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689-托普检讨 >

第42部分

4689-托普检讨-第42部分

小说: 4689-托普检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作过程规范的制定,把整个集团可分配部分的股权进行规范,不允许任何人包括他在内的股东不按照规范获得股权。对于已经分配出去的但是个人没有出钱部分的股份,除了考虑公司创立初期有较大贡献人的以外,都要进行二次重新分配,“使更多的员工成为托普的股东”。    
    同时,宋如华还表示,2003年是托普集团的“教育培训年”,要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并要求每一位员工都拿出实际行动,“表达你对公司过去十年的全面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最后他发出号召,“新年新时期,托普进入新的状态、新的阶段,大家团结起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托普的明天共同奋斗!”    
    “圣诞刚过,新年即至”,在成都地区高级管理人员会议上,宋如华“第一个”对托普过去十年表达了“全面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报告题目是“我们是托普人”,代2003年新年致辞。之前,几乎在每年的新年和春节来临之际,宋如华都会在托普的内部报纸和网站上亲自操刀一篇“新年致辞”,而这个“致辞”基本上代表了托普新一年的发展基调。2003年新年致辞(全文见本章后《“我的忏悔”》)很特殊,因为它是宋如华的第一篇“反省之作”。    
    在“致辞”中,宋如华作了“忏悔”——    
    1我不是一个合格的CEO。我领导的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公司,是一群小的公司的集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不是一个真正的CEO,只是一群小企业联合会的会长。我们的企业之所以难以做大,关键就在于企业领导人缺乏大胸襟、大智慧、大视野。    
    2在公司内没有起到核心带头作用。    
    3愧对员工们对我的深深的理解与各方面的支持。在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创阶段发展事业,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辛劳。在我这个位置,对自己的要求就应该更高,处在这个位置的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非常全面、一定要出于公心、一定要富于进取心,非常有智慧、有头脑、有知识。大家也要出自内心地去反思,处在不同的位置,每个人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    
    4没有履行好社会赋予我们这一代应承担的责任。    
    5没有以一个“托普人”严格要求自己。    
    立此存照:    
    “我的忏悔”    
    □ 宋如华    
    圣诞刚过,新年即至,春节也将来临,首先在此向全体员工致以节日的美好祝愿!    
    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辞旧迎新、托普跨进其发展历程的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平静。今天我想以“我们是托普人”为题,跟托普全体员工、广大关心托普的人们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与体会,与广大同仁共勉。


《托普检讨》 无事可做的“软件工程师”们《托普检讨》 采取过激行为离开托普(2)

