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04.命运的抉择 >

第463部分

104.命运的抉择-第463部分

小说: 104.命运的抉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给目前的杨氏家族带来多大支持。在弱肉强食的商界之中有一方势弱,就必然会有一方强盛。杨氏一族在岭南财阀中的地位很快就迎来了强劲的挑战者。这一挑战者不是别人,正是杨氏的姻亲、香江商会的另一个元老——陈家。

  拥有镇海公陈家明坐镇的陈家无论是从财力还是从影响力来说都比杨家高出了一筹。加之其又是杨家的女婿,并从杨开泰手中接任了香江商会会长一职。而今的岭南陈家可谓是如日中天。可把持香江商会近二十年的杨家亦非泛泛之辈。利用与皇室的特殊关系杨氏一系至今还占据着香江商会中众多重要关节。因此陈家想要取其代之亦非易事。

  面对两种看似无关,却又极其相似的处境,黄宗羲与陈家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一个名词,那就是“革新”。是的,在“革新”的名义下,黄宗羲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吏治进行调整;在“革新”的名义下,陈家则可以理直气壮地取代杨家在香江商会的地位。甚至趁胜追吞噬掉江南财阀
的一部分利益。此外,儒林之中亦有一批人正巴望着新旧内阁交替之际能有“新政”出台,好让他们在文化上同道则谋异途相伐。

  乍一看起来,新内阁在这个时刻发布新政策,确实是一个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然而要做到这一切有一样关节却是不得不先要打通的。那就是博得女皇陛下首肯与支持。毕竟杨家是皇室外戚,而陈邦彦等人又是与女皇出身入死打天下的心腹之臣。在这种情况下,也惟有得到皇帝的支持,外界才可能有机会扳倒这批人。

  为此黄宗羲打一开始入宫面圣之时就怀揣着试探女皇口风的打算。却不想到最后反倒是被女皇把话儿全都给套了出来。不仅如此,女皇最后那段话,更是让黄宗羲听得心头七上八下的。很明显的女皇最上虽说会支持黄宗羲,却己经用最为直接明了的话语否定了他搞新政的提议。而且其出发的角度还十分独特,让原本做好腹稿的黄宗羲甚至都没机会把他事先准备好的那些大道理给搬出采。更让他忐忑不安的是,女皇还在最后提到了东林党的王夫之。

  陛下,这么说究竟是何用意?王夫之究竟同女皇说过什么?他的那份草案里头又提到了些什么?怀着这些问题,黄宗羲一路心神不定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却不想才一进门,就有管家上来禀报道:“老爷。殖民司的龚大人来访,还带了两个高丽人。”

  “哦,龚大人来了吗?来多久了?”一听是龚紫轩到访黄宗羲立刻就收起了思绪,精神一振道。

  “回老爷,大约等了有一刻钟吧。”管家如实回答道。

  “观在人呢?”黄宗羲回头问道。

  “回老爷,都在书房里等您呢。”管家恭敬地一拱手道。

  “知道了。老夫这就去换身便服。你先好好招待贵客。”黄宗羲想了一下嘱咐道。 

  在换了一身干净的青色便服后,黄宗羲很快就信步来到了自己的书房。只见此时的龚紫轩正与两个身材高瘦的男子品评着墙上悬挂的一些字画。其中一个年纪稍轻的看上脚还微微有点跛。于是他当下整了整袍衫,迈着官步进门向一干人等招呼道:“龚大人今日造访寒舍,真是让本官的茅舍蓬荜生辉啊。

  “黄尚书您真是客气了。您向来公务繁忙,倒是下官今日贸然来访有些唐突呢。”眼见正主到来,龚紫轩连忙上前客气的拱手道。

  “哪儿的话。谁不知道龚大人是朝廷里的头号大忙人。有道是无事不等三宝殿,龚大人今日前来想必不是光为了来看本官的这几张字画吧。”黄宗羲微笑着开门见山道。

  “黄尚书你可真是个爽快人呢。”龚紫轩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则将身旁的另两个男子介绍给黄宗羲道:“来,下官先给您做个介绍。这位朝鲜王派来驻京的特使尹英山大人,这位则是来自朝鲜的李仁贤居士。”

  “小臣,尹英山见过尚书大人。”

  “学生,李仁贤拜见尚书大人。”

  两个朝鲜人双双恭敬地向黄宗羲行礼道。可一向为人谦和的黄宗羲,这一次却并没有表现出往日里的那份热情与亲和。却见他只是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道:“哦,原来是从朝鲜来的特使啊。请坐吧。来人,看茶。”

  眼见这天朝大员对自己冷冰冰的,尹英山与李仁贤心里当然清楚这其中的原委究竟是什么。可怎奈他俩此刻都身负着重要使命,就算是受了再大的羞辱也不能退缩。却听那拥有官职的尹英山随即颇为尴尬的满脸堆笑道:“不瞒大人您说,下官在朝鲜时就曾听闻大人您的威名,知道大让你不仅是中原朝建的重臣,更是名满儒林的学者。今日有幸拜访大人您这样的当世鸿儒真是下官等读书人的荣幸啊。”

