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04.命运的抉择 >

第411部分

104.命运的抉择-第411部分

小说: 104.命运的抉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听说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有银行。那不是基督徒的玩意儿吗?”苏莱曼满腹狐疑地反问道。毫无疑问这个时代的欧洲在科学及金融方面都有着骄人的成绩。然而欧洲人在将这些先进技术和理念向世界推广之时,却总是附带着基督教的教义和西方的意识形态。这么做当然是引起了其他文明的极度厌恶。因此苏莱曼虽然肯向银行借钱,可一谈起开设银行,他的眉头立刻就会拧成一团来。
  “神有说过只有基督徒才能开银行吗?据在下所知天主教好象是反对借人钱财收人利息的。埃及人开设银行是埃及人自己的事,同那些欧洲人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您瞧我中华天朝没靠欧洲人还不是建立起了自己的银行吗。”陈家明嗤之以鼻道。
  给陈家明这么一说,先前还有些顾虑苏莱曼,这下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却见他连连点头附和道:“公爵阁下说得没错。我们开设银行根本就同那些异教徒无关。只不过我们对开设银行的事情实在是不熟悉。所以这事还得要麻烦公爵阁下您来帮忙啊。”
  “苏丹您真是太客气了。只要您信得过在下,在下一能为您打造出一个属于穆斯林世界的银行。”陈家明拍着胸脯保证道。
  “中国朋友办的事我当然是放一百二十个心。公爵阁下就照您的意思去办吧。”苏莱曼爽快地答应道。不同于欧洲人满世界地推销自己的文明,中华帝国在这方面显得要低调得多。他们既不会要求别人改信他们的宗教,也不会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因此在苏莱曼等人眼中华商虽然惟利是图,但至少还是来做生意的。不像那些基督徒打着做生意的幌子在穆斯林的土地做一些居心叵测的事情。仅以这点来说,来自东方的中国人怎么都要比西边的那些欧洲人可靠得多。想到这里苏莱曼长叹了一口气道:“公爵阁下,中华帝国给我们的帮助已经够多。可为什么帝国就始终不肯派兵来埃及呢。那怕是派几个教官来也行啊。”
  眼见苏莱曼在借兵问题上依旧不肯松口,陈家明沉吟了一下建议道:“苏丹,你看这样行吗。我并不能保证朝廷方面会否会为了埃及的问题出兵。但我个人倒是可以向您介绍一些军事方面的专业人士来为苏丹您效劳。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退伍军人。当然他们现在只能算是私人雇佣兵,开价也都不菲。”
  “没问题,能聘请到英勇善战的勇士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苏莱曼毫不犹豫的答应道。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北非还是欧洲各国的军队都是由雇佣兵组成的。从国外雇佣善战的外籍兵对任何一个苏丹或国王来说都是极其自然的事。当然在战争过后他们也不会去管那些雇佣兵身后事。相比之下,已然将军队国家化的中华帝国给予军人的待遇与福利明显就要完善得多。可饶是如此依旧有众多的中华军军人在战争结束后无法溶入和平社会。这倒并不是说中华朝廷在退伍安置上亏待了他们什么。而是因为长期的战争生涯已经让这些人的心理无法再适应正常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作战才生活的一切。若是在以往的朝代这些人很容易就会流落成为草寇。但身处中华朝他们却有了一条崭新的出路,那就是在商会的牵头下去海外充当雇佣兵。事实上,殖民司与香江商会方面也十分乐意看这些雇佣兵以非官方的方式,达到帝国在海外的军事目的。于是正中下怀的陈家明欣然行礼道:“那在下就帮苏丹陛下打点一下了。”
  *******************************************************************************
  与此同时在君士坦丁宏伟的宫墙之中英国特使马修斯也在卖力地推销着自己的观点。只可惜无论他在漂亮的宫殿中说得多么的天花乱坠,坐在黄金宝座上的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四世依旧是一副兴趣乏乏的模样。在好不容易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一股脑儿地都讲完后,马修斯立刻就摆出了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静静地等待着宝座上的回复。
  “你是说这次埃及叛变的事是中国人在背后捣鬼?”庄严的声音并不是来自宝座上的苏丹,它的主人是一旁站着的大维齐科普鲁鲁。