    一、我所理解的托普人    
    我们这一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我觉得主要还是跟托普人自身有关。你想想看,我们自身是托普人,是托普的一员,托普是我们的家,但有人却在骂托普!    
    记得很早以前我就讲过,一个骂祖宗、骂他的祖国、骂他的家乡、骂他的母亲、骂他的母校的人,这样的人的人品无论如何也值得打个问号!现在外界社会上对我们有很多说法,其实真正的说法来自于内部,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内部!现在连我们的个别集团领导,都把我们的核心机密泄露出去,被人在网上到处乱贴。我不知道有些人为什么这样做?    
    故此,这些日子,我就反复在思考:什么是托普人?    
    1托普人应该是勤奋、节俭、对事业忠诚、有奉献精神的人。    
    早期的托普人肯定是勤奋的,没有那时的勤奋就没有今天的成绩。应该说,1997年以前,我们是非常勤奋的,只是在1995年底、1996年初时有点浮夸,后来因此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们及时纠正了心态,于是使大家又很快回到了勤奋工作的精神状态中。而现在,我们没有空调好像就不能在办公室上班;没有汽车,好像就不能出门办事;住房没有100多平方米,似乎就不像个家;差旅费降低了、不能坐飞机了,好像就不能出差一样,等等。早期的托普,哪个办公室有空调?谁有汽车?什么也没有,只有一种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所以,我们托普事业如果要想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尽管我们的办公环境可以改善,生活条件可以提高,但我们永远不能丢掉“勤奋”这两个字。如果我们开始懒散了,开始坐享其成了,那么托普随时都可能垮掉。现在我们之所以出了这么多问题,就在于我们勤奋的精神大大减弱、节俭的意识大大下降了。    
    再说说忠诚。一个人,如果对祖国不忠诚,对公司不忠诚,对事业不忠诚,那么这个人一定有问题。就我本人而言,虽然大家都认为我还是一个不错的人,但我个人认为,离忠诚还有一段距离。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对公司是忠诚,那就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这个公司,这个条件反射式的保护是本能的,是毫不犹豫、不需要思考的。而这一点,我还没有完全做到。所以,当我们遇见了有人损害公司声誉的时候,我们都是否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捍卫托普、捍卫托普的事业?我觉得没有,更不要说有些人在网上乱说一气了。    
    关于奉献。我在很多地方也讲过,以前我自己也感觉比较好,总觉得自己十年来把一切都奉献给了托普事业。我现在自己反思,感觉到也不完全是这样,这里面也带有相当一部分私心。对于一般的人,奉献多少获取多少是正常的。而对于要干大事业的人,应该是奉献得越多越好,获取得越少越好。应该说我奉献得也不少,索取的有一些,但是我的奉献精神还远不够。我们不是想把托普搞得很大吗?其实这就是我们搞不大的原因。如果我把全部的身心都奉献给了托普事业,我们这个事业肯定还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思考我们对托普到底奉献了多少,又索取了多少?    
    2作为一个托普人,要宽容、大度,能够任劳任怨。    
    如果仅仅只是做到了勤奋、节俭、对事业忠诚、有奉献精神,也只是做到了一个合格托普人的一半。因为公司的利益分配总是不均匀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托普人,应该宽宏大量。对一部分人来说,你勤奋、节俭、对托普事业忠诚,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看到了别人的收益比他高,他就认为对他的回报不合理,心态就不好了,到处唧唧咕咕乱说。我们的分配包括几大方面:一是交给国家的税收,二是给股东的分红,三是给员工的报酬,四是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内部的员工报酬体系最近正在调整,这是个比较费力的事情,已经做了4个月,最近高云秋副主席提出年前不要去调整,我想想也对,本来有的人心态就不怎么好,增加了的觉得是应该的,减少了就满腹牢骚。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托普人,应该有这种宽容的态度,对待下级也一样。对自己要严格,对别人要宽容。    
    在这里,我要检讨我自己。    
    应该说,十年来,我认为自己很宽容,其实我发现不尽然。我经常说,不要发牢骚,不要发怨气,但是我还是经常在讲话中发一些牢骚。特别是最近出了些事情之后,我希望自己经常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但事实上,我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人,是一个很一般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小人物”,而不是一个“大人物”,没有肚子里能撑船的宰相肚量。有时甚至为了赌一口气,和大家关系搞得很紧张,当时还觉得自己很英雄,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一般人也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挣个饭碗,而托普的管理者们却应该为了创立一番事业而工作。如果逞一时之勇,能成什么大事呢?包括我宋如华。我们现在这么多麻烦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是我宋如华带头的、我们高层领导积累起来的。    
    举例说,税务局向我们要资料,我们有一些人说我们是上市公司,不能随便提供资料,一下子就把关系弄僵了。所以社会上说托普人很“牛”。我开始也以为自己够低调了,但事实上虽然我大多数时候比较低调,但是对我的要求不能够像对一般员工那样来要求,要当好托普的董事局主席,要当好托普的CEO,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要保持宽容的心态,对事要严格,但是这种严格必须是对人带有宽容性的严格。我始终认为监事局工作很重要,对他们做的工作总体上也是肯定的,但是监事局也不要老是抓人家迟到早退这种小事情,虽然对这些事情也要管,但关键还要看人家工作做好没有,如果他的季度、半年或是一年考核下来,业绩不行,而他确实经常迟到早退,那他就不对,因为他首先违背了第一条,不勤奋,不忠诚,对托普事业没有奉献精神,那他就不能多拿工资,更不能拿奖金。    
    另外就是大度,我刚才说了,我开始以为自己很大度,其实不是。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高管,为了一些小事情斤斤计较,老盯着人家不放,没有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应有的气度。我们托普人应该任劳任怨。关键是现在有很多人,任劳易,任怨难,发一大堆牢骚,牢骚是什么呢?意见是个中性词,建议是个褒义词,牢骚就是个贬义词。我们一些同志往往就是好发牢骚,心态不好,牢骚满腹,怨气连天,有什么意见可以提、有什么建议可以随时说嘛,有什么牢骚好发的?!    
    3我理解的托普人应该是能够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人。    
    我们有一些领导干部,能够共苦,不能同甘。一个不能同甘共苦的群体,是肯定成就不了大事业的,最后问题是会越来越多,以致整个事业土崩瓦解。很多公司都是这样走向衰落的。一个事业能不能长久兴旺发达,关键就在于这个群体能不能同甘共苦。其实一个事业在发展中肯定会出现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更多的是自己造成的,社会上都说我们有问题,那么,我们自己到底有没有问题,大家想过没有?我们这么多员工都关心托普,我们关心到点子上没有?!只有我们带着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心态去关心托普事业,那么这种关心就是本质性、实质性的。别人说我们不好,我们要马上分析,不足的地方就马上改正,说得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就用实际行动回答。    
    4我理解的托普人是团结、友善、积极、奋进的人。    
    我们托普一定要强调团结,团结是托普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们现在的团结还有问题,有的团结甚至是“小团结”、“小范围的团结”。一个真正以事业为基础的团队,相互之间应该友善、积极、奋进的,应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不是你是你,我是我,要互相形成一种合力。    
    5我理解的托普人应该是沉着、冷静、能伸能屈的人。    
    对于我而言,随时都要沉着,随时都要冷静。对每一个托普人而言,也应该做到这一点。如果容易激动,容易挑起事端,只能给你本人、给你领导的部门、给你从事的事业带来挫折。所谓“天灾人祸”,主要就是人祸。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有沉着、冷静、能伸能缩、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现在托普有困难,但不能对困难过分敏感,以致失态!


