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九项全能 >

第69部分

九项全能-第69部分

小说: 九项全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海三波夫妻的表现,张劲很满意。从那一脸平静坚定的表情,至少看得出来这对夫妇不是那种斤斤计较,什么时候都将利害得失放到天平上称量的人。初步看来,这种人值得一交!
    “我的条件很简单。以后乐乐病好了以后,你们三个不许对任何人说出是我给她治的病。”说到这里,张劲声音变得更加郑重“聚福叔、三波哥,三波嫂子,你们能做到么?”
    张劲不想惹麻烦。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的话,他能够想到自己会遭遇什么样的场面。先是记者云集,把这件事情弄的人尽皆知。接着就是全市、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同类病患蜂拥而至。
    无拳无勇、无钱无权的苦哈哈们会苦苦哀求;剽悍拳头大的大哥们会威胁、色诱;有钱的阔佬、大款会那钞票当板砖敲门或者砸人;有权的大佬会通过各种渠道施压;那绝对不是张劲想要的生活。
    当初刘老爷子以及他的那些知情老友也是曾经允诺过同样的条件,张劲才开始治疗的。
    不同的是,张劲为乐乐治病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愿意。
    而当初帮助刘老爷子治病目的却远没有这么纯真罢了。支撑自己窝在海窝子生活的收入,以后可能会用到的保护伞,老四卫风的情面,才是自己动手给予治疗的主要原因。
    张劲可以治人治病,但那需要他想治才行。
    当屏息聆听的三人听到张劲提出所谓的条件后,忍不住都愣了,连呼吸都暂时忘记了。好一会,直到几人快要窒息的时候才被因为缺氧而紊乱的心跳唤醒,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尤其是海三波夫妻,当听到张劲治病有条件的时候,他们甚至都想到了传说中的今生来世,‘做牛做马’和‘结草衔环’了。结果没想到所谓的条件竟然是这个!
    这就像是在法院当庭宣判时,审判长先是满面激愤的说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满身罪孽罄竹难书,罪大恶极百死莫赎。但是到最后一句念到处罚决定的时候,却是‘判处罚金5元整,限期三十年缴清’!而且还是免息。
    听到张劲的条件,海聚福露出一个早有所料的回信笑容。而海三波夫妻则是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
    “就……这个条件?”再三确定自己不是幻听之后,海三波结巴的问。
    张劲轻轻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条件!”
    海三波夫妇可不是始终生活在桃花源般海窝子村中的村民,而是已经在充满尔虞我诈的大都市中打拼了多年的农民工。虽然二人还艰难的保持着从村子中带出来的淳朴,但是几年的大城市生活还是让他们知道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对于‘没有无缘故的付出,也没有无缘由的回报’更是耳熟能详。
    所以这一刻,海三波夫妇看向张劲的时候,仿佛在他的脑后看到了一轮圣母的光环。嗯,玄幻了!
    “我们保证做到,我们保证!谢谢,谢谢!”对于张劲的条件夫妻俩自是毫无异义的满口答应。对于张劲的慨然更是感激的重新让刚刚干涸的泪水淌满整个脸庞,笨嘴拙舌的只会颤抖着嘴唇反复念叨着‘谢谢’这两个字。
    “不过我还有个要求!”似乎当初给刘老爷子治病时的恶趣味又来了,只是张劲这次说的却不再是‘难治’、‘能治’和‘不过’,而是变成了‘我有一个条件’和‘我有一个要求’。
    两夫妻连忙用手抹干脸上的泪水,郑重的盯着张劲的眼睛,不迭的说:“您请说,您请说!”
    “我现在就安家在咱们村里,而乐乐的治疗需要最少每天一次,要是城里、村里的来回折腾的话太麻烦了。我希望你们能让乐乐回到海窝子村里去住!”张劲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后,点了点头。
    海三波说:“行,明天早晨我和你嫂子回趟厂子,给你嫂子办了离职手续后,我就送你嫂子带着乐乐回村去。”
    张劲也点了点头:“那好,那就让嫂子带着乐乐住到我……嗯……咱们村里。哦,对了聚福叔,住到你家里方便么?”
