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三国猛将关羽 >

第22部分

三国猛将关羽-第22部分

小说: 三国猛将关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晃望见关羽,主动地喊道:“云长,别来无恙?” 
  关羽也应声喊道:“公明,多年不见,你好吗?” 
  徐晃叹了口气说:“云长,你与张文远都和我是同乡,我们过去又都是好朋友,文远和我都在魏王麾下服役,能够经常会面,而和你却是远隔关山,不能畅叙友谊。” 
  关羽也叹息着说:“分野有别,各事其主,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啊!” 
  “云长,你熟读《春秋左传》,过去同在曹营时,你常对我讲春秋的故事,实在是受益非浅。” 
  “哪里哪里。” 
  “云长,现在家里的情况怎样?有多少个儿女?” 
  “长子关平,已经十九岁了,现在随我在军中服役。次子关兴,女儿银屏,年龄还小。公明,你有多少儿女?” 
  “只有一子,名唤徐盖,今年十七岁了。” 
  在两位主帅谈话时,双方的将士都停止了战斗,好奇地看着他们,战场上很肃静。 
  但谈着谈着,徐晃突然打马离开,将脸一沉,厉声地发布命令说:“大家听着,有能取得关云长的首级者,赏金千斤!” 
  关羽大惊,忙说:“老兄,这是哪里的话?” 
  徐晃仍然沉着脸说:“方才我们谈的是私事,现在我宣布的是国事!” 
  关羽无言,只有号令将士们与魏军交战。这一仗,蜀军打得很被动,士气一蹶不振,被徐晃打得几乎是溃不成军,死伤相当严重。收兵回营以后,关羽回想起今天的事,心中非常郁闷。想来想去,他忽然明白过来了,自言自语地说:“原来徐晃见我方的人马来势凶猛,便用了这种缓兵之计,消磨一下我军的锐气,然后乘我不备,突然发动进攻,使我措手不及。春秋时期,曹刿说作战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唉,我熟读《春秋左传》,怎么竟忘了这句话!”关羽很懊悔,思来想去,一夜没有合眼。 
  两天之后,徐晃率兵袭击关羽的营寨。关羽的围城之兵,布置得很严密,为了防备敌方的援军,在营寨外围修了许多防御工事。东边最大的防御工事称为“四冢”,是凭借着四个小土丘修建的,西边最大的防御工事称为“围头屯”,是关羽的中军大帐的前沿工事。在中军大帐和“围头屯”之间还有十层鹿角。 
  徐晃采用声西击东之计,出动小股偏师扑向西方,声称要进攻围头屯,使关羽判断失误,抽调了大部分兵力,由赵累率领,在围头屯迎击魏军。但就在这小股魏军佯攻围头屯时,徐晃却率领主力一万余人潜入四冢外围,发起了强攻。赵累赶紧回头来保四冢,因往来奔波,士卒疲惫,作战失利,四冢形势吃紧。关羽闻报大惊,亲率步骑五千,去救四冢,又被徐晃打得大败,只好率余兵逃回营寨。徐晃率军追赶关羽,攻入了围头屯,又冲破了十层鹿角,攻破了关羽的营寨。关羽率残兵退到了沔水之上,樊城就解围了。时隔不久,包围襄阳的别将也败退回来了。 
  关羽在樊城之战失利之后,有些将领提议:赶紧退回去镇守后方,而关羽却很不甘心,仍然徘徊在沔水之滨,窥测时机,期待着有朝一日再向樊城反扑过去。 
  已经到了十月下旬,天气很凉。蜀军衣服单薄,难以抵御风寒;粮食快吃光了,军队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吏士们成天缩手缩脚地蜷伏在帐篷中,苦挨着时光。军营中还传播着瘟疫,每天都有人病死。士气非常低落,逃跑的人愈来愈多,特别是那些降兵,潜逃者有之,哗变者有之,已经所剩无几了。关羽眼看着军队日趋萎缩,即将土崩瓦解,真是心急如焚,但也没有好办法,打回襄、樊的希望也就像泡沫一样破灭了。 
  一天傍晚,廖化风尘仆仆地从西川回来了。关羽一见,劈头便问:“元俭,这次出行还顺利吗?” 
  廖化苦涩地摇了摇头说:“不顺利啊!我见了主公,报告了这里的情况,特别强调了请求增援的意思,主公马上给上庸的刘封和孟达下了一道手令,让他们马上出兵增援我们这里。我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先把手令送到上庸,然后从上庸回到这里来的。” 
  “他们发兵了吗?” 
  “他们不肯发兵,说是‘山郡初附,未可动摇’。过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关羽愤愤地说:“这两个小子见死不救,用虚辞拖延时日,实在是可恨!” 
  这时关平精神沮丧,形色慌张地走了进来。关羽一见关平,忙说:“平儿,你也回来了。这几天,我每天都在盼望你把后方的消息带回来,后方没有事吧?” 
