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无限战役 >

第300部分

无限战役-第300部分

小说: 无限战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道理放在鲲鹏身上也是一样,如果敌人也有同样等级的巨舰,那么双方的离子炮都奈何不了对方,除非一方没能量了,磁场护盾撑不起来。但是,如果鲲鹏面对的只是几千吨的小破船,那么离子副炮就能轻松摧毁了。
    除了离子炮,鲲鹏还拥有一些激光炮。不过,这些激光炮还远远达不到星际战斗的要求,连副炮都算不上,只能算是防御炮,用来防GDI和Nod的武器而已。凤凰飞船的激光阵列主炮,16门激光炮形成的阵列,能量为1280亿焦,相当于30吨**,这个能量可以充当舰炮而绰绰有余了。但这个能量对于鲲鹏来说,完全不能算巨舰的武器,只能算“单兵武器”。
    鲲鹏上的激光阵列主炮的标准配置是100*100,口径25米(凤凰飞船的是4*4,口径1米),能量为80万亿焦,相当于两万吨级小核弹。这个能量和离子炮相比小得可怜,但和常规武器相比已经相当牛了。而且,鲲鹏上的能量几乎无穷无尽(最大可达太阳功率的十万分之一),而且这种激光炮也经过了改进,可以持续发射!那么,这样的毁灭光束扫向敌人,那就是血腥杀戮!
    不过,这种激光主炮若是面对同样级别的巨舰的话……嗯,可以让敌人掉血了,不过若想毁灭对方,恐怕得对轰N天才能看见结果。没办法,两百亿吨,而且外壳全是远比地球上任何一种材料都坚固的精金,HP值太高了……所以说这种级别的激光炮完全达不到星际战斗的标准。
    这种激光主炮的口径算小的(对于鲲鹏而言),所以鲲鹏的前部安装了16门,上面和下面各安装了64门,两侧各安装了16门。另有数以千计的激光阵列副炮,和凤凰飞船一个级别的,用来防御一些细小东西的袭击——例如导弹、飞机等等。可以说,依靠地球上的任何武器(不包括本身),都无法对付眼前的鲲鹏基地!什么人海战术,都对鲲鹏毫无用处!
    这些小激光炮看起来很多,但鲲鹏的表面积数十平方公里,散布下去也没见多少,所以不要喊多(有人说厌恶科幻小说中一艘星际战舰万炮齐发将敌人摧毁的情节,我这里炮的数量是上万了,但那些都是小炮,和同等级别战舰开战一点用都没有,真正有用的是主炮,而这些小炮是用来对付等级低得多的敌人的),等思金人来到地球时,它们虫族的数量优势实在是……到那时刘云甚至发现上万的激光炮都不够用了,还要继续增加!
    至于比较常规的武器,比如导弹、轨道炮之类的,刘云并未多装,因为这些武器应该是鲲鹏基地上携带的单位所拥有的,例如凤凰飞船、剑齿虎机甲等等。鲲鹏上没有郑和武库舰那种轨道炮,因为射程2000公里对鲲鹏来说没意思,还不如让携带的郑和舰和凤凰飞船来做。但鲲鹏之上倒是有一个导弹基地,可以发射刘云他们的任何导弹。这个导弹基地的作用是:当鲲鹏携带的军队要登陆时,可以随时提供导弹雨支援。这些都是常规的小导弹,至于星际战斗的导弹,能打同样级别巨舰的导弹,暂时还做不出来,因为没有反重力技术。
    以上是鲲鹏浮动基地的武器系统,下面介绍鲲鹏的内部配置:
第五十四章 鲲鹏浮动基地(下)
    鲲鹏浮动基地长达12千米,宽3千米,高1000米,拥有无比广阔的内部空间,因为太高了,里面可以分成很多层,可以容纳大量的部队,携带百万大军是轻而易举!巨大的鲲鹏基地大致分为五个模块:指挥模块、生产模块、携带模块、储存模块、动力模块。
    鲲鹏的头部自然是指挥模块,指挥官和多数高级军官都在这里,相关卫队和其他步兵也大多住在附近。没办法,鲲鹏基地实在太大了,里面空间太多,装个几百万大军都没问题,但一个国家可没有这么多军队装到鲲鹏上去,所以刘云给鲲鹏的标准配置是十万人。其实鲲鹏只需数千人就能发挥全部功能,因为其武器大多是自动化的,整个基地的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许多东西都不需要人来处理。
    刘云对鲲鹏基地指挥官的军衔作了规定,至少需要中将,一般是上将,才有资格当这一艘巨舰的舰长。鲲鹏的编制是军区级的,下辖两个舰队和一个陆战队,这两个舰队分别是空天舰队和海军舰队。空天舰队的主力是凤凰飞船(三种,战斗型、运输型和远航型),海军舰队的主力则是郑和舰和各种登陆舰。在这里,航母是根本不需要的,因为鲲鹏本身就是一艘巨无霸航母。而且,由于鲲鹏航行时波浪非常大,所以不会让海军舰队随行,而是躲进内港中,等鲲鹏到达大陆架附近,停止之后舰队才出来。空天舰队则没有限制。