    路上海聚福曾经说过,海三波已经进城多年,村里就算是原来有房子,现在恐怕也不堪居住了。原本张劲是想让她们住在自己家里,这样自己为乐乐治疗也方便一些。但是转而又考虑到三波嫂子年龄不算大,也就是比自己长上三四岁的样子,如果真的住在自己家里,孤男寡女的就颇为不便。在乡下和在城市里男女合租一套房可不一样。
    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那样无疑会惹来流言蜚语,大家还不得以为自己以乐乐为要挟,逼迫三波嫂子干点啥呢。
    所以一句话说到一半,张劲就不得不把话头生硬的转到海聚福身上。
    海聚福毫不犹豫的点头,“方便,有啥不方便的?家里二娃子、三娃子都进城了,空房间多得是。家里每天就我和你婶子还有大娃子媳妇,我还觉着空的慌呢!三波媳妇就住我家好了。正好大娃子媳妇还能帮着三波媳妇照顾一下乐乐。”
    见事情已经谈妥,张劲又向海三波要过纸笔,写了几十个字后交给他,嘱咐到:“这是一些要给乐乐治病用中药,你明天寻一家大一些的中药店去把这些药材买齐,送嫂子回去的时候一起带给我。”
    张劲给海三波开出来的单子只有十几种中药材,虽然每种都不少,但是全是一些便宜货。估计最多也就花个千儿八百的,就算是如今海三波家的处境拮据窘迫,也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
    当然,张劲让海三波买的这些药都是配伍的辅药,而真正的几味主药,就需要张劲在系统商店中购买了。要知道,这些主药每一种都堪称是‘宝’,甚至是‘传说’级别。如果想要在现实中要购买的话,就算豪阔的一掷百万也未必弄得到。
    海三波把张劲递给自己的单子小心仔细的折好后,妥帖的放进自己钱夹里,就塞在女儿照片的后面。然后才有些拘谨,小心翼翼的说:“张大夫,你看这诊金……”
    条件是条件,要求是要求,诊金是诊金。心眼实在的海三波可没有打算把这事儿含糊过去。
    张劲笑着摇了摇头,朝海聚福努了努嘴巴说:“聚福叔清楚,我这个人给乡亲们看病是不收钱的。如果要用到药的话,你们自己负担。但是治疗费用的话就算了,乡里乡亲的谈钱太伤感情。”
    “这怎么能行!”海三波一脸激动的连忙说到。
    “没什么,小张一直都是这样的。你心里记着这份情意就行了。”这时候好久不言的海聚福插嘴进来说。
    海三波今天第N次激动了,拉着自己老婆就要再次跪下,给张劲磕头。害的张劲手忙脚乱了好半天,才算把这对夫妻拉住。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张劲不经意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才发现时间也不早了。就要起身告辞。
    “不行,张大夫,天也不早了,哪能让你饭都没吃上一口就饿着肚子回家?走我们出去吃饭……”海三波揪着张劲的衣襟不肯松开,死活要请恩人吃饭。这时候海三波真有些‘无以为报’的感觉了。
    见到海三波满脸激动,不听劝阻的拖拽着自己往外走,张劲无奈的用手指轻抚了一下海三波的腕窝,让海三波手部一麻,不自觉的松开了自己的衣服。
    “三波哥,来曰方长,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的。我下次进城,肯定到你这里蹭饭还不成?不过这次就算了,现在时间真的已经不早了。如果回去的时候天太晚,我和聚福叔开车走那山路也不安全……”
    就在张劲还在和海三波撕扯的时候,敲门声突然响起。


116 红衣义工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让张劲和海三波夫妇不约而同的放下了互相拉扯的手。有些尴尬的相对一笑后,张劲说:“三波哥,别愣着了,还是先开门吧!一会儿客人该等急了。”
    当前去应门的三波嫂子刚刚把门扉拉开,一个很有磁姓的女声就从门缝传了进来,“大姐,乐乐在家么?我们来看她了!”接着,四个鲜红色的身影鱼贯的从打开的大门走了进来。
    红马甲、红帽子,这副装扮张劲很熟悉,正是深市街头巷尾处处可见的,深市义工的标准服饰。
    说实话,张劲对于这些义工真的很佩服,也很有感情。他们为有需要的人捐款募捐,他们为弱势群体奔走呐喊,他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环节义务劳作……
    在张劲的印象中,这是一群真正不求回报的人,至少在他们穿着红马甲,戴着红帽子的时候是这样的。
    深市的义工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退休的花甲老人,也有正意气风发的在校学生,也有社会上的行业精英、普通白领、普通工人、私营业主。这些人也许在曰常生活中热衷于权势,拼搏于财富,甚至可能刻薄悭吝。但是当他们穿上红马甲,戴上红帽子的时候,却全都是真正的好人。这一身装束就像是具有洗涤心灵的作用一样,每个穿上它的人仿佛都会不自主的高尚起来。
    张劲曾经也做过一年多的义工。甚至曾经把绝大部分的假期都扔到这身装扮上。虽然每次都会很累,但是过后那感觉就像是晒过一次阳光一样,心里舒服的能让自己睡的更加香甜。
