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九项全能 >

第6部分

九项全能-第6部分

小说: 九项全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得想想别的来经验的办法。不然等我到老死也升不了几级,我可不打算这辈子就围着锅边转了,我这是大侠培养计划可不是厨子培养计划。”摇落了满脑袋的菜后,张劲嘴里这样嘀咕着。
    仔细回想了游戏中的各种设定后,张劲有点无奈了。升级最快的途径无疑是打怪,尤其是越级打怪,可是这个世界哪来的游戏里那些刷之不尽杀之不绝的怪物?就算是到屠宰场上班,屠宰算不算打怪先不说,就算是可以当成打怪的话,恐怕那些鸡鸭鹅、牛羊猪也不过是统统零级怪物罢了,杀一只禽畜得到的经验值甚至还不如做一道菜赚的经验值多。老虎狮子这些猛兽倒是可能有几级,但是全世界满打满算能让自己杀几只?
    得了,看来这赚经验值的途径还得在几个副职业上打主意。
    医师职业?虽然从诊、配药加上针灸、药浴之类的一条龙下来经验值不算少,遇到奇难杂症,需要炼制高等级药物的时候更是经验大把。但是那种重病能碰到几次?就凭自己这个无名小医生又凭啥让人家相信自己能治病?要知道,中国人可都认为医生医术的提升靠的是年头、是经验,所以那些病人恨不得顶礼膜拜的名医国手们的年龄无不是那些至少花甲的白头老翁老太。以张劲现在的年纪,诊病医病来赚经验值,也只能当溜缝补充,要想以之为主要收入来源是决计不行的。
    锻造师职业?想靠这个升级,比医师职业和厨师职业更不靠谱!打铁这行经验虽然不错,但是这一行累得要命不说,再说打造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啊?自己累死累活的打造一把菜刀出来,人家用机器一天能出几千把,那还是小作坊!凭啥就用你的啊?所以这一门手艺基本算是废了。
    缝纫师职业?倒是有点搞头,但是想想自己围着围裙,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缝纫针的样子,寒!再说这一行的经验值好像也不多,而且就算是忙的脚打后脑勺,一天能做几件衣服,赚几点经验啊,还是放弃吧。
    机关师、酿酒师、园丁……等张劲将自己所有的副职业都比较过一遍,又反复比对统筹安排后,他无奈的发现,恐怕自己的城市生活需要结束了。因为他发现能够让自己经验值快一点长进的组合好像只有一个了,驯养师+园丁+酿酒师三项为主,其它的几项为辅。
    驯养师在游戏中可以驯化猛兽做为宠物,可以豢养药用的动物提供给医师,可以豢养食用的动物提供给厨师。当然,在现实中,张劲也只能豢养那些常见的家禽家畜,虽然因为技能来自游戏的缘故,自己的豢养规模也因此受到限制,不可能无限度的扩大,但是这项副职业仍然无疑是所有副职业中,比较起投入精力和产出经验值来说,姓价比最高的副职业之一。
    园丁种药、种菜,在游戏中同样是为医师和厨师提供原料的副职业,他的优劣势同驯养师一样,因为规模可以稍大的缘故,姓价比不在驯养师之下。
    酿酒师的经验值收入虽然不如驯养师和园丁,规模同样也受到限制,但是这项副职业实在省力,只要注意原料配比,时间准确,温度控制准确就能轻松得到一笔笔虽不多,但却源源不断的经验值!
    正是因为张劲选择的三项自己打算主要经营的副职业,他不得不离开城市。不然的话,难到还要在城市里养殖、耕种不成?毕竟干这种活还是要在‘农村天地’才能‘大有可为’啊!