  “哦?名满儒林的学者?贵国不是有人说本官是不辨父子君臣的伪儒吗?”黄宗羲眼睛也不抬一下的直接冷哼道。曾经公然提出皇帝是天下第一大害的黄宗羲在不少朝鲜儒生眼中绝对是一个离经叛道之辈。加之他又是中华宪诰的撰写人之一,因此毫无意外地就成了朝鲜方面历来攻击的反派人物。

  给黄宗羲这么一刺,另一个年纪稍轻的朝鲜人李仁贤赶忙上前解释道:“尚书大人请息怒。那都是一些无知狂儒说的疯言疯话。大人您是天朝的重臣,自然是心胸广阔。就像天朝谚语说的那样宰相肚里能撑船。相信大人你是不会介意这些无知之言的吧。”

  “哼,嘴巴倒是挺能说的。无怪乎,会被派来我天朝做说课。说吧,你们的大王这次派你们来中原究竟有什么打算?”黄宗羲轻轻品了口茶问道。

  “回尚书大人,我朝大王希望能得到天朝的原谅,并表示日后会继续臣服于天朝。”尹英山赶忙回道。

  “就这些吗?没有别的表示吗?”黄宗羲依旧没有抬头道。

  “回尚书大人,除了国书之外,小臣等这次还带来了上好的朝鲜人参百斤以及各色毛皮千张,敬请天朝大人有大量原谅吾等小国的过错。”尹英山唯唯诺诺地回答道。

  “大人大量?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我天朝对朝鲜向来可都是恩重如山的。姑且不说当年的壬辰战争,就是在后来的崇祯丙、丁之际,中原本身已经内乱频盈,局势不稳,可当时的朝廷还是指令登莱巡抚颜继祖率水师救援朝鲜。可朝鲜在之后非但没有助我中原剿灭叛匪,反而为满贼所驱,入皮岛,入锦州,助满贼攻我中原。这次朝廷亦没有轻信他人挑拨就皇夫遇刺一事问罪于朝鲜,那这次朝鲜回报我中原的又是什么呢!朝廷出岳倭国,尔等竟然连个军港都不肯借于朝廷。现在竟还有脸跑来请求朝廷的原谅!”

  黄宗羲的一席话说得尹英山与李仁贤两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其实,朝鲜王并没有像他们二人所言的那般有悔过的诚意。刚才的那席话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两人自身的想法,以及朝鲜的一些世族的愿望。事实上,在而今的朝鲜有不少世族对朝鲜王目前的对华政策心存不满。这一来是源于朝鲜尊华的思想传统作祟,二来则是出于利益的趋使。毕竟面对中华朝的富庶,就算朝鲜全国上下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难免会受到诱惑,更何况处在半奴隶制状态下的朝鲜贵族们最向往的就中原的那种奢侈生话。

  眼见黄宗羲一上来就对眼前的两个朝鲜人一阵劈头盖脸的冷嘲热讽,一旁的龚紫轩不由地充当起了和事老,唱起红脸来:“大人啊,您也就别在为难他二人了。尹大人与李居士不过只是个传话人,许多事情并非是他们所能决定的。不管怎样就他们二人本人来说,对我天朝还是充满崇敬的。”

  “是啊,大人。我等对天朝的忠诚可诏日月。”尹英山与李仁贤双双跪地举天发誓道。

  对我天朝的忠诚可诏日月,那对朝鲜的忠诚又算是什么呢?黄宗羲在心中如此地嘲弄了一句。不过他在表面上还是摆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道:“原来如此,那看来是本官误会两位了。”

  可谁知,只是这轻抽淡写的一句话,当即便赚了那两个朝鲜人的一大把鼻涕和眼泪。却听他二人激动地哽咽道:“大人您是有所不知啊。我朝鲜臣民其实一直以来都对天朝心存敬意,倾慕有加。只是碍于君王的命令才违心说了一些得罪天朝的话,做了一些让天朝失望的傻事。每每想起,无不让人痛心疾首,悔恨不已。所以还请天朝给小国一个机会重新报苍天朝给于朝鲜的恩德。”

  给尹英山与李仁贤这么一搞,原本态度强硬打算做白脸的黄宗羲也不由有些闹不清状况了。于是他当即偷偷瞥了龚紫轩一眼,想要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却见心领神会龚紫轩当下便换了副嘴脸,朝着那两人一喝道:“你们两个在搞什么鬼!刚才还说你们的大王真心想向我天朝祈求谅解,这怎么一回头,又成了碍于君命违心说了得罪天朝的话呢?如此反复无常,又诋毁君王,难道就不怕被制罪吗!”

