚上刚下过一场暴雨,空气十分清新。秦海开着车,碾过泥泞的乡道,踏上了归途。快到青锋厂上班时间的时候,秦海的吉普车停到了单身宿舍楼下。
  “小秦回来了?”从单身楼里出来的王晓晨笑吟吟地向秦海打着招呼。
  “哎,晓晨,我回来了。”秦海应道。
  “今天厂里开大会,你知道了吗?”王晓晨问道。
  “我不知道啊。”秦海道,“在哪开大会呢,什么内容?”
  王晓晨道:“在大草坪,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听说市里有领导要来。”
  “哦?”秦海心念一动,“好,我知道了,我上去换件衣服就去。”
  “我等你吧。”王晓晨说道。
  秦海飞跑着上楼换了件干净的工作服,然后又跑下来。王晓晨果然还在原地等着他,两个人聊着天,一齐向大草坪走去。
  大草坪位于厂部办公楼的西边,相当于青锋厂的小广场。草坪两侧立有两个厂里自制的足球门框,年轻工人以及厂里的子弟有时会在这里踢踢足球。早先厂里经济效益好的时候,每到周末晚上,工会都会在大草坪放电影,引得周围厂子里的工人、家属以及周边的农民都跑来观看,场面甚是热闹。这两年厂子日渐衰败,连放电影这样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
  两个人来到大草坪的时候,发现许多工人、干部都已经到了。有些人自己带了凳子或者马扎,有些人则直接盘腿坐在草坪上。因为会议还没开始,所以男人们都在三三两两地抽烟聊天,女人们则凑在一堆,一边动作娴熟地织着毛衣,一边交流着各种八卦新闻。
  在草坪的一端,有一个年头甚远的简易主席台,那是用角钢焊成架子、上面再覆以钢板搭起来的,人走在上面会有咣当咣当的响声。杜欣欣和厂办的另外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主席台上布置着,把七八张课桌排成一排,上面盖上厚厚的桌布,这就成了领导席。厂里的电工在调试着麦克风,大喇叭里不时传出“喂喂喂”的试音声以及尖利的啸叫声。
  “咦,翟建国怎么不在?”秦海与王晓晨在几个铸造车间的熟人身边坐下之后,秦海敏锐地发现了现场的异样。
  “是啊,翟主任怎么会不在呢?”后知后觉的王晓晨也发现了问题。
  “我刚才看到他了,脸色吓死人,不知道出什么事情了。”一个工人在旁边插话道。
  “高师傅,开什么会啊?”王晓晨向旁边的人打听道。
  “不知道。”众人一齐摇头,他们和王晓晨一样,都是头天晚上才从厂里的高音喇叭里听到开会的通知,至于会议内容,连厂里的中层干部们都一无所知。翟建国作为办公室主任,或许会知道一些什么,但他向来是不屑于向外人透露秘密的。
  8点10分,厂部办公室里走出来一干人等,领头的是厂长韦宝林,在他身边有两个领导模样的人,有眼尖的人认识,那正是平苑县的县长郭明以及北溪市的副市长柴培德。在他们三个人的后面,分别有翟建国、柴培德的秘书徐扬、平苑县经委主任潘胜杰,最让人惊异的,是走在最后的一个半大老头,此人居然正是老厂长宁中英。
  “咦,宁厂长也来开会?”大草坪上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心中浮起了疑云。
  宁中英注意到了众人诧异的眼神,他向那些对他招呼的干部、工人们微微点头,对于那些投来询问之色的则一概以微笑答之,让人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一干领导上了主席台,按着官职显赫的程度分别坐下。县长郭明坐到中间的主位上,担任会议的主持人。
  “……韦宝林同志,在担任青锋农机厂厂长期间,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当前全国农机市场普遍萎靡的大背景下,青锋农机厂保持了小亏、微亏,没有给国家造成更大负担,没有因为发不出工资而让一个工人生活出现严重困难,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韦宝林同志的工作,县政府、县经委表示充分的肯定!”
  郭明一番话,天雷滚滚,让草坪上的干部、工人都汗流浃背。领导的两片嘴皮子,上台能说假话空话,入席能吃乌龟王八,撕下来加个手柄就能抵得上秦海发明的万能军铲了。
  有经验的干部们知道,郭明这些话仅仅是一个铺垫,他把韦宝林肯定得越充分,就说明韦宝林的前途越堪忧了。果然,郭明在绕了一个大弯子之后,终于进入了正题: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广泛的征求专家意见,韦宝林同志开拓性地提出了进军洗衣机市场的战略性决策。市领导在看过韦宝林同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