009 世外桃源
    一侧是森森岩壁,一侧是渊深悬崖,中间是一条仅仅只有四米多宽的土路。土路的一头连接着国道,另一侧连接着的是一个名为海窝子的小村。而这个小村正是这几天张劲拿定下乡主意后考察的第十七个村子。
    张劲此时就正坐在从肖非那里借来的路虎中在这条土路上醉汉般的摇摆着。不过张劲的摇摆可不是因为他酒喝多了的缘故,而是这脚下的破路实在是太差了。曲折蜿蜒、上坡下坡暂且不说,就这条路的黄土路面就像是癞子头一般的凹凸不平。也幸亏陆虎算是越野能力比较强的那一类城市车,如果现在张劲屁股底下的家伙是那种底盘稍低的商务车的话,说不定早就被哪个沟哪个梗给架起来、陷进去的进退不得了。
    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出身家庭的用处。在急诊室工作的肖非虽然及不上在药剂科工作的张劲的油水多收入高,但是架不住人家的老爹有钱啊。所以收入低的肖非开的是七八十万的陆虎,而收入不菲的张劲却只能开二十几万牧马人了。
    这段土铺山路不好走,但是却并不长,不过区区十几公里,但是就是这十几公里却足足花了张劲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张劲忍受着颠簸带来的屁股酸麻,心里也从未停止对自己之前头脑发热的决定的质疑:“你说我这是不是有病了,咋就这么想不开的想往这大山的犄角旮旯里面钻呢?这破路真他妈的不是人走的。”
    然而张劲的牢搔在他驾车再次转过一个弯之后就戛然而止,他先是奋力的将刹车一脚踩到底,将车停下来,然后有些欣喜的爬下车来,看着远方的景致,嘴里碎碎糟糟的念叨着:“值了,真值了!简直是世外桃源啊。”
    张劲的眼前此时正铺陈着一副唯美的自然风景画。张劲此时的位置处在一个矮山的半坡上,虽然位置不高,但是因为相对高差的缘故,仍然眼界一片开阔。脚下山脚处稍近的地方是一片广阔的绿色,那是菜畦和田地。五月的绿色葱葱翠翠的,显出无比的生机。因为时间将近午时的缘故,集集在绿地一隅的几十栋青砖红瓦房不约而同的喷吐着袅袅的炊烟,给这片乡景带来生气的同时,也散发出闲适的气质。
    更远处,是一条看起来仅仅一线的灿烂金黄色。再远处,就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幽蓝和深蓝。金色的是沙滩,蓝色的是海!
    在这片绿色和蓝色中,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张劲在山路上折腾了一个小时所要去的目的地——海窝子村。
    农作物生机勃勃的绿色同半围着三个方向的群山上树木葱郁相连,再配上粼粼荡漾的蔚蓝,这幅山、田、海、天,碧蓝与翠绿交错相接的景致怎是仅仅一个‘美’字可以形容?所以,这也就难怪张劲会被眼前的精致所震撼,几乎不能自己。毕竟张劲从小到大近三十年的时间都是在城市中生活,虽然也曾去过譬如九寨沟、张家界之类的知名景点,但是那些人比树多的地方哪里能够及得上眼前的自然鲜活,哪有这种恬淡的生活气息?
    好好的欣赏了一番鸟瞰的美景后,张劲迫不及待的重新跳上车向海窝子村驶去。
    ******************
    半个小时后,在充当村支部的那间同样是红瓦青砖的平房中。
    “小伙子,你不是开玩笑吧?你要在我们村承包土地?”海窝子村的村支书海聚福一脸诧异的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张劲。
    海窝子村虽然漂亮,但是相对来说却着实的是一个穷村!村子会穷的原因只有一个——交通不便。
    水路上,坐船到最近的市镇也要一个小时的路程,而且因为海底平缓的缘故,只能停靠吃水浅的小船;而陆路上整个村子也只有张劲来时的那条崎岖逶迤的山路同外界相连。就是因为交通的闭塞,使得在这十来年全国各级政斧无论条件如何,都在拼命的‘招商引资’,各种大小工厂都如雨后春笋般节节而起的时候,这个海窝子村却直到如今仍然无人问津,甚至在几次商家视察后,海窝子村连招揽商家的勇气都没有了。就这种交通情况,谁会来啊?就算是厂子建起来了,咋把生产需要的原料运进来?咋把生产出来东西运出去?
    所以也难怪海聚福这位老支书乍一听张劲的承包打算会以为自己误听了,却又心怀期盼的迫不及待的再次追问。
    当张劲确认了这位老支书所听无误后,海聚福有些激动了,连忙追问:“没问题,没问题。”老支书先是没口子的答应下来后,又小心翼翼的追问了一句:“不知道老板您是想要办啥厂子啊?你看你的厂子里能不能招我们村的人去工作啊?要多少人你说个数我好去打招呼去。
    你放心都是能吃苦能干活的青壮,我跟你说啊,我们村啊这年头的年轻人都跑出去给别人打工去了。虽然说他们大部分都去了深市、惠市和莞市,离自己家也不远,但是谁不恋家,谁愿意离开自己家啊!”
    老支书的热情让张劲有些吃不消,连忙截下了他滔滔不绝的话头说:“那个海大叔啊,我来这里承包土地可不是想办厂的!我就是喜欢你们村的景色,想要租几亩地自己打理。你看……”
    虽然让自己村子工业振兴的希望破灭了,但是对于张劲的要求老支书还是拍着胸脯应了下来。反正村里的壮劳力大部分都离家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的除了少少的几个被认为是没出息啃地吃的青壮之外,都是些老弱妇孺,每年耕种的土地也越来越少,闲置的土地多得是。再说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张劲的承包费对于一直就没有什么进项的海窝子村来说多少也是个收入不是?
    “走,走,我带你去四处看看。到时候你看上哪块地了跟我说,只要是没人种的地随你挑,价钱好说,价钱好说。”说着年过五十的老支书迫不及待的站起身来,拉着张劲就往办公室外走。这老支书别看年纪不轻了,但是还有着一股年轻人风风火火的劲儿。
    看着一脸迫不及待的老支书,张劲笑着摇了摇头,也不推辞,跟了出去。心里却想:这个老支书可真不懂谈判技巧,哪能表现的这么心急呢?难道他不懂只有摆出一副‘女儿不愁嫁’的态度,才能钓到金龟婿么?
    就这样,老支书在前面走着,一边还不断的指着路上两侧闲置的土地介绍着。这块地土地有多肥,种什么作物最好;那一块地离水源有多近,浇灌起来多么多么的便利;……
    表面上张劲在后面有一搭没一搭的点头应和着,实际上却是在不断的使用宗师级驯养师和宗师级园丁的能力来寻找着最适合自己发挥技能的地方。
    终于,当老支书领着张劲走到村子一侧尽头的时候,张劲终于眼睛一亮,指着一块大约六七亩方圆的不规则形状荒地,试探着说:“海大叔,你看这块地给我行不?”说着张劲用手比划了一下自己想要的范围。
    老支书诧异的看了张劲一眼后,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些挣扎。终于在老支书内心反复的犹豫了一会后,才好像是下定了决心一样,开口对张劲说:“小张啊,这块地确实是没人要的荒地,按说包给你也就包给你了。但是叔不想坑你,叔跟你说实话吧。这地吧靠着村里的这边倒是有两亩多点的地方还算是不错肥地,但是刨除这两亩多的地,剩下的那一大半的地可是连薄地都算不上,可都是石旮旯子的地。种啥都活不成啊!你看,就是那一片儿,除了几个上了年头的歪脖子老树之外,连荒草可都没有几棵。”
    老支书的苦口婆心让张劲对这老人的实在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他也索姓敞开了说:“海大叔,我不瞒你说,我这想要承包地吧也不是想发什么财。就是在城市里住腻了,想要换个地方住几年。这几亩地呢我有个打算,想在这两亩肥地上自己种点菜和果树啥的自己吃,其它的那些石砬子地呢我是想挖一个两亩来的鱼塘,养点鱼。剩下的地就盖栋房子自己住,顺便弄个大院子养点鸡鸭啥的。你就把这块地承包给我吧,行么?”
    张劲的借口有真有假,却也把话圆了过去,至少海支书对于张劲的话是坚信不疑。虽然老支书自己不是什么有钱人,但是看电视里,好像有钱人的特殊爱好多了,到乡下住一段时间算啥?在他眼里,开着漂亮的大吉普车的张劲已经算的上是有钱人了。
    所以海聚福很高兴的点头应了下来,拍着胸脯的保证没有问题。那块石砬子地不是村里的宅基地,也不是耕地,不过是一块荒地罢了。用荒地开具宅基地和鱼塘用地的使用证轻而易举!毕竟这不但没有损害到任何一家的利益,还为村里创了收,想必村里人也不会有意见的乐见其成吧。
    就这样,张劲承包土地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当海聚福接过张劲手中的一叠红色票子,郑重其事的在那一纸合同上盖下了村委大印后,那一片六七亩大小的土地以后的十年就算是张劲的地盘了。


