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586部分

材料帝国-第586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的,什么不能伤害兄弟地市感情,一个厂子迁址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如果真有迁址的意向,怎么可能吵得满世界都知道?这分明就是杨亦赫、柴培德以及那个什么秦海联手演的一场戏,自己居然傻傻地就被套进去了!(未完待续。。)
  ps:  啦啦啦,第四更到了,第五更还会远吗?


第二百一十五章 圈地运动

  缪永华虽然识破了杨亦赫等人的骗局,但他答应杨亦赫的事情却是不能不办的。特钢厂能够让杨亦赫帮忙演戏,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说明这家企业在杨亦赫心目中的地位。杨亦赫说的林书记的那个段子,缪永华也相信是真的,因为杨亦赫毕竟不是后世的网络大v,说话还是要负责任的。
  一家让书记赞扬、副省长护短的企业,自己如果漫不经心,那本身就是罪过。至于说特钢厂的诉求,不过就是要争取一块独立的场地而已,这算得上什么难事呢?
  在那个一亩地才几千块钱的年代里,再没有比土地更廉价的商品了。当初建设北钢的时候,选择的就是周围比较荒凉的地方,直到现在,北钢旁边的居民密度还非常小,要扩充厂区的余地很大。特钢厂不是要建什么1000立方米的高炉吗,那好,就专门划给它一块地好了。
  想明白了这些,缪永华一回到北溪,便开始忙碌起来了。正如他向杨亦赫承诺的那样,他专程驱车来到了北钢,指名道姓要与特钢厂的负责人秦海见面。
  秦海这些天都呆在特钢厂,跟着宋洪轩他们调试电炉设备,同时还帮着做一些炼钢炼铁方面的技术指导。杨亦赫对缪永华说的那些话,的确是出自于秦海的意思,但秦海最初并没有让杨亦赫帮着演戏的意思,是杨亦赫自己看穿了秦海的意图,这才主动入的戏。
  知道杨亦赫敲打了缪永华,秦海就踏踏实实地等着缪永华来找自己了。一个副市长,在别人看来是大得不得了的官,在秦海眼里也不过尔尔。不说前一世的旧事,就是这一世。他在国产化办工作期间,接触的副厅级干部也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了。
  “缪市长,这位就是秦海同志。”徐扬陪着缪永华来到特钢厂的电炉车间,找到了穿着工作服,一手油渍的秦海。
  “秦海同志,我是特地代表杨省长来看望你的。”缪永华笑容满面。远远地就向秦海伸出了双手。
  “是缪市长,失迎失迎。”秦海赶紧迎上前,面对着缪永华的手,他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苦笑着说道:“缪市长,我可不敢跟你握手,你看,我这手上都是油泥。”
  “呵呵,没关系。没关系,劳动人民本色嘛。”缪永华嘴里这样说着,伸出去的手却连忙缩回去了,他不确信,如果自己与秦海握了手,那手上留下的黑印子需要花多少天才能彻底洗净。
  双方寒暄几句之后,缪永华提出,请秦海带自己参观一下特钢厂。了解一下钢材生产的情况。这个要求对于秦海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他叫上宋洪轩。陪着缪永华从高炉开始看起,一直看到最终轧制出来的成品钢材。缪永华打起精神,装出饶有兴趣的样子,偶尔还问问有关的技术细节,摆足了一个深入基层的好官员的pose。
  “空间太小了,严重制约了特钢厂的发展嘛!”参观完毕之后。缪永华指着特钢厂的两座车间,用愤怒的口吻说道。
  秦海心中暗笑,脸上却装出低调的样子,说道:“这个已经是很不错了,感谢徐厂长无私地租借给我们场地。我们才有了这样的发展空间。”
  “不够,这个空间是远远不够的。”缪永华说道,他转头对徐扬问道:“徐厂长,北钢还有没有其他的场地?对于特钢厂这种为省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企业,我们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徐扬摇摇头,说道:“我们的厂区面积也非常有限,缪市长来的时候,应当看到我们厂区连停车场都不够,外地来拉钢材的车辆都只能堵在路上了。”
  “面积不够,应当向市里提出来嘛!我这个副市长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你们解决问题的吗?”缪永华说道,他接着又转向秦海,问道:“秦海同志,你说说看,特钢厂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有多大的面积?”
  “我们打算建两座转炉车间,一座电炉车间,还有一座高炉,加上料场、仓库、办公区、家属区……恐怕最少需要有2000亩左右才能满足需要。”
  秦海直接来了个狮子大开口。2000亩地相当于1。3平方公里,也就是长宽各1。1公里的一个方形,搁到人少一点的地方,都够一个县城的面积了。
  “你这是按照建一座高炉计算的?”缪永华问道。
