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689-托普检讨 >

第28部分

4689-托普检讨-第28部分

小说: 4689-托普检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9年12月24日,浙江托普软件园举行开园仪式。绍兴市“四大班子”以及浙江省科委等相关部门官员悉数到场祝贺。次日,在杭州出席1999年度“科技部软件产业基地交流会”的代表也驱车前来参观,他们又是惊叹托普的“速度”,又是赞美软件园的漂亮。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功能设置,浙江托普软件园都“拷贝”了西部软件园,要不是江南特色的小桥流水横穿园区将其一分为三,你甚至真以为到了西部软件园。那么,“西部软件园浙江分园”后来为什么改名为“浙江托普软件园”呢?坊间有人分析,后一个名字至少透露了如下信息:我是“自己人”,这是浙江、是绍兴“自己”的软件园,这也就为托普下一步争取地方政府各方面更大的优惠打下了基础。作为托普在四川以外的区域隆重开园的第一个基地,浙江托普软件园一直在“托普经济帝国”的战略布局中占有特殊的位置——那里是宋如华的老家,荣归故里,报效桑梓,宋也的确为自己的家乡做了不少的事情,修桥、修路、捐赠钱物,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每年,宋如华都要在这里召开集团的几次重要会议,五一、国庆、春节长假期间,宋也会带上几个亲近的随从回自己的老宅子一趟,见见年迈的父亲。幼年丧母的他对自己的父亲非常孝敬,几乎每年都要把老人接到成都住一段时间,浙江托普软件园举行开园典礼的时候,宋如华还特地把老人家接到了现场,让一辈子都很少走出小乡村的老人家在一帮包括市长在内的绍兴政要面前大大露了一把脸。    
    几乎在浙江托普软件园动工的同时,宋如华又在江苏常州落下第二枚棋子。    
    1998年6月,托普与常州博成通信有限公司签订注资协议,收购该公司,并把注册资本变更为1500万元。1999年7月,投资1亿元、占地30余亩的常州托普软件园也开始动工,经过白天黑夜的紧张施工,2000年8月6日常州托普软件园举行了开园仪式,江苏省一位副省长和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官员一起到场祝贺,一时好不热闹。    
    托普的第三枚棋子投在了宁波,就在常州软件园开园的第三天。    
    2000年8月8日,地处浙江宁波北仑港保税区、占地50亩的宁波托普国际软件园隆重开园,自然,宁波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官员也是几乎全体到场祝贺,并且保税区还请来了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在内的强大媒体团助阵。    
    这些都还仅仅只是开始。2000年,是托普大势布局江南的一年。此后,托普又先后在浙江的金华、台州,江苏的南京、无锡,山东的威海以及上海等地进行了托普软件园的“拷贝”和“复制”。自此,“托普经济帝国”在华东区域的布局初步形成。    
    5年前,在托普第一届技术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宋如华说,“人是托普的本,技术是托普的魂和源,西南是托普的根,一定要牢记根在中国、在西部、在西南、在四川、在成都。我们发展壮大了,也一定不要忘记了根。”现在他不能不收回说过的那些话。    
    在常州、宁波开园时,“吉人自有天相”的宋如华再次感受到了上天对他的不薄——    
    说到“天时”,还真可以说是“天助我也”。好像就是为了照顾我们两个软件园的开园,今年江南的雨季推迟了一个多月;“杰拉华”台风说要来也没有来,它减弱了,你看开园以后,就不断的下雨了。当然,这也许是偶然的,但“人定胜天”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老天对于积极进取的人总是很照顾的。    
    至于“地利”则是指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常州软件园开园,市上主要领导来了,省上副省长也来了;宁波软件园开园,市长、常务副市长、副市长都来了,这么隆重的气氛表明了各级政府对托普事业、托普企业及托普业务的重视和关心。    
    “人和”的问题,前面几位老总的讲话都很好,既看到了工作的成绩,又找到了差距和不足,同时对部门之间下一步怎样共同协作,互助互帮,互相体谅,都做了明确的表示。    
    2000年8月31日,托普集团华东区2000年工作大会,宋如华讲了上面那些话后,信心百倍地提出要“把华东区建设成为托普集团全面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托普检讨》 上市前夜的一份传真件《托普检讨》 千里软件产业带

