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美军生存手册 >

第16部分

美军生存手册-第16部分

小说: 美军生存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生活在礁石附近水域的鱼类肉中含有毒素,有些鱼类你以为是可以吃的,如红鳍笛鲷和梭鱼,但是如果是从环礁或珊瑚礁附近获得的,那么它们就有毒。有些鱼类会用刺或“牙齿”将毒素注入粗心大意的人的体内。    
      不要赤脚走在珊瑚礁上。珊瑚,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都能割裂你的脚。看上去无害的海绵以及海胆上长有细细的刺,是由石灰或硅石组成的,它们可以刺入你的皮肤并引起溃烂。小得几乎看不见的石鱼不会给你让路的,它的脊刺有毒,会给你带来极大的苦恼,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医治方法同医治被蛇咬伤的方法一样。    
      在热带水域,探测黑黢黢的洞口时要用棍子,不要用手。当在泥质或沙质河底的河水里或海岸边行走时,不要随意迈步,要沿着水底慢慢移动脚步,避免踩到黄貂鱼或其他有尖刺的动物。    
      锥形蜗牛,或者头部又长、又细、又尖的蜗牛也有毒。它们生活在多岩石的海岸边或者受保护的海湾里,多发现于岩石底下,或者珊瑚礁的裂缝里。所有锥形的蜗牛都要避免用手去碰。    
      用手拿大的海螺时也要小心。它们有刀锋般尖利的暗门,在它们试图逃跑时,可能会突然刺出来,刺穿你的皮肤。    
      如果你必须穿过暗礁的深水部分,应仔细检查礁石边缘处,看看有没有鲨鱼、梭鱼或者海鳗。海鳗藏身于珊瑚礁黑暗的洞里面,它们受到打扰时会表现得非常凶猛。    
    


极地生存(二)极地生存(1)