  “嗯啊。”秦海道。
  缪永华道:“这怎么行,咱们省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以后压在你们肩上的任务只会更重,一座高炉怎么够呢?至少需要三座高炉嘛。你再算一算,如果按三座高炉计算,你们需要多大的面积?”
  三座高炉……秦海忍不住翻了一下白眼,高炉这东西,可不是越来越好的。要提高产量,一般的做法是建设容积更大的高炉,而不是增加高炉。不过,缪永华说的话虽然外行,意思却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让秦海放开胆子提要求,以便他表现自己对特钢厂的高度重视。
  明白了缪永华的想法,秦海自然就不客气了。他装模作样地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要建三座高炉,那么我们至少需要5000亩的场地,因为高炉多了,原材料也要增加,料场等等,都要随之扩充。”
  “刘主任,北钢往北的那片地,有多大的面积?”缪永华喊过自己带来的经委主任刘祖年,对他问道。
  有关这个问题,刘祖年此前已经得到缪永华的指令,进行过了解。听到问话,他毫不犹豫地说道:“这块地正好有5000亩。”
  “动迁的难度大吗?”缪永华又问道。
  刘祖年道:“不大。这块地主要是荒地,下雨天很多地方都是烂泥塘,土质也不好,基本不能耕种。现在住在那里的只有几十户人家,随时可以动迁。”
  “那好,这块地就作为北溪特钢厂……不。是北溪第二钢铁厂的厂址用地。考虑到二钢厂现在已经在北钢的厂区内建了一些建筑物,也不便于搬迁,就由北钢和二钢厂协商置换好了。徐厂长,这件事你们能够办好吧?”缪永华问道。
  “完全可以。”徐扬爽快地问答道,有关土地置换的事情,他事先与秦海他们早就商量过。只是没想到缪永华会如此大方,一下子就划出了5000亩土地。
  秦海心中的感觉,只能用喜出望外来形容了。他刚才说2000亩地,是带着与缪永华讨价还价的心理说的,他的底线不过就是1000亩左右,因为这个面积也足够他放置一家年产20万吨的钢铁厂了。
  没有想到,缪永华居然会做得如此大方,自己都没敢提的面积,他就硬塞给自己了。秦海当然不会傻到拒绝这5000亩土地。作为一名穿越者,他太了解土地的升值能力了。北钢这个位置,现在处于北溪市的市郊,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但秦海清楚,20年后,北溪的建成区一定会扩展到比这更远的地方,那时候,这里的一亩地起码得值几十万。相信那时候的市长一定会拍着桌子大骂缪永华败家的。
  接下来。缪永华又了解了一下改为“二钢厂”的特钢厂与北钢之间的合作关系,果真以现场办公的形式。把双方之间的各种约束一一解除。徐扬原本是没打算在北钢久呆的人,对于这些指示自然是全盘接受。
  唯一难办的问题,就是二钢厂从北钢借用的那些工人的身份问题,目前秦海和徐扬采取的办法,是让他们以停薪留职的方式在二钢厂工作,人员关系仍然留在北钢。二钢厂是私营企业。这些国企的工人是肯定不会扔掉自己的身份去投奔二钢厂的。秦海对于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只能提出先维持现状。
  二钢厂目前生产状况良好,奖金发得比北钢要多得多,所以借用过来的那些工人个个情绪稳定,反而是留在北钢的工人有些蠢蠢欲动。这就不是秦海要管的事了。
  现场办公会议开完,缪永华带着一干幕僚扬长而去。徐扬和秦海把他们送出厂门,看着车子走远,徐扬笑着对秦海说道:“小秦,祝贺你啊,这下子你们二钢厂可就一步登天了。”
  “哪里哪里,我们有这样的成绩,不全是徐大哥帮忙的结果吗?”秦海赶紧恭维道。
  徐扬低声道:“小秦,不瞒你说,我最近也要动了,还是回到柴市长的手下,到岑州的工业口任职。”
  “那是我该祝贺徐大哥才是啊。”秦海笑着对徐扬拱手道。
  徐扬回了个礼,说道:“有缪市长今天的安排,未来不管谁来当北钢的厂长,都奈何你们不得了。我估计,过不了几年,说不定北钢就要被你们二钢厂给兼并了呢。好了,这事也不是我该关心的,倒是我去了岑州之后,还要请小秦你多多帮忙呢。”
  “徐大哥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小弟就是。”秦海表态道。
  徐扬道:“我去管工业,手上没有一点拿得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行的。到时候,我想请你帮我号号脉,看看岑州能搞出什么名堂,就像你在北溪搞的汽车配件一样。你放心,我不会白白请你帮忙的。”
  “哈哈,徐大哥说笑了,自家人有什么帮忙不帮忙的。”秦海笑道,“等徐大哥上任之后,小弟一定去捧场。”
  “咱们一言为定。”徐扬伸出手,握住了秦海满是油泥的双手。(未完待续。。)
  ps:  第五更如约送到……橙子赶紧补水去了,谁知书中文,字字皆橙汁啊。
  今天求票,大家很给力。到目前为止,今天橙子已经求到了166张票,离前一名只差区区30几票了,大家还有存货吗?我们要把排在前面的亵衣,啊不,械医扑倒!