  关平几乎是在尖叫:“爹爹,大事不好了!吕蒙率兵侵入了我后方,相继占领了江陵和公安!” 
  关羽和廖化一听这话,相视愕然。 
  关羽极度惊恐,又非常困惑,仿佛是置身于梦境之中,他结结巴巴地说:“吕……蒙……不是……回建业去治病吗?” 
  关平说:“看来那是孙权和吕蒙君臣二人定的诡计,把我们骗了!” 
  “奇怪!他的进军为什么如此诡秘和迅速?” 
  “唉,一言难尽啊!听说吕蒙率领军队乘坐许多船只,从建业溯江而上,到了寻阳以后,把精兵完全隐藏在船舱里,摇橹的士兵都穿着白衣服,扮作商人模样,以掩人耳目,人称‘白衣过江’。” 
  关羽困惑地问道:“虽说扮作商人模样,但这么多船只过江,就没有人怀疑吗?我设置的那些候望都干什么去了?他们为什么不回来报告?” 
  “吴人对我方候望的位置早就侦察好了,一路之上把他们都抓了起来,所以没有人来报告。” 
  关羽气得跺着脚说:“真气死我了!他们这么干,还算是什么盟友?” 
  “可是东吴君臣放出话来,说爹爹首先破坏了盟友关系,有三桩大罪,所以前来兴师讨伐。” 
  “说我有什么大罪?” 
  “责骂吴主,其罪一也;侮辱使臣,其罪二也;越界掠米,其罪三也。” 
  “我再问你,他们是怎样拿下了江陵和公安的?” 
  “吕蒙很狡猾,兵不血刃便取得了二城,他率兵先到公安城下,命虞翻去说服士仁……” 
  “虞翻?他是何许人也?” 
  “我也不知道此人的情况,后来仔细打听,方知此人是孙策时的老臣,为人耿直,敢于犯颜谏争,孙权很不喜欢他,把他流放在外地。吕蒙知道他口才出众,又擅长医术,就请求孙权让他随军效命。虞翻见了士仁,士仁先是不肯投降,后来虞翻凭其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得士仁就范,献出了城池。” 
  廖化在一旁插嘴说:“君侯,士仁和糜芳平时对君侯心存芥蒂,怕君侯处罚他,正惶惶不可终日,这大概是他们献城投降的重要原因,东吴经常派出大量斥候探测我方虚实,有些事情他们是了如指掌的。虞翻一定是从这方面说动了他们。” 
  关羽此时心绪甚乱,没有说什么。 
  关平继续报告说:“吕蒙取得公安后,立即带着士仁进军江陵。到了江陵城下,吕蒙喊糜芳上城搭话,先让他看看士仁,然后晓以利害。糜芳知道公安已经失陷,也就俯首投降了,打开城门,请吴军入城,又犒劳军队。” 
  关羽听到这里,既非常气愤,又充满失落之感,仿佛心头有一块什么东西从高处坠落下来,一直坠入无底深渊,那感觉是迷茫、揪心、酸楚、疼痛……,总之,不知道是一股什么滋味。 
  他捶打着自己的胸脯,狠狠地说:“糜芳、士仁这两个小人,恨我未能早日杀了他们,以至留下了后患!” 
  廖化见关羽心情过于激动,便宽慰了几句,无非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这类的话。他见关羽稍微平静一些了,便提议说:“君侯,风云突变,形势紧迫,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必须当机立断啊!” 
  关羽没有马上表态,他在沉思着,廖化、关平也在沉思着,一时帐中很沉寂,互相之间都能听到喘气的声音。过了好久,关羽果断地说:“我们应该马上撤离这里,旌旗南返,从吴狗手中夺回失地!” 
  话音刚落,便吐出了一口鲜血。 
  8 
  漆黑的夜晚,蜀军沿着沮水西岸的一条古道,走上南归的道路。军中缺粮,再加上衣着单薄,全军在饥寒交迫的状态中煎熬着。马匹也因为缺少饲草而衰弱不堪,不仅拉辎重车的马步履艰难,将士的坐骑也难以奔跑起来了。行军的速度非常慢,已经走了七八天了,算了算才走了二百多里地。 
  关羽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中间,他看着这支疲惫和沮丧的队伍,心头泛起了浓重的哀愁。在他的身旁,有许多抬着担架的士卒蹒跚地行进着,担架上躺着的多数是病号,自从军中流行瘟疫以来,染上瘟疫的人,已有三分之一左右,很多人已经病死了。 
  关羽最想的是曹兵会追上来,因而安排了稍微强劲一些的队伍断后,也派出一些斥候在后面侦察敌情,但派出去的斥候大部分开了小差,很少有人回来报告。不过,几天过去了,后面始终是沉寂的,并没有发现什么追兵。廖化和胡修并马走在关羽的后面,二人争论着什么事情,有时候声音很大。 
  关羽回头喊道:“元俭,你们安静点儿!” 