      第15章 极地生存    
      当你想到北极和亚北极地区时,可能会联想到严寒的天气。这些地区的确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天气极为寒冷。但是就温度而言,这些地区更为明确的定义是:    
      北极——一年中最温暖的月份,平均温度不超过50华氏度(10℃)。    
      亚北极——一年中最温暖的四个月平均温度不超过50华氏度(10℃)。    
      在温带高山和高原地区也会有非常寒冷的天气,以下提供的寒冷天气生存信息同样适用于这些地区。    
      寒冷的环境特征    
      寒冷的气候是一种很强的自然力量,即使你认识到它的危险以及能够利用它的一些个别特征,它还是可能会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忽视或低估这股力量可能会导致死亡。    
      在寒冷地区,冷风降温会增加危险,这是流动的空气吹在暴露在外的人体皮肤上引起的结果。举例来说,风速为15节的风在气温为15华氏度(…9℃)下造成的严寒温度,其效果和零下10华氏度(…23℃)的无风空气温度造成的效果一样。参看图15…1,你会发现风速越大,严寒温度就越低。    
      在寒冷的环境中,天气和温度的变化很快。这些变化会影响你的速度,增加行进的困难。例如,雨、雪或者温度的升高都可能使你无法继续前进,或者使前几天还很容易翻越的地形变得非常危险。    
      在寒冷地区获得生活基本所需——食物、水、避身所——要比在温暖环境中困难得多。即使你已经有了这些基本必需品,你还必须有足够的衣服保暖,以及求生的意志。    
      和其他任何环境中一样,在寒冷的环境中,你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处理、医治你的及同伴的伤口或疾病。    
      健康危害    
      健康时,人体内部的中心温度(躯干温度)保持在98。6华氏度(37℃),因为四肢和头部没有躯干那么多组织的保护,因此它们的温度会稍有不同,可能达不到98。6华氏度。    
      人体有一个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反应、调节,使身体保持温度平衡。影响体温平衡有三个主要因素:产生热量、热量散失和蒸发。热量产生的速度是由人体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别决定的。不过比之产生热量,人体更容易散发热量,出汗能够帮助保持体温平衡。出汗散发热量的速度可以和用力产生热量的速度一样快。    
      颤抖能使身体产生热量,同时也会导致疲劳,而后者反过来导致体温下降。身体四周空气的运动会使身体热量散失。经计算,一个人赤裸地站在没有冷风的寒冷环境中,只要他能够尽力颤抖,他就能将体温保持在血液凝固点左右,从而使自己不至于被冻僵。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颤抖下去。    
      同样经过计算的是,一个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休息,只要将能穿的防寒衣服都穿上,也能很好地将体温保持在凝固点之上。但是如果不想再这么继续挨冻下去的话,那么他必须活动或颤抖。    
      下面是一些在寒冷环境中可能发生的伤病:    
      低温症。人体温度下降到95~77华氏度(35~25℃)之间就会导致低温症,或者气温降至冰点左右时,也会引发低温症。为了防止体温过低,应该尽量避免会导致人体热量散失的活动。    
      低温症的症状表现为行动迟缓、身体协调能力下降、判断力减弱等。如果病人体温降至77华氏度(25℃)以下,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要想医治低温症,就要使病人身体重新暖和起来。如果有可能,应将病人身体的躯干部分浸入100~110华氏度(37。8℃~43。3℃)的温水中。    
      警告:将病人整个身体放入温水中使之体温回升只能在医院里进行,因为很可能会导致病人心跳停止或休克。    
      使病人体温回升最快的方法是温水灌肠法,直接将温水灌入病人体内。另一个方法是将病人和另一个温暖的人一起裹在暖和的睡袋里,两个人都必须赤裸。如果病人是清醒的,给他喝热的糖水。最好的卡路里来源之一是蜂蜜或葡萄糖,如果没有蜂蜜和葡萄糖,用糖、可可粉或类似的可溶增甜剂。    
      警告:不要强迫没有知觉的病人喝水。    
      治疗低温症时,有两个危险:体温回升太快和体温回落。体温回升太快会使病人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心脏衰竭。体温回落是指病人从温水中出来时体温急遽下降,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病人体温回升之后,血液开始重新循环,四肢里面停滞的血液又回到躯干部分,从而导致体温重新下降。使身体躯干部分变暖,而不刺激外围的血液循环会减少体温回落的影响。如果可能,应将病人的躯干部分放入热水中,这是最好的治疗措施。    
      冻伤。冻伤是由于组织冻僵而造成的伤害。轻度冻伤只涉及皮肤,冻伤的皮肤灰暗,略呈白色。深度冻伤会延伸至皮肤以下的组织,组织变硬、变僵。脚、手以及暴露在外的脸部特别容易冻伤。    
      如果你和其他人在一起,防止冻伤的最好办法是互助。经常检查同伴的脸,也要让同伴经常检查你的脸。如果你孤身一人,应不时用戴着手套的手捂住鼻子和脸的下半部分。    
      如果手脚失去知觉,表明你已经患了冻伤。如果失去知觉的时间还不长,那么冻伤可能是轻度的,否则,要假定冻伤是深度冻伤。    
      图15…2列出了处理冻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和不能采取的措施。    
      冻伤解冻之后又重新冻结会导致更严重损伤,没有经受过专门医疗训练的人无法处理。    
      战壕足病和足浸病。这种病是由于在冰点气温下,长时间——数小时,甚至数天——暴露于潮湿的环境中引起的。这种病发生之后,脚部会变得冰冷、肿胀,并且外表呈现蜡状。行走困难,双脚感觉沉重、麻木。神经和肌肉是主要受损的地方,不过也可能会生坏疽,严重时,肌肉会坏死,最后可能不得不将整个脚或腿切除。防止这种病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双脚干爽。带上备用的袜子,用防水的包装包好。湿袜子可以放在身上慢慢焐干。每天洗脚,并换上干袜子。    
      脱水。在寒冷的天气中,裹着厚厚的衣服,你可能意识不到你体内的水分正在流失,因为你厚重的衣服吸收了水分,这些水分最后蒸发到空气中。你必须饮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在寒冷的天气中,你对水的需求跟在温暖气候下是一样的(见第3章)。检查你是否脱水的方法之一是检查尿液在雪上的颜色。如果尿液使雪呈深黄色,那你已经开始脱水,需要补充水分了。如果雪是浅黄色或者无色,那么你体内水分处于正常平衡状态。    
      低温多尿症。暴露于寒冷的天气中,排尿会增加,这也会减少你的体内水分,必须及时补充水分。    
      日光灼伤。暴露在外的皮肤即使大气温度在冰点之下也可能会被日光晒伤。阳光照射在雪、冰和水上,光线会从各个角度反射到敏感的皮肤上:嘴唇、鼻孔以及眼皮。暴露于阳光之下同样的时间,高纬度比低纬度更容易引起晒伤。当你暴露在阳光中时,用防晒霜或唇膏涂抹在脸上。    
      雪盲。这是由于明亮的阳光照射在冰雪之上产生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眼睛疾病。雪盲的症状表现为感觉眼里有沙子、眼睛疼痛,从而使眼球运动加剧、流泪、眼睛发红、头痛等,这些症状随着继续暴露于阳光之下而不断加剧。长时间暴露于这样的光线之下会导致永久性眼睛损伤。治疗雪盲时,用纱布把眼睛包好,直到症状消失。    
      你也可以戴上太阳镜来预防雪盲,如果没有太阳镜,可以临时做一副:在纸板、木头、树皮或其他可用材料上切两道裂缝(图15…3)。在下眼睑上涂上煤灰也能够帮助减弱强光的照射。    
      便秘。因为寒冷拖延通便、吃脱水的食物、饮水太少、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引起便秘。尽管便秘不会影响你的正常功能,但是还是会让你不舒服。增加水的摄入,每天至少喝2夸脱(2。3升)的水。如果可能,多吃水果及其他帮助通便的食物。    
      卫生    
      尽管在寒冷的天气中,洗澡有点不切实际,而且不舒服,但是你必须这么做。洗澡能够预防皮疹,而皮疹会引发更多严重问题。    
      在有些情况下,你可以洗雪浴。抓一把雪擦洗身体汗水容易积存的地方,如腋下、大腿根部、前胸、后背等,然后擦干身体。如果无法洗澡,定期擦拭身体的这些部位。如果条件允许,要每天洗脚,换上干净的袜子。每星期更换内衣至少两次。如果没有办法清洗内衣,脱下它之后,抖动几下,然后放在空气中晾一两个小时。    
      如果你和当地土著在一起,或者使用别人曾使用过的避身所,应该每天晚上检查身体和衣服,看有没有虱子。如果衣服上发现了虱子,要用杀虫粉处理衣服。如果没有杀虫粉,可以将衣服挂在冷空气中,然后拍打、拂拭,这样会去掉虱子,不过无法去掉虱子的卵。    
      衣物和装备    
      你不但必须有足够的衣物来防寒,还必须知道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些衣物来保暖。例如,你应该将头部包起来,没有保护的头部、颈部、手腕、脚踝等都会流失大量的体热。    
    