    ●乌托邦式的“千里软件产业带”    
    一方面为了摆脱来自四川方面的种种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华东区域取得更大的优势,在初步完成布局江南的基础上,2000年9月,富于无限想象力的托普又向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了一个更加恢弘的计划:构建一个横跨“三省一市”(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绵延千余公里的“东部软件产业带”,也就是“东部软件园”。    
    托普是这样描绘这幅“美丽”的图景的——    
    东部软件园将以托普集团为投资主体,并通过托普集团在华东地区的几十家公司,形成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多个战略支撑点和网络式的核心企业框架。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上海托普国际营销服务中心、东部软件园(上海)管理服务中心、常州托普软件园、浙江托普软件园、宁波托普国际软件园、威海托普软件园和上海托普软件园等几部分,各部分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    
    上海托普国际营销服务中心侧重进行软件业务的市场区域管理、行业管理并承揽国际软件订单、提供售后服务等;东部软件园(上海)管理服务中心侧重以电子化手段负责整个东部软件园的各项综合管理服务,整合优化各种资源;常州托普软件园侧重平台和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并支撑江苏、上海地区;浙江托普软件园侧重于行业应用型软件的研发生产及支撑浙江地区;宁波托普国际软件园侧重于面向国际的软件进出口加工和国际人才的交流;威海托普软件园侧重于面向日本、韩国的软件进出口加工、国际人才交流,并支撑山东区域。    
    常州托普软件园、宁波托普国际软件园分别设在当地政府建立的软件园内,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态势,是当地软件园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发展方向上,东部软件园将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在人才、资金、政策和外向型经济的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拓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软件等产品,致力于“政府电子化”和“企业信息化”等重点领域的应用。    
    在管理架构上,东部软件园将采取开放式、国际化的规范管理,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独具一格的管理体制。    
    东部软件园将通过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建设,根据软件产业的规律和当地的特点,按“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通畅、土地使用合理、分片实施方便”的原则进行总体和局部规划,将东部软件园建设成为集自然风光与现代建筑为一体,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景观层次丰富,区域分工明确,智能化、规范化、国际化、生态型的网络式软件园区。    
    根据规划,东部软件园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1~3年初见成效,4~6年基本完成,6~11年全面完成,在2010年末达到以下目标:累计投资额29亿元,带动地方经济290亿元,累计创产值116亿元,累计创利税232亿元,软件规模20亿元/年(其中在2002年末达到5亿元/年),软件出口15亿美元,园区占地200万平方米(3000亩),园区人数3000人,人均创产值53万元/年,人均创利税107万元/年,入园合作企业500家(其中拥有2家以上高科技、运转良好的国内或海外上市公司)。    
    对于这个多少有点“天方夜谭”味道的产业发展报告,有关方面居然一路绿灯放行,2000年11月16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批准“东部软件园”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一周后,国家科技部一位高级官员在常州托普软件园对托普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希望托普在中国软件产业国际化方面带个头”、“希望你们在加强研究开发方面,进一步做出更大的努力。中国的软件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扩张得很快,我们现在这个研究开发的速度能不能跟上整个产业的发展,这个问题还会越来越突出”、“现在不仅仅是在软件开发方面,你们的实力比较强,两边(东部和西部)都已经上市,而且股票的市值都不错,你们有钱了,能否在IC设计方面做一些尝试”、“听说你们也准备要办(学),但首先你们应该办一些职业学院,培养一些熟练的白领工人,就是高中毕业后,再学学英语,学学编程语言,掌握一两门开发工具,有编程能力就行。因为我总有一种感觉,我们的硕士、本科生干这些,干了半年就不想干了,就跳槽,这不利于队伍的稳定”……    
    很显然,政府主管部门当时根本就没有察觉到托普背后的“世纪阴谋”。中国太需要在高科技产业“扬眉吐气”了,以至于很多政府官员被宋如华“产业报国”的假象蒙蔽,以至于很多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个从西部走出来的高科技企业过于关照和溺爱……