    指挥模块的核心是两台中央电脑,这两台都是超级量子计算机,计算性能达到一个十分恐怖的高度,GDI和Nod的顶尖科学家都无法想象。这两台之中一台是常备,另一台是备用,以防意外。中央电脑的功能是控制鲲鹏、指挥船上所有部队、处理战场信息、探测战场和破译敌方信息、储存资料等等。除了这些军事用途,中央电脑的最大功用是——生产和科研。与其说鲲鹏基地只是一个军事基地,不如说是一种“集成一切”的母舰,其功能除了作战,还有生产。达到太空时代的文明通常都有各种各样的母舰,科技等级自然比鲲鹏高得多,他们的母舰几乎可以携带整个文明,让其公民在其中生活、生产、研究和作战,本身就是一座巨型综合城市,同时也是作战平台。他们的战争机器也大多由母舰生产,母舰给他们提供一切。如果他们要星际殖民,同样也靠母舰运送居民和各种殖民工具,降落到目的行星后开始殖民。如今鲲鹏基地也拥有了这些母舰的部分功能,里面拥有刘云他们最先进的生产基地和实验室,在生产新装备的同时,也不断地出新成果。
    除了这两台中央电脑,鲲鹏的其他计算机都是量子计算机,而且随便哪一台,拿到外面都能当超级计算机,可见其性能之强劲。
    生产模块:
    生产模块在鲲鹏基地的前部,共分为三个区域:航天工厂区、战车工厂区、船厂区。这三个区域生产的装备自然是航天装备、陆战装备和海战装备。整个生产模块加起来有三十亿吨重,庞大无比,其生产能力也高得惊人。生产模块的各种纳米核心工厂已经经过息壤的强化,和三年前相比更上一层楼。此外,生产模块还包含了一个巨大的息壤核心,如果鲲鹏能飞入太空,到达其他行星或卫星,如火星和木卫二,那么就可以释放这颗息壤核心,在该星球上扎根,并迅速布满整颗星球的地下,然后地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各种东西,如基地、飞船,这样又能造一个殖民地。
    这里提一下太阳系中适宜殖民的星球,最适合的自然是火星,火星是固体行星,表面是岩石,地下有水,而大气也与地球最接近,现在刘云已经在火星上有基地了,基地内有三千多科研人员在工作,如今他打算把一颗息壤核心移植到火星,建立更庞大的基地,并且迁更多人过去,为以后的星际殖民取得经验。其次则是月球,我们地球的卫星。表面是岩石,地下也有一些水,水量有点少,比火星少得多,但也不错了。而且离地球又近,往返难度很低,也是绝佳的殖民地点。再次就轮到木星和土星的那些巨型卫星了,但在这些卫星上殖民有些困难,挑选最容易的,就是木卫二。木卫二直径三千公里出头,体积挺大,也是固态卫星,主体结构也是岩石,但是,其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盖,厚度达到好几十公里!不得不说,这层冰盖是殖民的一大麻烦,如果想殖民,那么需要凿穿如此深厚的冰层,才能找到矿物来建造基地。如要维持基地,最好能用源源不断的热量融化周围的冰层,使基地周围成为一个小海洋,人们可以在海底基地生活。
    有人也许会问,土卫六(泰坦)是太阳系中第二大卫星,拥有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下有海洋,是太阳系中最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之一,为什么不适合殖民?实际上,泰坦的大气层厚是不假,有液态海洋也不假,但是,这些大气不是氧气和氮气,而是甲烷,海洋不是水,而是氨水。泰坦的大气层下确实有固体表面,但这个固体表面并非岩石,而是固态甲烷,因为泰坦表面温度太低。其表面还有许多液态甲烷,这些液态甲烷成为表面的“海洋”,会蒸发,会降雨,宛如地球的风云变幻,但这些甲烷无法给人类基地提供合适的原料,只有碳和氢,没有金属和硅酸盐。固态甲烷之下有一层对流冰层,这里的温度提高了,碳氢化合物可以流动,再下面是氨水海洋,这里的温度进一步提高,氨水以液态存在。氨水海洋有好几百公里厚!海洋下面才是真正的岩石表面。如果人类要殖民的话,就要穿透数百公里深的碳氢化合物和氨水形成的固液态复合表层,才能到达岩石表面,这时才能建造基地。但是,在如此深的地下生活,实在是暗无天日,周围是一大堆散发刺激气味的氨水,这可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人类不好殖民,但将来会有一个种族在土卫六(泰坦)上建造了基地,这个种族就是变形金刚。《变形金刚2》中,狂派的堕落金刚一直隐藏在泰坦的岩洞中,岩洞中还在孕育小机器人,但他们缺少能量,新生儿很难存活,所以堕落金刚和威震天要去寻找火种源,又找到一种办法摧毁太阳获取能量。真是难为这些变形金刚了,整天躲在臭气冲天的氨水下面,也不觉得难受。