  “大人请息怒。小的等刚才确实说得夸大了些。我朝的大王确实派我等来中原请求朝廷的谅解。不过大王他并不是很有诚心地向天朝道歉。现在在朝鲜国内大王依旧采取的是反华政策。”给龚紫轩这么一喝,那尹英山慌忙解释道。

  “哼,这还不算是说谎吗!你们要本官如何相信你们之前所说的话。”黄宗羲跟着斥责道。

  “大人明鉴啊。学生可向老天爷发誓,小的刚才所言句句属实,那些可都是小的们的肺腑之言啊。”李仁贤赶紧发誓道。

  “肺腑之言?那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们刚才说的都是肺腑之言?难道还剖心挖肺的给咱们看?”黄宗羲满不在乎地反问道。

  可谁知他的话音刚落,那李仁贤就从怀里取出了一柄小刀,行在场的众人大声宣布道:“大人!学生这就向您证明学生的肺腑之言!”



《命运的抉择》第二部 第二百三十节 论朝鲜两臣定计策 为草案说客防黄府



  大人!学生这就向您证明学生的肺腑之言!”说时迟那时快,李仁贤高呼一声,撩起了裤管就用小刀在自己的小腿上狠狠扎了下去。他的举动当然是吓坏了对面的黄宗羲。却见黄宗羲赶紧惊呼阻止道:“你……你这是干什么!人啊!来人啊,快来救人!” 

  黄宗羲的惊呼立刻就将候在门外的管家给引了进来。待见屋里一副血淋淋的场面黄府的管家当场也给吓傻了。就在他惊得不知所措之时,正在与尹英山为李仁贤止血的黄宗羲心急火燎地回头喝道:“傻站在那儿干什么!还不快去找大夫,拿药箱去!” 

  “是……是,老爷。”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管家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然而此时的肇事者李仁贤却显得比任何人都要镇定。虽然失血让他脸色苍白,但他的思路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丝毫不顾及自身安危的他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将一各血肉模糊的蜡丸交给黄宗羲道:“大人,这就是我等的肺腑之言。” 

  “这……”黄宗羲一脸震惊地接过那蜡丸。打量了一番后才发现原来这李仁贤从一开始就将蜡丸埋入了自己的小腿之中,刚才不过是将自己原先缝合的伤口给剖开罢了。面对如此架势,黄宗羲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龚紫轩,却发现此时的黄宗羲远此自己要镇定得多。显然他早就知道了此事。这让黄宗羲多少有点儿受骗上当的感觉。不过朝鲜人的烈性倒还真是打动了他。此时管家也带了两个小厮取了药箱赶了过来。只见黄宗羲赶忙收起了那个带血的蜡丸,向那两个朝鲜人宽声安慰道:“两位义士先下去疗伤。那东西本官这里收下了,有什么事还是等治好伤再说吧。” 

  “那一切就拜托大人了。”李仁贤朝黄宗羲作了个揖后,便被家丁七手八脚地给抬了下去。眼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明治表演就此告一了段落,黄宗羲不由自主地揉了揉了自己的太阳穴。此刻他手里蜡丸上的鲜血己经逐渐干涸,拿在手上粘粘的让人颇感不适。不过黄宗羲却并没有立即拧开那蜡丸。而是转身向龚紫轩问道:“龚大人你怎么看这事?” 

  “大人之前不是向女皇陛下进言过要寻找合适的机会解决朝鲜的问题吗?”龚紫轩反问道。 

  “龚大人的意思是?”黄宗羲的把玩着手中的蜡丸问道。 

  “眼前可是难得的契机啊。”龚紫轩干脆直言道。 

  可黄宗羲却漫不经心的回答道:“有决心与毅力是一回事,有没有实力又是另一回事了。 ” 

  听黄宗羲这么一说,明白其意思的龚紫轩随即抚须笑道:“我道是尚书大人在顾虑什么呢,原来是担心这两个朝鲜人分量不重啊。不错。若说身份此二人确实算不上什么举足轻重的角色。不过他们背后的主子却有着不容窥视的力量。大人不如先打开这蜡丸看个究竟再说如何?” 

  听龚紫轩这么一说,黄宗羲当即便找来了一把小刀将那蜡丸给一刀剖了开来。却见那此蜡丸之中赫然就包裹着一块薄如蝉翼、白如凝脂的绢帕,展开之后竟也有大半张桌大。如此工艺让在场的黄宗羲与龚紫轩都不禁啧啧称奇起来。不过更为吸引他们的倒不是这块绢帕,而是上面密密麻麻书写的蝇头小字。却见黄宗羲轻轻托起了绢帕借着窗边的阳光仔细阅读起来。 

  “大人,这上面的联名上书者可都是朝鲜颇具实力的世族。”眼见黄宗羲看得聚精会神,一旁的龚紫轩忍不住上前提醒道。 

  “哦?龚大人难道早就看过此信了?”黄宗羲问道。 

  “这倒没有。不过这几家世族密谋向我朝求援的消息,在下倒是略有耳闻。”龚紫轩意味深长的说道。 

  “如此说来他们的行迹岂不是已经暴露了。”黄宗羲听罢皱了皱眉头道。 

  “这个嘛。殖民司知道的事,并不代表他朝鲜王也知晓。”龚紫轩自信的卖了关子道。 

  耳听龚紫轩说得如此自信,黄宗羲不由地在心中打了个寒战。自从贤亲王遇刺身亡之后,原本被列为内部调查单位之一的殖民司非但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