  二人便不再争论了。 
  少顷,二人策马走到关羽身旁,关羽问他们为什么争论,廖化说:“我说曹兵不会追上来,他却说会追上来。” 
  关羽对这个问题也很关注,问廖化说:“你为什么说曹兵不会追上来?” 
  廖化说:“曹孟德老谋深算,狡猾得很,在目前的形势下,他一定要坐观吴、蜀两虎相斗,他在一旁坐收渔利,怎么会前来追赶呢?” 
  胡修说:“不然,曹孟德对君侯威震华夏视为心腹之患,他怎么会放任我军南返而不追赶呢?” 
  关羽对于二人的争论,未加可否,因为他也不知道曹兵会不会追上来,而他对此始终是非常担心的。队伍走了一夜,曹兵终于没有追上来,关羽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又走了两天,队伍到了当阳东南的麦城。关羽下令军队暂时进城驻扎休整。他最不放心的是留在后方的家属的命运,从沔水南撤时,他已命一名亲信的军吏骑快马飞速南下,刺探家属在后方的情况。军队进入麦城①三天后,军吏回来了,马跑得嘴冒白沫,人也显得非常困乏。 
  关羽正在大帐中修理着自己那残破的铠甲,见军吏提着马鞭走了进来,忙说:“你回来了?!” 
  军吏眼睛发直,也不顾什么礼仪,一下子坐到地上,用手指着自己的嘴,有气无力地说:“水……水!” 
  关羽命人取来了水,军吏把陶罐里的水一饮而尽,然后对取水的士卒说:“快给我饮马!它快渴死了!” 
  士卒应声而下,军吏的神情逐渐平复,慢慢地站了起来。 
  关羽迫不及待地问道:“你进江陵城了吗?” 
  军吏回答说:“江陵城随便出入,没人阻挡,我就进去了。君侯不是让我给吕蒙带去一封信,同时让我到那里见机行事吗?我就以使者的身份出现,去见吕蒙,把信面呈给他,他看过信之后,对我说:‘你回去对君侯言讲:吴、蜀是同盟关系,自从双方平分荆州以来,本来是相安无事的,只因为君侯辱骂我至尊与使者,又强抢我湘关之米,我家至尊忍无可忍,才不得已而派兵西进,收回了被你们借去的荆州领土。君侯在信中要求我善待家属,这个不成问题。我们是仁义之师,双方又是同盟关系,我一定会善待他们,请君侯放心好了。’他还对我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可以回家,也可以拜访你方的家属,亲眼看看他们的处境如何’”。 
  “你回家了吗?” 
  “我先到了君侯的府上,见到了夫人、公子和小姐,他们都很好,让我转告君侯不必挂念。然后我回了家,又拜访了许多其他家属……” 
  “吕蒙真的会优待我方家属吗?” 
  “是的,我方家属确实是受到了优待。第一,不许将士骚扰我方家属的住宅,触犯禁令的,无论是什么人,都就地正法;第二,吴军对我家属的财物一无所取,房屋一律不征用;第三,我方家属生活有困难的,予以抚恤,缺吃者给粮,少穿者给衣服布帛,有病者给医治。正因为如此,他们都生活得很好,许多家属都托我捎话或捎信,叫他们的亲人不必挂念。” 
  关羽听军吏这样一说,多日来挂念家属的一颗心算是放下了,他又问:“我再问你,后方百姓的生活情况怎样?” 
  “吴兵进入江陵、公安后,吕蒙下令全军,不许扰民,违者必斩。吕蒙麾下有一士兵,是汝南人,和吕蒙是同乡,二人平时关系密切。这个士兵在下雨时取了民家一个斗笠,覆盖官家的铠甲,吕蒙也认为他触犯了军令,还是含着眼泪把他斩了。这件事在军中震动很大,更没有人敢于违犯军令了,南郡、公安一带简直就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局面。吕蒙还常常派人深入民间访贫问苦,看望老人……” 
  军吏还没有讲完,关羽就不耐烦了,他愤愤地说: “好了,不必再往下讲了!吕蒙这厮,施用诡计,夺去了我江陵与公安,却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用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你回营以后,一定不要在军中张扬这些事。好了,下去休息吧!改日我还要赏赐你。” 
  军吏唯唯而退。因为军吏给大家捎来了许多书信和口信,吕蒙优待家属的消息在军中不胫而走,传播得非常迅速。将士们都放心了,回去收复失地,解救家属的想法更淡漠了,军中逃亡之人愈来愈多,使关羽的这支溃败之师加快了土崩瓦解的过程。 
  关羽率队伍进入麦城不久,便被东吴大将朱然的重兵包围了。关羽曾派胡修、傅方二人率兵出去交战,二人都战死在城下,带出去的士兵没有一个人回来。 
  已经到了11月下旬,天气愈来愈冷,这支被围的缺吃少穿的队伍,实在是难以支撑下去了。逃亡的人愈来愈多,青壮年士兵已经所剩无几,除了廖化、赵累等几名将领和儿子关平外,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军吏和为数不多的亲兵还跟随着关羽。一栋破旧的茅草屋,是临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