    木星和土星的卫星都有这样的问题——表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这种冰层可能是水,也可能是碳氢化合物,冰层给殖民活动带来严重困难。这么说起来,也就火星和月球比较适合殖民了。至于金星,温度太高,大气有毒,又含有硫酸,有腐蚀性,如果没有牛X办法降温和除毒,是不好在金星上殖民的。
    总之,鲲鹏浮动基地上的息壤核心就是一个蕴含巨大生产力的“种子”,可供殖民用。
    鲲鹏基地的中部是携带模块,和生产模块相连。生产模块生产出来的各种装备,陆战武器、凤凰飞船和海军战舰等,就送到携带区这里储存,并处于战备状态。当然,生产模块里也有储存空间,两百个航天工厂、八十个纳米核心船坞,还有一千二百个战争工厂(战车工厂和机甲工厂统称战争工厂),本身就是储存和维修装备的地方,还有与携带区相连的多层输送通道,也可以临时储存。
    携带模块中,上部是航天舰队的区域,中下部则是海军舰队的地盘。凤凰飞船在鲲鹏表面降落,然后进入携带模块上层的航天港。整个鲲鹏基地可以携带一千艘凤凰飞船!这个数量看似很多,实际不过几千万吨罢了,和两百亿吨的总重比起来不算什么。
    中部是海军舰队的内港和泊位。泊位是多层的,有各种复杂的水闸,让郑和舰、两栖登陆舰等大型舰只进入,然后进入各层的泊位停靠。但内港只有一层,因为这一层就是海平面。战舰从泊位中驶出来,进入通道,然后水闸控制水位,使之与海平面齐平,最后开放通道,战舰才能从鲲鹏内部驶入大海。整个鲲鹏基地可以携带四百艘十万吨级的舰船,郑和舰和两栖登陆舰的吨位不足十万吨,但也各占据一个十万吨的泊位。
    至于携带模块的下部,则可以储存和释放各种潜艇,例如潜龙系列,潜龙水下航母和潜龙工程船。这种一百万吨级别的大潜艇可以存放五十艘。对于刘云来说,他不想造太多潜龙水下航母,因为鲲鹏本身就是超级航母,但潜龙工程船倒是很有必要,因为未来可能要靠这种工程船来建造海底城市,也算是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携带模块的后方则是储存模块,这是整个鲲鹏中空间最大的模块,从鲲鹏中段末端一直延续到后段,巨大的空间被占据,用来储存各种各样的原料,载重量最大可达50亿吨!这个模块空间最大,但技术含量并没有多少,最多是让各种原料分类储存,并通过专门的管道运送到生产模块和其他需要的地方罢了。如此巨大的储存空间,装满原料的话可以让鲲鹏成为自给自足的超级城市,离开地球长期生存都可以了!但前提是可以离开地球。
    这些原料,可以通过潜龙工程船不断从海底采矿运来,或者从陆上运来,原四川红区被夸克机器人清理之后,留下六万亿吨原料,拿五十亿吨装进鲲鹏基地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现在不用采矿这么麻烦了,刘云已经在中国附近(包括海域)“种下”息壤,可以让海底的息壤来源源不断提供原料了。有关息壤的事情,后文再提。
    值得一提的是,鲲鹏人员的食物问题,要知道,将来一艘鲲鹏基地可要装载百万大军,这百万人的食物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光吃储存的食物,如压缩饼干、罐头、盒装行军套餐这些太乏味了。由于空间宽阔,鲲鹏里的宿舍、楼房甚至别墅都十分豪华,士兵们和军官们住得很舒适,总不能让他们吃这些低级食物吧,那也太煞风景了,你有见过富豪住别墅吃罐头的吗?食物合成机可以合成十分逼真的食物,各种山珍海味都能合成出来,营养方面也和原食物一致,但总是少了些鲜味,这是一个缺憾,仍然算是低端食品。为了改善伙食,刘云在鲲鹏上设计了一个“菜地”区,用来种菜……
    嗯,这个功能有点囧,但却是十分必要的。菜地的最顶层是纯天然的,接受日光照射,下面几层就用“人工阳光”,尽量模拟自然生长环境,效果也很不错。“菜地”区域可以种菜甚至种粮,也可以搞畜牧业。由于是多层的,而且有人工阳光,加上鲲鹏基地空间宽广,所以这些菜地也能满足鲲鹏官兵们对新鲜食物的需求,不够的只能用食物合成机弥补了。
    这时候刘云就想:“如果能像开心农场那样,几天就成熟一次多好啊!如果我的那个‘缩短农时’的技能也能在这儿用就更好了,可惜……”
    最后是动力模块,这部分包括四个巨型暗物质核聚变反应堆和相关离子发动机,反应堆在后部,发动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