《托普检讨》 上市前夜的一份传真件《托普检讨》 上海南汇县的那块地(1)

    ●一个圈地样本:上海南汇县的那块地    
    四川政府把托普“逼”出了四川——在这个“障目术”之下,已从“老师”变为“主席”的宋如华和“光彩四射”的托普得到了其他省市官员的同情和积极追捧。    
    截止到2001年3月,据宋如华内部讲话,托普集团总的资产是50多个亿,净资产是30多个亿。不仅如此,还具备了融资100多个亿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那时候各类银行给托普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授信额度的总额已经超过50亿。托普还收购重组了一家金融租赁公司,改造为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资本达5亿,融资能力也达到了50亿。    
    有谁能拒绝托普的橄榄枝?没有!这也为宋如华接连圈地成功埋了伏笔。随着布局江南工作的完成,宋如华采取“农村包围城市”,开始了进入“大上海”的行动,“不进入上海,你就不能走向全国,更谈不上国际化”,上海是“托普经济帝国”的战略要地。    
    2000年11月4日,宋如华在成都西部软件园会见上海南汇县委书记,5日,托普集团与南汇惠南新城开发区签订合作意向协议书。10日,作为甲方,南汇县惠南新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托普集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了一份征用(出让)土地协议书。从这份合同编号为“01…2000…11…0057”的协议书,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内容:    
    为促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加快我国软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托普集团东部产业群的整体优势,有效推动上海市南汇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乙方在惠南新城沪南路南侧征地250亩作为乙方上海托普信息技术学院用地,在惠南新城区沪南路南侧征地500亩(另保留规划用地500亩)作为乙方建设“托普东部软件产业群”上海软件园(作者注:即上海东部软件园)开发生产基地用地。    
    上述两宗地均以出让土地使用权方式由乙方获得。    
    二、征用方式及费用    
    该两宗地出让地价为每亩10万元,乙方先期以每亩5万元的价格支付,差额部分,由乙方在公司建立后三年内通过上缴的地方税予以弥补交纳。本协议均以先期的每亩5万元为计价基础,该两宗地计750亩(以实际定点测量为准),征地费用共计人民币3750万元(大写:人民币叁仟柒佰伍拾万元整),由甲方包干使用。    
    三、付款方式    
    1征地费用统一汇入南汇县惠南新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户名:上海南汇县惠南新城开发区管委会 开户银行:建行上海南汇县支行    
    账号:059351…00261074184    
    2付款条件及时间。    
    a本协议书签订双方签字盖章生效后一周内,乙方支付征地费用(以每亩5万元为计价基础)10%的定金给甲方,即人民币375万元整。    
    b甲方在2001年元月10日前完成两宗地的全部拆迁工作,土地平整符合施工队进场条件(含提供施工用水、用电,水电费乙方负责),并负责办理完红线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建设许可证等所有工程开工的手续后,乙方同时支付征地费用的25%,即人民币935万元整。    
    c乙方园区内主体工程完工的同时,甲方完成全部“七通一平”(“七通一平”的约定见第六、1款),代乙方办好《国有土地使用证》(绿本),乙方同时支付征地费用的30%,即人民币1125万元整。    
    d甲方保证在乙方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两个月内,代乙方办好《房屋产权证》,乙方在一个月内支付征地费用余款35%,即人民币1315万元整。    
    四、涉及征地范围内的建筑物与附着物的拆迁和住民的安置,由甲方负责,其发生费用在征地费用中包干列支。    
    五、甲方负责为乙方办理好工程报建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项目注册过程中的收费及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收费内容严格按附件一所列进行减免。建设过程中新增的收费项目,凡属政府行政收费的给予免除,属企业服务收费的甲方予以协调,给予优惠。    
    六、双方约定    
    1“七通一平”的约定    
    a“水通”:甲方负责协调好乙方的供水问题,城市给水管修至乙方园区界线边的指定位置,管径不小于150,并免收用水增容费。    
    b“电通”:在乙方要求的时间内,甲方应按时代办安装好乙方要求容量的配电设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