极地生存(二)极地生存(2)

      有四个保暖的基本原则,你必须遵守:    
      ● 衣服要穿得宽松,并且要分层。衣服和鞋袜太紧会限制血液循环,使冻伤更容易发生,同时会减少衣服和衣服之间的空气量,从而降低其隔热的功效。多穿几件薄一点的衣服比只穿一件同等厚度的衣服效果要好,因为衣服和衣服之间会形成不流动的空气层,这些空气层能够隔热保温。同时也便于脱和穿,热了马上脱掉一件,防止过多出汗,冷了马上加一件,增加温度。    
      ● 避免热度过高。如果热度过高,你就会出汗,衣服会吸收汗水,这样会从两方面影响你的体温:湿度降低了衣服的隔热保温性能;汗水蒸发导致的冷却作用会使体温下降。要调节衣服的厚度,使自己不要出汗。你可以部分敞开大衣或夹克,或者脱掉里面的一层衣服,或者脱掉手套,或者脱下大衣的帽子或减少头部的包裹等等。热度过高时,头部和手部是很有效的散热部分。    
      ● 保持衣物干燥。在寒冷的气候下,你里面的衣服会由于出汗而潮湿,外面的衣服如果不防水,粘在上面的雪霜被体温融化,也会弄湿衣服。如果有的话,外面要穿防水的衣服,它能够阻止大部分雪霜融水。进入热的避身所之前,刷掉身上的雪和霜。不管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你总是会有弄湿衣服的时候。这时,弄干衣服会成为主要的问题。在行进时,把潮湿的手套和袜子放在包裹上面。在冰点气温下,有时风和阳光会吹干和晒干衣服。或者你可以将手套和袜子贴身放好,不要折叠,你的体温会焐干它们。在营地里,可以把潮湿的衣服用晾绳或临时做的架子挂在帐篷顶端。你还可以生一堆火,这样可以烘干每一件衣物。烘干皮革制衣物时要慢,不要太着急。如果没有其他办法弄干你的靴子,可以将它们放在睡袋的外层和衬里之间,你的体温会帮助烘干它们。    
      ● 保持衣物干净。从卫生和舒适的角度来说,这是很重要的,而在冬天,从保暖的角度,这也同样重要。有尘土和油脂的衣服会大大降低其隔热性能。如果衣服之间的空气层被挤压或者被填满,身体的热量会更容易散失掉。    
      在寒冷的气候下,厚厚的羽绒睡袋是最有用的生存工具。一定要确保羽绒干爽。如果湿了,其隔热性能将大大降低。如果你没有睡袋,可以自己做一个。准备一块降落伞布或类似材料,去找一些天然的干燥材料,如树叶、松木针叶或者苔藓等,将干燥的材料放在两层降落伞布之间,这样就可以做一个睡袋了。    
      其他重要的生存物品还包括:一把刀、放置在防水容器中的防水火柴,最好还附有一块打火石、一个耐用的指南针、地图、手表、防潮布、手电筒、望远镜、墨镜、应急多脂食品、收集食品的工具、信号装置。(详见第2章有关生存装备的信息。)    
      避身所    
      你携带的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