《托普检讨》 无事可做的“软件工程师”们《托普检讨》 采取过激行为离开托普(3)

    二、托普现在怎么了?    
    1托普来之不易    
    托普3个人、5000块钱起家,现在有6000名员工、100亿资产,这两句话概括了托普的成长,但我们老是提,就害了托普。现在的问题是托普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状态和状况非常差,5000元变成100亿,是怎么来的?不说清楚,问题也就出来了。    
    托普这班人,原是穷书生,有了8亿、10亿,就会想入非非。当然,成功的投资也不少,问题就在于精打细算考虑得太少,加之心态有问题,以为这些钱都可以用,实际上这些钱是股东的钱,不能随便动。    
    最近我准备给证监会就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和老股募集资金写份汇报材料,建议新股募集资金与现总资产、净资产比较,新上市公司不应超过20%~30%,老上市公司不超过10%,这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对中国这样的国家和托普这样的企业太重要了。我们这几年太急躁,太冒进。与时俱进非常好,一步一步,问题也一步一步都解决了。托普前段时间招聘5000名员工就存在如何转化他们的思想文化、如何与托普文化的融合的问题。    
    2托普是个小公司    
    很多人觉得托普是个大公司,其实托普是个小公司,这是有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说的。    
    上个月,去日本参加“中日经济论坛大会”时,日本人在介绍中国网通、万科、远大和托普时是这样提的:“中国几家优秀中小企业领导经理参加此次论坛”。可以看出国际上衡量企业大小是有指标的:净资产与销售收入在5亿美元以下是小型企业,5亿~50亿美元是中型企业,50亿美元以上是大型企业。在这次论坛上,我发现,为什么托普是个小公司:一是规模是个小公司,二是管理上是个小公司。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不断地整合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托普有谁1人领导过100个人的团队开发某种软件?没有!有谁1个人领导100个人去打市场?没有!有谁率领100个人处理各种行政事务?没有!托普三、五、十个人的时候,还搞得好,人一多了就出现各种问题,因为大家缺乏协助、不够连动。如果是大公司,每个人都是螺丝、螺帽,但托普目前的每个部门,都是各自为政,缺少连动性。    
    托普本来就不大,还分了那么多专业集团、法人公司,如果再缺少一种合力,那问题就大了。实际上我们的专业集团就是事业部,我们集团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