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390部分

材料帝国-第390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周工觉得够不够用?”
  “居里温度能够达到600摄氏度的新型永磁材料?”周林磊惊讶地问道。“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这……可能是因为周工平日的工作太忙,没有注意看有关的文献吧?我们这种材料发布出来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秦海说道。
  周林磊懊恼地拍着自己的脑袋,说道:“是了是了,这大半年我一直都在琢磨蒸汽弹射器的问题,还真是没有关注过磁性材料和超导材料这方面的信息,想不到技术发展得这么快,早知如此……”
  说到这里,他突然卡住了,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看了看冀明初。冀明初一直在听他们俩的对话。对于周林磊的这个小动作,自然也看在眼里。他呵呵笑着问道:“怎么,早知如此,你就要坚持你原来的想法了吗?”
  “只能说是比原来的想法更多了一些理由,不过障碍还是非常大。”周林磊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你为什么不把你的想法跟小秦说说呢?你看,刚才你要走,我叫你留下来,你还一肚子不乐意。结果怎么样,不后悔留下来和小秦聊天吧?”冀明初问道。
  “哪有不乐意啊……”周林磊的脸微微有点红。刚才他的确是觉得留下来和秦海聊天是浪费时间,想不到几句话之间就得到了这么重要的一些信息,早知如此,他可不会流露出要离开的意思。现在被冀明初一下子揭了老底,他自然是颇为尴尬的。
  “你把你的想法跟小秦说说吧,也许你的难题。在小秦他们那里就能够得到解决呢。”冀明初再次对周林磊鼓励道。
  “嗯……好吧。”周林磊迟疑了片刻,便点头接受了冀明初的建议,他把头转向秦海,认真地说道:“小秦,其实我们在蒸汽弹射这个思路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思路,那就是电磁弹射,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电磁弹射?”秦海笑了,“当然听说过。这么说,你刚才说的要求瞬时功率极大的电机,就是用于电磁弹射的?”
  电磁弹射是在蒸汽弹射之外的另一种弹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电磁的力量把航母上的飞机弹射出去。与蒸汽弹射相比,电磁弹射所使用的装置结构更简单,不需要铺设复杂的管道,也不需要考虑高温高压蒸汽的储存和泄漏等问题。此外,电磁弹射的力量是由电流的大小决定的,因此比蒸汽弹射要更加可控,属于一种更有前途的飞机弹射方式。
  然而,电磁弹射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也比蒸汽弹射要复杂得多。首先,要以几秒钟之内把重达数十吨的飞机比静止状态加速到起飞速度,这对于电机的功率要求是极高的。周林磊刚才向秦海说到需要一种瞬时功率非常高的电机,指的就是用于驱动弹射器的电机。而研制这种电机的两大瓶颈就是能够支持大功率的线圈以及能够工作在高温下的强磁体。
  除了电机之外,供电装置也是一个大难题。如果弹射器是在陆地上工作的,那么自然可以接入一条10万千伏或者更高电压的线路,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强大的电能。可是在航母上,要寻找这样大功率的供电设备就非常困难了,即便是核动力航母,其发电机也不可能提供这样高的瞬间电能。
  能够在瞬间进行大功率放电的,只有一种装备,那就是超级电容器。这种容量能够达到几千法拉的电容器能够储存丰富的电量,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与人们日常使用的充电电池相比,超级电容有几大优点:首先,其储电能力更强,同样重量的超级电容器存储的电量是充电电池的几十倍;第二,能够支持数十万次的反复充放,而普通的充电电池充放一两千次就已经报废了;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都非常短,这一条恰恰是电磁弹射器所最需要的。
  周林磊作为一名电机专家,被安排从事航母弹射器的研究,就是因为军方最初的设想是使用电磁弹射器。但在对现有的技术储备进行充分考察之后,周林磊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开始主持蒸汽弹射装置的设计。冀明初知道周林磊对于电磁弹射一直都念念不忘,借着今天这个机会,他让周林磊把这个难题推到了秦海的面前。
  “超级电容、超导、永磁材料,这是我们研制电磁弹射装置面临的最大难题。”周林磊向秦海介绍道,“对了,还有大功率半导体元件,尤其是高压高功率密度的igbt芯片,这也是被西方国家垄断,而且禁止向我国出售的技术。”
  “果然每一项都是世界级的难题。”秦海感叹道,周林磊最后说的那种igbt芯片全称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在大功率电路中进行功率管理的半导体元件,在中国也是一项空白的技术。
  “今天听小秦说,咱们国家的超导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永磁材料也有大的突破,这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两个难题,真是很不容易了。”周林磊乐呵呵地说道,“照这样的速度,说不定20年之内,我们真的有可能攻克电磁弹射的难关呢。”
  “20年……”秦海咂了咂舌头,“周工,你不会是在说笑话吧?”