    而且在义工队伍中,张劲也结实了很多的好友。张劲觉着在义工队伍中结交好友,就像是在学校中结交朋友一样,总是比社会上多了一份纯净的感觉。
    这次来到海三波家的四个义工中,就有两个人是自己熟识的,并且两个人中的一个更是张劲第一感觉就想要躲开的。
    于是当张劲第一时间看清几人的样貌后,就连忙转身钻进了狭小的洗手间里躲了起来。跟本就没给来人看清自己的机会。
    …………
    当四人中的三人和海三波夫妻打过招呼,一窝蜂的跑到乐乐的床前,围着刚刚睡醒,经过张劲第一次针灸治疗已经有了一些精神头的乐乐逗笑开心的时候,作为几位义工发言人的这位很有些飒爽气质的中年女人却没有立刻围过去。而是走到三波哥夫妻身边,递给他们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后,又拿出一张收据让她清点后签名确认:“海大哥,海大嫂,这是我们这段时间为您募捐的善款。希望您能为了乐乐继续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放弃,我们会继续想办法的。”
    看她和海三波夫妻的熟络劲儿,显然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齐小姐,谢谢您们。这几年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忙,我们早就坚持不下去了。”说起过往,海三波夫妇都是满脸的感激,“但是这次就不用了,以后都不用了,我们……我们……”
    海三波夫妇都是实在人,张劲已经应承下治疗自己女儿的事情后,两人自然不肯再收下这份钱。但是当两个实在夫妻想要解释原因的时候,却卡了壳。因为夫妻俩突然想起刚刚张劲的嘱咐,‘不要把治疗乐乐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圆规姐,乐乐的医疗费已经有一位好心人答应全额资助了。所以你们这次募捐上来的善款如果能够退回的话就退回去,若是不行,就出一个公告用在其它地方吧。”见到海三波夫妻吞吞吐吐的也说不出一个藉口来,一直躲在洗手间了装作隐身人的张劲给自己鼓了鼓气后,终于跳了出来,替海三波两口子解释说。
    这位海三波口中的‘齐小姐’,张劲口中的‘圆规姐’是当年张劲做义工的时候,在义工队伍中最熟悉的人之一。这位齐小姐和她的老公都是义工队伍中的一员,齐小姐的老公姓杨,两个人都是湖区一个小学的老师。
    因为这位齐姐姐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而且和比较亲近的张劲更是喜欢时不时的摆出茶壶姿势训诫一番,加上她的老公又姓杨,很自然的就让张劲联想到了鲁迅笔下故乡中的那个‘刻薄’的杨二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圆规女士。
    于是张劲自然就没大没小的把‘圆规’这个绰号按到了齐姐姐的脑袋上。用‘圆规姐’称呼她。为了这个,他可是没少挨这个圆规姐的掐,不过在他皮糙肉厚的抵抗,和不懈的宣传下,‘圆规姐’这个绰号还是渐渐传播开来,并得到了相熟的一群义工们的一致认可。
    当然,之前张劲装隐身人可不是为了躲‘圆规姐’,而是为了躲两位熟人中的另一个,也是他当初邀请他加入义工队伍的那个人,也是他后来因之离开义工队伍的那个人,也是前些天一直搅的他心绪不宁的那个人——何清浅。
    这个何清浅还是像张劲印象中的那么有爱心,刚刚回到深市,就立刻重新回到了义工的队伍中去了。
    见到蹦出来的居然是自己之前曾经一直当成弟弟看待的张劲,圆规姐甚至忘了继续追问全款资助人是谁,而是怪声怪气的说:“我们进来了不迎一下也就算了,还赶快扭身就躲。我当是谁?原来是你啊!怎么,是看到了清浅觉着自己亏心,还是看到我怕我骂呀?”圆规姐还是一如既往的唇舌锋利如刀。对比起来,这位圆规姐姐同何清浅的关系,可是比同张劲的关系还要更亲切的多了。
    本来就是硬着头皮从洗手间跳出来的张劲,被圆规姐的一句话说的更是仿佛青头小子一样,挠着脑袋面红耳赤。眼角还时不时的飘向发现自己后,脸上始终挂着淡雅如兰笑意的何清浅。
    虽然因为这段时间一直以来的艹琴弄箫,心境进步不小,已经基本摆脱了回忆中何清浅对自己的搅动。但是面对面与回忆却截然不同,那直面的冲击力再次撼动了张劲本已稳固的心境。
    尚幸,近来的修持毕竟还是卓有成效。所以在一番心思翻腾后,张劲还是很快的镇静下来,表情也努力变得自然。
    “圆规姐,别这么说嘛!好久不见,干嘛一见面就让人家下不来台?对了,你家我杨哥还好吧!”张劲恢复了从前和圆规姐相处时的嬉皮笑脸,很是有些搞怪的说。
    圆规姐姐翻了翻白眼,“托你的福,还算不错。不过就是那个肚子越来越大了。跟怀了**个月的孕妇似的。”说到这里,圆规姐口气有些酸溜溜的。
    这对夫妻已经年过四十,但是因为老公身体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孩子。国内国外的一番治疗下来也没有办法,早已经放弃生养自己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