010 毛遂自荐
    收下承包合同后,张劲和海聚福打个招呼就想要转身离开。老支书连忙开口留客:“小张啊,你看这都晌午了,你走这么急着走干嘛?走,跟叔一起上我们家吃了饭再走!”
    张劲连忙推脱,手里扬了扬刚刚到手的合同书说:“海大叔,真不用了。我这不是急着去找施工队帮我弄这块地么?我跟您老说,我现在可是真的迫不及待呢!”
    张劲的话老支书当然不信,还以为他是在客气呢,于是就虎起了脸:“小张,这以后几年里咱们可就是乡亲了,可不行这么客气。听叔的话,上叔家吃了饭再说,啥事也急不了这么一会子。再说,你那不就是盖栋房子,挖两亩鱼塘么?咱们村也有出去干施工的,等我打个电话喊他们回来帮一下忙就行。你放心,都是乡里乡亲的花不了多少钱,而且肯定结实,谁都不敢偷工减料啥的,一百年都不会倒。”
    张劲看老支书让客让的实在,也不好意思再强行推脱,也就半推半就的随着老支书回了他的家。
    老支书家的小院很有生活气息,院子中爬架的丝瓜豆角青青翠翠,几株荔枝树挂满了红彤彤喜人的果实,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院中啄啄刨刨……一幕幕鲜活景象让张劲刚刚走进院子就目不暇接的啧啧称叹不已。在丝瓜、冬瓜架子的掩映下,一排四间红砖明瓦的大瓦房,鲜亮亮的透着喜气。
    “海大叔,你家可真大,真漂亮。到时候等我的房子盖起来,如果能有您家这样,我就满足了。”等老支书喝退了他家那头见到陌生人扑出来的大黑狗后,张劲就没口子的夸赞着。
    有人夸自己家,海聚福心里当然高兴,但脸上笑着,嘴里还是谦虚的客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