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00.红尘有梦 >

第240部分

100.红尘有梦-第240部分

小说: 100.红尘有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这里,梅奉起的脸涨得通红,愤慨地说道:“其实现在许多事情不是我们科研工作者本身的问题,不是我们没有能力,也不是我们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而是我们这个体制的问题。在非常年代里,我们就对外行应不应该指导内行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但直到今天,在许多地方还存在着不懂装懂的外行来指导内行的事情。有些人只要当了领导,就好像突然之间变成个无所不能的专家了似的,没事就喜欢指手画脚。外行是领导,内行受那些外行的制约不能不听他们的指导,所以事情越来越乱套。难怪现在中央电视台改变了旧体制,一个节目的主持人同时也是制片人,自己的事情,完全由自己决定。有的时候我真羡慕远方他们这样的私营企业,上面没有那么多的婆婆,也就没有那么多人来指手画脚,只要能出成果,科研人员就有充分的自主权。我听说那些原来在信息安全局里天天混日子什么都不是的人,被领导踢到行星数据以后都变成了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工作的积极性比以前高了几倍十几倍,两个月内出的成果比以前几年还要多。要是有可能的话,连我都想到远方他们那里去工作。”

听梅奉起这么解释,陈老的脸色变得非常凝重,叹了一口气说:“官僚主义害人害己祸国殃民啊,我错怪你们了,难怪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小梅你是个汉子,敢于说实话,我喜欢你这样的人!现在你先别夸远方,说说你们的困难吧,如果道理在你们那一边,我们帮你说几句话去,要是我们现在说的还有人听得进去的话。”

梅奉起可能是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太激进了一些,再说下去有些不好意思,就转身看了龚胜平一眼,想让龚胜平帮他解释。龚胜平和梅奉起合作了当年,从眼神里就知道梅奉起所要表达的意思,开口向陈老解释说:“老首长,我们这个项目刚开始的两三年是比较顺利的,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但等到两三年之后,换了一任领导,新领导对这个项目有自己的想法,倾向于另外一个研究所当时和我们同时提出来的一个方案,支持他们成立一个新的课题组,和我们进行同一目标的科研项目,而且从我们这里抽走了许多人,资金上也向他们倾斜。只是由于我们这个项目已经搞了两年多,已经有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了,完全放弃比较可惜,所以才暂时保留了下来作为备用方案,但因为人员、资金等方面都得不到保障,我们这个项目因此停滞了将近五年。直到新换了一任领导,新领导倾向于我们的方案,又对我们重视起来,我们就从头开始搞原先的项目。因为这样走走停停,人员和设备等方面都前后脱节,所以我们这个项目的进度就被拖得很慢。现在好不容易走到现在这个地步,万里长征只剩最后一步,有远方他们帮我们忙,最多只要三五个月的时间我们这个项目就能取得圆满的成功了,领导又换了一任。听说新领导的思想比较新潮,喜欢看科幻小说,对科幻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比较认同,所以对另外那个课题组的项目更有兴趣一些,而且新领导比较年轻,干事情比以前的任何领导都要雷厉风行,很干脆地提出让我们就此下马,把设备和人员等全部抽到另外那个课题组去,以加快那个课题组的科研进度。”

听到这里,陈老总算是听明白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了,仰着头沉思了一会,然后对梅奉起说:“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看起来你们的情况还不是太严峻,实际上只是两种设计思想的竞争是不是?我想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到底哪一种设计思想是更合理、更先进的,是你们的,还是人家的那种。因为现在谁也没有拿出一个完全成形的成果来,凭什么说你们的设计思想要比人家的好呢?”陈老这么说确实是比较公正的,并没有因为梅奉起这个项目是他自己当年亲手审批的而无条件地支持他们,也不因为现在梅奉起和李远方的关系比较好而毫不犹豫地帮他们说话。

梅奉起清楚陈老的态度,对他说道:“老首长,两种设计思想哪一种更先进,要是由我们自己来说的话可能不大合适,远方对我们两个课题的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他目前也是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我想由他来解释可能更有说服力一些。”于是陈老转过头对对李远方说:“远方你说说,不过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带有任何个人偏见,不能因为你和小梅关系比较好就帮他们说话。”