  “我真的有这个信心。”周林磊严肃地说道。
  “呃……我是说,居然要20年?”秦海哭笑不得,周林磊显然是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他认为20年时间不足以解决这些难题。而事实上,秦海对周林磊说到的这些技术都有一些了解,知道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再加上正确的研究思路,最多只需要五至十年的时间,就足够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小秦,你可不要小看这些技术问题,电子部有好几个研究所都在搞超级电容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至于igbt,难度就更大了……”周林磊解释道。
  冀明初打断了周林磊的话,他看着秦海,问道:“小秦,你说不需要20年,你觉得多少年能行?”
  秦海脸上带着苦笑,说道:“我如果说是19年,冀老会不会搧我的耳刮子?”
  “当然会搧!”冀明初带着笑意威胁道,“我就知道你小秦有潜力,涉及到国防建设的事情,你绝对不许打潜伏。”
  “最多……”秦海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准备说一个10年的时间段,话到嘴边,突然看到了冀明初那满头的白发,他心念一动,脱口而出:“五年!”
  “五年!”周林磊腾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凑到秦海面前,死死地盯着他,追问道:“你是说五年?”
  “是的,五年。”秦海咬了咬牙,答应道。
  超级电容和igbt这两项技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还属于可望而不可求的。但进入21世纪之后,借着高铁技术发展的春风,中国的科技人员仅用五年时间就实现了突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秦海对于这两项技术中的一些关键要素都有所了解,他相信,如果大秦集团能够拿出足够的资金进行投入,用五年时间研究出这两项技术,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如果能够给他更多的时间,也许在资金的投入上,还可以大大地节省。可是,他等得及,冀老的岁数能等得及吗?(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九章 家的感觉

  秦海的豪言壮语终于为他赢得了周林磊的尊重,在他从冀明初办公室出来之后,周林磊一直把他送到了大门外,还隔着小轿车的车窗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了无数的注意事项。老周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脸上那兴奋的表情,和一个刚刚拿到一把棒棒糖的孩子没什么两样,这让秦海想反悔都不好意思了。
  当然,秦海这一趟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作为交换条件,冀明初答应了帮他从几家生产电机的军工企业里借调20名一流的技术员和高级技工去协助他建立电机厂,周林磊也表示会在合适的时候去一趟安河,帮大秦集团解决一些最关键的电机技术问题。在此前的聊天中秦海已经知道,周林磊是军工系统里最出色的电机专家,技术水平远非安河电机厂的胡志忠等人可以比拟的。
  “唉,压力山大啊。”
  秦海来到宁静的住处时,嘴里还在长吁短叹着,让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的宁静和秦珊都吓了一跳。
  “什么亚历山大,你不是去冀老那里了吗,怎么,在那碰见俄罗斯人了?”秦珊端着一盘刚炒好的菜走出来,对秦海诧异地问道。
  “我好像说的是压力山大好不好?”秦海没好气地解释道,“还是博士呢,都不如我这个技校生有文化。”
  秦珊格格笑道:“你就算了吧,我和小静读的也不是中文系的博士,再说了,就算中文系的博士,也听不懂你这个技校生自己生编出来的成语。”
  “秦海,怎么啦,冀老又给你们集团安排任务了?”宁静也从厨房里探了一个头出来。关心地对秦海问道。她腰里系了条围裙,头上还戴着一顶秦海的旧帽子,这是为了避免油烟沾到头发上,这一身行头看起来根本不像什么女博士,活脱脱就是一个家庭主妇的样子。
  在那个年代,在京城买一套房子对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对于秦海就不算什么事了。为了给宁静和秦珊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秦海掏钱在京城大学和华清大学之间的一个商品房小区买下了同一单元的两套房子,分别送给了宁静和秦珊,作为她们的香闺。
  一开始,秦珊还有些不理解,不知道哥哥为什么要买两套房,说她和宁静以前是住在一块的,现在也只需要住一套房子就可以了。不过,当她发现秦海每次来京城都住在宁静那边的时候。她就不吭声了。作为妹妹,她是旗帜鲜明地支持秦海这种上车不买票的行为的。
  宁静和秦珊各自都在做博士研究,宁静的专业是超导,秦珊的专业是化学工程。在秦海的指点以及资金支持下,两个姑娘在科研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平常,她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泡在各自的实验室里,秦珊一年还有几个月要呆在金塘,参加大秦80万吨乙烯装置的建设工作。只有在秦海到京城来的时候。她们才会凑在一起,做几个菜。享受一下家庭生活的乐趣。
  “小静,你做菜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今天军方的周工还羡慕我呢,说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秦海从桌上的菜盘里用手拈了一块回锅肉塞进嘴里,边嚼边毫无原则地表扬着女友。
  “喂喂。哥,这盘回锅肉是我炒的好吧?”秦珊在旁边不乐意了,“你不能抹煞我的成绩。”
  “是你炒的?”秦海斜了秦珊一眼,然后点点头道:“嗯,难怪这么咸……”
  “哥。你太过分了!”秦珊气得暴跳起来,有心掐秦海一把,无奈自己又不是那么暴力的人,于是只能趴在厨房门口,拖着长腔喊道:“小静,你是不是该管管我哥了!”