  已经年逾七十的科普鲁鲁乃是执掌奥斯曼帝国的军政大权的铁碗人物。1656年,威尼斯派大批军舰进攻奥斯曼,奥斯曼西南巴沙率军迎战,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至君士坦丁奥斯曼举国震惊。在此危急之际,在奥斯曼君臣的一致支持下,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科普鲁鲁被授命为帝国宰相。他在执政伊始,即着手大刀阔斧整顿吏治,严厉惩治了一大批腐败渎职的官员,并将其中的骨干分子流放,使其远离帝国权力中心。据说当时将近有三万文武官员被处死。在此铁血手段下奥斯曼帝国仅花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又恢复了速利迈大帝时代的气象。然而运气却似乎并不站在科普鲁鲁这一边。正当他全力以赴整顿帝国吏治的同时,塞尔维亚却趁着奥斯曼虚弱之际发生了叛乱。为此,科普鲁鲁急调帝国精锐前往当地平乱。可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埃及又跟着宣布独立。不过面对一次又一次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并没有就此气馁。相反却在他心中燃起了连年轻人都自叹不如的高昂斗志。
  此刻在大维齐锐利目光的注视下马修斯觉得自己俨然已经先矮了半截。不过既然自己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就不能让对方小瞧自己。想到这儿马修斯立刻就清了清嗓子道:“尊敬的大维齐阁下,这个消息千真万确。相关的证据也已经呈献在了两位面前了。”
  “恩,这些东西确实看上去挺像那么一回事的。不过我怎么能肯定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呢?”科普鲁鲁随手翻了翻那几份证据反问道。
  “这一点两位尽可放心,英国可以用自己的名誉保证这些证据的真实性。”马修斯傲然地保证道。
  “英国的名誉?”科普鲁鲁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将手中的东西一合丢给了一旁的侏儒侍从。底下的马修斯立刻就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发作,而是深吸了一口气道:“大维齐阁下,虽然我并不能告诉您这些资料的详细来源。但我可以上帝保证,您现在所看到的都是香江商会的内部文书。”
  “上帝?相比你们的上帝,我还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好了,我的先生,说说吧。你大老远地跑来这里究竟为了什么呢?可别告诉我只是为了让苏丹看这几张纸吧。”科普鲁鲁扬起头提问道。
  “苏丹陛下、大维齐阁下,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英国与奥斯曼的友谊。”马修斯涨红着脸道。此时的他已经在心中不止一次将派他来的上司诅咒了个遍。更打心里痛恨眼前这个不断嘲弄自己的旨高气昂的老异教徒。
  “噢,为了友谊。多么动听的说辞啊。我想在我长达数十年的人生当中,同样的甜言蜜语从你们基督徒口中我已经听得太多了。还是言归正传吧。你们英国人这次来究竟想要什么?港口开放?贸易特许?还是想让你们的传教士踏上奥斯曼的土地?”科普鲁鲁一针见血的问道。
  “是为了友谊,真是为了两国的友谊。”马修斯一再地强调道。然而他的这些话语在科普鲁鲁听起来却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作为一个强硬的鹰派代表,科普鲁鲁从来都就不曾对欧洲人抱有过什么好感。却听他跟着便朝一旁的侍卫摆了摆手道:“既然马修斯先生您还没有想好自己这次来到底是想要什么。那就请您先下去休息一下,过两天再来同我们谈吧。”
  “可是大维齐阁下……”还未等马修斯解释下去,两个身强力壮的黑人侍从便一左一右地将他请了下去。
  眼看着英国特使像只小鸡一般被提了下去,宝座上的穆罕默德四世长长地打了个呵切。本来他对这种接见就兴趣索然。若非科普鲁鲁一再要求他亲自接见英国使节,穆罕默德四世才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聊的政事。在他看来自己有时间听刚才那个英国小丑说话,还不如去欣赏后宫的美娇娘唱咏叹调呢。一想到这些穆罕默德四世立刻就觉得血气奋涨了起来。却见他小心翼翼的向科普鲁鲁问道:“大维齐,今天的事情就到这里结束了吗?”
  面对已然心不在焉的穆罕默德四世,科普鲁鲁知道自己再多挽留也是徒劳。于是便顺水推舟地点头道:“陛下您今天也累了,还是早点休息吧。”
  有了科普鲁鲁的这番允诺,穆罕默德四世立刻就来了精神。只见他豁然起身整了整丝质长袍嘱咐道:“那好,剩下来的政务就劳贩卿家处理了。”说罢,他便头也不会地随着侏儒侍从信步朝着后宫的方向走去。
  目送着穆罕默德四世渐渐远去的肥硕背影,科普鲁鲁无奈地摇了摇头后,随即也走出了大殿。不同的是他并不是去休息,而是去处理外头堆积如山的政务。正当他缓缓走出大殿之时,却不想迎面就遇上了自己的儿子艾哈迈德。
  时年二十二岁的艾哈迈德俊朗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同其父亲一样精明而又强悍的心。却见他三步并作两步地上前向自己的父亲打探道:“父亲,听说您和苏丹接见了那个英国人。怎么样?他究竟想用什么重要东西来同我们讨价还价?”