李远方点了点头说了声“是”,然后向陈老解释说:“师父,其实他们两种设计思想上最大的差别是结构方面的问题,梅老师他们采用的是分布式的平行结构,而另外一家采用的则是集中式的结构。梅老师他们用许多台小型计算机通过特殊的方式进行并联工作,他们这个方案的优点是从成本上讲比较低,而且想要加强整体功能的话,只要增加单机的数量就行了,对整个系统进行升级比较方便。另外,任何一台设备出了问题,都不会对整体的功能造成太大的影响。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比较通用的超级计算机的设计模式,梅老师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方案,是很有前瞻性、很有战略眼光的。不过这个系统也有几个缺点,一是整个系统的拓拔扑结构比较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二是对软件的智能化程度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软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够,工作效率上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三是因为系统是分布式结构的,软硬件方面的接口比较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一种方案则是采用一台功能特别强大的巨型计算机,类似于我们国家以前开发出来的‘银河’系列。他们这套方案的优点是系统稳定、工作效率较高,缺点是设备和生产和维护的成本特别高,想要对系统进行升级也比较困难。”

听完李远方的解释,陈老疑惑地说:“远方,照你这么说,另外一家的主要问题就是成本太高,性能等方面的好像比要比小梅他们的好。军工产品和民用的产品的原则是有区别的,首先追求的是性能,然后才是成本。我记得液晶显示器刚出来的时候,首先装备的就是美国的F16战斗机,对军工产品来说,为了达到最高性能,有的时候是不计成本的。对于军工产品来说,通常情况下只要性能指标达到要求,成本高上几倍十几倍都是可以接受的,没有必要为了节约成本而牺牲性能吧!”

陈老这么说等于否决了梅奉起他们的方案,让梅奉起和龚胜平都很紧张,着急地想要解释。李远方做了个稍安勿燥的手势,继续向陈老解释说:“师父,我想新领导之所以会倾向于另外一家的方案,可能是受到那些科幻小说的影响,在现在的一些科幻小说中,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星球都是有一台功能特别强大的中心电脑的,这台电脑用重兵把守,防护的严密程度比国家元首还要高上好几个等级。但从战略角度出发,这样的集中式结构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发生了战争,只要敌人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或者核弹将中心电脑破坏,整个国家和军队的指挥系统就会完全瘫痪。就算不发生战争,万一恐怖分子对中心电脑发起袭击,只要破坏掉一个关键设备,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从战略角度出发,搞一个集中结构的中心电脑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行为。现在我们所用的国际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军方的阿帕网,美国军方开发阿帕网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整个指挥系统通过网络分散开来,在受到敌人攻击的时候不被一锅端掉。如果我们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还搞那种集中结构的中心电脑,是不合理的。集中式结构,给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地震局之类的单位拿去用一用还可以,拿到军队里来,就不大合适了。别说美国或者哪个别的国家了,在我们行星数据的规划中,我们的电脑系统就是分布式结构的,除了梅山镇总部的机房分散在好几个地方外,在古城、南乡等地还有结构平行的机房,以后有谁想要破坏我们行星数据的整个系统,除非把我们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机房全都炸掉。另外,刚才我也说了,集中式的结构想要升级是非常困难的,维护也非常麻烦。如果原先的系统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就得另起炉灶从头再来,必须投巨资重新设计制造一个。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一个小小的关键零部件损坏了,整个系统都要瘫痪,所以在没有故障的时候运行再什么稳定都没有用。而梅老师他们这套方案,有我们参与后,把我们的‘无支祈’软件和他们的系统结合起来,就可以弥补大部分的缺点,只要他们在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多下点功夫就行了。因为系统的安全性很高,他们的设备,甚至于可以做个开放性的系统散布在全国各地,不仅让敌人进行物理攻击的时候无从下手,进行软件攻击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李远方这么一解释,虽然因为有些问题专业性太强李远方没有解释得太详细太清楚,但大致的意思都说出来了,经过梅奉起和龚胜平的补充后,陈老他们都一致认为应该采用梅奉起的设计思路。而另外一个课题组的成果,不如像李远方说的那样,拿去给国家气象中心或者国家地震局去用算了。

于是问梅奉起道:“小梅,是你们哪个领导提出让你们下马的?”梅奉起回答说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个领导通知的,不过应该是更上级领导的集体决定,只是由那个领导具体承办。

一听那个名字,陈老就“嗤”了一声:“这小子以前不是写文章搞宣传工作的吗,怎么跑去当主管了,这不是笑话吗,像他那样的人,写写科普文章还凑合,还真的懂多少技术了?除了从书本里学点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外,他知道几个问题,明摆着是外行来指导内行给人添乱。现在的人都懒得很,什么事情都懒得亲自去抓,能交给手底下去办的、都尽量交给手底下的人去办,还美其名曰权力下放。这小子虽然没有决定权,但却有建议权,他说什么上面肯定都信,所以就跟他自己作主一样,这不行!”