  “我哪敢管他,上次说了他两句,他说威胁要断我们研究中心的实验经费呢,现在连我们陈老师都要看他的脸色,我就更不敢了。”宁静嘻嘻笑着应道。
  “哪有这样的事情,我对你们陈老师一向很尊重的好不好?”秦海辩解道。
  一通打闹过后,三个人在饭桌边坐下来。秦珊虽然假装撅着嘴,但还是给秦海盛了饭,又从一锅鸡汤里捞出一个大鸡腿,搁在了秦海的饭碗里。看着秦海狼吞虎咽地吃着饭,两个女孩子碰了一下眼神,都笑了起来。
  “哥,你现在好歹也是个大董事长了,吃饭的样子就不能变得斯文一点?”秦珊带着些嗔怪地批评道,同时拿出手帕,帮秦海擦着溅到手背上的汤汁。
  “谁说董事长就得斯文了?我们集团的总经理还成天说脏话呢,谁敢管他?”秦海头也没抬地说道,结果话音未落,脑袋上就被宁静用筷子头敲了一下。
  “珊儿说得对,你真是太过分了,连我爸都敢说!”宁静怒道,因为大秦集团的董事长正是她爸宁中英,虽然她也知道宁中英的确是习惯于爆几句粗口的。
  “呃……口误口误!”秦海赶紧装老实,宁静可不比秦珊,她是个实践派,惹恼了她,她是会真的动手的。
  “对了,秦海,你刚才说压力山大,你还没告诉我们呢,是不是冀老又给集团安排任务了?”宁静想起了刚才还没有说完的话题,关切地问道。
  秦海点了点头,想想,又摇了摇头,道:“其实也不是冀老安排的,是我自己揽过来的。”
  “是什么任务啊?”宁静问道。
  与冀明初、周林磊讨论的问题,都属于国防科工领域的机密,不过秦海知道宁静和秦珊都不是爱传小道消息的人,而且这两个人也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于是也就没有隐瞒什么,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一五一十都说了一遍。
  宁静是懂行的人,听罢秦海所说,皱着眉头道:“秦海,你是不是吹牛吹得太大了?超级电容、超导电机、igbt,这都是涉及尖端技术的产品,凭着材料学院的能力,五年之内要想全部解决,的确是压力很大啊。”
  “超级电容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技术储备了,只剩一项关键技术还没有突破,不过也快了,这方面我是有信心的。”秦海回答道。石墨烯的事情,他没有对宁静和秦珊细说过,此时也不打算过多解释了。
  宁静也没有追问秦海说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对于材料学院的神奇之处,她是有所领教的。她点点头道:“嗯,这算是一项了。超导电机这方面,我倒是也有一些信心。关于临界温度在77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的工业制备,我已经摸到门道了,最多再过一两个月,我想就能够得到解决。这样一来,超导电机最大的拦路虎就被推开了。”
  “剩下的就是igbt,我准备明天去和你们汤院长谈谈,看看你们物理学院能不能把这项技术接过来。”秦海对宁静说道。
  秦海说的汤院长,是京城大学物理学院的院长汤荣敏,是国内著名的半导体物理学家,曾经主持着离子注入设备的研发项目。几年前,秦海与京大物理学院达成合作意向,由大秦集团向物理学院提供一部分研究资金,物理学院则负责开发包括离子注入机等材料加工设备,交由大秦集团旗下的青锋机械公司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