  “你自己看看吧。”科普鲁鲁把刚才马修斯交给他的东西递给自己儿子道。
  “这么说埃及的事真的是中国人在搞鬼咯。”艾哈迈德看罢皱起眉头道。
  “其实不用这些东西你我也早已猜到了不是吗?”科普鲁鲁回头反问道。
  “那父亲您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艾哈迈德想了一下问道。
  “既然中国人还没有公开站在埃及这边,那我们暂时也装做没看见。”科普鲁鲁说道这里,又向儿子询问道:“艾哈迈德,塞尔维亚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父亲,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人已经答应出兵助我们收复塞尔维亚。根据目前的战况,估计再过五个月左右塞尔维亚那边的叛乱就能完全平定。等塞尔维亚的叛乱平歇后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处理埃及的那些叛乱者了。父亲,不用担心马木留克骑兵,鞑靼骑兵的战斗力并不比他们差。只要有克里米亚汗国的帮助埃及的叛乱应该也能很快就被解决吧。”艾哈迈德自信的回答道。
  鞑靼人?不知为何科普鲁鲁突然就联想到了那个中华帝国。在他眼里那些从东方海域上来的华商同荒漠深处的鞑靼人在长相上并没多大区别。事实上也有人称中国人为鞑靼人。但科普鲁鲁心里却十分清楚,两者绝对没有共同之处。因为一个是他科普鲁鲁手上牵着的一条狗,另一个则是正对奥斯曼帝国虎视眈眈的巨龙。


第二部 171庆亲政法王开舞会 不解世俄使惹笑话
  会将中国人同鞑靼人联系在一起的可不仅仅只有科普鲁鲁,至少在俄国大使舒伊斯基的眼中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让他感到郁闷的是,在法兰西华丽的舞会上,来自欧洲各地的贵族们纷纷将一个黄皮肤、塌鼻子、小眼睛的鞑靼奉若上宾,却把他这个堂堂的俄罗斯大使给搁在了一边。其实今日的舞会乃是为了庆祝法王路易十四亲政而举办的。现年二十岁的路易十四五岁时就已经登基为帝了。因其当时年幼便由其母和路易十三的寡后安娜摄政,但实权却是掌握在首相马萨林手中。直到去年冬天马萨林突然病逝,路易十四才得以亲政。老臣病故,新王掌权,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更何况是欧洲大陆强国法国。一时间巴黎成为了各方势力的关注的焦点。可就在众人暗自窥探之时,年轻的法王却发出了请贴诚邀欧洲各国时节来参加他的亲政舞会。舒伊斯基便是沙俄方面的全权代表。不过让他没想到的一个鞑靼能成为这样一场舞会的主角。
  当然舒伊斯基本身也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他心里十分清楚在欧洲大陆的贵族心目中俄罗斯不过是一个地处偏远而又贫瘠的荒凉国家。而自己则是一个粗鲁的野蛮人。事实上,舒伊斯基的衣着与周围时尚的欧洲贵族比起来也确实像一个刚从乡下进城的乡巴佬。时不时地就会引来贵妇人们嘲弄的目光。可就算是如此,舒伊斯基也不认为自己会比鞑靼来得差。瞧瞧那家伙身上穿的长袍多滑稽啊。不过那料子看样子倒像是丝绸的。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东方人本来就十分有钱。草原上的那些鞑靼头人也不是一个个富得流油。
  越想越觉得不甘心的舒伊斯基干脆就赌气似地坐到了角落边上一个人喝起闷酒来。正所谓运气背的时候喝点儿凉水也塞牙。舞会上上等的美酒此刻在舒伊斯基嘴里就像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落寞间他不由地就怀念起了伏特加、怀念起了像小母牛般结实的俄罗斯姑娘。她们都有着丝绢一般美丽的头发,和苹果一样通红的天使面容。哪儿像这里的娘们一个个戴着可笑的假发,涂着惨白的脂粉,还摆出一副假正经的模样。
  正当舒伊斯基看什么都不顺眼之时,一个尖锐而又刻薄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道:“大使阁下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呢。真是枉费了这场盛大的舞会啊。”
  舒伊斯基顺着那声音回头一看,果然,来者正是波兰特使安哈特。若说在这个时代与俄罗斯拥有深仇大恨的欧洲国家,波兰无疑是可以排在第一位的。就在五年前(1654年)沙俄为合并乌克兰与波兰爆发了战争。虽然沙俄最终保住了乌克兰,但是与此同时其对波罗的海方向的扩张也就此被波兰人给阻止了。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本就心情不爽的舒伊斯基态度自然不会好到哪儿去。不过理智还是告诉他这里是法国,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他还是选择了不与理睬。
  然而,波兰特使安哈特却并不肯就此罢休。却见他跟着又挑衅道:“这也难怪克林姆林宫连支象样的乐队都没有。大使阁下出席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舞会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尖酸的话语立刻就引来了周围法国贵妇们一阵肆意的哄笑。无形之中就催化起了舒伊斯基心中的怒火。于是他跟着便冷笑一声反击道:“克林姆林宫确实没有象样的乐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