孙老一听陈老话里的意思,就向陈老建议道:“老陈,这个项目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吧,干脆打电话让几个老哥们明天都过来,大家好好商量一下,到时候大伙一起去给现在这帮管事的人提提意见怎么样?”

陈老摇了摇头说:“这种事情,我们还是尽量别大张旗鼓地去插手的好,免得别人说我们闲话。再说这和远方有关,我也不方便出面。要不这样吧,你们谁出面给现在哪个人打个电话,把情况反映一下,具体怎么处理由他们自己看着办。虽然刚才远方和小梅他们说得头头是道的,但我们也不能听他们的一面之辞。所以你们打电话的时候要好好建议一下,说这样重大的项目不能光凭领导一句话就下马,一定要非常慎重,应该召集一些专家进行论证,哪个方案更合理就采用哪个方案。”

起点中文网cmfu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部人世间第二百三十八章各有所爱


第二百三十八章各有所爱
在孙老的鼓动下,这帮老家伙果然打出了一串电话,不过他们打电话的措辞比较讲究,基本上都按照陈老的建议,把自己摆在一个忧国忧民的超然地位,反复地强调说对这么重大的项目一定要慎重,一定要经过专家论证之后再决定谁上马谁下马的问题,不能光凭几个不懂技术的领导开个会就轻易下结论。

这帮老家伙的建议是非常中肯不带任何个人偏见的,总部的有关领导听了后都觉得有道理,而且这本来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因为工作没有做好传到老领导的耳朵里,让老领导坐不住了出来指手画脚,怎么都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就用最快的速度召集国内有关专家对这两个项目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证,经过三天的讨论,专家论证的结果和李远方下的结论没有太大差别。在专家对两个项目进行分析之后,总部的那些领导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这帮人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竟然没有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去考虑过!

专家的结论虽然已经得出,但当时让梅奉起他们下马的决定毕竟是这些领导集体讨论决定的,如果老领导来几个电话就完全推翻了自己这帮人原先定下的方案,好像面子上会更不好看。加上专家中对两个项目的优劣也存在分歧,最终结论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作出的,这说明另外一个项也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而且,另外一个项目也搞了将近十年,所花费的科研经费比起梅奉起他们来只多不少,完全放弃的话比较可惜。在这种情况下,总部领导就没有将另外一个项目一巴掌拍死,而是两个项目同时进行,等到全部完成后,通过实践来检验最终的效果。

当然,那个当时提出建议让梅奉起他们这个项目下马的部门领导,肯定是不再适合在原先的岗位上工作了,刚上任不到半个月就被免职。但在目前的体制里,对干部任用的时候,只要不犯政治错误和在经济方面被人抓住大的把柄,一般来说是只升不降的。所以那位老先生保住了刚升上来的级别,被调到一个军兵种的政治院校当了一个副政委。虽然没有在总部机关威风,但也基本上没受到什么委屈,还有更多的业余时间继续搞他的科普创作,说起来也算是人尽其才。

原先的时候,梅奉起他们这个课题组和另外那个课题组一直都是主次关系的,当其中一个被重视定为首选,在人员、经费等方面进行倾斜的时候,另外一个就被作为备选,各方面的条件会差得多。但现在领导决定让两个项目齐头并进,除了在两个项目上同时投入巨额的经费、在经费方面要增加许多之外,原有的人员也不够分配,于是在一些专家的建议下,从全军各部队、院校以及科研院所抽调相关人员进行补充,集中全军的人力物力来加快这两个重要课题的进度。梅奉起这边,因为整个项目已经基本成型,基本上不需要额外补充太多的人员,但在李远方的建议下,还是从西南军区信息中心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