第二百一十六章 乡下娃进城

  秦海这一趟回安河,一口气呆了十几天时间。远在浦江的杨新宇打电话问过几次他的情况,了解他什么时候能够返回浦江上班。听说他在忙钢铁厂的事情,杨新宇倒也能够理解,只是让他忙完就赶紧回来。秦海在国产化办算是借用的人员,所以杨新宇对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过分为难。
  与北溪市政府签过用地协议,又与北钢签署了有关产权转让的协议之后,北溪第二钢铁厂就算是正式独立出来了。相关的征地拆迁、厂区扩建等工作,都落到了宋洪轩的肩上,这些事秦海是无法代劳的。不过,宋洪轩似乎天生有些受虐癖,知道肩上的担子重了,他反而有了劲头,一天恨不得工作16个小时,谁劝也不听。
  “老宋,你不能总是这样拼命吧,劳逸结合还是需要的嘛。”秦海不止一次地这样对宋洪轩说道。
  “时不我待啊。”宋洪轩似乎是爱上了这个词,一张嘴就来,“小秦,我研究过了,现在正在是搞钢铁的大好时机,全国上下都缺钢材,只要能把钢材炼出来,就不愁销售。如果咱们不抓住这个时机加快发展,错过了机会,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呃……也不至于吧,据我的印象……咳咳咳,我是说,据我的猜测,至少到2010年之前,中国都会处于钢材供不应求的状态。你想爆产能,日后还有的是机会呢。”秦海差点把自己的穿越者身份都给说漏嘴了。
  宋洪轩道:“没错啊,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加快发展,至少还有20多年的市场,越早下手。得利就越大呀。”
  “怎么你总是有理的?”秦海觉得哪里不对,却又想不出来,索性也就不想了。宋洪轩说的道理其实也没错,伴随着中国从“china”变成“拆哪”,全国的基建规模是不断攀升的,搞钢铁绝对是有利可图的事情。因此秦海也是支持宋洪轩大干快上的。
  宋洪轩越说越兴奋,他问道:“小秦,我记得你从西班牙回来的时候,说起过西班牙有很多钢铁企业都在更新设备,有一大批旧设备要淘汰,是这样的吗?”
  “没错啊。我就是用这个理由把奥索给吓着了,他们这才把这套电炉低价卖给了咱们。”秦海笑道。
  宋洪轩道:“那么,那些淘汰的旧设备,到底能不能用?”
  “你不会真的看上那些设备了吧?”秦海吓了一跳。这刚刚建好一座电炉,宋洪轩还不满足啊?
  宋洪轩道:“为什么不能看上?咱们现在有地方了,建上三五座高炉也足够。但是,建新的高炉太费钱了,如果能够把人家淘汰的高炉拆回来,加上运费也比建一座新高炉要便宜得多。小秦,你回忆一下,西班牙那些企业有没有打算淘汰的高炉?”
  “三五座……”秦海无语了。想不到缪永华一句外行话,到了宋洪轩这里还当真了。不过。细想想,这条思路也是对的。超大型高炉虽然效率更高,但造价也是天文数字。在自己有充足的实力之前,还不如弄三五座中等规模的高炉先凑合着。这种中等规模的高炉,在欧洲可真有不少,而且都在等待着淘汰呢。
  “小秦。你先打听一下,等咱们厂子的征地工作完成,就开始从国外进口这些设备。我的想法是,至少弄3座1000立方米的高炉,6台至少达到70年代技术水平的转炉。6台电炉,其中至少有2台是超高功率电炉。还要1条热轧线,1条冷轧线……”宋洪轩开始描绘着自己心中的蓝图。
  “打住打住!”秦海赶紧把宋洪轩拦住,“老宋,你这个理想不错,不过,咱们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不能一下子吃成一个胖子吧?你一下子弄来这么多设备,不说别的,工人够吗?”
  “我没说一下子完成。”宋洪轩不满地说道,任凭谁,做梦的时候被人叫醒都不会有好脾气的。他说道:“我只是说一个远景规划,引进设备的事情,当然是分批次的。我的想法是,咱们最终达到100万吨,甚至200万吨的产量。小秦,你说我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了?”
  “现在看,的确是有点。不过如果搁在30年后,200万吨只能算是乡镇企业的规模了。”秦海呵呵笑着放出了一句预言。可不是吗,搁在后世那种一个城市的钢产量就可以单挑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